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馅饺子,像是一剂强心针,让这个家的精气神都提了起来。
婆婆不再整天愁眉苦脸、以泪洗面,而是主动承担了更多的家务,让叶苏能专心做她的“手工活”。就连陆星衍,虽然依旧沉默,但叶苏和婆婆都敏锐地感觉到,孩子身上那股尖锐的戒备感,似乎淡去了些许。至少,当叶苏把做好的新玩意儿递给他看时,他不会立刻缩成一团,而是会悄悄地、快速地瞟上一眼。
叶苏的手工作坊正式开张了。
她深知“物以稀为贵”和“低调行事”的道理,并没有大规模制作。而是有针对性地,根据上次从王梅那里打听到的、家属院里几位家境不错又爱俏的嫂子们的喜好,精心设计了几样小东西。
她用柔软的浅色棉布和剩下的棉花,做了一个可爱的、戴着睡帽的月亮娃娃挂件,针脚细密,表情憨态可掬。又用几种不同颜色的碎布,拼贴缝制了一个可以放钱票和钥匙的菱形小零钱包,上面还用丝线绣了朵小小的兰花,雅致又实用。
这一次,她没有再亲自上门,而是拜托婆婆,趁着白天带陆星衍在院子里晒太阳的工夫,“不经意”地拿给相熟的几位老姐妹看看,只说是叶苏做着玩的,若是谁家孩子喜欢,拿几个鸡蛋或者一把青菜换去玩儿也行。
婆婆起初还有些扭捏,但架不住叶苏鼓励,又想着那顿香喷喷的饺子,便硬着头皮去了。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那月亮娃娃和零钱包,立刻俘获了两位带着孙女的奶奶和一位刚怀孕的小媳妇的心。东西小巧别致,又不算扎眼,换回去给孩子玩或者自己用,既新鲜又不会太惹人议论。当天下午,婆婆就揣回来了八个鸡蛋、一小包红糖,还有几棵水灵灵的小葱。
“苏苏!她们都可喜欢了!”婆婆脸上带着久违的红光,语气里是掩不住的兴奋,“张奶奶还说,她孙女抱着月亮娃娃都不撒手!李嫂子夸你手巧,说那零钱包做得比供销社卖的还细致!”
叶苏笑着接过东西,心里有数了。这条路,走得通。通过婆婆这个“中间人”进行小范围的、以物易物的“邻里互助”,是目前最安全也最有效的方式。
渐渐地,家属院里关于叶苏的风言风语,开始起了微妙的变化。
以前是清一色的唾骂和鄙夷,现在,开始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哎,你发现没?陆厂长家那个,好像真不一样了。”
“是啊,我昨天看见陆大娘,气色好多了,还跟我打招呼呢!”
“听说她手巧得很,奥利奥巧克力蛋糕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做的小玩意儿孩子们都喜欢得不行。”
“用鸡蛋青菜就能换?那倒是划算,总比花钱去买强……”
“都是为了孩子老人,能改好,总是好事……”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
“哼,装模作样!谁知道能坚持几天?”
“就是,狗改不了吃屎!说不定憋着啥坏呢!”
“拿点小东西换吃的?我看就是变着法要东西!”
但这些负面议论,很快就被更多切实的好处压了下去。毕竟,谁家没有个孩子?谁不想用点自家不缺的菜蛋,换点新鲜有趣的玩意儿哄孩子开心,或者给自己添点小点缀?叶苏的手艺是实打实的好,换东西也公道,从不斤斤计较。
叶苏对此心知肚明,但并不在意。她稳扎稳打,严格控制着“产量”和“流通范围”,绝不贪多。换回来的东西,也首先是紧着家里的营养,尤其是正在长身体的陆星衍。
她甚至用换来的绿豆,发了一次豆芽。当脆嫩的绿豆芽炒好端上桌时,又成了陆星衍默默关注的新焦点。
这天,叶苏正在用几块深蓝色的布头给陆星衍缝一个新书包,比之前那个样品更结实,还细心地加了隔层。婆婆从外面回来,脸色有些犹豫。
“苏苏,刚才……居委会的赵主任碰见我,拐弯抹角地问你做手工的事呢。”婆婆有些担心,“她不会是想找麻烦吧?”
叶苏穿针的手一顿,随即恢复如常。家属院这点动静,果然还是引起了上面的注意。不过,赵主任这个人,根据原主记忆,是个刀子嘴豆腐心、还算公正的基层干部。
“妈,别担心。”叶苏安慰道,“赵主任问起来是正常的。咱们一没投机倒把,二没影响别人,就是邻里之间换点小东西,改善生活,她应该不会为难。说不定,还是好事。”
“好事?”婆婆不解。
叶苏笑了笑,没有解释。她心里有个模糊的念头,或许,这可以成为一个契机?
果然,第二天下午,赵主任就亲自上门了。她五十多岁年纪,穿着灰色的确良上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却带着审视。
婆婆紧张地站在一边,叶苏则不卑不亢地请赵主任坐下,倒了杯水。
赵主任没喝水,目光在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屋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叶苏手边那个快要完工的、深蓝色的小书包上。
“叶苏同志,”赵主任开口,声音没什么起伏,“听说你最近,手艺不错?”
(http://www.220book.com/book/82K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