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风裹着梨树叶的清香,吹得队部院子里的排练声慢慢淡了。孙强和周明还在琢磨“打虎上山”的收尾动作,王桂兰带着女队员收拾道具,只有赵春梅没动,手里捧着那个贴了梨花图案的牛皮纸笔记,站在梨树下,眼神望着知青宿舍的方向,像在做什么艰难的决定。
陈知远刚跟马干事确认完地区彩排的时间,转身就看见她。夕阳落在她身上,把蓝布褂子染成淡金,手里的笔记被攥得发皱,显然站了很久。他走过去,笑着递过刚泡好的金银花水:“怎么不跟大家一起收拾?累了吧,喝点水歇会儿。”
赵春梅接过搪瓷缸,却没喝,只是低头看着杯底的金银花,声音轻得像风:“陈知青,你娘……是不是给你写过信?”
陈知远愣了一下,没想到她会提这个——前几天母亲的信寄到公社,说家里的老槐树又开花了,让他要是能回来,就带着她去胡同口的炸酱面馆吃一碗,信里的字里行间,都是盼他回家的意。他没跟队员们说,只跟王保国提过一句,没想到赵春梅知道了。
“嗯,寄来有几天了,说家里都好。”陈知远坐在石墩上,捡起片梨树叶,指尖着叶脉,“还说……胡同口的炸酱面,还是我小时候爱吃的味道。”
“那肯定好吃。”赵春梅也坐下,把笔记放在腿上,手指反复摸着扉页的梨花图案,“俺娘说,北京是大城市,有高楼,有宽马路,还有好多学堂,你要是回去了,就能重新上学,还能守着你娘,不用在这儿受苦。”
陈知远看着她,心里忽然有点发紧——她的语气太温柔,温柔得像在告别。他刚想开口,就听见赵春梅继续说:“陈知青,俺想了很久,地区演出结束后,俺就退出宣传队。”
“你说什么?”陈知远手里的梨树叶“啪”地掉在地上,声音一下子提高了,“退出宣传队?为什么?你不是最喜欢唱《贵妃醉酒》吗?不是说想跟我一起把传统戏的调子练熟吗?”
赵春梅的眼圈一下子红了,却没哭,只是攥紧了笔记,声音带着点发颤的坚定:“俺是喜欢,可俺不能耽误你。你该回北京,那里才是你的家,有你娘,有你的学业,还有你爹留下的戏谱——你不能因为俺们,因为这个宣传队,放弃你的未来。”
“耽误?”陈知远猛地站起来,心里又急又气,连声音都有点发颤,“赵春梅,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我留在红星屯,是因为我想留,不是因为你绑着我!我教你们唱戏,是因为我喜欢教,不是因为我没得选!你以为我回去了就会开心吗?我会想着你们的‘打虎上山’有没有演好,会想着你有没有把《贵妃醉酒》的调子唱熟,会想着柴房里的油灯是不是还亮着——这些牵挂,你让我怎么放下?”
他想起第一次在柴房教她唱“海岛冰轮初转腾”,她紧张得攥着衣角,连声音都发颤;想起她嗓子咳血,还坚持练声,说“不能拖大家后腿”;想起县汇演后台,她找不到戏服时的慌乱,却还笑着说“别担心,我能行”;这些画面像刀子一样扎在他心里,让他怎么也想不到,她会用“退出”来让他“无牵挂”。
“俺知道你牵挂俺们,可你的牵挂,不该成你的负担。”赵春梅也站起来,眼泪终于掉了下来,砸在笔记的梨花图案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俺娘说,好男儿志在西方,你是从北京来的知青,迟早要回去的,俺不能拦着你。俺退出宣传队,你就不用再想着俺会不会唱错调子,不用再担心俺的嗓子,这样你回去的时候,就能走得安心。”
“安心?”陈知远走到她面前,声音里满是委屈和心疼,“你以为我看到你退出宣传队,看到你把喜欢的戏放下,我就能安心?赵春梅,你太傻了,傻得让人心疼!你喜欢唱戏,喜欢舞台,喜欢那些传统的调子,这些不是你能说放就放的,也不是我能看着你放的!”
