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第一章 法音流布 正教弘传
【引言】
前品己显无为福胜,今品当明尊重正教。般若妙法,如甘露法雨,能润枯槁;似慧日当空,可破长夜。然法虽殊胜,缘起在人;教虽圆融,流通在机。此章,佛陀将以天人供养的殊胜场景,为我们开显尊重正教的深广因果,指引我们在末法时代如何护持正法、弘传般若。
【原经文】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西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经文浅释】
一、说法胜境:人间即净土的示现
佛陀再次强调演说般若之处的无上尊贵。
· "随说"的深意:
· 不拘时间,不择处所,不论对象,但有机缘,即为演说。这体现般若法门的普适性与圆融性。
· "西句偈等"的威力:
· 任何体现般若空义的经文,如"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能如实解说,功德无量。
· 现代应用:
· 在网络时代,一条正确的佛法分享,一个真诚的智慧开导,都可能成为他人觉醒的因缘。
· 禅门心要:
· 有僧问:"如何是说法处?"师曰:"十字街头。"僧云:"说何法?"师曰:"穿衣吃饭。"
【原经文】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经文浅释】
二、受持功德:成就希有之法的密义
佛陀说明完全受持般若经典的殊胜果报。
· "尽能受持"的真义:
· 不是表面的读诵,而是心行的完全相应。如盐入水,无迹可寻却处处在在。
· "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 非是奇特玄妙,而是平常心是道。无心可得,是名成就。
· 修行要诀:
· 诵经时,不执着文字相;修行时,不执着功夫相;证果时,不执着圣境相。
· 现代启示:
·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能够系统完整地受持一部经典,是抵御浮躁、深耕心地的良方。
【原经文】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经文浅释】
三:三宝圆彰:经典即法身的示现
佛陀开示般若经典所在处的无上尊贵。
· "则为有佛"的密义:
· 经典所在,即是法身常住。文字般若,即是佛的法身舍利。
· "尊重弟子"的深意:
· 不是外在的恭敬相,而是内心的觉悟心。心与法相应,即是真佛子。
· 三宝具足:
· 经典即法宝,有佛即佛宝,弟子即僧宝。一念般若,三宝圆明。
· 修行真谛:
· 不必远求他方佛,但能净心诵经典,自性三宝自然显。
【原经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经文浅释】
西:经题密义:奉持的究竟心要
须菩提请问经名与奉持方法,佛陀给予圆满开示。
· "金刚"的象征:
· 体性最坚,能破一切而不被一切所破。喻般若智慧能断烦恼而不被烦恼所染。
作者“一笑三千”推荐阅读《金刚经浅释》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般若"的真义:
· 非是世智辩聪,乃是离相清净智。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 "波罗蜜"的深义:
· 到彼岸,即从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非是空间移动,乃是心境转变。
· 奉持要诀:
· 以金刚心破一切相,以般若智照一切法,自然到彼岸。
【原经文】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经文浅释】
五:假名实相:般若的离言境界
佛陀以三重辩证,显发般若的离言绝相。
· 建立:"佛说般若波罗蜜"
· 为度众生,假名安立,慈悲接引。
· 破除:"即非般若波罗蜜"
· 性空无实,破除执着,防生法执。
· 圆融:"是名般若波罗蜜"
· 空有双融,中道实相,不落二边。
· 修行归趣:
· 不著文字相,不离文字用。依文入观,因指见月。
【原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经文浅释】
六:如来无言:说而无说的实相
佛陀勘验须菩提是否真解如来说法之义。
· "无所说"的密义:
· 非是默然不说,乃是说而无说。如空谷传声,声自空生,还归空灭。
· 现代启示:
· 真正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智慧的唤醒。如同点亮灯火,而非填满容器。
· 修行要义:
· 说法时,不执我能说;闻法时,不执我所闻。三轮体空,是真法施。
【原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经文浅释】
七:微尘世界:大小相即的华严境
佛陀以微尘世界为喻,显发事事无碍的法界观。
· 微尘的深观:
· 微尘虽小,含容大千;世界虽大,不离微尘。小大相即,一多相容。
· 修行的启示:
· 不轻视小善,以为无福;不畏惧大任,以为难担。心无大小,事无难易。
· 现代应用:
· 处理小事如办大事般谨慎,面对大事如处小事般从容。
· 古德垂示:
· 清凉国师云:"一尘含容空有,一念圆融古今。"
【本章总结】
本章以七重智慧,圆满开显尊重正教的深义:
1. 说法胜境:显弘法处的无上尊贵
2. 受持功德:明完整修学的殊胜果报
3. 三宝圆彰:示经典即法身的真理
4. 经题密义:开奉持的究竟心要
5. 假名实相:显般若的离言境界
6. 如来无言:明说而无说的实相
7. 微尘世界:示华严事事无碍的圆融
这七重玄义,从外相到内质,从修行到证果,为末法时代的修行者指明了护持正法、弘传般若的康庄大道。在下一章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如法受持"的奥义,探求般若修证的实践要诀。
(http://www.220book.com/book/8EN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