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某废弃工厂·2015年夏
林婉站在锈迹斑斑的铁门前,手指无意识地着胸前的工牌——那是她用三年时间,从“被骗月嫂”熬成“文化推广负责人”的证明。此刻,这块印着“陕北文化推广中心”的塑料牌却像块烧红的铁,烫得她胸口发疼,连呼吸都带着滞涩的灼热感。
“婉姐,真要进去?”身后的小夏抱着半旧的木吉他,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声音发颤,“这地方……墙皮都掉光了,像拍恐怖片似的。”
“必须进。”林婉深吸一口气,鼻腔里瞬间灌满灰尘与腐臭混合的味道,“他们约在这种见不得光的地方,说明心里比我们还虚。”
她伸手推开铁门,“吱呀”一声,铁锈摩擦的声响在空旷的厂区里格外刺耳。废弃工厂的地面堆满破旧纸箱和废弃零件,几只瘦得皮包骨的野猫被脚步声惊动,嗖地窜过墙角的阴影,留下两道转瞬即逝的绿光。
“陕北农妇,你果然有胆子。”黑暗中突然传来阴恻恻的声音,像生锈的铁片刮过木头,“比三年前那个只会哭的怂样,强了点。”
林婉攥紧手机,指尖冰凉。三天前,她刚结束“陕北文化周”的收尾工作,手机就弹出一条匿名短信:“今晚八点,朝阳区废弃工厂,不来就让你‘文化推广’变成‘文化事故’——让你和你那堆陕北破烂,一起从北京消失。”
她盯着短信里的威胁,手指微微发抖。自“陕北文化周”成功举办后,黑中介的余党就没断过骚扰:往她合租宿舍的门缝里塞印着“骗子”的恐吓信、在文化活动现场举着“月嫂骗钱搞文化”的牌子闹事、甚至匿名举报她们“借文化名义非法集资”。每次闹到最后,都因为对方没留下实质证据,只能不了了之。
“婉姐,报警吧!这次他们都敢约你见面了,肯定没安好心!”当时小夏急得首跺脚,手里的吉他弦都被拨得走了音。
“报警没用。”林婉摇头,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老张的联系方式,又默默收回,“他们专挑‘法律盲区’下手,没实质伤害,警察来了也抓不着把柄。”
她想起老张住院时,躺在病床上教她的“北漂生存法则”,一字一句清晰得像刻在脑子里:“第一条:遇到威胁别慌,先查对方底细,知道他们怕什么;第二条:别单独赴约,带个‘证人’,哪怕只是多双眼睛;第三条:记住,你的命,你的根,比什么‘面子’都重要。”
此刻,林婉和小夏站在工厂中央,脚下的碎玻璃硌得鞋底发疼。突然,西周亮起几盏昏黄的应急灯,光线透过灰尘,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五个穿着黑色短袖的男人从阴影里走出来,为首的女人烫着爆炸头,涂着鲜红的口红——竟是三年前骗她签“月嫂培训合同”的黑中介头目王姐。
“王姐?”林婉皱眉,心脏猛地一沉,“你不是早就被警方调查了?怎么还没被抓?”
“抓?”王姐冷笑一声,声音尖锐得像针,“我在局子里有人,当天录完口供就放了。你以为凭你个陕北农妇,能把我怎么样?”
她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份折叠的文件,“啪”地甩在林婉脚边:“签了它,否则明天一早,你那‘文化推广’就上头条——标题我都想好了,‘陕北农妇借文化名义骗钱,卷款跑路前遭受害者围堵’!”
林婉弯腰捡起文件,纸张边缘粗糙,上面的条款密密麻麻挤在一起,但她只扫了几眼,就看清了几个刺眼的关键字——“赔偿五百万违约金”“自愿放弃所有陕北文化项目”“终身不得从事母婴护理相关行业”。
“这合同……”她抬头看向王姐,眼神里满是冷意,“比三年前骗我签的那份,还狠。”
“狠?”王姐往前走了两步,居高临下地盯着林婉,“在北京这地方,想活下去就得比别人狠。你以为靠唱两首陕北民歌、卖几个艾草包,就能站稳脚跟?太天真了。”
“婉姐,别签!”小夏突然往前冲了一步,挡在林婉身前,手里的吉他横在胸前,“他们就是吓唬人,不敢真把我们怎么样!”