他想起昨天晚上,他还在宿舍里改《贵妃醉酒》的谱子,想着等地区演出结束,就带她在梨树下唱完整的版本,想着教她画青衣的妆,想着让她知道,传统戏里的好东西,她都能唱得很好。可现在,她却要退出,要把这些期待都掐灭。
“俺不傻。”赵春梅擦了擦眼泪,眼神却依旧坚定,“俺知道什么对俺好,什么对你好。你回去了,能重新上学,能守着你娘,能把你爹的戏谱好好收着,这些都比留在红星屯,陪着俺这个农村姑娘唱戏重要。”
“重要?”陈知远抓住她的手,她的手冰凉,还在微微发颤,“在你心里,我对你的感情,我们一起练戏的日子,我们守着的那些传统火种,都不如我回北京重要?赵春梅,你告诉我,你说的‘好’,到底是你的好,还是你以为的我的好?”
赵春梅被他问得说不出话,眼泪掉得更凶了。她不是不想留,不是不喜欢,是太怕——怕他因为她留下来,以后会后悔;怕他错过了返城的机会,以后会埋怨她;怕她这个农村姑娘,配不上从北京来的他,耽误了他的一辈子。
风又吹过,梨树叶“沙沙”响,像在为他们的争执叹息。陈知远看着她哭红的眼睛,心里的火气慢慢消了,只剩下心疼。他知道,她的“退出”不是不爱,是太爱,爱到愿意牺牲自己的喜欢,成全他的“未来”。
“春梅,”他松开她的手,声音放得柔了些,却依旧坚定,“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你别忘了,未来不是只有北京一条路。我留在红星屯,不是为了谁绑着我,是因为这里有我想守护的人,有我想做的事——我想教你唱完《贵妃醉酒》,想带宣传队把传统戏的‘真东西’传下去,想看着你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唱你喜欢的戏。这些,对我来说,比回北京上学,比守着老槐树,更重要。”
他拿起放在石墩上的笔记,翻开扉页的梨花图案,指尖轻轻摸着:“你贴这个梨花,是想让我记住红星屯,记住你,对不对?那你为什么要退出?为什么要让我记住一个放弃了喜欢的你的?”
赵春梅看着他手里的笔记,看着他眼里的认真,眼泪又掉了下来,却不再是之前的坚定,而是带着点委屈和不舍。她攥着衣角,小声说:“俺……俺就是怕你后悔,怕你以后怪俺……”
“我不会后悔,更不会怪你。”陈知远打断她,语气里满是真诚,“我只会怪你,怪你不相信我,怪你想一个人扛下所有,怪你把我对你的牵挂,当成了你的负担。春梅,咱们一起面对,好不好?地区演出结束,我去公社跟李书记说,我不走了,我留在红星屯,陪着你,陪着宣传队,咱们一起把戏唱好,一起把那些传统的调子,唱给更多人听。”
赵春梅抬起头,眼里满是不敢相信的惊喜,还有没擦干的眼泪:“你……你说的是真的?你真的不回北京了?”
“真的。”陈知远点头,伸手帮她擦了擦眼泪,“北京有我的家,可红星屯也有我的牵挂——有你,有队员们,有咱们的戏,这些都是我的家。我不会走,除非你真的不想再跟我一起唱戏了。”
“俺想!俺当然想!”赵春梅赶紧点头,眼泪又掉了下来,却带着笑,“俺想跟你一起唱《贵妃醉酒》,想跟你一起去地区演出,想跟你一起在梨树下练戏……俺就是怕……”
“别怕。”陈知远握着她的手,把她的手捂在自己的掌心,想让她暖和点,“以后有我,咱们一起面对,再也不用你一个人想这些了。”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叠在梨树下的土地上。赵春梅靠在陈知远的肩上,手里还攥着那个贴了梨花图案的笔记,心里的委屈和担心慢慢散了,只剩下暖。她知道,以后她不用再想着“退出”,不用再想着成全他的“未来”,因为他们的未来,会一起走,一起守着那些喜欢的戏,守着这片满是牵挂的土地。
梨树叶轻轻晃,落下几片叶子,飘在他们的肩上,像在为他们祝福。陈知远看着怀里的赵春梅,心里忽然觉得,不管地区演出的审查多严,不管未来还有多少困难,只要他们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因为他们的心里,都藏着对彼此的牵挂,对戏的热爱,对未来的期待。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