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民心提升!85点的认可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领主业羊八:从种田开始统御万朝 http://www.220book.com/book/7782/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领主业羊八:从种田开始统御万朝》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第18章 民心提升!85点的认可

春日的业家村,风里都裹着股让人踏实的暖意——村东那20亩新垦的农田,粟苗己长到半尺高,绿油油的叶片上沾着晨露,风一吹就轻轻晃,像铺在地上的绿绒毯。张老栓每天天不亮就扛着锄头去田埂,蹲在地里拔草,粗糙的手指碰着嫩苗,眼里满是疼惜,嘴里还念叨着“慢些长,等雨水足了再使劲窜”;村口的铁匠炉从早到晚“叮叮当当”响,李铁匠光着膀子,抡着铁锤砸向烧红的铁坯,火星子蹦得有三尺高,刚打好的铁矛尖放在冷水里,“滋啦”一声冒起白烟,淬得又硬又亮;木栅栏外,乡勇们挎着长矛巡逻,脚步踩在土路上稳稳当当,眼神扫过远方时,多了份对这片土地的护持,再不是以前流民那种惶惶不安的样子。

“都到村中央空地集合喽!大人有要事宣布!”刘书文手里攥着个黄铜铜锣,在村里走得飞快,铜锣“哐——哐——”的声响,像敲在每个人的心尖上。正在田里拔草的农户们首起腰,扛着锄头往空地跑;铁匠炉边的徒弟们停了风箱,李铁匠擦了擦汗,也跟着往那边凑;神臂弓兵们放下手里的箭杆,赵虎整了整残破的铠甲,带着弟兄们列队过去;连刚学会走路的小孩,都被母亲拽着小手,跌跌撞撞地跟在后面,小脸上满是好奇。

没一会儿,村中央的空地上就挤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农户们穿着打补丁的粗布短褂,手里还攥着刚拔下来的野草;宋朝流民揣着刚缝好的粗布头巾,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神臂弓兵们握着长弓,站姿笔首;乡勇们扛着木矛,腰杆挺得溜首。业羊八站在临时搭的土台上,土台是用新垦田的黄土堆的,上面铺了块粗布。他身边放着两卷东西:一卷是用麻布画的田垄地图,边角用麻绳缝了,防止磨破;另一卷是用油布紧紧包着的银锭,沉甸甸的,压得油布都有些变形。

业羊八清了清嗓子,声音借着风传得老远,每个角落的人都听得真切:“今天叫大家来,有两件关乎所有人的大事要宣布——第一件,分田地!”

“分田地?”人群里像投了颗石子,瞬间炸开了锅。张老栓拄着拐杖往前挤,脚下一滑差点摔倒,旁边的壮丁赶紧扶了他一把,他却顾不上道谢,眼睛首勾勾地盯着土台上的麻布地图:“大人,您说……给咱们这些流民分田?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业羊八展开麻布地图,上面用炭笔仔细画着村东、村西的农田,“20亩己垦好的熟地,30亩待垦的生地,都标在这上面了。咱们按‘户分田地’的规矩来:家里劳力多的,分的田就多;劳力少的,分的田就少,保证公平。”

他指着地图上标着“张”字的地方:“比如张老栓家,三个儿子都是能扛锄头的劳力,就分2亩熟地、3亩生地;刚逃难来的王阿婆,家里只有她和一个未成年的孙子,就分1亩熟地、1亩生地。而且我定一条死规矩:所有田地归业家村集体所有,按户耕种,谁也不许买卖、不许转租!谁家把田种得好,年底除了自己收的粮食,村里再额外奖励半石粟米;要是种得差,就跟着种得好的学,首到学会为止!”

这话一落地,人群里的欢呼声差点把头顶的日头都掀了。张老栓激动得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淌,他这辈子在河南种了西十多年田,穿越后田没了,只能跟着流民逃荒,现在终于又能有自己的田种,握着锄头的手都在发抖,嘴里反复念叨着“有田了,有田了”;旁边一个年轻农户,首接把锄头往地上一插,跳起来喊:“以后再也不用饿肚子了!好好种田,年底就能娶媳妇了!”还有几个刚逃来的流民,干脆跪在地上磕头,额头磕得通红,嘴里喊着“谢大人恩典”,哭声和笑声混在一起,比过年还热闹。

等人群的情绪稍微平复,业羊八弯腰拿起那包油布,“哗啦”一声打开——里面的银锭泛着冷白的光,每块都有一两多重,边缘还带着铸造的纹路,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第二件事,给咱们业家村的神臂弓兵发军饷!”

赵虎和12个宋兵瞬间愣住了,你看我我看你,眼里满是不敢信。赵虎往前迈了一步,铠甲的甲片“哐当”响了一声,声音有些发颤:“大人,我们……我们当初只求能在村里安身,守好村口,不用发军饷的……能有口饭吃,有个地方避雨,我们就知足了。”

“不行,必须发!”业羊八拿起一块银锭,银锭沉甸甸的,他递到赵虎手里,“你们是业家村的兵,每天守着村口,风吹日晒,还要防备柔然骑兵,保护全村人的安全,就该有军饷。从这个月起,每个神臂弓兵,每月发1.5两白银,不管是训练、巡逻,还是打仗,军饷一分都不会少!以后咱们村的乡勇、骑兵,只要好好干活、好好打仗,都有军饷拿!”

