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章 星火初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七六:我成了文坛巨匠 http://www.220book.com/book/7FGN/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南国嘉木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连部给的稿纸带着一股油墨和劣质纸张的混合气味,粗糙的质地摩擦着指尖。那本崭新的《红旗》杂志则像一块沉甸甸的红砖,既是指引,也是无形的框范。

苏念初将它们仔细地收在枕头底下,用几件旧衣服压好,这才重新融入知青点白日的劳作。

任务是去东大洼子的场院给玉米脱粒。

北风毫无遮拦地掠过广袤的黑土地,卷起地上的残雪和尘土,抽打在每个人的脸上、身上。巨大的场院上,玉米堆成了小山,金灿灿的,却带着冬日的冰冷坚硬。

脱粒主要靠手工。两人一组,一人用铁锥子先在玉米棒上捅出几道沟壑,另一人则戴着粗线手套,握住玉米棒的两端,用力在一种叫做“搓板”的带齿铁器上搓擦。咔嚓咔嚓,哔哔啵啵,金黄的玉米粒迸溅开来,落入下方的麻袋里,干燥的玉米碎屑和尘土飞扬,呛得人首咳嗽。

这是个极耗体力又单调枯燥的活计。不一会儿,手套就被磨得发烫,手心很快传来火辣辣的痛感,虎口被震得发麻。冷风灌进领口、袖口,带走身体仅存的热量,鼻尖和耳朵冻得像是要掉下来。

苏念初咬着牙,努力跟上搭档的节奏。原主的身体并不强壮,甚至有些孱弱,但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和前世的职业韧性支撑着她。她低着头,专注于手中的玉米棒,听着周围知青们一边干活一边扯着嗓门的闲聊,偶尔夹杂着几句带着各地方言的抱怨和玩笑。

她的目光却像一台隐形的摄像机,悄然记录着一切:老知青手上冻裂又愈合无数次的血口子;年轻姑娘们被风吹得皴红的脸颊和依然明亮的眼睛;几个男知青偷懒耍滑的小动作;远处地平线上缓缓移动的拉粮车;以及天地之间,这群被时代洪流裹挟至此的年轻人,在严寒中劳作所呈现出的那种近乎原始的生命力。

这些都是素材。活生生的,带着汗味、土腥气和时代烙印的素材。

休息的哨声像是赦令。人们立刻扔下工具,挤到场院边上一个临时搭建的、西面漏风的窝棚里,抢着喝炊事班送来的热水。热水装在一个巨大的柴油桶改装的桶里,水面飘着几点油花和煤灰,但此刻己是无上的享受。

苏念初捧着搪瓷缸子,小口啜吸着热水,暖意从喉咙滑向胃里,稍微驱散了些寒意。她靠在窝棚的柱子上,目光无意识地扫视着。

然后,她看到了他。

顾庭书。

他离人群稍远,独自一人靠在一架废弃的马车上,同样捧着一个掉了不少瓷、印着“为人民服务”红字的缸子。他身材颀长,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棉袄,围着一条灰色的毛线围巾,面容清俊,鼻梁很高,眉眼间带着一种与周围劳作场景格格不入的书卷气和平静的疏离。

他似乎察觉到了目光,抬眼望来。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

苏念初心里莫名一跳,立刻垂下眼,假装喝水。原主的记忆里关于顾庭书的片段很少,只知道他是北京来的,平时话很少,喜欢看书,家境似乎不错,但具体做什么的无人知晓,他也从不提及。在知青点里,他是个有些特殊的存在,不像有些人那样积极表现,但也从未落下过劳动,只是总给人一种隔着层玻璃的感觉。

再次抬眼时,发现顾庭书己经收回了目光,正望着远处覆雪的山峦,眼神沉静,不知在想什么。

“哎,念初,”赵小萍凑过来,顺着她刚才的目光看去,压低声音,“看顾庭书呢?他好像也挺爱看书的,你们文化人是不是能说到一块去?”

苏念初摇摇头,低声道:“没,不认识。”

正说着,李卫红的大嗓门响了起来:“大家都静一静!指导员交代了,让苏念初同志搜集写先进事迹的材料!大家有什么好人好事,特别是突出我们知青‘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的,都跟她说说!”

唰地一下,所有人的目光又聚焦到了苏念初身上。有好奇,有打量,也有几分不以为然。写文章登报,在这年头是件光荣又有点“虚”的事情,对于整天和土地打交道的人们来说,远不如多挣几个工分实在。

一时间,场面有些冷。有人嗤笑一声:“咱们这儿除了干活就是干活,能有啥事迹?还能把搓玉米写出花来?”

苏念初脸颊有些发烫,但不是因为窘迫,而是意识到这任务的棘手。它不能胡编乱造,必须源于真实,又要符合“上面”的要求,还要能打动人——至少,要能打动指导员。

她深吸一口气,刚想开口说点什么缓和气氛,一个清冽平静的声音却响了起来:

“前几天暴风雪,三排的王大壮同志是不是冒着危险把走失的军马群追了回来?差点冻伤。”是顾庭书。他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众人一愣,纷纷看向蹲在角落闷头喝水的王大壮。王大壮是个憨厚的东北小伙,脸膛黑红,闻言挠挠头,瓮声瓮气地说:“咳,那不算啥,应该的。”

“还有,”顾庭书继续道,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赵小萍同志不是经常帮身体不好的孙大娘挑水、扫院子?孙大娘是军属。”

赵小萍脸一红,小声说:“我就是顺把手……”

顾庭书没再多说,只是看向苏念初,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又走回了原来的位置,仿佛刚才只是随口提了两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这两件事却瞬间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对对对!大壮那天脸都冻紫了!”

“小萍是心善!”

“要说事迹,咱们排长上次……”

“还有那次挖水渠……”

气氛一下子活络起来。人们七嘴八舌地补充着细节,虽然大多是琐碎的小事,但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任何一点互助和奉献都显得格外珍贵。

苏念初感激地朝顾庭书的方向看了一眼,他却只是望着远处,侧脸线条清晰而冷淡,仿佛刚才的出言相助与他无关。

她立刻从棉袄内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支半截的铅笔——这是她醒来后就悄悄准备的,原本只想用于私人记录——开始快速而简要地记下大家提到的名字和事件关键点。

她的字迹工整清秀,落在粗糙的纸页上,与这粗犷的环境形成一种奇异的对比。

休息时间结束,哨声再次响起。

人们重新走向玉米堆,但看向苏念初的目光似乎多了些别的东西,不再是纯粹的好奇或漠然。

苏念初将小本子仔细收好,戴上磨得发薄的手套,再次握住冰冷的玉米棒时,感觉似乎没有那么难熬了。

她抬头望了望灰白色的天空,又看向远处那个清瘦孤独的身影。

顾庭书……

他为什么要帮她?

仅仅是因为他也“爱看书”,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文化人”?

还是……

寒风依旧凛冽,场院上咔嚓咔嚓的脱粒声不绝于耳。

但苏念初感到,在这片冰冷厚重的黑土地下,似乎真的有一点星火,因为一句看似不经意的提点,而开始悄然萌动。

那本《红旗》杂志和稿纸,似乎也不再那么冰冷和令人畏惧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FG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七六:我成了文坛巨匠 http://www.220book.com/book/7FG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