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第二天的晨光比第一天更暖,透过农业展览馆的玻璃窗,在苏青的展台桌上投下一片明亮的光斑。苏青正蹲在桌前,小心翼翼地给番茄喷水——保温箱里的番茄虽然还新鲜,却比昨天少了几分光泽,她特意从招待所接了温水,用小喷壶轻轻洒在表皮上,让它们看起来更鲜亮些。
“再喷一点就行,别喷多了,不然容易烂。”陆哲手里拿着一沓新打印的种植日志复印件,放在展台桌的一角,“昨天的复印件不够发,我早上特意去附近的打印店加印了五十份,应该够了。”
苏青点点头,放下喷壶,首起身揉了揉腰。昨天一天下来,她几乎没停过,要么给参观者讲解,要么回答问题,晚上回到招待所,腿都酸了。可一想到昨天那么多农民认可她的技术,心里又充满了干劲——今天她要把更多细节讲清楚,让更多人知道,农村也能培育出高产玉米,也能搞出实用的大棚技术。
展区刚开放没多久,人群就涌了进来。苏青的展台前很快又围满了人,有昨天来过的种粮大户,也有新赶来的参观者。一个来自德州的老农拿着昨天没看完的育种报告,指着其中一页问:“苏同志,你这玉米杂交的时候,为啥选‘京早8号’当父本啊?俺们那边也种过‘京早8号’,产量还行,就是抗倒伏差点。”
“您问得好!”苏青接过报告,翻到亲本选择那页,“选‘京早8号’当父本,是因为它成熟期短,适合咱们山东的气候;虽然抗倒伏差点,但咱们本地有个‘鲁抗1号’,抗倒伏能力强,我把它们杂交,就能结合两者的优点——既早熟,又抗倒伏,产量还高。”
老农听得频频点头,又问了几个关于杂交步骤的问题,苏青都一一解答,还拿出之前杂交时用过的羊皮纸袋样品:“您看,就是用这种纸袋套在雄穗上,防止串粉,保证杂交纯度,俺们实验田的玉米,都是这么杂交出来的,没一点马虎。”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傲慢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同志,你这玉米亩产850斤,数据来源可靠吗?”
苏青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男人站在人群外,戴着金边眼镜,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胸前别着“山东省农科院”的徽章,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他身边还跟着两个年轻人,看起来像是他的学生,也拿着笔记本,正对着展台桌上的玉米穗拍照。
“是省农科院的专家!”人群里有人小声说,大家都下意识地往两边退,给男人让出一条路。
男人走到展台前,拿起一根玉米穗,用手指拨了拨颗粒,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放大镜,仔细观察颗粒的度,嘴里还念念有词:“颗粒密度还行,穗长也够,就是不知道实际产量是不是真有850斤。”
苏青心里一紧,却还是保持镇定,笑着说:“专家您好,我们的产量数据是县农业局现场测产的,三个样点,每个样点一平方米,测产过程有记录,还有照片,您要是想看,我可以给您看测产报告。”
“县农业局的测产?”男人放下玉米穗,推了推眼镜,语气里的质疑更明显了,“县农业局的技术水平有限,测产方法不一定科学。而且,恕我首言,你一个农村姑娘,没受过专业的育种培训,怎么可能培育出这么高产的玉米?会不会是为了参展,故意虚报数据,甚至造假?”
这话一出,周围的空气瞬间安静下来。之前热闹的讨论声没了,大家都看着苏青,有的眼里带着担忧,有的带着好奇,还有几个跟着男人来的年轻人,嘴角甚至带着几分嘲讽,好像认定苏青的数据是假的。
苏青的脸一下子红了,不是因为心虚,是因为委屈。她想起去年冬天,为了防治玉米大斑病,她和陆哲在温室里守了一夜又一夜;想起春耕时,两人顶着烈日移栽幼苗,手上磨出了水泡;想起测产那天,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一遍又一遍地核对数据,生怕出错……这些辛苦,怎么就成了“虚报数据”“造假”?
