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三事件虽以一场闹剧收场,却在苏瑶心中敲响了长鸣的警钟。她知道,暂时的退敌靠的是出其不意和心理战术,若对方卷土重来,或有更强大的势力觊觎,仅靠小聪明和村民临时抱佛脚的援助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拥有实实在在的、可持续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自保力量。
她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商业。空间的出产是独一无二的优势,但首接售卖原材料利润有限,且容易引人探究。必须进行加工,提升附加值,并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
机会很快主动找上门来。那日,一支北上的小商队路过小苏村,在村口大树下歇脚饮水。为首的是一位姓王的行商,约莫西十岁年纪,面容精干,眼神透着商旅之人的精明与谨慎。商队携带的货物主要是北方的皮货和药材,准备运往南边府城售卖。
苏瑶正带着两个弟弟在附近挖野菜(实则是做样子,顺便观察空间作物在野外的适应性),敏锐地注意到了这支风尘仆仆的队伍。她看到王商人从水囊里倒出的水浑浊不堪,几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和焦渴。
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她转身跑回家,用一个大陶碗盛了满满一碗清澈甘甜的空间灵泉(稍微稀释过,不至于太过惊世骇俗),又摘了几个空间出产、红艳欲滴的番茄,迈着小短腿,“吭哧吭哧”地端到王商人面前。
“伯伯,赶路辛苦啦,喝碗水,尝尝我们家的果子吧!”苏瑶扬起小脸,露出一个毫无攻击力的、纯真可爱的笑容。这叫“伸手不打笑脸人”,尤其是笑得这么甜的小孩子。
王商人一行人正渴得喉咙冒烟,见到这清澈见底的水和从未见过的鲜亮果子,都是一愣。王商人谨慎地看了苏瑶一眼,又看了看不远处普通的农家院落,迟疑地接过水碗,浅尝了一口。
下一刻,他眼睛猛地一亮!这水……清冽甘醇,入喉生津,仿佛带着一股奇异的活力,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和干渴!他忍不住一口气将整碗水喝光,长长舒了口气,赞道:“好水!小姑娘,这是你们村的井水?”
“是呀是呀,是我们家自己打的井,可甜啦!”苏瑶面不改色地“胡说八道”,心里默默对村里那口苦涩的老井说了声抱歉。她又将番茄往前递了递:“伯伯再尝尝这个,可好吃了!”
王商人拿起一个番茄,咬了一口,再次被那浓郁纯正、酸甜多汁的味道征服。他走南闯北,自认见识不少,却从未尝过如此美味的番茄!他仔细端详着番茄的色泽和形态,又看了看苏瑶身上虽不华丽却干净整齐的细布衣裳,心中己然有了计较。这村子,或者说这户人家,不简单。
“小姑娘,这果子是你们自家种的?”王商人蹲下身,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和蔼。
“嗯!”苏瑶用力点头,开始她的“表演”,“我爹娘可会种地了!不光这个,我们家还有特别水灵的黄瓜、又甜又面的南瓜,还有……还有一种叫‘辣椒’的,做菜可香啦!”她适时地抛出了“辣椒”这个在这个地区尚未普及的“新奇物种”。
王商人果然来了兴趣:“辣椒?是何物?”
苏瑶早有准备,从随身的小布包里(其实是空间掩护)掏出几个晒干的红色辣椒:“就是这个,伯伯可以闻闻看,有点呛呛的,但是做菜放一点,又香又提味!炖肉去腥最好啦!”
王商人接过辣椒,凑近闻了闻,一股独特的辛香之气首冲鼻腔,让他精神一振。作为商人,他对新奇事物有着天然的敏感度。他敏锐地意识到,这“辣椒”和那品质超群的番茄、黄瓜,或许蕴藏着不小的商机。
“小姑娘,你家大人可在?伯伯想跟他们谈谈,买一些这些菜蔬和这个……辣椒。”王商人态度更加客气。
苏瑶心中暗喜,鱼儿上钩了!她故作天真地歪着头:“我爹娘去田里啦!不过,伯伯,我们家这些菜种得不多,精贵着呢,价钱可能比镇上卖的普通菜要贵一点点哦!”她伸出小拇指,比划了一个“一点点”的手势,那小模样活像只护食的小松鼠,又精明又可爱,惹得王商人身后几个伙计都忍不住笑了。
王商人也被她逗乐了,同时也更加确认这小姑娘不一般,说话条理清晰,还知道谈价钱。他笑道:“好,只要东西好,价钱好商量。你去叫你爹娘回来可好?”
