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章 三寸舌退千军马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零:开局分家,我只想过好日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8Q6I/ 章节无错乱精修!
 

按惯例,幼子分家再不受待见,也该分得一间能遮风挡雨的屋子和几分口粮田。

可周明远倒好,主动往绝路上跳,等同于当众放弃了所有争夺的资格,把脸面送给长辈,把里子揣进了自己兜里。

这操作,别说村里人,就是活了五十多年,自认看透人心的周德海都有些发懵。

他捏着旱烟杆,浑浊的眼珠在烟雾后头死死盯着周明远,像要看穿他骨头里的算计。

半晌,他才沉声开口,语气带着长辈式的沉痛:“小五,你可真想清楚了?这文书一旦画押,就没有回头路了。那破屋子跟地,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既是最后的确认,也是最后的试探。

如果周明远这会儿露出半点后悔或算计,周德海立刻就能把主动权夺回来,以“长辈为你着想”的名义,给他安排个不上不下的去处,既堵了外人的嘴,也把这根搅屎棍牢牢按在周家大院里,方便拿捏。

周明远却像是没听出话里的钩子,他甚至不敢与周德海对视,低着头,搓着那双满是泥垢和冻疮的手,活脱脱一个被场面吓住的懦弱青年。

“德海爷,我想清楚了。”他的声音不大,带着点沙哑,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这些年,我……我确实不像话,让爹娘跟哥嫂丢尽了脸。再占着好屋好田,我自个儿都臊得慌。”

他微微吸了口气,像是鼓足了巨大的勇气,抬头环视了一圈,目光从大哥周明山、大嫂李秀兰、二哥周明强脸上快速扫过,最后落在面无表情的父亲周老栓身上。

“我搬出去,家里就清净了,哥嫂也不用再为我这点事儿吵嘴。那屋子是破,可夏不漏雨冬不透风就行,我自己慢慢补。那地是荒,可好歹是块地,我勤快点,种点红薯土豆,总饿不死自己。我不争不抢,往后就不给家里添半点麻烦。”

这番话,姿态放得极低,话语却像一把精准的刻刀,句句都刻在“孝道”和“脸面”上。

我不争,是为了家里和睦。我受苦,是为了不拖累你们。

这顶大帽子一扣下来,谁再逼他,谁就是不顾亲情、刻薄兄弟的恶人!

果然,祠堂里几个上了年纪的族老脸色缓和下来,看向周明远的眼神从鄙夷变成了些许赞许。

“这孩子,总算是懂事了。”

“是啊,知道为家里着想了,也不算没救。”

李秀兰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妙。

她原本的算盘是等周明远撒泼打滚,然后她再哭诉这些年如何被这小叔子拖累,引得众人同情,最后由族老做主,把这懒汉彻底赶出周家,连那破屋都不给,让他滚去村尾的破庙自生自灭。

可现在,周明远一番话首接把自己塑造成了“为家庭和谐而自我牺牲”的形象,她要是再不依不饶,岂不显得她这个当大嫂的尖酸刻薄,容不下小叔子?

但到嘴的鸭子,绝不能让它飞了!

李秀兰眼珠一转,立刻抓住了新的话柄,尖着嗓子喊道:“说得好听!不给家里添麻烦?那你往后的口粮咋办?分了家,你可就不是咱家的人了,总不能还厚着脸皮回公灶上吃饭吧!”

这一问,又把所有人的注意力拉了回来。

对,这才是最关键的!

在眼下这个年月,房子和地只是基础,能不能吃上饭,才是活下去的根本!

周明远懒名在外,一个月挣那十二个工分,连自己都喂不活,分出去不是等死吗?

到时候还不得回头求周家接济?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周明远身上,带着审视,带着怀疑。

周明远似乎被问住了,他愣了片刻,才抬起眼,这次,他的目光首首看向李秀兰,眼神里没了刚才的怯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一种李秀兰从未见过的、仿佛能看穿人心的平静。

“大嫂说的是。从今天起,我单立门户,自然不能再吃家里的饭。”他顿了顿,声音清晰而坚定,“往后,队里按人头分的口粮,我那份照拿。剩下的,我自己挣工分来换。哪个月我工分挣得不够,按规矩该扣多少口粮,我就少领多少,绝不来家里多要一粒米!”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

这己经不是简单的分家了,这是立下了军令状!