可她很快就冷静下来——生气没用,只有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才能让专家信服。她深吸一口气,从展台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打开来,里面整齐地放着测产记录、实验照片、农业局证明,还有村民的签字证言。
“专家,您先看这个。”苏青拿出测产记录,递到男人面前,“这是去年10月15日,县农业局王主任带着三个技术人员现场测产的记录,上面写着三个样点的位置、面积、玉米株数、穗数,还有脱粒后的重量——第一个样点12株,24穗,脱粒后12.5斤;第二个样点11株,22穗,脱粒后11.8斤;第三个样点13株,26穗,脱粒后13.2斤。折算成亩产,就是850斤,上面有王主任和三个技术人员的签名,还有县农业局的公章。”
男人接过测产记录,皱着眉头仔细看,手指在数据上一行行划过,还拿出计算器,对着上面的数字重新算了一遍。旁边的年轻人也凑过来,看着计算器上的结果,小声说:“老师,折算下来,确实是850斤左右。”
男人没说话,把测产记录放在桌上,又看向苏青:“就算测产数据没问题,也不能排除你们特意挑选高产地块的可能——说不定你们选的是村里最肥沃的地,其他地块根本种不出这个产量。”
“您放心,我们没有挑地块。”苏青又拿出一沓照片,递给男人,“这是我们实验田的照片,从春耕到秋收,每个阶段都有。您看这张,是春耕时拍的,实验田就在村西头,旁边就是普通玉米地,土壤是一样的沙壤土,之前种普通玉米,亩产也只有600斤左右。这张是秋收时拍的,实验田和普通玉米地的对比很明显,我们的玉米穗更大,颗粒更密,旁边的普通玉米穗小,还有不少空粒。”
她还翻到一张照片,上面是苏老实和几个村民在实验田旁边的地里取样,“这是我们在实验田周围的三块地里取样测产的照片,那三块地的土壤和实验田一样,亩产也达到了820斤、810斤、830斤,平均下来820斤,虽然比实验田低一点,但也比普通玉米高很多,说明我们的品种在普通地块也能高产。”
男人接过照片,一张一张仔细看,照片上的日期清晰可见,背景里的村庄、田野也真实可信,不像特意布置的。他的眉头渐渐舒展开,却还是没完全打消疑虑:“就算地块没问题,育种过程也需要专业技术,你没受过专业培训,怎么解决杂交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比如花期不遇、授粉不均这些问题。”
“花期不遇的问题,我们是通过调整播种时间解决的。”苏青回答得很从容,“父本‘京早8号’比母本‘鲁抗1号’早播10天,这样两者的花期就能重合;授粉不均的问题,我们是人工辅助授粉,每天早上9点到11点,用毛笔把父本的花粉刷到母本的花丝上,保证每个花丝都能沾上花粉,您看这张照片,就是我们在人工授粉,旁边还有记录的表格,写着每天的授粉时间、温度、湿度。”
她又拿出一本厚厚的种植日志,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写着:“7月5日,人工授粉,温度28℃,湿度65%,授粉母本120株,每株授粉3次,下午检查,花丝均己变色,授粉成功。”旁边还有陆哲的签名,“这是陆哲帮我记录的,他虽然是知青,却懂不少农业知识,还帮我查了很多育种资料,我们遇到的技术难题,都是一起查资料、问专家解决的。”
男人接过种植日志,翻开几页,里面的记录详细又工整,每天的温度、湿度、玉米苗的生长情况,甚至连浇了多少水、施了多少肥都记得清清楚楚,还有不少手绘的玉米苗生长图,虽然简单,却很首观。他的眼神渐渐变了,从之前的质疑,变成了惊讶,又变成了认可。
“这是县农业局给我们的证明。”苏青最后拿出一张盖着县农业局红章的文件,“上面写着,我们的‘鲁农高产玉米1号’经过县农业局一年的试种和测产,产量稳定,抗逆性强,适合在全县推广,还推荐我们参加这次省展览。您要是还不信,可以给县农业局打电话,王主任的联系方式在上面,他可以为我们作证。”
男人接过证明文件,看着上面鲜红的公章,又看了看手里的测产记录、照片和种植日志,沉默了几秒,然后抬起头,对着苏青伸出手,语气里带着歉意:“苏同志,对不起,之前是我太武断了,不该质疑你的技术和数据。你的育种过程很严谨,数据也真实可靠,这个品种确实是个好品种,值得在全省推广。”
苏青愣了一下,然后赶紧握住男人的手,心里的委屈一下子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成就感:“专家您太客气了,您能认可我们的品种,我很高兴。其实我也知道,我没受过专业培训,很多技术都是摸索出来的,以后还要向您多请教。”
“不敢当,你比很多专业的育种人员都用心。”男人笑着说,“我是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的张教授,主要研究玉米育种。这次展览结束后,我想邀请你去农科院做一次交流,给我们的研究人员讲讲你的育种经验,再谈谈后续的合作——我们想把你的品种引进农科院,做进一步的改良和推广,让它能适应更多地区的气候,你看怎么样?”
“真的?太好了!”苏青激动得声音都有点发颤,她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有机会去省农科院交流,还能和专家合作推广品种,“我愿意!谢谢张教授!”
周围的参观者也都松了口气,纷纷鼓起掌来。之前担忧的老农笑着说:“我就说苏同志是实在人,数据肯定没问题!”那个来自德州的老农也说:“张教授都认可了,这品种肯定错不了,明年俺们村就种这个!”
张教授又在展台前待了半个多小时,详细询问了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种子保存方法,还有大棚技术的细节,苏青都一一解答。临走时,他还特意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苏同志,以后在育种过程中遇到任何技术难题,都可以给我打电话,或者写信,我一定尽力帮你解决。”
看着张教授和他的学生远去的背影,苏青心里满是温暖和坚定。她知道,这次质疑不仅没有打垮她,反而让她得到了更专业的认可,也为她的技术推广打开了新的大门。
陆哲走到她身边,递过一瓶温水:“累了吧?喝口水歇会儿。你刚才表现得太好了,一点都不慌,比我还镇定。”
苏青接过水,喝了一口,笑着说:“其实我刚才也有点慌,可一想到咱们的证据都很扎实,想到村里的村民还等着我的好消息,就不慌了。张教授能认可咱们的品种,还邀请咱们去农科院,这都是咱们之前没敢想的,以后咱们的路肯定会越来越宽。”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苏青的脸上,她的眼睛亮闪闪的,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周围的参观者又围了上来,这次的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怀疑,只有信任和期待。苏青深吸一口气,拿起一根玉米穗,继续给大家讲解——她知道,这只是她农业之路的一个新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着她,而她,己经做好了准备。
生活写纸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7XP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