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4章 离于二边 说于中道

小说: 金刚经浅释   作者:一笑三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金刚经浅释 http://www.220book.com/book/8EN7/ 章节无错乱精修!
 

我们此刻便进入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本品是般若思想的安全阀,防止学人堕入顽空断灭的深坑,是走向圆满中道的关键一步。

---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第一章 离于二边 说于中道

【引言】

前品“法身非相”之论,如金刚宝剑,斩断一切对形相之执着,其势迅猛,学人心智若不够圆融,极易落入“断灭空”之邪见,认为既然一切皆空,则因果、修行、成佛皆无意义。此乃“恶取空”,其害甚于执有。本品,佛陀如慈母护子,于学人即将踏空坠落的刹那,及时施以援手,开示“于法不说断灭相”的究竟中道,守护菩萨行者不落空、有两边,令般若正船平稳驶向菩提彼岸。

【原经文】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文浅释】

一、预防断见 遮止邪思

佛陀预先设问,防患于未然,堵死可能产生的错误知见。

· 假设邪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此念是闻“法身非相”后可能产生的极端误解。它将“离相”错误地理解为“灭相”、“绝相”,认为如来是离开了、断灭了一切相(包括庄严净土、智慧功德等“具足相”),才证得菩提。此即“断灭空”见。

·双重遮止:“莫作是念”

· 佛陀连用两个“莫作是念”,语气迫切,显示对此邪见的极度警惕。此见能断人善根,毁人慧命,故需坚决破除。

·古德警示:永明延寿禅师于《宗镜录》中痛斥:“若拨无因果,则成断灭。断灭则无修无证,堕一阐提坑,永无出期。”

【原经文】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

【经文浅释】

二、菩提心要 不断不常

佛陀将警示从“果地”延伸至“因地”,指出发菩提心者尤须警惕此病。

· “发菩提心者”的责任:

· 菩萨行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其所行是“真空妙有”的中道。若说“诸法断灭”,则否定了缘起因果,毁坏了世俗谛,菩萨行便失去了立足之地。布施、持戒、忍辱等一切善法皆成虚妄,度生事业亦无意义。

·“说诸法断灭”的过患:

· “说”不仅指言说,更指内心的认定。一旦心生“诸法断灭”之见,则必然废弛修行,放纵烦恼,其后果是“堕入断灭深坑,失菩提路”。

·实修心要:菩萨当于一切法,见其“即空即假即中”。见空性,故不执着;见假有,故广行善法;行中道,故悲智双运。

【原经文】

“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经文浅释】

三、中道正观 不断灭相

佛陀正面开示菩萨行者应有的正确知见。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金刚经浅释》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 “于法不说断灭相”的深义:

· “于法”:指面对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

· “不说断灭相”:

1. 不否认“相”的缘起存在:如梦如幻的相用宛然,因果律则丝毫不爽。修行须谨持净戒,广修功德。

2. 不执着“相”的实在性:虽不否认其存在,但更深刻地了知其性空,心无住着。

3. 圆满中道:这既不同于凡夫的“执有”(常见),也不同于二乘或恶取空者的“执无”(断见),是“离二边,行中道”的菩萨正见。

·《中论》印证:龙树菩萨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空、假、中”三观,正是“于法不说断灭相”的最佳注脚。

【生活实证】

西、空有圆融 悲智双运

此“不断灭”的中道正见,是现代修行者面对世界与人生的根本指南。

· (一)面对事业:精进而不执着

· 断见之弊:闻“一切皆空”,便认为努力无用,消极躺平,事业荒废。

· 中道正行:以“性空”的智慧,观事业成败如幻,心无挂碍;以“缘起”的慈悲,积极进取,创造价值,服务社会。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言:“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 (二)面对烦恼:转化而非压抑

· 断见之弊:认为烦恼本性空,便不加对治,任其发展,美其名曰“自在”。

· 中道正行:了知烦恼当体即空,故不畏惧;亦知烦恼缘起有力,故须以般若观照,善加转化。如镜照物,物过无痕,而非将镜子封存不用。

· (三)面对修行:持戒而不着相

· 断见之弊:认为戒律是相,应舍,故不持戒,破佛律仪。

· 中道正行:持守一切净戒,心知能持所持皆是幻化,三轮体空。如此持戒,是真持戒,心无所缚,功德如虚空。

【本章总结】

本章以三重递进,圆满匡正了“断灭”邪见,确立了菩萨中道:

1. 预防断见:以双重“莫作是念”,预先遮止对“离相”的错误理解。

2. 菩提心要:明确指出发菩提心者,绝不能堕入“诸法断灭”的邪见。

3. 中道正观:正面开示“于法不说断灭相”的圆满知见,即空即假,悲智双运。

4. 生活运用:将中道正见落实到事业、烦恼、修行等具体层面,展现其活生生的力用。

本品是《金刚经》的“安全法则”。它告诉我们,般若空性不是虚无主义的温床,而是积极人生的最高智慧。它让我们在积极创造、广行善法的同时,内心保持着一份超然的洒脱与自由。真正的强者,是在全力以赴的同时,能对结果一笑置之的人。 这,便是“无断无灭”的生命境界。

---

(第二章 待续。下章预告:我们将进入第二十七品第二章,进一步深挖“不说断灭相”的微细含义,通过更多禅门公案与心理学案例,探讨如何在“有”与“空”、“精进”与“放下”之间找到那动态的、活生生的平衡点,使中道成为我们生命的自然旋律。)



    (http://www.220book.com/book/8EN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金刚经浅释 http://www.220book.com/book/8EN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