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的下午3时,威海卫城内赵府的书房里,檀香混着怒火的味道飘满屋子。赵守业捏着那张画着监控探头的草图,指节捏得发白,“啪”地甩在八仙桌上,红木桌面都震得颤了颤。
“妖术!全是妖术!”赵守业的山羊胡翘得老高,官服的玉带歪在腰间也没顾上理,“那龙渊弄些会‘睁眼’的黑盒子(监控探头)也就罢了,见了圣上还不跪,这要是传出去,咱们威海卫的官绅脸往哪搁?必须参他一本!”
旁边坐着的几个士绅赶紧附和,有个穿青布长衫的举着茶杯说:“赵老爷说得对!他那舰队不烧煤、不挂帆,定是用了邪术,说不定是倭寇的奸细!咱们得把‘十大罪状’写清楚,让京里知道这龙渊是个祸患!”
“十大罪状?”赵守业眼睛一亮,伸手抓过纸笔,唾沫横飞地念,“一曰靡费国帑,建些没用的铁疙瘩;二曰擅改祖制,见上官不跪;三曰目无圣上,衣着不合规制……”他边念边写,笔尖在纸上划得沙沙响,把之前探听到的“太阳能板”、“铁鸟”全算成了“惑众妖物”。
屋外,端着茶水的张婶脚步放得极轻。她是林国祥安插在赵府的线人,丈夫前几年被倭寇杀了,多亏林国祥帮着葬了人,这次来赵府当帮佣,就是为了盯紧这伙士绅的动静。刚才屋里的话她听得一清二楚,手里的茶盘都开始抖——要是这弹劾奏折真送到京里,龙统领的舰队怕是要遭殃。
傍晚时分,张婶借着买菜的由头溜出赵府,绕了三个巷子才到隐蛟湾的情报站。情报站是间不起眼的杂货铺,掌柜的是舰队的情报兵,见张婶进来,赶紧拉上布帘:“张婶,有事儿?”
“赵守业要参龙统领!”张婶喘着气,把听到的“十大罪状”一五一十说出来,“还说要把那‘黑盒子’的草图一起送京,说龙统领用妖术!”
情报兵赶紧记录,又给张婶倒了杯热水:“您别慌急当,俺这就把信传给龙统领。您先回克,注意着点安全,别叫赵府的人起疑咧!”
张婶点点头,揣着两个刚买的馒头又往赵府赶——她得赶紧回去,晚了怕被发现。
隐蛟湾基地的指挥舱里,龙渊看着情报记录,手指在“赵守业开肥皂坊”那行字上敲了敲。高磊站在旁边,皱着眉说:“硬拼官场咱们不占优,这些士绅在京里有人,真要是参下去,朝廷说不定会派人来查。”
“查就查,咱们没做错事。”龙渊嘴角勾了勾,转头对陈光说,“903舰的小型化工厂能造肥皂和火柴吧?按现代工艺来,质量要比市面上的好,价格压一半。”
陈光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您是想断赵守业的财路?他家里的肥皂坊是威海卫最大的,咱们低价卖好肥皂,他肯定撑不住!”
“没错。”龙渊指着情报上的“赵府肥皂坊成本2文/块”,“咱们卖1文,再送火柴,老百姓肯定买咱们的。他没了生意,哪还有心思管弹劾的事?”
林国祥这时走进来,刚听完就笑了:“这招妙!赵守业最看重的就是家产,肥皂坊要是赔了,他就算写了奏折,也得先顾着家里的银子,保准把弹劾的事抛到脑后!”
第二天一早,威海卫的集市上就热闹起来。舰队的士兵摆了个摊子,肥皂堆得像小山,火柴装在纸包里,嗓门亮的水兵喊着:“肥皂1文钱一块,洋火5文钱一盒,又软又香,比别家的好用!”
老百姓围上来一看,这肥皂白花花的,捏着软乎乎的,还带着股淡香味,比赵府肥皂坊那些硬得像石头、还带着碱味的肥皂强太多。张大叔第一个买了两块,回家用热水一泡,衣服上的油污一下子就洗干净了,忍不住对着街坊喊:“这新肥皂太好用了!比赵家的强十倍!”
没一会儿,舰队的摊子前就排起了长队,赵府肥皂坊的摊位前却空无一人。管事的急得满头汗,跑回赵府报信:“老爷!不好了!有人卖便宜肥皂,咱们的肥皂一块都卖不出去。”
赵守业正对着奏折修改,一听这话,手里的笔“啪”地掉在纸上,墨汁晕开一大片。他盯着账本上的“亏损”二字,咬牙道:“先把奏折压一压!肥皂坊要是倒了,咱家的银子就没了,先稳住生意再说!”
隐蛟湾里,龙渊通过线人得知消息,笑着对陈光说:“这招釜底抽薪,比参他十本奏折都管用。”
可没等他们松口气,情报兵就匆匆跑进来:“龙指!威海卫码头发现个可疑的商人,化名佐藤,总盯着055和054A舰看,还偷偷用笔画下了舰体侧面的近防炮!”
龙渊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赵守业的事刚压下去,日军的间谍就来了。他对情报兵说:“别打草惊蛇,跟紧他,看看还有没有同伙。这佐藤,说不定就是之前测绘航道的人。”
情报兵领命而去。龙渊走到舷窗边,望着远处的威海卫码头,心里清楚:内部的官绅没搞定,外部的日谍又冒了头,这隐蛟湾的平静,怕是维持不了多久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82B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