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而第一
第西章:治国之要:敬信节爱与时民之道
【引言】
前三章主要聚焦于个体修养与人际,自本章起,视角开始转向更为宏阔的政治治理领域。孔子通过对弟子子贡的问话,阐述了治理一个拥有千乘兵车之大国的基本原则。此章言简意赅,勾勒出儒家德治思想的轮廓,将治国平天下的宏大事业,落实到“敬”、“信”、“节用”、“爱人”等具体而微的德行要求上,并特别强调了使民以时的仁政思想。这表明,儒家的政治学,本质上是道德哲学在公共领域的延伸和应用,统治者的品德乃是善治的根本前提。
【原经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经文浅释】
一、 道千乘之国:治理大国的语境设定
·“道”: 同“导”,引导、治理之意。这个词本身即含有以德引领、教化而非单纯以武力或权术控制的意味。
·“千乘之国”: “乘”(shèng),兵车一辆为一乘。千乘之国在春秋时代属于实力雄厚的大诸侯国。孔子以此为例,说明治理大国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国家。
·设定此语境,意在说明以下原则的普遍重要性,即便治理大国这般复杂的事务,其根本仍在于基本的德行。
二、 敬事而信:执政态度与政府公信力
这是治国者首先应具备的两项基本素质。
·“敬事”: “敬”,敬畏、谨慎、认真对待。“事”,指国家的政事、公务。处理政务要抱有敬畏谨慎之心,不可轻忽怠慢。朱熹注:“敬者,主一无适之谓。” 即心无旁骛,专注严肃地对待每一项工作。这是对执政态度的要求,是责任感的体现。“敬事”方能谋事成事,怠事则必败。
·“而信”: “信”,诚信、信用。此处不仅指个人守信,更指向国家、政府的公信力。政府对民众颁布的法令、政策要讲求信用,不能朝令夕改,欺瞒百姓。《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民无信不立”,认为如果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国家就无法存立。 “敬事”与“信”相连,意味着严肃处事是建立公信的基础,而公信力又是政令得以畅通的保障。
三、 节用而爱人:财政原则与执政本质
此句涉及经济政策与执政的根本目的。
·“节用”: 节约用度,反对奢侈浪费。这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政府的财政来源于民力,奢侈无度必然加重民众的赋税负担,导致民穷财尽。节用既是美德,也是明智的财政政策,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经济基础。
·“爱人”: “人”与下文的“民”相对,此处多指士大夫以上的阶层,广义亦可涵盖所有人。但更重要的,“爱人”点明了执政的本质目的和最高原则。一切政治活动,其根本出发点应是“爱人”,即仁爱民众。这与“仁者爱人”的思想一脉相承。
·内在逻辑: “节用”与“爱人”紧密相关。正因为“爱人”,才不忍过度耗费民脂民膏,故而必须“节用”。节用是爱人的具体表现之一。将财政政策与仁爱之心挂钩,体现了儒家经济思想的道德属性。
西、 使民以时:仁政的关键体现
这是“爱人”原则在最具体的执政行为——使用民力上的首接应用。
·“使民”: 在农业社会,国家兴修水利、土木工程、战争等都需要征调民间劳力,即“使民”。
·“以时”: “时”,农时。意指征用民力要避开农忙季节(春耕、夏耘、秋收),选择农闲之时(如冬季)。这是极其重要的仁政措施。
·深层意义: 农业生产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命脉,也是百姓生存的根本。不违农时,保障农业生产,百姓才能温饱,社会才能稳定。反之,若随心所欲地征发徭役,耽误农时,即使初衷是好的工程,也会给民众带来灾难,实为“害人”而非“爱人”。孟子后来将这一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梁惠王上》),并将“使民以时”与养生丧死无憾联系起来,视为王道之始。“使民以时”体现了儒家对自然规律(农时)的尊重和对民众基本生存权的维护,是德治最朴实、最感人的体现。
· 历代注疏精要:
1. 朱熹《论语集注》:“言治国之要,在此五者(指西句,或分五事),亦务本之意也。” 指出此章所论与“君子务本”精神一致。
2. 《论语注疏》:“此章论治大国之法也。” 点明本章主题。
3. 康有为《论语注》:“此孔门治国之要……敬事者,勤政也;信者,布信于民也;节用者,薄税敛也;爱人者,保民也;使民以时者,爱惜民力也。五者,治国之纲。” 将各条目的政治含义阐释得更为具体。
【本章总结】
本章虽仅十六字,却构建了儒家德治思想的简明纲领:
1. 为政以德:将政治问题转化为道德问题,强调统治者的德行(敬、信、节、爱)是良好政治的根本。
2. 民生为本:治国之策紧紧围绕民众的生存与发展(节用爱人、使民以时),体现了深厚的民本主义思想。
3. 务实可行:所提原则具体而微,如“敬事”、“节用”、“以时”,都是可操作、可检验的,而非空泛口号。
此章与前三章一脉相承,表明个体的修养(前叁章)是公共治理(本章)的基础,而良好的公共治理又是个体得以安顿的外部保障,内圣与外王在此得到了初步的统一。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论语浅释》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8GC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