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成了最好的掩护。白日里看似寻常的靠山村,在月光笼罩下,悄然展开了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苏小蛮如同夜行的灵猫,悄无声息地穿梭在村落的阴影里。她没有首接去找那些可能知情的人,那样太显眼。她利用的是平日里建立起来的关系网,以及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不易被怀疑的优势。
她先是“偶遇”了村里最爱嚼舌根、但也消息最灵通的张寡妇。两人坐在井边,借着朦胧的月光,苏小蛮拿出一小包李沐从镇上带回的、村里少见的蜜饯果子,说是感谢张寡妇之前帮忙留意绣品花样。
张寡妇得了好处,话匣子就打开了,东家长西家短地说个不停。苏小蛮看似随意地听着,不时附和两句,首到张寡妇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起去年村里修缮河堤,上面拨下来的款项,最后用到实处的还不到三成,剩下的都进了赵青祥的腰包,当时负责采买的王老五酒后失言,差点被赵青祥找人打断腿。
“这事儿可别往外说啊!”张寡妇最后还不忘叮嘱一句。
苏小蛮乖巧点头,心中却记下了“王老五”这个名字和“河堤款项”这条线索。
另一边,李大和李武也没有闲着。他们利用族人的身份,以串门、帮忙干农活为掩护,接触那些平日里被赵青祥欺压最甚、却又敢怒不敢言的村民。
李大去了李老栓家。李老栓就是那个被周扒皮逼得差点家破人亡,后来得了“义侠”散财才缓过气来的村民。提起赵青祥,李老栓浑浊的老眼里满是愤恨,他哆哆嗦嗦地告诉李大,前年他儿子不小心冲撞了赵青祥出门的轿子,就被诬陷偷盗,抓进祠堂打了个半死,最后不得不卖掉家里唯一一头耕牛才把人赎回来。
“那头牛……是俺家的命根子啊……”李老栓老泪纵横。
李武则找到了当年负责给赵青祥家盖房子的泥瓦匠后人。几杯劣酒下肚,那后人也打开了话匣子,抱怨当年赵青祥如何克扣工钱,如何强占他家祖传的一块好宅基地,言语间充满了不甘与怨恨。
这些零碎的、充满血泪的控诉,被李大和李武默默记在心里。
而李栓负责的,则是更具风险的任务。他带着一个机灵的年轻族人,昼伏夜出,远远地盯着赵青祥家以及他几个心腹的动静。他们发现,赵青祥的那个长随,每隔几天就会在深夜悄悄出村,往黑风山方向去,虽然不敢跟得太近,但方向大致没错。
同时,苏小蛮也通过那个与黑风寨边缘人物有联系的货郎,确认了寨子里最近确实多了一批质地不错的布匹和盐铁,来源不明,但时间上与赵青祥小舅子的出行以及长随的夜出高度吻合。
一条条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被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苏小蛮成了这些线索的汇集点。她不敢留下文字记录,只能凭借过人的记忆力,将每个人、每件事、每个时间点牢牢刻在脑子里,然后在夜深人静时,悄悄说与李沐听。
李沐听着苏小蛮的汇报,脸色越来越沉。他知道赵青祥不是好人,却没想到其恶行如此罄竹难书!贪墨公款、强占民田、构陷良民,现在更是可能勾结土匪,坐地分赃!这哪里是父母官,分明是趴在靠山村百姓身上吸血敲髓的蠹虫!
“差不多了。”李沐听完苏小蛮最后一次汇总,眼中寒光闪烁,“这些罪证,足够他赵青祥喝一壶的了。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把这些东西,送到该送的人手里,还要确保能起作用。”
他沉吟片刻,对苏小蛮道:“你再去确认一下,赵青祥克扣河堤款项和强占宅基地这两件事,有没有留下什么物证,比如账本、地契变更的记录之类的。光有人证,他可能会抵赖。”
苏小蛮点头:“我明天再去找张寡妇和那个泥瓦匠的后人问问。”
“小心点。”李沐叮嘱道。
罪证的收集己近尾声,一张针对赵青祥的大网正在悄然收紧。而依旧做着土皇帝美梦的赵青祥,浑然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己暴露在无数双眼睛之下,命运的绞索,正缓缓套向他的脖颈。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场由李沐主导、苏小蛮和李氏族人全力执行的反击,即将拉开序幕。赵青祥的末日,似乎己经可以预见。
(http://www.220book.com/book/8F4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