A | A | A

第38章 被队员撞见

小说: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作者:生活写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章节无错乱精修!
 

后半夜的风裹着凉意,吹过知青宿舍的窗棂,李建国被尿意憋醒时,窗外还黑得不见底。他摸黑穿上褂子,趿拉着布鞋往院外走——知青宿舍的旱厕在院角,可他走了两步,忽然想起白天挑水时,院角的旱厕堵了,只能去村西头的老旱厕,离那间没人用的旧柴房不远。

路上没灯,只有月亮偶尔从云缝里漏点光,李建国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嘴里还嘟囔着“倒霉,半夜还得跑这么远”。快到老旱厕时,他忽然瞥见不远处的柴房里,透出点微弱的光——不是手电筒的白光,是昏黄的、晃动的光,像……像煤油灯的光。

“怪了,柴房早没人用了,谁会在那儿?”李建国心里犯嘀咕,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那柴房他去过,堆着些没用的麦秸和破农具,平时连耗子都少去,怎么会有灯?他好奇心上来,没去旱厕,反而朝着柴房的方向挪过去,脚步放得极轻,怕惊动里面的人。

离柴房还有几步远时,他听见里面传来声音——是女人的唱腔,软乎乎的,带着点婉转的调子,不是平时排练的样板戏,倒像……像陈知远偶尔哼过的“老调子”。接着,又传来陈知远的声音,比平时低,却很清楚:“‘冷落在广寒宫’的‘宫’字,再拖半拍,气别断,像绕着麦秸转一圈……”

李建国的脚步一下子停住了,眼睛瞪圆了——这里面是陈知远和赵春梅?他们大半夜在柴房里干什么?还唱“老调子”?

他悄悄凑到柴房的破门缝前,往里看——两盏小油灯放在麦秸堆上,光刚好照亮一小块地方。陈知远站在赵春梅对面,手里拿着本旧书,正指着上面的字,嘴里还哼着调子;赵春梅则拿着张纸,跟着他的调子唱,偶尔抬手做个简单的手势,眼神亮闪闪的,像藏着星星。

“好一似嫦娥下九重……”赵春梅的声音飘出来,比白天唱样板戏时软了不少,尾音轻轻转,听得李建国都愣了——这调子真好听,比广播里的还顺耳,可他也知道,这是“旧戏”,是刘卫红盯得紧的“封资修”。

柴房里的两人没发现门外有人,还在继续练。陈知远伸出手,轻轻扶着赵春梅的手腕,帮她调整手势:“抬手别太急,慢慢起来,像摘梨花似的,柔点……”赵春梅的脸有点红,却没躲开,跟着他的动作慢慢抬手,影子映在土墙上,像两只慢慢飞的蝴蝶。

李建国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往后退了两步——他不是故意要偷看,可这场景,要是被刘卫红知道了,陈知远和赵春梅都得遭殃!他攥了攥拳头,想转身走,又觉得该跟陈知远提个醒,让他们别这么大意;可又怕进去了,两人尴尬,毕竟这是人家的秘密。

正犹豫着,柴房的门忽然“吱呀”一声开了条缝——陈知远大概是想看看外面的天,刚好瞥见了站在不远处的李建国。

西目相对的瞬间,陈知远的脸“唰”地白了,赶紧把赵春梅往身后挡了挡,声音有点发颤:“建国?你……你怎么在这儿?”

赵春梅也慌了,手里的纸掉在地上,脸瞬间红到了脖子根,赶紧低下头,攥着衣角,连大气都不敢喘。

李建国见被发现了,也不再躲,挠了挠头,走过去,声音放得轻:“俺……俺起夜,去老旱厕,路过这儿,看见有灯,就过来看看……没别的意思。”他看了眼赵春梅,又看了看陈知远,补充道,“俺啥也没听见,啥也没看见,就是路过。”

陈知远松了口气,却还是有点紧张——李建国是他的舍友,性格首爽,可这事关系太大,他怕李建国嘴快,传出去。他往西周看了看,确认没人,才小声说:“建国,这事……你别跟别人说,尤其是刘卫红,不然……”

“俺知道!”李建国打断他,拍了拍胸脯,“你放心,俺嘴严着呢!刘卫红那性子,要是知道了,还不得闹翻天?俺不会说出去的。就是……你们也太不小心了,大半夜在这儿练,万一被别人看见,就麻烦了。”

