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公社检查,干部质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农门学霸:七零科学种田 http://www.220book.com/book/7XPH/ 章节无错乱精修!
 

入夏后的第一场雨刚过,红星大队就迎来了公社的庄稼检查。这天早上,村支书李建国特意让村里的广播响了三遍,通知村民们在村口集合,迎接公社的农技员。村民们都放下手里的活,早早地来到村口,有的挎着篮子,有的扛着锄头,脸上带着几分紧张和期待——公社的检查结果,关系到每个生产队的工分和年底的粮食分配,要是庄稼长得好,公社还会奖励化肥和种子。

苏青也跟着家人来到村口。她穿着一件干净的蓝布褂,头发用一根黑布条整齐地束在脑后,手里拿着一本翻得有些破旧的《土壤学简论》——她特意把书带来,要是农技员问起种地的方法,她可以用书里的内容解释。

没过多久,一辆绿色的吉普车停在了村口。车门打开,下来三个穿着中山装的人,走在中间的是公社的农技员,姓周,西十多岁,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手里拿着一个棕色的牛皮笔记本,脸上没什么表情,看起来很严肃。旁边两个人是公社的干事,手里拿着卷尺和秤,应该是来测产和记录数据的。

李建国赶紧迎上去,笑着跟周农技员握手:“周同志,辛苦您了,一路颠簸,快到村里歇歇,喝口水。”

周农技员摆了摆手,语气平淡:“不用歇了,首接去地里看吧,早点检查完,还要去下一个大队。”

李建国不敢怠慢,赶紧领着周农技员往村里的庄稼地走。村民们跟在后面,有的小声议论,有的紧张地看着周农技员的表情,想从他的脸上看出点端倪。

他们先去了村东头的集体地。集体地种的是小麦,刚抽穗,黄绿色的麦穗看起来还算。周农技员蹲下身,仔细查看麦穗的数量和颗粒,又用卷尺量了量小麦的行距,在笔记本上记了几笔,嘴里念叨着:“麦穗数量还行,就是颗粒不够,行距有点密,通风不好,容易生病。”

李建国赶紧点头:“周同志,您说得对,我们以后一定注意,调整行距,加强管理。”

接下来,他们又去了村西头的几片私人地。这些地里种的大多是玉米和红薯,长势参差不齐,有的玉米苗长得还行,有的却又矮又瘦,叶子上还带着病虫害的痕迹。周农技员一路看下来,眉头皱得越来越紧,在笔记本上写了不少批评的话,村民们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最后,他们来到了苏青家的半亩玉米地。刚走到田埂上,周农技员就停下了脚步,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这片玉米地跟之前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玉米苗长得又高又壮,深绿色的叶子在风里舒展着,看不到一点病虫害的痕迹,地里的土壤松软,没有一根杂草,看起来井井有条。

“这是谁家的地?”周农技员指着玉米地,问李建国。

李建国赶紧回答:“回周同志,这是村里苏老实家的地,种的是玉米,由他三女儿苏青负责打理。”

周农技员的目光落在苏青身上,带着几分审视:“你就是苏青?这地是你种的?”

苏青上前一步,点点头:“回周同志,是我种的。”

周农技员蹲下身,伸手摸了摸玉米叶,又用手指捏了捏玉米杆,然后扒开土壤,查看根系。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站起身,眉头却皱了起来,语气带着几分质疑:“你这地是不是用了啥‘邪门法子’?比如偷偷用了化肥,或者用了别的违禁的东西?不然怎么会比集体地长得还好?”

这话一出,周围的村民都安静了下来,目光齐刷刷地落在苏青身上。苏青心里一沉,没想到周农技员会这么问,她赶紧解释:“周同志,我没有用化肥,也没有用任何违禁的东西。这地能长得好,全靠科学的种植方法,比如改良土壤、精选种子、合理施肥。”

“科学的种植方法?”周农技员冷笑一声,显然不信,“你一个农村姑娘,还懂科学种植?我看你就是在胡说八道。这玉米苗长得这么好,要是没有特殊的肥料,根本不可能。”

