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从“黑蛇箐”的恐惧和抚仙湖的震撼,马安南一头扎进了故纸堆中。他迫切需要为这些离奇的经历找到一个历史的锚点。那些神秘的符号、恐怖的黑煞、水下的古城、以及土匪利用法术的传说,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内在联系?
他将调查的重点投向了这片土地最古老的文明——古滇国。
华宁、江川、澄江这一片区域,正是古滇国文化的核心分布区。著名的李家山、金莲山、羊甫头等古墓群出土了大量震惊世人的青铜器,其独特的造型、纹饰和所反映出的社会形态、宗教信仰,与中原文化迥然不同。
马安南再次来到省博物馆,重点观察那些滇国青铜器。他特别留意那些装饰性的纹样和符号:蛇纹、蛙纹、太阳纹、祭祀场面、还有各种抽象几何图案。乍看之下,与鲁班术符号风格差异很大。滇文化更具写实性和图腾崇拜色彩,而鲁班术符号更抽象、更符箓化。
然而,当他仔细观察一些描绘祭祀场景的贮贝器(用来储存贝壳货币的青铜器,盖子上常铸有复杂的人物活动场景)时,发现主持祭祀的巫师(或酋长)所戴的面具、所持的法器上,有时会刻有一些极其细微、不易察觉的辅助性符号。这些符号与滇文化主流的写实风格格格不入,反而透着一股诡异的抽象感。
他心中一动,赶紧拿出自己绘制的鲁班术符号拓片进行比对。虽然不能完全对应,但某些线条的走向、点划的组合方式,竟然有那么一丝微弱的、神似的韵味!仿佛是不同的树枝,却生长自同一个古老的根系.
马安南的心跳骤然加速。这个发现非同小可!难道鲁班术的源头,或者其某个古老的分支,竟然能追溯到古滇国时期?或者说,古滇国的巫师集团掌握着某种与中原鲁班术不同源但却同样强大的、操控自然与超自然力量的秘法体系?而后来传入的汉族工匠法术,在漫长的岁月里与这种土著秘法相互影响、融合,才形成了如今在滇地流传的、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鲁班术?
这个假设大胆而惊人。如果成立,那么“黑蛇箐”的“黑煞”、抚仙湖水下的符号、古道上的厌胜罐、乃至土匪利用的守护法术,都可能是一条绵延两千多年的、隐秘的力量传承在不同时代、不同目的下的显现!
他立刻将这个发现通过电话告知了省城的秦教授。秦教授听后极为震惊,在电话那头沉默了近一分钟,才缓缓说道:“小马…你这个发现…如果被证实,可能会改写我们对于西南地区方术史和民族文化交流史的认知!古滇国文明突然消失,留下了无数谜团。其宗教信仰和巫术体系,学界所知甚少。如果这种符号体系确实存在并暗中传承,甚至影响了后来的民间法术…这简首是爆炸性的!”
秦教授建议马安南立刻对博物馆内所有相关青铜器进行高精度拍照,特别是那些细微的符号细节,然后与他手中的鲁班术符号进行更严谨的比对研究。同时,秦教授也提醒他,这目前只是一个假设,需要极其审慎的求证,切忌先入为主。
马安南在博物馆里一待就是三天,几乎趴在了玻璃展柜上,用带来的专业相机微距镜头,拍摄了数百张细节照片。回到住处,他废寝忘食地进行比对、分析。
工作是枯燥而艰巨的。大多数符号依旧难以建立首接联系,但的确有那么七八个符号,在结构、笔触的起承转合上,与后期鲁班术符号存在高度的相似性,尤其是那些涉及“禁锢”、“沟通”、“力量”等核心概念的符号,仿佛跨越千年,其核心的“意”被保留了下来,只是“形”随着时间和文化的演变而发生了流变。
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对地方史志的梳理。他在翻阅一本民国时期编纂的《宁州掌故》时,发现了一条极其有趣的记载:“…明清之际,宁州地有‘师娘’(当地对女巫的称呼)善‘下阴’,能驱役‘山魈河鬼’。其法秘不示人,然行法时所画符咒,有类古爨碑(指爨宝子碑、爨龙颜碑)文,又间杂猓猡(旧时对彝族的贬称)土语,莫测高深…”
这条记载提供了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文化融合的例证!明清时期,本地的巫术(可能就保留了古滇巫术的遗存)与彝族巫术、甚至可能还有爨文化(爨氏统治云南时期,融合了汉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因素相互混杂。而鲁班术作为汉族工匠的秘术,在传入云南后,极有可能也吸收了这些本地元素,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滇系鲁班术。
那么,民国时期的土匪,能够找到懂这种融合了古滇遗术的鲁班术的法师来守护宝藏,也就说得通了!这种法师,可能就隐藏在那些精通各民族巫术的“师娘”或“朵西”之中,或者其本身就是这种多元文化秘法的传承者。
思路逐渐清晰起来。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开始浮出水面:古滇国秘术 -> 隐匿传承/民间吸收 -> 与传统的鲁班术融合 -> 形成滇系鲁班术 -> 被土匪等势力利用。
然而,最大的谜团依然存在:古滇国的这种秘术,其力量源头究竟是什么?仅仅是心理暗示和精巧机关吗?“黑蛇箐”那几乎拥有实体、能影响磁场的“黑煞”,又该如何用科学解释?抚仙湖底那深洞旁的符号,又在守护或禁锢着什么?
马安南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一个巨大迷宫的入口,看到了一丝光亮,但前方的道路更加幽深复杂。他意识到,要真正解开谜团,或许不能再仅仅依赖于书斋里的考证,还需要从那些可能至今仍在隐秘传承的土著秘法中寻找答案,比如彝族的“毕摩”文化、苗族的“巫蛊”文化,它们可能保存了更多古滇巫术的原始碎片。
他决定再次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但这次的目标不再是泛泛地听故事,而是寻找那些可能知晓最古老传统的长者或祭司。
(http://www.220book.com/book/7V7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