“俺们会注意的。”赵春梅小声说,头还是没抬起来。

“行了,生活写纸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俺先去旱厕,你们……也早点回去,别待太久。”李建国说完,没再多问,转身往老旱厕走,走了两步还回头望了一眼,见陈知远还站在门口,朝他点了点头,才加快了脚步。

柴房里,陈知远和赵春梅都没说话,空气里还带着刚才的紧张。赵春梅捡起地上的纸,小声说:“都怪我,刚才唱得太大声了,被建国看见了……”

“不怪你,是我没注意望风。”陈知远摇摇头,心里却踏实了些——李建国是自己人,既然他说不告诉别人,就肯定不会说,“别担心,建国不是那种嘴碎的人,咱们明天注意点,还是按原计划练。”

第二天一早,李建国没像往常那样跟陈知远一起去排练,反而在知青宿舍门口等他,见他出来,拉着他往村东的田埂走——那里没人,适合说话。

“知远,昨天晚上……你们在柴房里练的,是老戏吧?”李建国开门见山,语气里没有指责,只有好奇。

陈知远心里一紧,却也没打算瞒——李建国己经看见了,瞒也没用。他点了点头,声音放得轻:“是《贵妃醉酒》,京剧里的老戏。春梅好奇,我就教了她两句,没敢声张,怕被刘卫红发现,也怕影响宣传队。”

“俺就知道是老戏,那调子真好听,比样板戏顺耳多了。”李建国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也别紧张,俺不会跟别人说的。俺知道你不是故意搞特殊,你是想教真东西,想让春梅唱得更好,对吧?”

陈知远愣了一下,没想到李建国会这么理解他。他叹了口气,说起自己的心事:“我家是京剧世家,我爹我娘都是唱京剧的,这些老戏是我从小听到大的,我不想让它们就这么没了。春梅有天赋,学得快,也喜欢,我就想偷偷教她,等风头过了,说不定……说不定能让更多人听听真正的京剧。”

“俺懂。”李建国点点头,想起陈知远床头的木箱,想起他偶尔对着木箱发呆的样子,“你放心,这事俺烂在肚子里,绝不说出去。以后你们练的时候,要是怕被人看见,俺可以帮你们望风,俺晚上睡得轻,有动静俺能听见。”

陈知远心里暖融融的,拍了拍李建国的胳膊:“谢谢你,建国。有你帮忙,我就放心多了。”

“谢啥,都是兄弟,宣传队的事就是俺的事。”李建国笑了,露出两排白牙,“再说,春梅唱老戏那么好听,要是被刘卫红搅黄了,多可惜?咱们得帮着护着点,不能让好东西没了。”

两人聊完,往队部院子走。路上,李建国想起什么,又说:“对了,以后你们练完,把油灯灭干净,别留下火星,柴房里都是麦秸,小心着火。”

“知道了,我会注意的。”陈知远点头,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有李建国的理解和帮忙,他们的秘密排练,终于多了层保障。

队部院子里,赵春梅己经到了,正帮着周明擦笛子。见陈知远和李建国一起过来,她有点紧张,眼神里带着点询问,陈知远朝她点了点头,示意“没事”,她才松了口气,嘴角露出点浅浅的笑。

刘卫红也到了,手里的小本子又翻开了,正盯着孙强练动作,嘴里念叨着“叉腰再高一点,按标准来”。李建国路过她身边时,故意大声说:“刘知青,今天天好,适合排练,俺们肯定能按标准练到位,不让你操心!”

刘卫红愣了一下,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却把小本子合了合——大概是觉得李建国的话有点奇怪,却也没多想。

陈知远看着这一幕,心里觉得踏实——有李建国帮忙望风,有赵春梅的认真,有队员们的理解,就算刘卫红盯得再紧,就算匿名信的阴影还在,他们也能守住这个小小的秘密,守住那些藏在柴房里的、关于京剧的热爱。

梨花开得正艳,风一吹,花瓣落在“排练台”上,像撒了层碎雪。周明的笛音响了起来,还是标准的调子,可陈知远知道,等深夜柴房的油灯亮起时,会有更好听的调子飘出来,会有两只蝴蝶似的影子,映在土墙上,悄悄生长,悄悄绽放。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