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5章 王队长拍板参赛

小说: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作者:生活写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章节无错乱精修!
 

傍晚的风带着麦秸的干燥味,吹进红星屯大队会议室时,煤油灯的火苗正轻轻晃着,把满屋子人的影子映在土墙上,忽明忽暗。长条木桌旁坐满了人——村干部们叼着旱烟,烟雾在灯影里飘;宣传队的队员们攥着衣角,眼神里藏着期待又有点紧张;刘卫红坐在最角落,手里的小本子摊开着,笔尖悬在纸上,没写一个字,却透着股随时要开口的劲儿。

王保国坐在主位,手里捧着个搪瓷缸,缸沿磕出了豁口,里面的茶水早就凉了。他清了清嗓子,把搪瓷缸往桌上一放,“当”的一声,屋里瞬间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今天叫大家来,就一件事——咱们红星屯宣传队,参不参加县文艺汇演。”王保国的声音不高,却带着股不容置疑的稳,“前几天县文化局发了通知,公社也推荐了咱们,现在就差咱们自己拿主意。有啥想法,都敞开说,别藏着掖着。”

话音刚落,刘卫红就先站了起来,小本子被她攥得发皱:“王队长,我不同意!陈知远到现在都没彻底整改,还在偷偷教队员们唱旧戏、练私活,县文化局的审查那么严,要是被查出来,不仅咱们宣传队要被通报,连公社的脸都要丢尽!咱们不能冒这个险!”

她的声音清亮,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刺耳。几个村干部对视了一眼,有人轻轻点了点头——他们也怕担风险,毕竟“封资修”这三个字,在现在可不是小事。

孙强一下子急了,也跟着站起来,手里的木棍没地方放,只能杵在地上:“刘卫红,你别总盯着陈知青不放!俺们练了这么久,从李家屯演出到现在,哪次不是按标准来?你说陈知青教旧戏,有啥证据?别拿没影的事瞎起哄!”

“我有证据!”刘卫红立刻反驳,翻开小本子,指着上面的字,“我亲眼看见他半夜去村西柴房,亲耳听见里面有旧戏唱腔!赵春梅的唱腔里,到现在还藏着旧戏的呼吸法,这些都是证据!”

赵春梅的脸一下子红了,下意识地往陈知远身边靠了靠。陈知远抬起头,看着刘卫红,语气平静却坚定:“刘知青,柴房里我只是教队员们基础的发声技巧,让唱腔更稳,不是什么旧戏;赵春梅的呼吸法,也是为了唱好样板戏,没有偏离标准。你要是觉得有问题,可以去问公社宣传科的老周,他之前也认可咱们的排练。”

“老周那是被你们蒙骗了!”刘卫红不依不饶,“县文化局的人比老周懂行,肯定能看出问题!”

会议室里的争论声越来越大,村干部们也开始小声议论,有的说“别冒险,放弃算了”,有的说“队员们努力这么久,放弃太可惜”。王保国皱着眉,没说话,只是一口接一口地喝着凉茶,眼神扫过每个人的脸——他看见孙强急得脸红脖子粗,看见王桂兰攥着衣角小声叹气,看见赵春梅眼里的不安,也看见陈知远紧抿的嘴唇。

等屋里的声音稍微小了点,王保国才放下搪瓷缸,重重地敲了敲桌子:“都别吵了!听我说两句!”

屋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他。

“咱们宣传队,从去年冬天组建到现在,有多难,大家都看在眼里。”王保国的声音慢了些,带着点回忆的感慨,“刚开始排练,连个像样的调子都唱不齐,孙强的胡传魁像个愣头青,春梅的阿庆嫂唱得发颤,周明的笛子总跑调。是知远来了,一点点教,从唱腔到动作,从呼吸到台风,咱们才慢慢像个样子。”

他顿了顿,看向窗外——月光己经爬上来,照在院子里的梨树上,树影晃在窗纸上。“李家屯演出那天,村民们的掌声有多响,大家还记得吧?县文化局的郑干事特意来夸咱们,说咱们是‘基层宣传队的好苗子’。这些,不是靠瞎起哄来的,是队员们一天天练出来的,是知远一点点教出来的!”

