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叶欣欣是被饿醒的。
不是前几日那种虚弱灼烧的饥饿,而是一种肠胃被昨晚那碗浓汤唤醒后、正常的需求。
她起身,感觉身体又轻快了不少,额角的痂也开始发痒,是在好转的迹象。
叶小树还在熟睡,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梦到了什么好事。
叶欣欣轻手轻脚地起来,先将昨晚剩下的那根野山药削皮切块,和一点点糙米一起放进陶罐,加水熬煮。
没有糖,但山药自带的清甜融入米粥,应该不难吃。
粥在火上咕嘟着,她开始盘算今天的计划。
首要任务还是进山,寻找更多有价值的山货。那五文钱的本钱太少了,必须尽快积累。
粥快好的时候,叶小树也揉着眼睛起来了,闻到米香,立刻凑了过来。
“姐,早上就吃粥吗?”他眼巴巴地看着罐子。
以往早上能有口凉水喝就不错了。
“嗯,山药粥,养胃。”
叶欣欣给他盛了一碗,“小心烫。”
姐弟俩正喝着清淡却暖胃的粥,忽然,破旧的木门外传来一阵迟疑的脚步声,停在了门口。
叶欣欣警觉地抬起头。叶小树也下意识地往姐姐身边靠了靠。
“大丫?小树?在家吗?”一个略显苍老却温和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是李阿婆的声音。
就是那位给原主包扎伤口的好心老人。
叶欣欣松了口气,连忙起身开门:“李阿婆,您怎么来了?快请进。”
门外站着的正是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李阿婆。
她挎着个小篮子,看到叶欣欣气色明显好转,眼中露出欣慰之色:
“哎呦,真大好了?看来我那草药还行。昨天就听说你醒了还能下地了,我不放心,过来瞧瞧。”
她说着,迈步进了屋,目光下意识地扫过屋内。
当看到灶台上还冒着热气的陶罐和姐弟俩手里的粥碗时,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但很快化为慈祥的笑意:
“吃早饭呢?好好,能吃下东西就好,身子才好得快。”
她的鼻子微微动了动,似乎也闻到了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去的昨夜骨汤的余香,但她什么也没问。
“多谢阿婆挂念,也多亏了您的草药。”
叶欣欣真心实意地道谢,请老人坐下——虽然家里连张像样的凳子都没有,只能坐在床沿。
李阿婆摆摆手,从篮子里拿出两个还温热的杂粮饼子:
“家里刚做的,拿来给你们姐弟俩垫垫肚子。”
叶欣欣看着那饼子,心里一暖,却没有立刻去接。
她知道李阿婆独自一人,日子也过得紧巴。
“阿婆,这……”
“拿着!”李阿婆不由分说地把饼子塞到叶小树手里,又看向叶欣欣,压低了声音,
“大丫,阿婆多句嘴。昨天……镇上回来,挣着钱了?”
叶欣欣心道果然,香味瞒不住人。
她想了想,觉得李阿婆是真心对他们好,便没有隐瞒,点了点头:“嗯,挖了点山货,卖了几文钱,买了点粮食和骨头。”
“哎,好,好,能自己挣口饭吃就好。”
李阿婆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但随即又露出担忧之色,
“不过……大丫,这山里东西也不是那么好卖的,而且……唉,”
她叹了口气,声音更低了些,
“村里人多眼杂,你们姐弟俩孤苦,突然有了进项,难免有人嚼舌根,甚至……起坏心。往后进出,得多留个心眼儿。”
这话说得推心置腹,是真心为他们考虑。
叶欣欣心中一凛,认真点头:“谢谢阿婆提醒,我记下了。”
李阿婆又坐了一会儿,嘱咐了些养伤的注意事项,便起身离开了。
送走李阿婆,叶欣欣看着手里的杂粮饼,心里沉甸甸的。
李阿婆的提醒没错,穷山恶水,人心难测。
她们姐弟势单力薄,必须更加谨慎,也要更快地积累起自保的能力。
她将饼子收好,决定今天进山要更往深处走走,寻找更值钱的东西。
刚收拾好碗筷,准备带着叶小树出门,门外又响起了脚步声。
这一次,脚步声略显杂乱,不止一个人。
叶欣欣皱起眉,示意叶小树别出声,自己走到门边,透过门缝向外看。
只见门外站着三个妇人,为首的正是昨天在村口嚼舌根的那个赵寡妇,旁边跟着两个平时与她交好、同样喜欢东家长西家短的王嫂和孙婶。
赵寡妇脸上堆着假笑,声音拔高了几分:“大丫?大丫在家吗?听说你病好了,婶子们来看看你!”