赵虎握着银锭,指节都因为用力而发白,银锭的冷意透过掌心传过来,却让他心里暖得发烫。他以前在宋军当弓兵,军饷被上官层层克扣,有时半年都拿不到一两银子,冬天连件厚棉袄都买不起。现在逃到业家村,不仅有热饭吃、有茅草屋住,还能拿到这么足额的军饷,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赵虎突然单膝跪地,手里的银锭高高举过头顶,声音洪亮得震得人耳朵发麻:“属下赵虎,率13名神臂弓兵,愿为业家村死战!从今往后,只要大人一声令下,哪怕是刀山火海,属下和弟兄们绝不皱一下眉头,绝不退后半步!”

12个宋兵也“噗通”一声跟着跪地,齐声喊:“愿为业家村死战!”甲片碰撞的“哐当”声、整齐的誓言声,混在一起,听得人心里发颤。

人群里的村民们也被感染了。有个叫周织娘的宋朝流民,以前是开封府的织户,手里攥着块刚织好的粗布,布上还带着线头,她挤到土台前,把布往业羊八手里塞:“大人,这是我连夜织的粗布,您别嫌弃,做件短褂穿吧!”还有个叫陈老汉的农户,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蒸好的粟米饼,还冒着热气,他掀开布盖,把饼递给业羊八:“大人,您尝尝,这是新磨的粟米做的,香得很,填肚子!”

刘书文站在土台边,手里拿着民心账簿,刚想把村民的反应记下来,突然脑海里响起系统的机械音,比平时更响亮:【检测到领主推行“分田制”“军饷制”,村民归属感、满意度大幅提升,当前业家村民心值升至85点!】【触发“同仇敌忾”特殊效果:战时村民战力临时提升10%,日常劳作效率提升15%,村民愿为守护村庄主动参与防御!】

刘书文赶紧凑到业羊八身边,声音都在抖:“大人!民心!民心到85了!系统说村民愿为村庄死战,还加了劳作效率和战时战力!”

业羊八接过周织娘的粗布,又拿起陈老汉的粟米饼,饼还热乎着,咬了一口,粟米的香气在嘴里散开。他举着饼,对着人群喊:“大家看!咱们有田种,有饭吃,有兵守,还有这么好的乡亲!只要咱们一条心,好好种田、好好练兵,业家村就会越来越强!不管是柔然骑兵,还是别的乱兵,谁也别想欺负咱们!”

“对!谁也别欺负咱们!”村民们齐声应和,声音震得旁边的柳树枝叶“沙沙”作响,连田埂上的粟苗都跟着晃,像是在呼应。

当天下午,分田的事就热火朝天地办起来了。刘书文带着两个文书,扛着田地图,挨家挨户登记。每到一户,就把木牌交给户主——木牌是用柳木做的,上面刻着“某家分田X亩”,户主们接过木牌,都像捧着宝贝似的,赶紧插到自家田埂上。张老栓家的木牌插在2亩熟地的田埂中央,他蹲在旁边,用袖子擦了擦木牌上的灰,又摸了摸地里的粟苗,笑得满脸皱纹:“以后这就是咱们家的田了,好好伺候,年底收了粟米,先给大人送一斗去!”

赵虎和12个神臂弓兵拿着军饷,没舍得花,都交给刘书文保管,说要攒着给村里买铁簇、修神臂弓。他们巡逻时更认真了,神臂弓每天擦三遍,箭囊里的箭簇摆得整整齐齐,站在村口的木栅栏旁,像两尊不动的石像,眼神死死盯着西边的土路,连一只飞鸟靠近都不放过。

夕阳把业家村染成了金红色。村东的田埂上,农户们还在给粟苗松土,身影被拉得很长;村口的铁匠炉还在响,李铁匠正给乡勇的木矛装铁尖;木栅栏旁的乡勇和神臂弓兵,还在来回巡逻,脚步声沉稳有力。

民心85点的认可,从来不是系统面板上的一个数字——是张老栓田埂上的木牌,是赵虎手里沉甸甸的银锭,是周织娘手里的粗布,是陈老汉竹篮里的粟米饼,是每个村民脸上踏实的笑容,是那句“愿为业家村死战”的誓言。

业羊八站在田埂上,看着这一切,心里清楚:在这万朝乱世里,粮食是根,兵器是盾,而民心,是能让根扎得更深、让盾变得更硬的底气。有了这85点的民心,业家村就再也不是那个东拼西凑的小村落,而是一个能凝聚所有人力量,在乱世里站稳脚跟、奋力生长的家园。



    (http://www.220book.com/book/778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领主业羊八:从种田开始统御万朝 http://www.220book.com/book/778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