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7章 返城通知的到来

小说: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作者:生活写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县汇演结束后的第三天,红星屯的队部院子比往常更热闹。梨树叶浓绿得能遮阴凉,队员们围在“排练台”旁,手里拿着陈知远连夜改好的“打虎上山”优化方案——为了备战地区汇演,他把孙强的“打虎”动作加了个利落的转身,给赵春梅的伴唱加了句和声,连周明的笛音过门都调整得更贴合剧情,整个院子里满是“再练一遍”“这里再顺顺”的干劲。

孙强光着膀子,古铜色的脊梁上淌着汗,正练着新改的转身动作,沉腰、甩臂、亮相,一气呵成,惹得周围村民拍着巴掌喊“好”;赵春梅站在梨树下,手里攥着练声谱,小声唱着加了和声的“迎来春色换人间”,嗓子亮得像山涧的泉水,陈知远站在她身边,偶尔提醒“和声别太抢,贴着主调走”;周明蹲在角落,反复吹着新改的笛音过门,指尖按得发红,却没停——他想让地区的观众,也听听红星屯的笛子有多顺耳。

王保国提着个布包走过来,里面装着县文化局刚送来的新乐谱,脸上笑开了花:“知远,县局给咱们送新谱子了,还说要是缺道具,随时跟他们说!咱们去地区演出,肯定能再拿个好成绩!”

陈知远刚接过乐谱,就看见公社的通讯员骑着自行车冲进院子,车铃“叮铃铃”响得急,脸上却没了平时的笑,神色有点凝重:“陈知远同志!公社有紧急通知,让你现在就去一趟!说是北京来的政策,跟你有关!”

“北京的政策?”陈知远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乐谱差点掉在地上。他来红星屯三年,不是没盼过返城的消息,可这消息偏偏在要去地区演出、队员们干劲最足的时候来,让他心里突然空了一块。

“啥政策啊?是不是跟返城有关?”孙强停下动作,凑过来,眼里满是紧张——他怕陈知远走了,没人教他们练动作、抠唱腔。

赵春梅也停下了唱,手里的练声谱攥得发皱,眼神里满是不安,轻轻拉了拉陈知远的衣角,小声问:“陈知青,你……你会走吗?”

“我先去看看,别慌。”陈知远勉强笑了笑,把乐谱递给王桂兰,“你们先按之前的练,我去公社看看就回来。”

他跟着通讯员往公社走,路上的风裹着麦秸的香,却没让他心里的慌劲少半点。三年前他来红星屯时,是裹着北京带来的旧棉袄,揣着父亲留下的戏谱,满心都是“熬到返城”;可现在,他心里装着柴房的油灯、队员们的笑声、赵春梅亮着的嗓子,还有没来得及去的地区舞台,“返城”这两个字,突然从期待变成了纠结。

公社办公室里,李书记正拿着张印着红章的纸,见陈知远进来,赶紧把纸递给他:“知远,好消息!北京下了新政策,你符合返城条件——父母身边无子女,属于优先返城对象,限你一周内收拾好东西,去县里办手续,逾期就错过机会了!”

陈知远接过那张纸,手指都在抖——纸上“返城通知书”五个字格外刺眼,下面写着他的名字、返城理由,还有“一周内办结”的红章,每一个字都像在提醒他:你可以回家了,回北京了。

他想起三年前离开北京时,母亲站在火车站台,红着眼眶说“娘等你回来”;想起父亲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要是能回北京,就把家里的戏服好好收着”;这些年藏在心底的“返城梦”,终于在这一刻成了真,可他却没半点高兴,反而想起孙强没练熟的转身动作、赵春梅没唱顺的和声、周明没改完的笛音过门——这些,都是他还没完成的事。

“李书记,这……能不能晚几天?我们宣传队马上要去地区演出,队员们还等着我抠细节……”陈知远声音有点沙哑,带着点恳求。

“晚不了啊!”李书记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政策是临时下的,一周内必须办完手续,过期不候!我知道你舍不得宣传队,可返城是大事,你爹娘还在北京等着,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啊!”

陈知远攥着通知书,走出公社办公室时,阳光晃得他睁不开眼。他沿着土路往红星屯走,脚步比来时慢了太多,脑子里像被两股劲拽着——一股是回北京的渴望,是对家人的思念;另一股是对红星屯的不舍,是对队员们的牵挂,是没完成的演出梦。

快到队部院子时,他看见赵春梅站在梨树下,手里还攥着那张练声谱,眼神一首往公社的方向望,见他回来,赶紧跑过来,声音里满是急切:“陈知青,公社说啥了?是不是……是不是返城的事?”

陈知远没说话,只是把返城通知书递给她。赵春梅接过,看着上面的字,脸色一下子白了,手里的练声谱掉在地上,声音发颤:“一周内……你要走了?”

“嗯。”陈知远点点头,喉咙像被什么堵住,说不出话。他看见赵春梅的眼圈红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没掉下来,只是蹲下去,慢慢捡起地上的练声谱,指尖把纸边都捏皱了。

院子里的队员们也围了过来,孙强抢过通知书看了看,急得首跺脚:“咋这么急啊?就一周?咱们还没去地区演出呢!你走了,谁教俺们练新动作啊?”

周明也皱着眉,手里的笛子垂了下来:“是啊,陈知青,能不能跟公社说说,等咱们从地区演出回来再走?就差这几天了!”

王保国也走过来,看着通知书,叹了口气:“返城是大事,不能耽误。知远,你别为难,队员们这边,俺会想办法,只是……只是可惜了,你没看到咱们去地区演出的样子。”

陈知远看着队员们失落的样子,心里更难受了。他想起在柴房的秘密排练,想起深夜采草药的山路,想起后台找戏服的慌乱,想起县汇演时台下的掌声——这些日子,是他在红星屯最珍贵的回忆,是队员们用信任和热爱,陪他一起走过的。

“我……我会跟公社再说说,看看能不能推迟几天,至少把地区演出的细节跟你们抠完。”陈知远的声音里带着点坚定,他不想就这么走了,不想让队员们的努力因为他的离开而打折扣,更不想错过和他们一起站在地区舞台上的机会。

赵春梅抬起头,眼里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却笑着说:“好,俺等你消息。不管咋样,你教俺们的东西,俺们都会好好练,就算你不在,俺们也会把‘打虎上山’演好,不辜负你教的。”

孙强也跟着说:“对!就算你走了,俺也会把新动作练好,去地区演出时,俺会想着你教的‘沉腰劲’,肯定演得比现在好!”

队员们的话像暖火,烧得陈知远心里又酸又暖。他知道,就算他走了,这些队员们也会带着他教的东西,带着对舞台的热爱,继续走下去;可他更知道,自己心里的不舍,不会因为这些话而减少——他舍不得这个满是梨花香的村子,舍不得这群一起拼、一起笑的队员,更舍不得那个眼里藏着光、跟着他学戏的赵春梅。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叠在队部院子的土路上。陈知远攥着返城通知书,心里的矛盾像团乱麻——一边是盼了三年的返城机会,一边是难以割舍的红星屯情谊,他不知道,这一周的时间里,自己该怎么选,该怎么面对这份突然降临的“幸运”。

梨树叶轻轻晃,落下几片叶子,飘在陈知远的脚边,像在挽留,又像在提醒——他的红星屯时光,或许只剩下最后一周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