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9章:陆哲帮忙,实验启动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农门学霸:七零科学种田 http://www.220book.com/book/7XPH/ 章节无错乱精修!
 

初冬的风带着寒意,刮过红星大队的田野,村西头的荒坡却比往常热闹——陆哲正拿着一把铁锹,在地里挖着土样,苏青蹲在旁边,手里捧着一个瓷碗,仔细收集着不同土层的泥土。这里是陆哲帮苏青找的育种实验田,离村不远不近,僻静又向阳,土壤是肥沃的沙壤土,排水性好,之前种过玉米,产量比其他地块高,正好符合育种实验的要求。

“你看,这土层里腐殖质多,颜色发黑,说明肥力够,适合玉米扎根。”陆哲把挖出来的土放在瓷碗里,用手指捻了捻,递给苏青看,“而且这里地势稍微有点坡度,下雨不会积水,玉米苗期最怕涝,这点很关键。”

苏青接过土样,凑近闻了闻,有淡淡的泥土清香,她笑着说:“还是你细心,我之前看了好几块地,都没注意到排水的问题。要是种在低洼地,明年雨季肯定会涝。”

“育种实验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细节都得考虑到。”陆哲放下铁锹,擦了擦额头的汗——虽然天冷,可挖了大半天土,他的粗布褂子还是被汗浸湿了。“这块地有三亩多,够分试验区、对照区和繁殖区了,咱们明天就跟李书记说,把地划给实验用。”

第二天一早,苏青和陆哲就去找了李建国。李建国一听是为了培育高产玉米种,当场就拍板:“这是好事!不仅咱们村受益,全县农民都能受益,地随便用,要是需要人手翻地、搭棚,跟我说一声,我让生产队安排人帮忙!”

有了大队的支持,实验田的准备工作很快就展开了。陆哲从知青点叫来两个懂农活的知青,苏青也喊了妇女小组的几个姐妹,大家一起翻耕土地——把地里的碎石、杂草清理干净,再把土块打碎,耙平,分成三个区域:东边是试验区,用来种杂交后的玉米种;中间是对照区,种现在村里常用的玉米种,用来对比产量;西边是繁殖区,用来培育亲本种子,保证实验的种子供应。

翻地的时候,陆哲还教大家怎么改良土壤:“把腐熟的秸秆和羊粪混在一起,撒在土里,翻耕的时候埋进去,既能增加肥力,又能改善土壤结构,让土更松软,玉米根能扎得更深。”

妇女们跟着学,李家婶一边撒羊粪,一边笑着说:“陆知青,你懂的真多,比咱们种了一辈子地的还厉害!有你帮着青丫头,这育种实验肯定能成!”

陆哲笑着看向苏青,眼神里带着温柔:“主要是苏青有经验,我只是帮点小忙。”

苏青的心跳莫名快了一拍,赶紧低下头,假装专注地翻地,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实验田刚整理好,陆哲就收到了从京市寄来的包裹——里面是他托家人从农科院借的最新育种资料,有《玉米杂交育种手册》《北方玉米品种资源图谱》,还有几包标注着“亲本种子”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品种名称和特性,比如“抗倒伏亲本”“高油亲本”,都是适合北方气候的优质种子。

“这些资料太珍贵了!”苏青捧着《玉米杂交育种手册》,里面有详细的杂交步骤图,还有不同亲本组合的产量数据,她之前翻遍了县图书馆的书,都没这么详细的内容,“有了这些,咱们就能少走很多弯路了。”

“我家人还说,要是需要其他资料,随时跟他们说,他们能从农科院再借。”陆哲打开装种子的纸袋,小心翼翼地倒出一点种子,放在手心,“你看,这是‘京早8号’的亲本,抗倒伏能力强,成熟期短,咱们可以跟本地品种杂交,试试能不能培育出又早熟又高产的品种。”

苏青凑过去看,种子颗粒,颜色金黄,比本地种子更有光泽。她小心地接过种子,放在提前准备好的玻璃瓶里,贴上标签:“咱们得把每个品种的特性都记下来,杂交的时候才能选对亲本。”

接下来的日子,苏青和陆哲几乎天天泡在实验田和煤油灯下——白天去实验田整理土壤、搭建育苗小温室,晚上就在苏青家的堂屋里,对着育种资料整理数据、制定实验计划。

育苗小温室是用竹竿和塑料布搭的,比蔬菜大棚小,却更精细——里面架着几层木架,用来放育苗盆;地上铺着稻草,用来保温;还挂着一个简易的温度计,每天要记录好几次温度。陆哲还帮苏青做了一个“温湿度记录表”,上面画着表格,每天什么时候浇水、温度多少、湿度多少,都要一一记录。

“明天咱们就开始浸种,先用55度的温水泡种子,杀死表面的病菌,再用30度的温水浸种6小时,让种子吸足水分。”陆哲指着资料上的步骤,跟苏青说,“浸种的时候要不停搅拌,水温不能降太快,我来烧热水,你负责搅拌和计时。”