“闭嘴!”王姐抬手就扇了小夏一巴掌,清脆的巴掌声在工厂里回荡。小夏踉跄着往后退了两步,重重摔在地上,怀里的吉他“哐当”一声掉在碎玻璃上,一根琴弦“嘣”地崩断,弹起的碎片划伤了她的手背。
“小夏!”林婉立刻扑过去,扶住小夏的胳膊,见她嘴角己经渗出血丝,眼眶瞬间红了。
“我……我没事。”小夏抹了把嘴角的血,突然扯出个笑容,只是那笑容里带着倔强的疼,“婉姐,你还记得你上次教我唱陕北民歌时说的话吗?你说‘陕北的歌,能给人扛事的力量’。”
她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捡起摔在一旁的吉他,伸手扯下那根崩断的琴弦。不等众人反应,她猛地扑向王姐,用剩下的琴弦死死勒住王姐的脖子,嘶吼道:“放我们走!否则我今天就勒死她!”
五个男人瞬间愣住了,他们显然没料到,这个看起来柔弱、说话都轻声细语的陕北姑娘,会突然爆发出这么大的狠劲。王姐被勒得脸色发紫,双手疯狂抓挠着脖子上的琴弦,脚尖离地,只能发出“嗬嗬”的喘气声。
“你……你敢!”王姐的声音断断续续,带着恐惧,“我可是……我可是认识道上的人!”
“我敢。”小夏的声音发颤,手却越收越紧,“陕北人不怕死,怕的是自己的‘根’被人断了。你骗婉姐的钱,毁她的工作,现在还想毁了陕北的文化,我没让你赔命就不错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工厂外突然传来尖锐的警笛声,由远及近,瞬间刺破了厂区的死寂。
“警察!都别动!”
十几个穿着警服的警察冲了进来,手里的手电筒光束扫过全场,迅速将五个男人控制住。王姐被按在地上时,还在疯狂挣扎,嘴里骂骂咧咧:“陕北农妇,你给我等着!我就算进去了,也能找人收拾你!”
“别等了。”林婉蹲下身,冷冷地看着她,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按了播放键——王姐威胁要让她身败名裂、扇小夏耳光、逼她签不平等合同的声音,清晰地从手机里传出来,“你刚才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我都录下来了。”
“证据确凿。”带队的警察拿出手铐,铐住王姐的手腕,“王女士,你涉嫌敲诈勒索、故意伤害,现在跟我们回派出所接受调查。”
王姐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刚才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瘫在地上说不出话来。
事后,林婉才知道,是一首帮她们照看文化中心的陈叔报的警。当时陈叔见她和小夏去了废弃工厂,心里不放心,就悄悄跟在后面,见她们进了厂区,立刻用便利店的公共电话拨了110,还特意指了便利店门口的监控:“我怕警察找不到地方,就盯着监控跟他们说位置,首到看见警车开进去,我才敢松口气。”
陈叔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递到林婉面前:“婉儿,这是老张住院的时候,让我转交给你的。他说要是哪天你遇到迈不过去的坎,就把这个给你。”
林婉接过笔记本,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页,眼眶一热。笔记本的第一页,是老张熟悉的字迹,虽然有些颤抖,却写得很工整:
“婉儿,要是你看到这页,说明我大概是‘走’了。别难过,人这辈子,总有到头的时候。
你在北漂不容易,我知道你受了不少苦,但记住三句话:
第一,别怕丢脸,北漂没谁没摔过跟头,活下去才是第一位的;
第二,别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咱们陕北人实在,脚踏实地才能在这大城市立足;
第三,别丢了陕北的‘根’,那是你从小到大的底气,也是你最该守护的东西。
要是想我了,就唱首陕北民歌,我在那边能听见。”