苏青没有生气,而是从包里拿出《土壤学简论》,翻到“土壤改良”和“有机肥制作”的章节,递到周农技员面前:“周同志,您看,这是我从知青点借的书,里面详细写了如何用有机肥改良贫瘠土壤,如何精选种子提高发芽率。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农门学霸:七零科学种田 我就是按照书里的方法做的:先是用秸秆、粪肥和厨余垃圾制作有机肥,改良了地里的贫瘠土壤;然后挑选颗粒、没有虫眼的种子,用温水浸种催芽;种植后,定期浇水、除草、松土,还追施了草木灰和腐熟的粪肥。这些都是科学的种植方法,不是什么邪门法子。”

周农技员接过书,翻了几页,眉头皱得更紧了。他虽然是公社的农技员,但只接受过简单的农业培训,懂的都是传统的种植方法,对书本上的科学理论了解不多。他看着书里那些专业的术语和图表,心里有些不服气,却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他蹲下身,再次查看玉米地的土壤,用手抓了一把土,放在手里搓了搓——土壤松软,里面还夹杂着细小的秸秆碎末和腐熟的粪肥颗粒,确实是有机肥改良过的样子。他又看了看玉米苗的根系,发达而健壮,没有一点烧苗的痕迹,显然施肥方法是合理的。

“书本上的东西,在咱这土疙瘩上不一定管用。”周农技员放下书,语气依旧带着几分怀疑,“就算你用了有机肥,选了好种子,也不一定能有高产。现在苗长得好,不代表秋收能多打粮,说不定只是徒长,结的玉米棒又小又空。”

苏青知道,跟周农技员争辩再多也没用,只有秋收的产量才能证明一切。她平静地说:“周同志,我知道您不信,没关系。等到秋收的时候,您可以再来测产,看看这地到底能打多少粮。我相信,科学的种植方法,一定能带来高产。”

周农技员看了苏青一眼,没再说话,只是在笔记本上记下:“苏青,半亩玉米地,苗情良好,声称用有机肥和科学方法种植,待秋收测产验证。”然后,他转身对李建国说:“李书记,村里其他地的苗情不太好,你要组织村民们多学习科学种植方法,多施有机肥,加强田间管理,争取秋收能有个好收成。”

李建国赶紧点头:“是,周同志,我们一定照办。以后我们会让苏青同志给大家讲讲科学种植的方法,提高村里的庄稼产量。”

周农技员没再表态,只是跟两个干事说了几句,就转身往吉普车走去。村民们看着他的背影,议论纷纷。

“周农技员好像不太信苏青的话啊。”

“就是啊,不过苏青家的玉米苗确实长得好,说不定秋收真能多打粮。”

“我看悬,书本上的东西哪有那么管用,还是老方法靠谱。”

苏明听着村民们的议论,有些生气:“这些人真是的,青丫头明明种得这么好,他们还不信。”

苏青拍了拍苏明的肩膀,笑着说:“哥,别生气,他们不信没关系,等秋收的时候,产量出来了,他们自然就信了。”

王秀兰也安慰道:“是啊,青丫头,咱们不用管别人怎么说,只要好好照顾玉米地,秋收多打粮,比啥都强。”

苏青点点头,目光重新落在玉米地里。阳光洒在玉米叶上,泛着金色的光,玉米苗在风里轻轻摇晃,像是在为她加油。她知道,周农技员的质疑只是一个小插曲,接下来,她还要继续精心照料玉米地,等着秋收的时候,用实实在在的产量,证明自己的方法是对的,证明科学种植的力量。

这天晚上,陆哲来苏家串门,听苏青说了白天公社检查的事,笑着说:“周农技员只是保守,不懂科学种植,等秋收的时候,他看到产量,肯定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苏青笑着说:“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我只担心病虫害,最近天气越来越热,容易生虫,我得多去地里看看,提前做好防治。”

陆哲从包里拿出一本《玉米病虫害防治手册》,递给苏青:“这是我托家人从京市寄来的,里面有很多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你可以参考一下。要是遇到不懂的,随时问我。”

苏青接过书,心里满是感激:“陆哲同志,谢谢你,每次我遇到困难,你都能帮我。”

陆哲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温和:“不用谢,我们都是为了种地,为了让大家多打粮。再说,你的努力和才华,值得被认可。”

苏青看着陆哲真诚的眼睛,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有陆哲这样的朋友支持她,有家人和邻里的信任,就算遇到再多的质疑和困难,她也能克服。她翻开《玉米病虫害防治手册》,认真地看了起来,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照顾玉米地,秋收的时候,一定要拿出最好的产量,证明自己!



    (http://www.220book.com/book/7XP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农门学霸:七零科学种田 http://www.220book.com/book/7XP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