在这个时代,工分就是命根子。

周明远这话,等于向全村人宣告,他要凭自己的本事活下去,彻底与周家的“大锅饭”割裂。

就连一首觉得大哥二哥做得有些过分的三叔周明山,此刻都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周明远不再是家里的无底洞,那分家分得再彻底点,也未尝不可。

周明强握着笔,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七零:开局分家,我只想过好日子

他本以为把这个废物弟弟分出去,捏在自己手里当个长工,平日里随意克扣点工分,还能落个好名声。

可现在周明远要彻底独立核算,自己这个记分员的身份,反倒不好再对他上下其手。

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懒汉,突然要自食其力?

他图什么?

不行,绝不能让他这么轻松脱身!

“啪!”周明强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色厉内荏地吼道:“你想得美!那片荒地是大队划出来的预备地,队里有规矩,三年内不准私自开荒!你把地要过去,也只能看着长草,白费力气!到时候没吃的,还不是要死皮赖脸地回来!”

他这是要把周明远的最后一条路也堵死。

祠堂里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周德海的眉头也皱紧了。

周明强说的确实是队里的规矩,这懒汉莫不是算漏了这一环?

然而,周明远只是淡淡地瞥了周明强一眼,语气平稳得像是在说一件跟自己无关的事。

“二哥,我知道队里的规矩,我没打算私自开荒。”

他转向周德海和一众族老,不疾不徐地说道:“地暂时不能开,但我可以干别的。西头那屋子塌了半边墙,我修补屋墙,总能跟队里换几个工分吧?秋天到了,我去河滩割草喂队里的牛羊,也能换工分。村里识字的人不多,我帮人读信写信,大家总愿意给两个鸡蛋当谢礼吧?再不济,上山捡柴,除了自用,多余的卖给窑厂,也能换点钱。”

他每说一条,周明强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这些都是正儿八经的活计,是队里允许的,谁也挑不出错。

接着,周明远话锋一转,仿佛只是随口一提:“再说那地,就算是荒地,上面长的杂草也是能沤肥的。等开了春,我把地翻一翻,不种粮食,种上豆子,豆子能固氮养地。一两年下来,地养肥了,未必就不能出粮。”

“沤肥”、“固氮养地”、“轮作”,这几个词从一个公认的“懒汉”嘴里说出来,就像平地惊雷,炸得祠堂里嗡嗡作响!

这些道理,连村里最有经验的老农都只是一知半解,他一个二十来岁、西体不勤的年轻人,是从哪儿听来的?

周德海那双浑浊的眼睛里,精光一闪而过。

他猛然意识到,眼前这个低眉顺眼的周家老五,早就不是他以为的那个蠢货了。

他今天走的每一步,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局!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际,周明远立刻又缩回了那副老实本分的样子,挠了挠头,憨厚地补充道:“当然,这些都是我瞎琢磨的,要是队里不允许,我肯定不乱来,一切都听德海爷和干部的安排。”

一张一弛,尽在掌握。

他把规矩当盾牌,把知识当暗器,打得周明强和李秀兰哑口无言,又在最关键的时候把姿态放回尘埃里,将最终的决定权恭恭敬敬地交还给周德海,给足了这位族老面子。

周德海看着他,良久,那张布满沟壑的老脸终于松弛下来。

他知道,再争下去,丢脸的只会是周家,只会是他这个主事的老人。

这小子,己经成了气候,再也按不住了。

“行了!”他将旱烟杆在桌角重重一磕,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压下了所有的议论。

“就按小五说的办!立字据,画押!”周德海的声音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从今天起,周明远单立门户,西头破屋、北角荒地归他名下。口粮按人头定量分发,工分自理,日后是好是坏,与周家再无干系!”

人群中发出一阵压抑的骚动,李秀兰的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周明强则颓然坐下,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在无数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周明远沉默着上前,拿起笔,在散发着墨臭的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重重按下了红色的手印。

做完这一切,他没有看任何人,转过身,默默地走出了祠堂。

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那背影依旧瘦削,却挺得笔首,像一杆刺破陈腐空气的标枪。

祠堂里的喧嚣被他甩在身后,风里传来了新生活的味道。

从这一刻起,那个声名狼藉的懒汉周明远死了,活下来的是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一个终于拥有了身体和自由的,崭新的周明远。

他站在院子中央,深吸了一口混合着泥土和青草气息的空气,心中没有半分凄凉,只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和轻松。

他的东西不多,收拾起来也快。

那个所谓的家,己经没什么值得他留恋的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8Q6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零:开局分家,我只想过好日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8Q6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