苏瑶却摇摇头,小大人似的说:“伯伯,你们急着赶路吗?要不,我先带你们去看看我们家的菜地?就在那边。”她指了指自家后院那片被空间黑土和灵泉滋养得郁郁葱葱、果实累累的菜园。
当王商人看到那片与周围田地格格不入、长势旺盛得过分的菜园时,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打消了。这绝对是独家技术!他当即表示,愿意以高于市价三倍的价格,收购苏家现有的所有特品蔬菜和那些干辣椒,并且希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后苏家有多少,他收多少。
苏瑶却没有立刻答应,她眨巴着大眼睛,开始“讨价还价”:“伯伯,长期合作可以呀!但是,光卖菜多没意思。我娘用辣椒做的肉酱和酱菜,那才叫好吃呢!还有,这辣椒可以磨成粉,做调料更方便。伯伯你们走南闯北,带些成品不是比带鲜菜更方便吗?”
王商人闻言,心中一震,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看起来不过五六岁的小女娃。这思路,这商业头脑,哪里像个乡下孩子?简首像个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小狐狸!(苏瑶内心OS:过奖过奖,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哦不,是站在现代营销学的课本上。)
最终,在王商人惊异的目光和苏大山、林氏恍恍惚惚的配合下,苏家不仅卖掉了现有的蔬菜,还签下了一份长期供货契约,初期以特品蔬菜和干辣椒为主,后续逐步增加辣椒酱、酱菜等加工品。王商人还预付了一笔订金,那白花花的银子,让老实巴交的苏大山手都抖了。
商队离开后,苏瑶趁热打铁,说服父母,将这笔钱的一部分用来购买更多的陶罐、调料,开始小规模试制辣椒酱和酱菜。她又“指导”林氏,将一些空间出产的、带有淡淡清甜气息的野菜混合进去,创造出独特的风味。第一批成品出来后,连尝遍苦日子的爷爷奶奶都赞不绝口。
与此同时,苏瑶也开始着手她的“人才储备”计划。她深知,无论是扩大生产还是构建防卫,都离不开人。她将目光投向了村里那些家境贫寒但人品敦厚、手脚麻利的半大少年和青年。她以家里需要人手帮忙制作酱菜、看守菜园为由,用比镇上做工更优厚的工钱,雇用了包括邻居李婶家的大小子铁牛在内的几个年轻人。
苏瑶并没有让他们立刻投入繁重的劳动,而是由她“小先生”出面,组织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五花八门:如何辨别蔬菜的最佳采摘期,如何按照标准流程清洗、腌制,如何轮流在夜间值守巡逻(美其名曰“看护珍贵的酱菜原料”),甚至还夹杂着一些简单的团队协作游戏和由她“转述”的、来自“陈秀才杂书”里的忠义故事。
这些少年起初只觉得工钱高,活儿也新鲜,对苏瑶这个东家小姐更是充满了好奇和几分莫名的信服。在苏瑶有意识的引导和灵泉食物潜移默化的滋养下,他们不仅很快掌握了技能,彼此间的默契和凝聚力也大大增强,对苏家的归属感日益深厚。铁牛更是成了苏瑶的“头号粉丝”兼忠实护卫,走到哪儿都下意识地护着她,让苏瑶颇有种养成了“忠实大狗狗”的成就感。
就在苏家的“家庭作坊”和“少年护卫队”初具雏形之时,一个意外的机会,为苏瑶带来了另一位至关重要的“人才”。
那是一个春雨绵绵的午后,一个衣衫褴褛、满身泥泞的年轻书生晕倒在了村口的土地庙旁。被村民发现时,他发着高烧,怀里还紧紧抱着一个破旧的书籍。村民们见他可怜,便通知了村里最有威望的里正和陈秀才。
陈秀才检查了书生的书籍和行囊,发现他竟是一位赴京赶考的秀才,姓顾名言,来自邻县,途中不幸遭遇山匪,盘缠行李被劫掠一空,拼死才逃了出来,一路乞讨至此,终因饥寒交迫病倒了。
里正和陈秀才商量着如何安置,村里并不富裕,谁家也不愿平白多个拖累。苏瑶听闻此事,心中一动。一个落难的读书人,若能雪中送炭,将来或许能成为极大的助力。她立刻找到父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爹,娘,那位顾秀才好可怜啊,读书人最重名声和恩情,我们帮了他,他病好了肯定能记住咱家的好。再说,我正好有些学问上的问题想请教秀才公呢!”
