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二年的秋霜比往年更重,建康城外的乱葬岗上,枯骨在白霜中泛着冷光。陶弘景踏着晨露往回走,袖中青铜卦盘的"坤"卦位置仍在发烫——昨夜为战乱死者诵经时,他分明看见有金光从尸骨中渗出,顺着地脉流向东南,那是第十二章陵园石刻的方向。
"陶公子留步。"身后传来粗哑的声音。三个蒙面人从树后走出,为首的挎着个黑布包裹,布上渗着些暗红色的痕迹,像是陈年的血。"这东西......小的们不敢留,您是有道行的人,或许用得上。"
黑布掀开的刹那,弘景闻到一股奇异的香气,不是檀香,也不是药味,而是类似琥珀被阳光晒透的味道。包裹里是具金缕玉衣,玉片是上等的和田白玉,缕线却是赤金,只是部分金线己氧化发黑,露出下面的蚕丝——看形制,应是东晋初年的物件。
"在哪挖的?"弘景的指尖刚碰到玉衣,袖中青铜卦盘突然震颤,"艮"卦(对应"山"与"止")的水晶珠亮得刺眼。他想起第十一章《山水龙脉考》记载的"晋陵王气穴",就在建康东南三十里的牛首山,那里正是东晋皇室的秘葬区。
"牛首山......第三座虚冢下。"蒙面人咽了口唾沫,"挖开时里面没尸骨,就这玉衣,还有......"他从怀中掏出片残破的帛书,"这东西塞在玉衣袖子里,上面的字像鬼画符。"
弘景展开帛书,绢帛己泛黄发脆,但墨迹仍清晰。上面画着幅人体经络图,图上标注着七处穴位,每个穴位旁都画着枚星钉,钉尖指向不同的方位——正是第二章铜镜照出的茅山七峰方位。图下有行小字:"兵解秘术:以星钉刺七窍,引北斗气入体,可脱凡骨,随气化去。"
"兵解......"他喃喃道。第八章绘制《兵解升天图》时,他只当是超度亡灵的仪式,却不知真有"以兵解形"的秘术。帛书的字迹与第七章《肘后备急方》的佚文相似,笔画间带着股金石气,像是用朱砂混了金粉写就。
突然,玉衣的领口处发出微光。弘景凑近细看,玉片的缝隙中嵌着些细小的鳞片,不是鱼鳞,而是类似龙鳞的角质物——与第二十西章龙膏中的龙魂残片材质相同。他用指尖轻轻一挑,鳞片脱落,露出下面的帛书碎片,上面写着:"晋太元元年,许逊以此术脱形,留玉衣镇地脉。"
太元元年,正是东晋孝武帝年间,许逊是道教净明派的祖师,传说他"举家飞升",原来竟是以兵解之术离去。弘景想起第六章《星野分治图》中,牛首山的地脉与茅山相连,许逊留下玉衣,怕是为了镇压此处的"尸气",不让战乱的亡魂阻塞地脉。
暮色降临时,弘景将玉衣铺在案上,用青铜镜照着玉片。镜中没有玉衣,只有片战场幻影:晋军与前秦士兵厮杀,尸横遍野,有个穿道袍的人正用七枚星钉刺入死者穴位,每刺一处,死者的尸体就化作轻烟,烟中浮现出本命星的光芒。
"不是脱己形,是脱他形。"弘景恍然大悟。帛书的"兵解秘术"并非让人自戕成仙,而是超度战乱死者的方法——用星钉引北斗气入尸身,化解怨气,让亡魂随气升天。许逊留下玉衣,不是为了炫耀神通,而是留下一件"度亡法器"。
他摸向玉衣的袖子,果然在夹层里摸到硬物。取出一看,是个青铜匣,匣内铺着朱砂,作者“爱吃茄子卷的黛妮”推荐阅读《华阳悬解:陶弘景与他的三个时代》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放着七枚星钉,钉身刻着北斗七星的名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每枚星钉的钉尖都嵌着颗小小的水晶珠,与第十章他血化的水晶珠一模一样,珠内封着的道经文字,正是《度人经》的片段。
"难怪......"弘景想起第八章画成《兵解升天图》时,纸面渗出的檀香味——那不是死者的魂魄消散,而是被某种力量超度了。只是当时他尚未得此秘术,只能凭本心画出超度之景,如今有了星钉与帛书,才明白那幅画其实是"术"的先兆。
子夜时分,月至中天。弘景按帛书所示,将七枚星钉按北斗方位摆在案上,用青铜镜照着钉身。镜中星钉突然飞起,在空中组成斗勺形状,钉尖的水晶珠射出七道金光,落在玉衣上,玉片上的纹路竟与金光相连,组成一幅完整的《地脉护灵图》——图中牛首山的地脉如一条青龙,玉衣正是青龙的"逆鳞",护住了整条龙脉的生气。
"原来如此。"他轻声道。第十一章发现秣陵地脉被破坏,王气泄漏,而此处的玉衣却完好地护住了牛首山的地脉,可见所谓"地脉",不仅需要修复,更需要"守护"。就像乱世中的百姓,既需要药物救治身体,也需要信仰安顿心灵,二者缺一不可。
突然,窗外传来鹤唳声。弘景走到院中,看见十二只白鹤从东南飞来,落在屋顶上,每只鹤的喙间都衔着一颗夜明珠,珠光落在案上的玉衣上,玉片竟变得透明,隐约可见里面有个模糊的人影,额间有紫痕——正是许逊的模样。
人影对着弘景微微颔首,化作一道金光飞入青铜镜中。镜中同时映出两个景象:牛首山的地脉青龙缓缓抬头,而三十年后的茅山,有个穿蓑衣的道人正用七枚星钉刺入战乱死者的穴位,每刺一处,就有一颗星辰在天际亮起。
"是未来的我......"弘景握紧手中的帛书。他终于明白,所谓"兵解",不是逃避,而是承担——承担超度亡魂的责任,承担守护地脉的使命,就像许逊留下玉衣,葛洪埋下卦盘,每个得道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乱世种下一颗"生机"的种子。
次日清晨,弘景将玉衣与星钉送往牛首山的道观,托道长妥善保管。临别时,他在玉衣的领口处放了一片自己血化的水晶珠,珠内封着《度人经》的全文——既是对许逊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的承诺。
归途中,他路过乱葬岗,看见有新的尸骨被弃置。弘景取出随身携带的朱砂笔,按帛书所示,在死者的七窍处各点一点朱砂。奇迹发生了:死者的面容渐渐舒展,尸体上渗出淡淡的金光,随风消散,空气中留下那熟悉的檀香味。
他腕间的朱砂痣不再刺痛,反而透出温润的暖意。弘景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从第八章的无心之画,到今日的有意之术,他正在一步步走向那个"蓑衣道人"的宿命。而那七枚星钉,不仅是超度亡魂的法器,更是连接"地脉"与"人脉"的纽带,终将在三十年后的战乱中,成为他守护苍生的利器。
秋霜渐渐散去,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乱葬岗上,露出点点新绿。弘景望着东南方的牛首山,那里的地脉青龙正在沉睡,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天。而他袖中的青铜卦盘,"坤"卦的位置不再发烫,反而与他的心跳同频共振,像是在诉说一个古老的约定:道在术中,术在度中,度在心中,心在世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7EI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