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4章 坚定一起面对

小说: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作者:生活写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最新章节随便看!

夕阳把梨树叶染成暖橙色,风一吹,碎光落在陈知远和赵春梅身上,像撒了把细金。陈知远坐在石墩上,手里拿着那个贴了梨花图案的牛皮纸笔记,指尖反复着纸页边缘——刚才春梅说要退出时,这笔记被她攥得发皱,现在展开,还能看见扉页梨花上淡淡的指印。

“春梅,你坐下,咱们好好说。”陈知远把笔记放在两人中间,声音比刚才平静,却带着不容错辨的认真,“我从来没说过要走,返城通知是来了,可我没点头,也没去办手续——我一首在等,等跟你说清楚,等跟队员们一起商量,不是要偷偷摸摸地走。”

赵春梅站在他面前,手指还攥着衣角,听见“没说过要走”,肩膀轻轻颤了一下,却没坐下,只是低头看着地上的碎光,小声说:“可返城是你盼了三年的机会,俺怕你……怕你不好意思说,怕你觉得对不起俺们,才没敢提。”

“盼了三年是真的,可现在的牵挂也是真的。”陈知远站起来,走到她面前,目光牢牢锁住她的眼睛,“刚到红星屯时,我是想走,想回北京,想远离这土坯房和麦秸堆。可后来呢?跟你在梨树下教你咬字,在柴房里偷偷练《贵妃醉酒》,在县汇演后台帮你找戏服,这些日子,哪一件不是我心甘情愿的?”

他伸手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打开——里面是片压干的梨花,是开春时春梅落在排练场的,他一首收着。“你看,这片花我都留着,你贴在笔记上的梨花,我每天翻笔记都会看,你以为我会说走就走,把这些都忘了吗?”

赵春梅的眼圈一下子红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没掉下来。她看着那片干梨花,想起开春时陈知远帮她捡梨花,说“压干了能留很久”,原来他真的留着,留了这么久。

“还有宣传队。”陈知远把布包收起来,声音更沉了些,“你忘了?刚开始组队时,就咱们俩加孙强三个人,连个像样的谱子都没有,是你帮着抄谱,孙强帮着搭排练台,周明把他爹的笛子拿来凑数——这宣传队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咱们一起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凭什么我要一个人走,让你们守着个没了主心骨的队伍?”

他想起第一次在柴房召集队员,油灯下,大家围着那张皱巴巴的《沙家浜》谱子,孙强拍着胸脯说“俺能演胡传魁”,周明小声说“俺试试吹笛子”,春梅红着脸说“俺想试试伴唱”。那些画面像在眼前,暖得让人心发颤。

“要走,咱们一起走——要是队员们都想走,我陪着你们一起去公社办手续,一起回各自的家;要留,咱们一起留——一起去地区演出,一起把《贵妃醉酒》唱完,一起把传统戏的好东西教给更多想唱的人。”陈知远抓住赵春梅的手,她的手还是凉的,却没像刚才那样挣开,“赵春梅,我陈知远不是那种丢下同伴、丢下牵挂就走的人,你把我看得太轻了。”

“俺没有……”赵春梅的眼泪终于掉下来,砸在陈知远的手背上,烫得他心里一紧,“俺就是怕,怕你走了,再也不回来了,怕俺们再也不能一起在梨树下练戏,怕……怕你忘了红星屯有个俺。”

“傻丫头。”陈知远用拇指轻轻擦去她的眼泪,动作温柔得像怕碰碎了她,“我怎么会忘?你教我认麦地里的苗和草,你娘给我煮的红薯粥,你为了练和声嗓子咳血还不肯歇,这些我都记着,记一辈子。就算以后真的回北京,我也会回来找你,找队员们,把你们接去北京,让你们在更大的舞台上唱戏。”

赵春梅看着他的眼睛,里面满是真诚,没有半点敷衍。她知道,陈知远不是在哄她,他说的“一起面对”,不是随口的承诺,是把她、把宣传队,都放进了自己的未来里。她之前所有的不安、所有的顾虑、所有想“退出”的决心,在这一刻,都被他的话冲得烟消云散,只剩下满心的感动和踏实。

“俺……俺之前说要退出,是俺不好,俺不该不相信你。”赵春梅的声音带着哭腔,却笑着,“俺不退出了,俺要跟你一起去地区演出,一起唱《贵妃醉酒》,一起把宣传队办得更好。”

“这才对。”陈知远笑了,把她的手攥得更紧,“以后不管遇到啥事儿,别一个人扛着,跟我说,跟队员们说,咱们这么多人,还怕扛不过去?”

这时,排练场传来孙强的喊声:“知远!春梅!该合练最后一遍了!明天就要去地区了,咱们再顺顺!”

陈知远拉着赵春梅往排练场走,她的手不再凉了,慢慢暖了起来,跟他的手紧紧攥在一起。夕阳落在他们身后,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叠在一起,像再也分不开的样子。

排练场里,周明己经把笛子举起来了,王桂兰拿着伴唱谱子,孙强扛着“马鞭”,都在等着他们。看见两人手拉手过来,孙强咧嘴笑了:“俺就知道你们俩没事!快来快来,俺这‘打虎’的转身,还想让知远再看看!”

赵春梅红着脸,想松开陈知远的手,却被他攥得更紧。他朝着队员们笑:“来了!咱们今天把‘打虎上山’合练完,明天去地区,给他们露一手!”

笛音响起,清亮又有劲。孙强迈着“跨马”步上台,沉腰转肩的动作里藏着那点“扎根劲”;赵春梅站在女队员中间,开口唱“迎来春色换人间”,尾音那半秒的转调轻得像缕风;周明的笛音在长音末尾,藏着极轻的“气颤”。

陈知远站在侧角,看着台上的队员们,看着身边攥着他手的赵春梅,心里忽然觉得无比踏实。返城的机会或许难得,但比机会更难得的,是身边这群一起拼、一起守、一起面对的人。

风从梨树林吹过来,带着梨花的清香,裹着队员们的唱腔和笛音,飘向远方。陈知远知道,不管未来是留在红星屯,还是去了北京,不管地区演出的审查多严,他都不会再独自做选择——因为他的未来里,有赵春梅,有宣传队,有这片满是牵挂的土地,他们会一起面对所有风雨,一起把热爱的戏,唱到更远的地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