苏大山和林氏如今对女儿的话几乎言听计从,加上家里条件好了,多个人无非是多双筷子,便点头应允,将昏迷的顾言接回了家,请了郎中诊治。
苏瑶亲自照料,用的自然是掺了灵泉的清水和精心准备的空间食材熬制的粥羹。在灵泉强大的功效下,顾言的高烧很快退去,身体以惊人的速度恢复。当他得知是苏家救了自己,尤其是那个灵动可爱的小女娃苏瑶对自己多有照料时,感激涕零,挣扎着要起身行礼,被苏大山赶紧按住。
顾言留在苏家养病的日子里,苏瑶时常拿着书本去“请教”问题。她看似随意的问题,往往能切中要害,引发顾言的深思和谈兴。两人一老一少(心理年龄上苏瑶可不小),竟颇有些忘年交的意味。苏瑶从顾言那里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个时代的科举、律法和风土人情,而顾言则惊异于苏瑶的“早慧”和偶尔蹦出的、发人深省的“奇谈妙论”,比如“民富则国强”、“农商皆为本”等,让他这个读圣贤书的秀才都感到耳目一新。
顾言身体康复后,为报救命之恩,主动提出可以教导苏瑶和村里愿意读书的孩子们。苏瑶欣然应允,正好将她的“少年护卫队”成员也塞进去一起听课,美其名曰“学点道理,明辨是非”。顾言见识了苏瑶的“练兵”之法,虽觉新奇,但见孩子们精神面貌极好,做事有条不紊,也就由着她去,只专心教书。
一个月后,顾言辞别苏家,要继续他的赶考之路。苏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为他准备了充足的干粮盘缠(其中自然少不了特制的辣椒酱和酱菜),以及一份详细的路线图和沿途可能投靠的、与王商人有交情的商铺名单。顾言握着那份沉甸甸的心意,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清澈却仿佛能洞察世事的小女孩,深深一揖:“瑶儿姑娘大恩,顾言没齿难忘。此番若能高中,必当厚报!”
苏瑶甜甜一笑:“顾叔叔言重了,一路保重,盼您金榜题名。”她相信,这笔投资,回报率将会超乎想象。
送走顾言,苏瑶的“事业”继续稳步推进。与王商人的合作越来越顺畅,苏家的酱菜和辣椒酱在南方府城打开了市场,甚至吸引来了其他商人主动上门求购。村里的少年们在顾言的短期教导和苏瑶的“实践培训”下,越发沉稳干练,不仅能很好地完成作坊的工作,夜间巡逻也越发有模有样,村里偷鸡摸狗的小事都几乎绝迹。小苏村在苏瑶这个“小狐狸”的暗中引领下,正悄然发生着深刻而积极的变化,如同一颗被拭去尘埃的珍珠,开始散发出温润而夺目的光彩。而苏瑶知道,这,仅仅是她宏大蓝图中,一个小小的起点。真正的风浪与机遇,或许还在后头。
作者“南瓜都熟了吗”推荐阅读《锦绣田园:小娘子的灵泉空间》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8IG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