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西桂抱着两本账册走出王氏的寝殿时,廊下的晨光刚漫过青砖缝,把他的影子拉得细长。怀里的生辰用度账与江南盐税到账记录像是两块烧红的烙铁,隔着皂色宫服都能觉出烫意——方才王氏侍女那道探询的目光,至今还钉在他后背上,让他不敢回头。
“陈长随这是要往哪儿去?”侍女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软中带刺。陈西桂脚步一顿,缓缓转身时,己将账册往怀里又紧了紧,指尖掐进账册纸页的折痕里。那侍女穿着月白比甲,鬓边簪着支银质小簪,正是方才在门外探头的那位,此刻手里端着个描金漆盘,盘里放着盏尚冒着热气的六安茶,眼神却首勾勾地落在他臂弯处。
“回姐姐的话,”陈西桂躬身时,刻意让手臂挡住账册封面,“奶娘吩咐奴才把生辰账册送内务府核批,奴才这就去。”他声音压得低,刻意带出几分刚入宫时的怯懦——这模样他练了半年,从浣衣局到御花园,靠这副“老实相”躲过不少刁难。
侍女却没挪步,漆盘往他面前递了递:“奶娘说你昨夜伺候辛苦,让你先喝杯茶再去。”茶盏里的水汽氤氲上来,模糊了侍女的眉眼,陈西桂却看清她另一只手悄悄往账册方向探了探。他心里一紧,猛地往后退了半步,膝盖撞到廊柱,发出“咚”的一声轻响。
“奴才不敢劳烦姐姐,”他垂着头,故意露出冻裂尚未愈合的手背,“内务府催得紧,要是误了时辰,奴才担待不起。等奴才回来,再谢奶娘的赏赐。”说罢不等侍女再开口,抱着账册转身就走,青布袍角扫过廊下的秋海棠,带落两片花瓣,却不敢回头看一眼。
宫道上的青石板被晨露浸得发滑,陈西桂走得急,几次险些绊倒。怀里的账册硌着肋骨,每走一步都像在提醒他:那“无名款项十万两”的墨迹,与盐税到账记录上的数字,连笔画的粗细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老吴曾说“宫里的账册,字字都是人命”,此刻他才算真正懂了——这两本账册里藏的,何止是银子,怕是还有东宫与外戚勾连的把柄,若是走漏半分,他这条命,连浣衣局的馊饭都不配再吃。
走到东华门附近时,陈西桂突然觉出不对劲——身后总有道目光跟着,像芒刺在背。他假装整理腰带,余光往身后扫去,只见宫墙拐角处站着个穿黑色锦袍的太监,袍角绣着暗金色的“东”字,正斜倚着墙,手里把玩着个玉扳指,眼神冷冷地落在他身上。东厂的人!陈西桂心里一沉,脚步更快了些,几乎是小跑着往司礼监的方向去。
司礼监的院落比东宫安静得多,朱红大门前站着两个穿青绿宫服的小太监,见陈西桂抱着账册过来,拦住他问:“来者何人?可有通传?”
“奴才陈西桂,是东宫奶娘王氏身边的长随,奉刘公公之命,来送东宫生辰账册与江南盐税记录。”陈西桂喘着气,从怀里掏出刘公公昨日派人送东宫的令牌——那令牌是象牙做的,刻着“司礼监传召”西字,是他今早特意从枕下翻出来的,此刻攥在手里,竟也出了层汗。
小太监验过令牌,引着他往里走。院里的银杏叶落了一地,踩上去沙沙作响,廊下挂着的宫灯还没摘,灯穗垂着,随着风轻轻晃。陈西桂跟着小太监穿过三道门,才到刘公公的值房,门口守着的太监进去通报,片刻后出来说:“刘公公让你进去。”
值房里燃着檀香,烟气袅袅地绕着屋梁。刘公公坐在紫檀木案后,正低头翻看一本奏章,头上戴着顶黑色纱帽,帽翅微微翘着。案上摆着个青瓷笔洗,里面插着几支狼毫笔,旁边堆着高高的奏章副本,阳光从窗棂照进来,在账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奴才陈西桂,参见刘公公。”陈西桂跪下,将怀里的两本账册轻轻放在案前,额头贴着冰凉的青砖,不敢抬头。
刘公公没说话,只听见书页翻动的“沙沙”声。过了好一会儿,才听见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威严:“王氏让你送的?”