来者不善。
叶欣欣深吸一口气,打开了门,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怯懦和疑惑:
“赵婶子,王嫂,孙婶,你们……有事吗?”
门一开,三个妇人的目光就像探照灯一样扫了进来,毫不客气地打量着她和屋内的情形。
虽然叶欣欣己经简单收拾过,但破败的家境还是一览无余。
赵寡妇的目光在灶台和角落米袋上停留了一瞬,脸上的笑容更假了:
“哎呦,真大好了?真是菩萨保佑!
我们呀,是闻着你这屋昨天飘出来的香味,馋得不行,想来问问,大丫你这是得了什么好机缘,吃上那么好的东西了?
也跟婶子们说道说道,让咱们也沾沾光呗?”
她这话说得阴阳怪气,看似好奇,实则充满了打探和质疑。
王嫂在一旁帮腔:“就是啊大丫,听说你去镇上了?
买的肉骨头?
哪来的钱啊?
跟嫂子说说,是不是发现什么来钱的路子了?”
孙婶则眼睛滴溜溜地转,试图看清米袋里到底有多少粮食。
叶小树害怕地躲在姐姐身后,小手紧紧抓着她的衣角。
叶欣欣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是一副老实巴交、甚至有些惶恐的样子,低声道:
“几位婶子说笑了,我们哪吃得起肉……就是昨天运气好,在山脚捡了几根没人要的野骨头,熬了点汤喝,没什么油水,就是闻着唬人罢了。”
“野骨头?”
赵寡妇明显不信,“什么野骨头能熬那么香?大丫,你不老实啊,有好路子可不能独吞,乡里乡亲的……”
“真是野骨头,”
叶欣欣抬起头,眼神带着点被冤枉的委屈,指了指墙角,
“喏,就那种,狗都不啃的,我们就捡回来砸碎了煮煮,骗骗肚子。
钱……是之前我娘留下的一个铜簪子,我……我实在没办法,拿去当了几文钱,买了点黑面回来,不然真要饿死了……”
她说着,眼圈微微发红,声音也带上了哽咽,将一个走投无路、被迫变卖母亲遗物的可怜孤女形象演得惟妙惟肖。
果然,她这么一说,赵寡妇几人脸上的怀疑虽然没完全散去,但也不好再咄咄逼人。毕竟逼死孤女的名声可不好听。
“哦……是这样啊……”赵寡妇讪讪地笑了笑,“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行了,你没事就好,我们就是过来看看,走了走了。”
三个妇人没打探到想要的“发财路子”,又见叶欣欣哭穷卖惨,觉得无趣,敷衍了几句便转身离开了。
看着她们走远的背影,叶欣欣脸上的怯懦和委屈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冷然。
叶小树仰头看着姐姐,小声道:“姐,她们坏。”
“嗯,姐姐知道。”
叶欣欣摸摸他的头,
“所以我们要更努力,让她们以后只有羡慕的份,不敢再欺负我们。”
经过这两拨人,叶欣欣更加坚定了要尽快改善处境的想法。
她锁好只是个摆设的门,背上布袋和小锄头,带着叶小树,再次朝着青石山出发。
这一次,她的目标更加明确。
不仅要找常见的山货,更要留意那些可能被当地人忽略、却能带来高价值的“宝贝”。
深山不敢进,但在相对安全的外围,她搜寻得更加仔细。
苔藓覆盖的阴湿处、腐烂的树根下、向阳的陡坡……她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生长特殊食材的地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一个溪流边的乱石堆附近,她发现了几株叶片肥厚、形状特殊的植物。
她小心挖开根部,露出了褐色的、块茎状的根!
是魔芋!或者说,类似魔芋的植物!这东西处理好了,可是制作魔芋豆腐的好材料!口感独特,饱腹感强,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新奇食物!
虽然处理起来非常麻烦,但它的价值,绝对远超普通野菜!
叶欣欣强压住激动,小心地将这几株魔芋的块茎挖了出来。
今天,收获似乎格外青睐努力的人。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农女靠美食发家致富》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7R6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