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章 物资账本疑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江汉重生:从技术官僚到封疆大吏 http://www.220book.com/book/8QTH/ 章节无错乱精修!
 

抢险队伍陆续撤离,疲惫不堪的人们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返回各自岗位或家园。堤岸上只剩下少数人员进行值守和后续监测。武盛权作为技术科的代表,需要留下来协助完成最后的现场清理和数据记录工作。

吉普车己经被张德海和马福才征用,陪着领导和记者们先一步返回市区了。武盛权和小王、小张,以及区里安排的几个工人,留在现场收拾工具、设备,并核对使用的抢险物资。

风雨过后的江岸,一片狼藉。泥泞不堪,散落着废弃的沙袋、断掉的绳索、还有各种零碎的工具。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土腥味和水汽。

“妈的,累死老子了。” 小王一屁股坐在一个相对干燥的沙袋上,捶打着酸痛的腿,“这鬼天气,这破地方……下次再有这事,我说什么也得请病假。”

小张相对沉默些,只是默默地归拢着工具,清点数量。

武盛权没有休息,他拿着物资领用清单,对照着现场消耗的沙袋、碎石、铁丝等物品,一一进行核对。这是他的职业习惯,凡事力求清晰准确。而且,前世养成的警惕性,让他对“物资”这两个字格外敏感。

清单是马福才之前匆匆从区防汛指挥部那边拿来的,上面记录着从附近临时仓库调拨的物资品类和数量。

“王哥,张哥,我们实际用了多少沙袋?” 武盛权问道。

“大概……五六百个吧?” 小王挠着头,不太确定,“当时乱糟糟的,谁还数个仔细。”

武盛权蹙眉,他走到堆放废弃和剩余沙袋的地方,开始大致清点。他虽然无法精确到个位数,但凭借经验和目测,很快判断出,实际使用的沙袋数量,应该不超过西百个。而清单上记录的数字,却是八百个。

他又去查看了使用的碎石方量,以及铁丝、木桩等物品,发现都存在类似的矛盾(差异)——实际消耗远低于清单记录。

是记录错误?还是……

一个念头如同冰冷的蛇,窜上他的心头。

他不动声色,继续清点。目光扫过那些使用过的沙袋。忽然,他蹲下身,仔细查看几个破损沙袋的材质。这些编织袋颜色新旧不一,有些质地坚韧,有些则显得稀疏脆弱,用手一扯就容易开裂。他甚至在一些袋子上,看到了模糊不清的、不同年份的喷码。

这绝不是同一批次的储备物资!

“王哥,张哥,你们过来看一下。” 武盛权招呼道,“这些沙袋,好像不太一样。”

小王和小张凑过来看了看。小王不以为然:“哦,这个啊,正常。防汛储备库里的东西,哪年不补点新的?混着用呗。”

“是啊,”小张也附和,“而且紧急情况下,可能也从别的地方调了点。”

武盛权没有说话。他知道,常规的物资轮换和紧急调剂是存在的,但通常会有记录,而且材质差异不会这么大。更重要的是,那几乎翻了一倍的清单数字,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

他回想起前世,张德海、王立军等人落马后,被揭露出的重大罪状之一,就是长期虚报防汛物资消耗,套取国家资金,甚至用劣质材料替换合格物资,从中牟取暴利。难道,砚耕客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自己这么快就接触到了他们贪腐的冰山一角?

他强压下心中的震惊和愤怒,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小王和小张说:“可能是我多心了。清点得差不多了,我们收拾一下回去吧。”

在返回市区的卡车上(区里安排了车辆送他们和物资回去),武盛权靠在颠簸的车厢挡板上,闭着眼睛,看似在休息,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他回忆着刚才在堤上,张德海那看似沉着,实则眼神闪烁的表现;回忆着马福才在面对险情时的慌乱无能,以及在张德海面前卑躬屈膝的模样;回忆着那差异巨大的物资清单和劣质不一的沙袋……

线索很零碎,但指向性却越来越明显。

他不能打草惊蛇。他现在只是一个毫无根基的新科员,贸然去质疑物资问题,只会引来疯狂的报复和打压,甚至可能再次遭遇“意外”。他需要证据,需要耐心,需要等待时机。

但他也绝不会放任不管。这些蛀虫,每多存在一天,荆江大堤就多一分危险,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就多一分损失。

卡车驶入市区,华灯初上。雨后的城市显得格外清新,但武盛权的心头却笼罩着一层阴霾。

回到水利局大院,己是晚上八点多。办公楼里大部分房间都黑了灯,只有少数几个窗口还亮着。他们需要把工具放回仓库,并交还物资清单。

仓库管理员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师傅,姓周,大家都叫他老周。他看到武盛权几人回来,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接过清单,看了一眼,也没细问,就在出入库记录本上划拉了几下。

“辛苦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老周摆摆手,准备锁门。

“周师傅,”武盛权忽然开口,语气随意地问道,“咱们局里防汛物资的采购和入库,有什么具体的流程和标准吗?比如沙袋的材质、规格什么的。”

老周愣了一下,打量了武盛权一眼,似乎觉得这新来的问题有点多。他含糊地说道:“都有规定,按规矩办呗。具体你得问后勤科或者马科长他们。” 说完,似乎不想多谈,赶紧锁上门走了。

武盛权看着老周匆匆离去的背影,眼神微凝。连一个仓库管理员都如此讳莫如深,这水,比想象的还要浑。

和小王、小张在局门口分开后,武盛权没有立刻回分配的集体宿舍。他独自一人,走在雨后湿漉漉的街道上。

霓虹灯闪烁,行人熙攘。九十年代的夜晚,有一种质朴而热烈的生机。

但他的内心却一片冰冷。他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注定布满荆棘。今天的抢险,只是小试牛刀;而物资账本上的疑云,则预示着更复杂、更危险的斗争即将来临。

他需要盟友,需要信息,需要尽快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找到可以立足的支点。

他从湿漉漉的衬衣口袋里,掏出了那张有些被雨水浸湿的名片。

《江汉日报》,沈清澜。

或许,这位敏锐的记者,会是一个突破口?

他将名片小心地收好,抬头望向水利局那栋在夜色中沉默的办公楼,目光坚定。

无论多么艰难,他都要把这潭浑水,搅个清澈见底!



    (http://www.220book.com/book/8QT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江汉重生:从技术官僚到封疆大吏 http://www.220book.com/book/8QT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