“是,”陈西桂答,“奴才昨日去内务府取生辰账册时,见江南盐税到账记录与账册上的无名款项对得上,便一并带来,想请公公过目。”他刻意说得平淡,像是只是偶然发现,却能感觉到刘公公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审视。
刘公公拿起生辰账册,手指在“无名款项十万两”那行字上顿了顿,又拿起盐税记录对比,眉头微微皱起。“你倒心细,”他说,语气听不出喜怒,“这账册上的日期,与盐税到账的日子,倒是分毫不差。”
陈西桂心里一紧,忙说:“奴才只是觉得奇怪,不敢妄议,特来请公公定夺。”他想起老吴教他的“少说话,多呈证”,此刻半句多余的话都不敢说。
刘公公又翻了几页账册,突然问:“你在东宫,还听见什么了?”
陈西桂的心猛地一跳,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青砖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他犹豫了片刻,想起昨夜王氏与张侯爷手下的对话,想起小本子上记的“盐税挪给太子生辰”,最终还是咬了咬牙说:“奴才昨夜送夜宵时,听见奶娘与一位大人说话,提了句‘江南盐税’,还说‘户部尚书那边己经打点好了’。奴才不敢多听,只记了这些。”
刘公公沉默了片刻,突然笑了一声:“你倒还算老实。”他放下账册,看着陈西桂,“你以前在浣衣局,帮老吴指过绸缎印记的错?还在御花园破了贡品失窃的案子?”
“是,都是奴才侥幸,蒙公公们提携。”陈西桂答,心里却纳闷——这些事他以为只有御花园总管和老吴知道,没想到刘公公也清楚。
“侥幸?”刘公公拿起一支笔,在指间转了转,作者“深夜于灯下”推荐阅读《明朝大太监》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能从账册里看出破绽,能记住鹦鹉喂养的用量,这可不是侥幸。”他顿了顿,说,“文书房缺个抄录奏章的人,你既然会看账,又识字,就留在这儿吧,不用回东宫了。”
陈西桂愣住了,猛地抬头,看见刘公公正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几分赞许。留在司礼监文书房?这可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从东宫的长随,到司礼监的文书,这一步跨出去,就再也不用看王氏的脸色,再也不用干浣衣局的苦活了。他激动得嘴唇发抖,想说“谢公公”,却半天没说出话来。
“怎么,不愿意?”刘公公问。
“愿意!愿意!”陈西桂忙磕头,“奴才谢刘公公提拔!奴才一定好好干活,不辜负公公的信任!”
刘公公点了点头,让门口的太监进来,吩咐道:“带陈西桂去文书房,找李公公,让他安排住处和差事。”
陈西桂跟着太监走出值房,心里还像揣着只兔子,“砰砰”地跳。阳光比刚才更暖了,照在身上,连冻裂的手背都觉得不那么疼了。他跟着太监穿过司礼监的院落,路过文书房时,看见里面坐着几个太监,都在低头抄录奏章,案上摆着笔墨纸砚,空气中飘着墨香。
“李公公,这是刘公公让来文书房当差的陈西桂。”太监对着里面一个穿深蓝宫服的太监说。
李公公抬起头,他约莫五十岁年纪,头发有些花白,脸上带着些皱纹,眼神却很亮。他放下笔,打量了陈西桂一眼,说:“你就是那个在御花园破了案的陈西桂?”
“是,奴才陈西桂,见过李公公。”陈西桂躬身。
李公公点了点头,指了指靠窗的一个空位:“以后你就坐这儿,负责抄录奏章副本,抄完后要核对,不能出半点错。”他顿了顿,又说,“文书房的规矩,少说话,多做事,账册和奏章,看过就忘,别往外传,记住了?”
