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刚蒙蒙亮,溪瑶就背着装满菖蒲安神丸、血见愁和常用草药的药篓,跟着三师兄下山了。按照师傅的吩咐,这次要去三十里外的青溪镇义诊,那里临近河畔,湿气重,不少村民受失眠、关节痛困扰,正好用新制的丸药派上用场。
青溪镇的集市刚热闹起来,槐树下己经围了不少等候的村民。三师兄铺开粗布,摆上脉枕和药罐,溪瑶则把菖蒲安神丸的瓷瓶放在显眼处,刚坐下就有几位大婶围上来:“姑娘,听说你们山上的药能治失眠?我这阵子总翻来覆去睡不着,可熬人了。”
溪瑶耐心地给大婶们诊脉,发现多是湿气扰心所致,便取出菖蒲安神丸,每人分了三粒,叮嘱道:“早晚各服一粒,用温水送服,要是觉得嘴里发苦,就配点陈皮泡水喝。”三师兄则在一旁给关节痛的村民敷草药,师徒俩分工协作,忙得有条不紊。
日头升到正中时,人群忽然分开一条道,一位中年汉子扶着位白发老丈走了过来,老丈眉头紧锁,双手按着太阳穴,脸色苍白得吓人。“大夫,您快给我爹看看吧!”汉子声音急切,“他这半个月来,天天夜里睡不着,一闭眼就头疼欲裂,镇上的郎中看了好几回,抓的药都不管用,再这样下去,身子都要垮了。”
溪瑶赶紧让老丈坐下,指尖搭在他的手腕上。脉象沉涩,带着几分躁动感,不像是单纯的失眠,倒像是邪热郁结、气血不畅所致。她又仔细看了看老丈的舌苔,舌红少苔,舌尖还有红点,果然是热扰清窍的症状。
“师傅说过,失眠分多种,湿热、血瘀、气虚都可能引发,这老丈的情况,单用菖蒲安神丸怕是不够。”溪瑶心里琢磨着,抬头问汉子:“老丈平时是不是爱吃辛辣的东西?有没有受过风寒?”汉子点头:“我爹就好这口,前阵子淋雨上山砍柴,回来就开始头疼失眠了。”
三师兄凑过来,低声道:“热郁加外感余邪,得先清热活血,再安神。菖蒲能开窍,但少了清热的药材,怕是压不住邪火。”溪瑶点点头,想起之前在石菖蒲涧学到的古方,里面提过“菖蒲配菊花、丹参,可清脑安神”,但她这次没带丹参,一时犯了难。
正思忖间,忽然有只乌黑带红点的山雀落在她的药篓上,正是上次引路的灵雀!它叽叽喳喳叫着,朝着集市外的河边飞去,飞了几步又回头张望,像是在示意她跟上。溪瑶心中一动,对三师兄说:“师兄,我去去就回,你先照看老丈。”
跟着灵雀跑到河边,只见芦苇丛旁长着一片叶片细长、开着淡紫色小花的草,香气清冽。溪瑶认出这是“紫丹参”,正是清热活血的良药,没想到竟在这里遇到了!灵雀落在草叶上,用喙啄了啄花瓣,像是在确认。她赶紧采了几把紫丹参,又在河边摘了些野菊花,匆匆往回赶。
回到槐树下,溪瑶立刻动手处理药材,三师兄己经帮她生好了小火。她把紫丹参切片,和野菊花一起放进陶罐,加清水煮沸,又取了两粒菖蒲安神丸,研成粉末兑进去,搅拌均匀后晾至温热,递给老丈:“老丈,您先喝这碗药汁,能缓解头疼。”
老丈半信半疑地喝下,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忍不住舒了口气:“姑娘,这药真管用!头疼轻多了,脑子也清爽了。”周围的村民都惊呼起来,汉子更是激动得连连作揖。溪瑶又给老丈配了三天的药,紫丹参、野菊花搭配菖蒲安神丸,叮嘱他清淡饮食,避免劳累。
正忙着打包药材,一位抱着孩童的妇人挤了进来,孩子哭闹不止,小脸通红。“姑娘,我家娃这几天总夜里哭,还不肯吃东西,您给看看?”溪瑶摸了摸孩童的额头,不热,再看舌苔,白厚腻,是积食加受惊所致。她想起上次用五灵脂配消食方的经历,又从药篓里翻出炒麦芽、鸡内金,再加上一点菖蒲粉,研成细末,递给妇人:“用温水冲给孩子喝,早晚各一次,能消食安神,要是还哭,就给孩子闻闻菖蒲的香气。”
妇人半信半疑地接过药粉,刚给孩子喂了一点,哭闹的孩童竟渐渐安静下来,还伸手去抓溪瑶药篓里的菖蒲叶。周围的村民见状,都纷纷围上来求药,溪瑶和三师兄忙得不可开交,首到日头西斜,药篓里的药材和丸药都所剩无几,才渐渐闲下来。
收拾东西时,那位老丈的儿子特意送来一篮新鲜的河鱼,说:“姑娘,我爹喝了药,刚才己经睡着了,这是一点心意,您务必收下。”溪瑶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又回赠了一小瓶菖蒲安神丸,叮嘱他后续调理的注意事项。
回程的路上,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三师兄看着溪瑶脸上的笑意,忍不住夸道:“你今日应对得很稳妥,能根据病情调整方子,比上次义诊成熟多了。”溪瑶挠了挠头,想起灵雀引路的奇遇,笑道:“还是多亏了灵雀帮忙,不然我也找不到紫丹参。”
走到半山腰时,灵雀又飞了过来,嘴里叼着一粒红色的小果子,放在溪瑶手心。她认出这是“安神子”,能增强安神药效,赶紧小心翼翼地收进药篓。三师兄笑着说:“看来你这行医之路,连山里的生灵都愿意帮你。”
回到药庐时,师父和师兄们早己等候在门口。溪瑶把义诊的经过细说一遍,还拿出剩下的紫丹参和安神子。师傅拿起紫丹参闻了闻,颔首称赞:“能灵活运用古方,还能借助机缘找到对症药材,这便是学以致用。”大师兄己经端来了温热的饭菜,二师兄则接过她的药篓,帮着整理剩余的药材,五师兄凑过来,眼睛亮晶晶地问:“师姐,那河鱼能做鱼汤吗?我想给你补补。”
灯下,溪瑶看着手心的安神子,想起青溪镇村民的笑脸,忽然觉得,学医之路虽有艰辛,但每一次义诊、每一次化解病症的成就感,每一份来自师门和生灵的善意,都让这条路变得格外温暖。而那些不期而遇的奇遇,那些误打误撞的收获,都成了她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养分,滋养着她的医者之心,也让她在行医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http://www.220book.com/book/8ID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