刘卫红还想开口,王保国却先摆了摆手,继续说:“卫红,我知道你担心风险,担心‘封资修’的问题。可咱们不能凭怀疑就否定所有人的努力!知远跟我保证过,现在排练的都是标准版本,没加任何私活;就算真有啥细节问题,也是为了让戏更好听,不是故意传播旧东西。”

他拿起桌角的公社推荐信,举起来给大家看:“这是公社给的推荐信,上面写着‘红星屯宣传队作风扎实,节目合格,推荐参加县汇演’。咱们要是现在放弃,不仅对不起队员们的努力,也对不起公社的信任!”

说到这儿,王保国的语气更坚定了,他站起来,目光扫过全场,像在给每个人打气:“我决定了,咱们红星屯宣传队,参加县文艺汇演!要是出了问题,不用大家担,我这个大队队长担着!公社要批评,就批评我;县文化局要问责,就找我王保国!”

“王队长!”陈知远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感激,还想说“不能让您一个人担”,却被王保国打断了。

“知远,你别跟我争。”王保国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带着点温和的命令,“接下来的排练,就交给你负责编排剧目——还是以《沙家浜》‘智斗’为主,把细节抠细,既要符合标准,又要唱出咱们红星屯的特色。队员们都听你的,有啥需要大队配合的,尽管说!”

会议室里瞬间爆发出掌声,孙强第一个喊起来:“好!王队长说得对!俺们肯定好好练,不给您丢脸!”王桂兰也笑了,擦了擦眼角的湿意:“总算能去县城了,俺得好好准备,别拖后腿!”周明握着笛子,眼里亮闪闪的,小声跟身边的队员说:“我一定把笛子吹好,让县城的人听听咱们的调子!”

刘卫红坐在角落,脸色白了又红,红了又白,手里的小本子被她捏得变了形。她看着满屋子的兴奋,知道自己再反对也没用,只能咬着嘴唇,没再说话——心里却没放弃,暗下决心要继续盯着排练,绝不能让陈知远真的把“私货”带上县汇演的舞台。

赵春梅看着陈知远,眼里的不安散了,露出点浅浅的笑。陈知远也朝她点了点头,心里的纠结彻底没了——有王队长的支持,有队员们的信任,他有信心把剧目编排好,既符合标准,又能藏住那些让戏更出彩的细节,带着大家站上县城的舞台。

会议散了,队员们围着陈知远,七嘴八舌地讨论排练计划——孙强说要加练胡传魁的“蛮横劲”,王桂兰说要把群众腔练得更齐,周明说要跟陈知远顺一遍笛子的所有过门。王保国站在门口,看着热闹的场面,嘴角忍不住往上扬,拿起搪瓷缸喝了口凉茶,觉得比热的还解渴。

陈知远被队员们围着,却没忘了走到王保国身边,小声说:“王队长,谢谢您。要是真出了问题,我跟您一起担。”

王保国笑了,拍了拍他的胳膊:“傻小子,跟我客气啥?你们年轻人有本事,有冲劲,就该去更大的舞台上闯闯。好好排,别让我失望,也别让队员们失望。”

月光洒在院子里,梨树枝的影子晃在地上,像铺了层碎银。队员们的笑声和讨论声飘在夜里,带着股说不出的欢喜和坚定。陈知远看着身边的队员们,看着远处的梨树林,心里忽然觉得,之前所有的委屈、纠结、担惊受怕,都在王队长那句“我担着”里,化成了往前走的勇气——他们一定会在县汇演的舞台上,唱出最好的戏,让红星屯的名字,被更多人记住。

生活写纸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