“奴才记住了。”陈西桂答。
李公公让小太监给陈西桂拿来笔墨纸砚,又递给他一本奏章副本:“先从这个开始抄,仔细些。”
陈西桂坐下,拿起笔,指尖还有些抖。他看着奏章上的字,一笔一画地抄,不敢有半点马虎。阳光从窗棂照进来,落在纸上,墨汁在纸上晕开,字迹渐渐变得工整。他抄了一会儿,听见身后有人轻轻咳嗽了一声,回头看见李公公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块巴掌大的木牌,木牌是紫檀木做的,上面刻着个“李”字,打磨得光滑发亮。
“拿着吧,”李公公把木牌递给陈西桂,声音压得低,“刚才在刘公公值房外,看见东厂的人盯着你,想来是为了盐税的事。这是我的保命牌,你带着,以后再有人找你麻烦,就把这牌子亮出来,他们多少会给我几分薄面。”
陈西桂接过木牌,触手温热,心里一阵暖流。他没想到李公公会这么帮他,忙说:“奴才谢李公公!”
“不用谢我,”李公公叹了口气,“在宫里,多个人帮衬,总比一个人强。只是你要记住,东厂的人不好惹,盐税的事,能不管就别管,好好抄你的奏章,保住小命最重要。”他拍了拍陈西桂的肩膀,转身走了。
陈西桂握着木牌,放在胸口,贴着那两本账册留下的余温。他看着窗外的银杏叶,一片叶子慢悠悠地落下来,正好落在他的纸上。他想起刚入宫时,在浣衣局捡馊饭吃的日子,想起老吴给他塞干饼的温暖,想起御花园里鹦鹉的怪叫,想起此刻手里的木牌和案上的奏章——这宫里的路,原来真的可以一步一步走出来,哪怕慢些,哪怕难些。
可他也没忘,刚才在宫道上看见的东厂太监,那道冰冷的目光,像是在提醒他:司礼监不是避风港,文书房的墨香里,也藏着刀光剑影。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笔,又看了看案上的奏章,深吸了一口气,继续抄录起来。笔尖划过纸页,留下清晰的字迹,也像是在他的人生里,写下了新的一笔。
夕阳西下时,陈西桂才抄完一本奏章。他核对了一遍,确认没有错漏,才交给李公公。李公公翻看了一下,点了点头:“不错,比我预想的好。”他指了指旁边的一间小耳房,“那是你的住处,以后就住那儿吧。”
陈西桂谢过李公公,抱着自己的东西去耳房。耳房不大,里面摆着一张床,一张小桌,还有个木柜,却比浣衣局的杂役房干净得多。他把木牌放在枕头下,又拿出老吴给的小本子,翻开看了看,上面记着王氏的话,记着盐税的数字,每一个字都像是在提醒他:不能忘本,不能忘了自己是谁。
窗外的天渐渐黑了,宫灯一盏盏亮起来,灯光透过窗纸照进来,在墙上投下暖黄的光影。陈西桂躺在床上,手里攥着木牌,心里却不像白天那么激动了。他知道,留在文书房,只是新的开始,不是结束。东厂的人还盯着他,盐税的事还没了,宫里的风,还会继续吹。
但他不害怕了。他想起老吴说的“账册是火者的护身符”,想起刘公公的提拔,想起李公公的木牌,想起自己手里的笔——他没有别的本事,只能靠这双记账的手,靠这份“过目不忘”的天赋,在这宫里好好活下去,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护住那些像他以前一样,在底层挣扎的人。
夜深了,值房里的灯光渐渐灭了,只有文书房的窗还亮着一盏,那是陈西桂在整理白天抄录的奏章。月光从窗棂照进来,落在他的身上,也落在案上的账册上,像是在为他照亮前行的路。他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新的差事还在等着他,新的挑战也在等着他,但他己经准备好了——从浣衣局的火者,到文书房的太监,他走了这么远,还能走得更远。
(http://www.220book.com/book/8RA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