“好。”苏青点头,把步骤记在笔记本上。她发现,跟陆哲一起做事,总是特别安心——他总能把复杂的步骤拆解得简单易懂,还会提前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水温控制、种子搅拌,让她不用慌手慌脚。

第二天浸种的时候,苏青负责搅拌种子,陆哲负责调节水温。刚开始,苏青没掌握好力度,搅拌得太用力,溅出不少热水,烫到了手指。陆哲赶紧拉过她的手,放在冷水里冲,眉头皱得紧紧的:“怎么这么不小心?烫到没?我看看。”

他的手心温暖又有力,握着她的手指,苏青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抽回手:“没事,不疼,就是溅到一点。”

陆哲还是不放心,找了块干净的布,蘸了凉水,敷在她的手指上:“以后小心点,要是烫到了,及时跟我说。”

苏青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之前因为“穿越者”身份的犹豫,好像又淡了一点——陆哲的温柔和细心,让她觉得,就算未来有不确定性,有他在身边,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种子浸好后,就该播种到育苗盆里了。陆哲和苏青一起,把营养土装进小泥盆,每个盆里播两粒种子,再盖上一层薄土,浇上温水,然后放进育苗小温室。“接下来要控制好温度,白天保持在25度左右,晚上不能低于15度,这样种子才能顺利发芽。”陆哲一边盖土,一边跟苏青说,“我每天早上来记录温度,你晚上来看看,咱们轮着来,别出岔子。”

“好。”苏青点头,看着育苗盆里的种子,心里满是期待——这些小小的种子,承载着她和陆哲的努力,也承载着全县农民的希望。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的默契越来越足——早上,陆哲先去实验田记录温湿度,给育苗盆浇水,然后去知青点上课;苏青则在大棚里忙完蔬菜的事,就去实验田跟陆哲汇合,一起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晚上,两人就在苏青家的堂屋里,对着育种资料整理数据,把每天的温度、湿度、发芽率都记在表格上,有时候讨论到晚了,陆哲会送苏青回家。

有一天晚上,两人讨论完杂交授粉的步骤,己经很晚了。陆哲送苏青到村口的老槐树下,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苏青,”陆哲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这段时间跟你一起搞育种实验,是我来农村最开心的日子。我知道你之前有顾虑,可我想告诉你,不管未来怎么样,我都会一首陪着你,支持你,不管是育种实验,还是你的大棚事业。”

苏青看着他的眼睛,里面满是真诚和坚定,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她想起这段时间陆哲的帮忙——帮她找实验田、寄资料、整理数据,帮她解决育苗时的难题,在她遇到困难时鼓励她,这些点点滴滴,都记在她心里。之前的犹豫,是怕自己的“穿越者”身份会带来麻烦,怕耽误他,可现在她明白,真正的感情,是一起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不是因为害怕就退缩。

“陆哲,”苏青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很坚定,“我愿意跟你一起,面对以后的所有困难,不管是实验失败,还是其他的问题,我都想跟你一起走下去。”

陆哲愣住了,随即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比月光还亮。他伸出手,轻轻握住苏青的手,她的手有点凉,却很柔软。“苏青,谢谢你,谢谢你愿意相信我。”

两人站在老槐树下,月光洒在他们身上,风里带着淡淡的槐花香,安静又美好。苏青靠在陆哲身边,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不再是一个人面对所有困难,她有了并肩作战的伙伴,有了可以依靠的人。

第二天早上,苏青和陆哲一起去实验田时,村民们都看出了不一样——两人走路时挨得近了,说话时眼神里带着笑意,李家婶笑着打趣:“青丫头,陆知青,你们俩今天看着格外精神,是不是有啥好事啊?”

苏青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没说话,陆哲却笑着说:“是有好事,咱们的育种实验进展顺利,种子己经开始露白了,过几天就能发芽了。”

村民们都围过来,看着育苗小温室里的种子,眼里满是期待:“真的?那太好了!要是培育出高产玉米种,咱们以后就能多打粮了!”

苏青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幸福和希望——实验田的种子在发芽,她和陆哲的感情也在发芽,未来的路虽然还有很多困难,可她相信,只要他们一起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题,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夕阳西下时,苏青和陆哲站在实验田边,看着育苗小温室里露出的嫩绿芽尖,相视而笑。陆哲握着苏青的手,轻声说:“以后,咱们一起把实验做好,一起把大棚做好,一起让红星大队,让咱们县的农民,都过上好日子。”

苏青点头,靠在他身边,看着远处的晚霞,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只要有陆哲在身边,她就有勇气面对所有挑战,朝着梦想的方向,一步步坚定地走下去。

生活写纸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7XP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农门学霸:七零科学种田 http://www.220book.com/book/7XP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