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 年 1 月 10 日—1981 年 3 月 28 日
北京时间轴:五年零七十八天,复利翻滚
一 1976·春启
1 月 10 日,凌晨西点,密云水库冰面。
北风七级,却吹不散引擎的轰鸣——一辆“东方红”75 履带拖拉机,改装后加挂三吨油桶,正沿着冰脊线狂奔。
驾驶舱,陆沉左臂吊绷带,右手握操纵杆,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像五把微型匕首。
晚舟坐在副驾,把铝箱抱在膝间,箱内:
“猎鹰”最终档案、期货模型、举报信原件、以及尚未命名的未来。
冰面尽头,是一艘等待的柴油快艇,快艇挂着“科研考察”旗号,船舱却塞满生活物资——
这是他们逃离农场的全部筹码,也是复利的起点。
发动机点火,黑烟喷涌,像给 1976 年的天空,提前写下一条注释:
“从此,世界一分为二。”
二 1977·地下市场
4 月,北京南护城河,凌晨三点。
两岸柳枝刚冒绿芽,像无数支被削尖的铅笔,随时准备在天空涂鸦。
河坝下,一处废弃防空洞,铁门半掩,里头却灯火通明——
全国第一个“地下期货”市场,雏形初现。
晚舟站在高凳上,面前是一块 2×3 米的黑板,黑板用白漆刷过,上面用粉笔写着:
品种 开仓价 交割月 杠杆
小麦 3.25 76-9 10×
玉米 2.88 76-11 8×
大豆 5.10 77-1 12×
→_→
她穿一件男式白衬衫,袖口卷至肘弯,露出小臂淡白色疤痕——
那是 75 年冰裂留下的纪念,也是她复利的起点。
台下,三十几个“倒爷”,穿军大衣、蹬解放鞋,眼里却闪着饥饿的光,像一群闻到血腥的鲨。
“规矩,”晚舟抬手,指尖在“杠杆”一栏轻敲,“T+0,保证金 20%,爆仓即强平,不接受赊账。”
声音不高,却极稳,像在给一把刀,最后一次开刃。
陆沉站在洞口,背光,肩背挺得笔首,像一把被夜色磨亮的刺刀。
他怀里揣着 54 式,却再没机会开枪——
因为市场需要秩序,而秩序,比子弹更硬。
三 1978·第一桶金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第二天。
北京,华侨饭店一楼咖啡厅,吊灯昏黄,爵士乐低回,像给新世界配一段片头曲。
晚舟穿黑色呢子大衣,领口翻出雪白真丝,胸口别着一枚极小的玫瑰胸针——
那是她用第一笔盈利,在上海淮海路买的“战利品”,0.18 克黄金,象征“复利”。
对面,坐着一位港商——
金丝眼镜、三接头皮鞋,手里是刚刚合法化的“侨汇券”。
谈判内容:
用地下期货盈利,换深圳罗湖 3000 平米荒地,50 年使用权。
合同摊开,钢笔递出,晚舟在“乙方”一栏,签下:
“中国·燕山投资公司”——公司注册于 77 年冬,股东两人,注册资本:
1 支派克 51 + 1 份“猎鹰”档案 + 3000 元地下盈利。
陆沉坐在她右侧,目光穿过落地窗,落在长安街——
街上,自行车洪流如潮,像给旧时代按下最后一格倒带。
他轻声道:
“春天来了。”
晚舟侧头,嘴角微弯:
“春天,也要交保证金。”
(http://www.220book.com/book/7XY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