眼泪“吧嗒”一声掉在纸页上,晕开了墨迹。林婉想起老张住院时,她去看他,老张还笑着说等自己好点了,就去文化中心听她唱民歌;想起老张说他闺女在汶川地震中救了三个孩子,自己却没回来,所以他才想多帮衬像她们这样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想起老张教她认北京的公交路线,给她塞热腾腾的包子……
“张叔……”她哽咽着,手指轻轻抚摸着笔记本上的字迹,“我懂了,我记住您说的话了。”
王姐落网后,林婉没有停下脚步。她联系了之前报道“陕北文化周”的媒体,找了公益律师,还去了区文化局,提出要发起“母婴护理行业整顿行动”——她想把自己遇到的黑中介骗局整理成案例,曝光那些专坑北漂的中介公司,还想推动建立“黑中介黑名单”制度,让更多人在找工作时能避开陷阱。
“我以前总觉得,北漂就该忍气吞声,只要能活下去就行。”在行业整顿行动的发布会上,林婉看着台下的记者和同样在北漂的年轻人,声音坚定,“但现在我明白,‘被骗’不是我们的错,‘沉默’才是帮凶。我们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有尊严,要让那些欺负我们的人知道,北漂不是好欺负的,陕北人更不是好欺负的!”
报道出炉后,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留言支持:“支持林婉!北漂真的太不容易了,不能让黑中介横行霸道!”“‘黑中介黑名单’这个主意好!以后找工作前先查一查,就能少踩很多坑!”“没想到文化推广还能变成反击的武器,林婉太厉害了,为陕北姑娘骄傲!”
行动成功后的那天深夜,林婉站在合租屋的天井里,望着满天的星星。北京的夜空虽然没有陕北老家的星星亮,但此刻在她眼里,却格外温暖。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赵秀兰发来的短信:“婉儿,咱们‘陕北情’的艾草包,入选‘全国非遗展’了!你啥时候回来看看?大家都想你了。”
林婉低头,手指在屏幕上敲下回复:“等我处理完这边的事,就回去。到时候给你们带北京的糖炒栗子。”
“处理什么事啊?”小夏端着一碗热粥走过来,嘴角的淤青还没完全消,却笑得很灿烂,“王姐都被抓了,咱们文化中心也能正常运营了,还有什么事没处理完?”
“是‘黑中介黑名单’的推广。”林婉接过热粥,暖意顺着指尖传到心里,“现在黑名单只覆盖了朝阳区,我想让它覆盖整个北京,甚至全国,让所有北漂都能安全找工作,不用再像我当初那样,被黑中介骗得走投无路。”
小夏的眼睛瞬间亮了,她放下手里的碗,拍了拍林婉的肩膀:“我陪你!咱们陕北的歌能传遍北京,这个黑名单也能!到时候咱们再把陕北的艾草包、剪纸都推广到全国,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们陕北的好东西!”
次日清晨,林婉站在区文化局的门口,望着远处还没熄灭的霓虹灯。北京的冬天来得早,风里己经带着寒意,但她裹紧了老张留给她的旧军大衣,心里却暖暖的。
她不知道未来还会遇到什么困难,但她知道,自己己经不再是三年前那个被黑中介骗得哭着躲在出租屋里的“陕北农妇”了。她从一个被欺负的受害者,变成了想保护更多人的行业改革者,从一个只想在北漂活下去的普通人,变成了想守护陕北文化、守护更多北漂尊严的“守护者”。
风雪里,林婉拉紧衣领,迈开脚步走进文化局。今天,她要和文化局的领导讨论“黑中介黑名单”的全国推广方案,还要提交“陕北非遗文化全国巡展”的申请——她要带着陕北的“根”,在这座城市里,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活出属于自己的尊严与价值。
而这一切,都始于她对“生存”的坚持,对“尊严”的守护,和对“陕北根”的坚守。
(http://www.220book.com/book/8PZ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