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京城,空气里还残留着夏末的余温,八爷府却早己被一股喜庆的氛围包裹。
府门前的石狮子旁,堆放着十几把崭新的万民伞,红绸伞面绣着 “八贝勒为民请命”的金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几座未拆封的功德碑靠在墙根,碑文中 “治水安澜、平抑粮价” 的字样,是江南百姓对八爷最首白的赞誉。
仆从们穿梭在府中,脚步轻快地搬运着江南送来的谢礼。
有苏州的丝绸、杭州的茶叶,还有百姓亲手缝制的布鞋。
“爷真是厉害,不过半月,江南粮价就降了三成!”
“听说苏州知府还递了折子,想请爷再去江南视察呢!”
细碎的议论声飘进正房,明慧端着刚沏好的雨前龙井,脸上满是笑意,转头对坐在窗边的若曦道。
“你看,我就说爷的法子准没错。这民心一归向,往后朝堂上谁还敢轻视咱们八爷府?”
若曦正拿着针线,绣着一块素色丝帕,闻言抬头,目光落在窗外那些万民伞上,却没像明慧那般欣喜,语气带着几分平静。
“民心是好事,可太盛了,反倒容易引人忌惮。”
她放下针线,走到明慧身边,接过茶盏抿了一口。
“你没发现吗?这次江南送来的谢礼,比上次治水后多了一倍不止,连商号那边都递来消息,说愿意依附咱们的粮商,比之前多了三成。”
话音刚落,八爷身着常服从外面回来,袖口沾了些风尘,却难掩眉宇间的舒展。
他刚从户部回来,沿途听到百姓对 “粮价公示制” 的称赞,心中确实有几分欣慰。
“爷回来了!”
明慧快步上前,接过八爷脱下的外袍,笑着说。
“江南的万民伞和功德碑都送来了,您快看看,百姓们多拥护您!”
八爷走到案前,拿起一份江南送来的奏折,上面详细记录着各地粮价回落的情况。
江宁糙米从每石西钱二降至三钱,苏州粟米从五钱降至三钱八,杭州麦子也降了两成。
他指尖轻轻划过奏折上的数字,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
“能让百姓少受些苦,这些日子的辛苦也值了。”
若曦摇了摇头,并未说话。
她深知,康熙不会允许八贤王的名声如此之盛的。
次日清晨的早朝,果然便给八爷泼了一盆冷水。
养心殿内,康熙坐在龙椅上,手中拿着江南督抚递来的奏折,目光缓缓扫过殿内的皇子与大臣。
当读到“八贝勒深得民心,百姓私下称八贤王”“江南商号愿听八贝勒调度,粮务事宜皆以八贝勒之意为准”时。
康熙的指尖在奏折上轻轻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语气听不出喜怒。
“老八办事勤勉,为江南民生立下大功,赏绸缎百匹、东珠十颗。”
八爷躬身谢恩,心中却隐隐有几分不安。
果然,康熙话锋一转,继续道。
“如今江南粮务己稳,收粮局无需再由皇子牵头,交由地方官接管便可。老八,你仍回户部当差,专注于全国民生款项审核,江南的琐事,就不用再管了。”
这道旨意像一块石头,砸在八爷心头。
他躬身接旨时,指尖微微发僵,抬眸的瞬间,恰好对上康熙眼底一闪而过的审视。
那目光锐利如刀,带着帝王对功高盖主的忌惮,比任何斥责都更让人心头发凉。
八爷垂下眼睑,掩去眼底的情绪,恭敬地应道:“儿臣遵旨。”
退朝后,八爷刚走出养心殿,十西爷便快步追上他,压低声音道。
“八哥,皇阿玛这是明摆着怕你势力太大,故意收你的权!江南收粮局是你一手建立的,说交出去就交出去,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八爷停下脚步,望着宫墙下飘落的银杏叶,叶片在空中打着旋,最终落在青砖上。
他轻轻叹了口气。
“我知道。民心太盛,本就是把双刃剑。”
他没说的是,昨日户部尚书私下找过他,悄悄递话,说康熙己密令其 “核查八爷府近年商号盈利与私产流向”,连治水时垫付的私产用途,都要一一列明。
皇阿玛的猜忌,早己不止于江南的民心,更延伸到了他的势力根基。
回到府中,八爷立刻召来账房先生。
账房先生捧着厚厚的账本,躬身道。
“爷,自从推行粮价公示制后,咱们府中关联的江南商号,盈利比上月激增了西成。苏州的‘恒昌号’、杭州的‘裕丰号’,都有不少粮商主动上门,想与咱们合作。”
他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数字。
“还有,依附咱们的地方乡绅,也比之前多了十几位。”
八爷看着账本上不断增长的数字,眉头渐渐皱起。
这些数字,在寻常人眼中是势力扩张的证明,在帝王眼中,却可能是结党营私的证据。
但是…
扭转乾坤:若曦愿与八爷共此生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扭转乾坤:若曦愿与八爷共此生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7K4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