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的指尖在“现实题材专区”的启动按钮上悬了三秒,晨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办公桌上切出明暗交错的条纹,像极了父亲工具箱里那些磨得发亮的扳手。桌角的铸铁阀门里,半截烟盒纸遗书露出边缘,铅笔字“曼曼”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蓝,那是七年前父亲没写完的信。
会议室里,二十七个新签约的作者坐得笔首。赵凯的修鞋刀别在胸前口袋,刀柄上的红绳晃悠着;老周的三轮车钥匙串在裤袋里叮当作响,金属碰撞声里混着他孙女的银铃笑;最前排的张师傅攥着个烟盒,里面不是烟,是他儿子写的奖状复印件——“爸爸的机床故事最棒”。
“新规则第3.2条,”李曼推了推父亲留下的黑框眼镜,镜腿缠着胶布,和当年他修暖气片时用的胶带一个牌子,“现实题材作品允许15%的环境描写,标注‘情感锚点’即可豁免节奏审核。”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墙上的新标语,那是陈默用父亲的扳手刻在木板上的:“真实比爆款更长久”,笔画里还嵌着细小的铁屑。
技术部的小吴突然举起手,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跳出新合同的电子版,光标停在第3.2.7条:“作者保留真实细节的创作权”。“李主编,法务部说这条可能有风险,万一作者写……”“写什么?”李曼笑了,指节叩击着桌角的阀门,铸铁的凉意顺着指尖爬上来,“写他父亲的烟盒?写我父亲的阀门?还是写老周修不好的暖气片?这些风险,比让创作者撒谎的风险小多了。”
会议室爆发哄笑时,陈默正在签约室里新合同的纸页。“日更3000字,允许15%环境描写”的条款被红笔圈着,像道迟到的赦免令。他想起第一次签合同时,赵凯在旁边念叨“环境描写就是注水”,当时他攥着笔的手心里全是汗,生怕写多了“老王啃馒头”的段落。
签约专员递过镀金钢笔时,他摇了摇头,从工装口袋里掏出父亲的断铅笔。笔杆缠着三层胶布,笔尖还留着修机床时蹭的铁屑,在“作者签名”栏写下名字的瞬间,铁屑硌着纸面沙沙响,仿佛听见父亲在说“这字得有筋骨,不能飘”。
新办公室的窗台上,父亲的扳手被他摆在最显眼的位置。阳光照在锈迹斑斑的扳手上,影子投在稿纸上,像个笨拙的大拇指。桌角的旧机床模型渗着机油,在地面积成小小的水洼,映出天花板上的节能灯泡——陈默总说这像生活,看着粗糙,却藏着细碎的光。他翻开《铁锈与花》的修订版,把“暖气片锈得掉渣”扩展成了“暖气片的锈迹像爷爷没牙的嘴,漏风,却能焐热半间屋”,环境描写占比刚好15%。
小雅的手指在“情感锚点”系统的测试界面飞舞,屏幕上跳出篇待审稿件:“父亲把烟盒里的零钱倒在桌上,硬币滚进暖气片缝里,叮当声像串没唱完的歌。”系统自动弹出分析结果,绿色的进度条爬满屏幕:“识别到‘烟盒’‘暖气片’等情感锚点,关联用户记忆库匹配度91%,建议通过。”
这是她熬了西十个通宵设计的新系统,用203名审核员标注的3742条橙色预警做样本,替代了原来的关键词密度算法。“以前是数骨头,现在是认骨头。”小雅对着视频里的李曼晃了晃鼠标,指尖划过系统后台的纪念墙,那里贴着所有参与设计的审核员工牌照片,“你看,‘找骨党’的人都在这儿,连退休的王姐都发来她孙子画的烟盒。”
李曼的邮箱弹出新邮件时,她正在给《铁锈与花》的序章收尾。发件人是“暖气片修理工小王”,投稿标题是《暖气片修好的那天》,附件里的稿纸边缘发卷,钢笔字歪歪扭扭:“我爸修了一辈子暖气片,临终前说‘热乎气比啥都金贵’。昨天我修好了他没修完的那片,摸上去烫手,突然觉得他在夸我。”
眼泪滴在键盘上时,李曼突然明白,“小众题材通道”从来不是被遗忘的角落,是种子在等春天。她给小王回了封邮件,附了张父亲的阀门照片:“这是我爸的,他说修暖气片和写故事一样,都得用心焐,急不得。”
陈默的新章节发布时,后台的“情感锚点”系统自动标了三个绿点。“老王蹲在机床前,扳手在油洼里的倒影晃了晃,像他年轻时的样子。那年他刚进厂,师傅说‘机床和人一样,得知道疼’。”这段环境描写占了15%,系统提示“符合新规则3.2条”。评论区里,“锈迹斑斑”发了张照片:她父亲蹲在机床前的老照片,油洼里的倒影和陈默写的一模一样,配文是“我爸也说过这话”。
赵凯的《修鞋摊老赵》登上现实题材专区榜首那天,他抱着父亲的铁皮盒来办公室。盒子里装着读者寄来的创可贴,红的绿的黄的,最上面压着张平台发来的稿费单。“我爸总说补鞋的胶水粘不住人心,”赵凯摸着铁皮盒上的凹痕,那是当年被自行车链条撞的,“现在信了,好故事能粘住,比502还牢。”
李曼主持的第一届现实题材创作大赛,收到了2731篇投稿。其中有篇《烟盒收藏家》,作者是个退休工人,说“每个烟盒里都藏着个没说出口的故事”。李曼把它排在一等奖,颁奖那天,老周推着三轮车来,车斗里装着个新焊的奖杯,底座用的是机床厂的旧零件,上面刻着“给所有藏故事的人”。
陈默在领奖台上朗读新章节时,阳光正好照在他带来的扳手上。“林辰终于明白,最好的异能不是看穿黑心,是能看见那些藏在烟盒里、暖气片上、汗珠子里的日子。这些东西看着锈,其实比钻石硬。”台下的掌声里,他看见小雅举着“情感锚点”系统的实时数据,屏幕上“共鸣度100%”的字样闪着绿,像团跳动的火苗。
下班时,李曼路过审核部,听见小雅在教新员工用系统。“这个‘馒头’是情感锚点,”扎马尾的小姑娘指着屏幕,“用户说这让他们想起爷爷,所以要标绿,记住了吗?”阳光透过窗户,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暖融融的光,像老暖气片散出的热,不烫,却能焐透心。
陈默的办公室还亮着灯,稿纸上的“环境描写占比15%”被他用红笔圈了又圈。桌角的机油水洼里,新换的LED灯泡倒影晃了晃,像个刚点亮的月亮。他摸出父亲的烟盒,里面的U盘硌着掌心,新故事的标题己经写好:《铁规上的温度》。
远处的平台大楼里,“现实题材专区”的访问量还在涨,服务器的嗡鸣里混着老周三轮车的铃铛声。而机床厂旧址的石碑旁,不知谁种的玉兰花己经开了,花瓣落在“情感锚点”系统的纪念牌上,像给那些被识别的温暖,盖了个温柔的章。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铁规下的稿纸》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7AK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