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漫过公社院子里的老槐树,陈知远就站在了办公室门口。手里攥着两样东西——一张叠得整齐的返城通知书,边角被他反复得发软;还有一张王保国担保书的复印件,上面“自愿辞去队长职务”的字迹,像颗定海神针,让他心里再没半点犹豫。
公社的走廊很静,只有通讯员小周在扫地,见他来,愣了一下:“陈知青?你咋来了?不是说要考虑返城的事吗?今天是最后一天办手续了。”
陈知远笑了笑,语气比往常更稳:“我就是来办手续的,找李书记。”
小周挠了挠头,把他领进李书记办公室。李书记正对着一份文件皱眉,见他进来,赶紧放下笔:“知远来了?是不是想通了,要办返城手续?我跟你说,这机会真难得,错过就没了!”
陈知远没坐,首接把返城通知书放在桌上,推到李书记面前:“李书记,我不是来办返城手续的,我是来退了它——我决定留下,不回北京了。”
“你说啥?”李书记手里的钢笔“啪”地掉在纸上,墨水晕开一小片,“留下?知远,你没开玩笑吧?北京的政策是临时的,你爹娘还在那边等着,你咋突然决定留下了?”
“不是突然,是想了很久。”陈知远拉过把椅子坐下,把担保书复印件也放在桌上,“王队长去地区为我担保的事,您知道吧?他快五十的人了,跑几百里路,拿着全村人的联名信,说‘出问题我负全责’。我拿着这张担保书,晚上睡不着——我之前总想着返城,想着回北京的家,可我忘了,红星屯早就成了我的另一个家,这里有我不能丢的人,不能放的事。”
李书记捡起钢笔,看着桌上的返城通知书,又看了看陈知远,眼神里满是意外:“你是为了宣传队?为了那些队员?”
“是,也不是。”陈知远摇摇头,指尖落在担保书的红手印上,“刚开始来红星屯,我确实盼着返城,觉得这里只是个‘落脚地’。可后来,教孙强练‘打虎’动作,看他摔在麦秸堆上还笑着爬起来;教春梅唱《贵妃醉酒》,看她眼里的光一点点亮起来;还有周明的笛子,王桂兰的伴唱,村民们凑钱给宣传队买谱子——这些不是‘落脚地’的插曲,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的事。”
他想起春梅深夜说的心愿,想起那些藏在工尺谱里的期待:“春梅跟我说,她想靠京剧,让更多农村姑娘知道,除了种地,还能有自己的舞台。我之前总觉得,教她们唱戏是‘守护传统’,可现在才懂,这更是‘给人希望’。我要是走了,春梅的心愿、队员们的盼头、村民们的信任,就都成了空的——我不能这么做。”
李书记没说话,端起茶杯喝了口,眼神慢慢从意外变成了理解。他想起之前刘卫红来告状,说陈知远“教封资修”;想起王保国拍着胸脯说“知远是好同志”;想起县汇演时,红星屯宣传队的表演让台下掌声雷动——这孩子不是一时冲动,是真的把心扎在了红星屯。
“你就不怕以后后悔?”李书记放下茶杯,语气里带着点试探,“北京有你的爹娘,有你的学业,还有你父亲留下的戏谱,留在红星屯,可能这辈子都只能待在农村,教一群农村孩子唱戏,值吗?”
“值。”陈知远的回答没半点犹豫,“回北京,我能重拾学业,能守着爹娘,可我会一辈子惦记红星屯——惦记春梅有没有把《贵妃醉酒》唱熟,惦记孙强的‘打虎’动作有没有更稳,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最新章节随便看!惦记宣传队能不能站在更大的舞台上。留在这儿,我能亲手把这些惦记,变成真的;能把父亲教我的戏曲‘真东西’,教给更多想唱的人,这比回北京更让我踏实。”
他拿起返城通知书,轻轻折好,放进兜里:“这张纸,我留着,不是为了后悔,是为了提醒自己——我选的路,是我心甘情愿的。地区演出马上就到了,我想带着宣传队好好比,不辜负王队长的担保,不辜负村民们的联名信,也不辜负我自己的选择。”
李书记看着他眼里的坚定,忽然笑了:“好小子,没想到你这么有担当。之前我还担心,你走了,红星屯宣传队就散了,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你放心,公社支持你!以后宣传队要谱子、要道具,尽管跟我说,我帮你协调!”
“谢谢李书记!”陈知远站起来,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比任何时候都踏实。
走出公社办公室时,小周还在扫地,见他出来,赶紧问:“陈知青,手续办好了?啥时候走啊?”
陈知远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不走了,以后还在红星屯,跟你们一起!”
小周手里的扫帚“哐当”掉在地上,眼睛瞪得圆:“真不走了?俺还以为你肯定要回北京呢!太好了!宣传队的队员们肯定高兴坏了!”
陈知远没再多说,脚步轻快地往红星屯走。路上的麦田绿油油的,风一吹,麦浪翻着,像在为他鼓掌。他想起第一次走这条路时,心里满是迷茫;现在走在这条路上,心里全是期待——期待地区演出的舞台,期待教春梅唱完《贵妃醉酒》,期待让更多农村姑娘站上属于自己的舞台。
快到村西头时,就听见排练场传来笛音,清亮又有劲,是周明在练“打虎上山”的过门。他加快脚步,走进院子,看见队员们正围着王保国,听他说地区演出的注意事项——孙强扛着“马鞭”,时不时比划两下;春梅站在旁边,手里拿着练声谱,小声跟着笛音哼;王桂兰带着女队员,在缝补演出用的蓝布褂子。
“陈知青回来了!”孙强第一个看见他,举着“马鞭”喊起来,“你是不是去办返城手续了?俺们还担心你……”
陈知远走到他们中间,举起手里的返城通知书,笑着说:“我去公社了,不过不是办返城手续——我把它退了,我不走了,留在红星屯,跟大家一起去地区演出,一起把戏曲的真东西,教给更多想唱的人!”
院子里一下子静了,随即爆发出欢呼声。孙强激动得把“马鞭”扔到天上,又接住:“太好了!俺就知道你不会走!”春梅的眼睛红了,却笑着,手里的练声谱攥得紧紧的;王保国拍着他的肩膀,眼眶也有点湿:“好小子,没让俺失望!没让全村人失望!”
陈知远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踏实。阳光洒在院子里,梨树叶泛着光,笛音还在响,队员们的笑声和欢呼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最温暖的歌。他知道,自己做了最正确的选择——北京有他的过去,而红星屯,有他的现在和未来,有他想守护的人,想实现的梦,想传递的热爱。
风一吹,梨树叶“沙沙”响,像是在为他祝福。陈知远拿起春梅手里的练声谱,指着“迎来春色换人间”的音符:“来,咱们再顺一遍,明天去地区,给他们露一手,让他们知道,红星屯的宣传队,不只会唱样板戏,还能把戏曲的好东西,唱得让所有人都记住!”
队员们齐声应着,声音里满是干劲。陈知远站在梨树下,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忽然觉得,所谓的“归宿”,从来不是出生的地方,而是让你愿意停留、愿意付出、愿意守护的地方——而红星屯,就是他的归宿。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