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5章 经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游戏帝国:神话创造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8S27/ 章节无错乱精修!
 

林恬盯着监视器里反复卡顿的画面,指关节在桌面上敲出轻响。肖途刑场回头的镜头己经重拍了十七遍,饰演肖途的男演员总找不到那种“释然中藏着遗憾”的眼神,要么太用力显得狰狞,要么太松弛像在走神。

“休息十分钟。”他摘下耳机,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道具组正在调整刑场的灯光,将那束穿透铁窗的阳光调得更斜些,好让光斑恰好落在演员的眉骨上——历史顾问说,当年真实的刑场西墙确实有扇小窗,下午三点的阳光会像把刀,劈开满堂的昏暗。

赵曼递过来一瓶冰镇可乐,瓶身凝着的水珠滴在剧本上,晕开“方敏”两个字。“他太想演好‘英雄’了,反而忘了,肖途到死都觉得自己是个‘叛徒’。”她声音很轻,“就像我爷爷,当年从潜伏点撤出来时,总说自己‘欠了太多人’。”

林恬拧开可乐,气泡“滋啦”炸开。他想起那个写论文的玩家发来的私信:“真正的潜伏者,到死都活在自我怀疑里。他们不是不怕死,是怕自己的牺牲换不来结果。”

就在这时,脑海里突然响起一声清越的提示音,像老式收音机换台时的杂音:【叮,恭喜宿主解锁功能——十连抽奖】

林恬一愣,还以为是片场的收音设备出了问题,抬头看了眼录音师,对方正戴着耳机调试频率,显然没听到。他皱了皱眉,以为是连日熬夜产生的幻听,刚要起身去给男演员说戏,那声音又响了起来,带着点机械的质感:【是否立即开启十连抽奖?】

“抽什么奖?”他下意识低声反问,赵曼好奇地看过来:“你说什么?”

“没什么。”林恬摆摆手,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挠了下。他走到道具间角落,对着空气试探性地说:“来一次试试。”

【十连抽奖启动……恭喜获得30年编剧经验】

【恭喜获得30年导演经验】

【恭喜获得30年演员经验】

【恭喜获得现金100W元】

【恭喜获得民国时期原版电报机一台】

【恭喜获得《潜伏者心理分析》手稿复印件】

【恭喜获得“一次完美情绪引导”机会】

【恭喜获得场地租赁延期一周权限】

【恭喜获得群众演员调度指南】

【恭喜获得隐藏剧情“方敏的家书”】

一连串信息像潮水般涌进脑海,林恬猛地按住额头,无数画面在眼前炸开:三十年间不同剧本的分镜稿、不同导演喊“卡”的语气、不同演员揣摩角色的笔记……最清晰的是一段记忆:1983年,某个片场,一位老导演握着演员的手说:“演牺牲,别想着‘我要牺牲了’,想想你口袋里那半块没给她的桂花糕。”

他晃了晃头,指尖还在发颤。看向远处正在补妆的男演员时,突然懂了问题出在哪——对方总在想“如何表现悲壮”,却忘了肖途临刑前,口袋里还揣着方敏送的那枚书签,边角被摸得发毛。

“再来一条。”林恬走过去,声音里带着种连自己都惊讶的笃定。他没说表演技巧,只是从道具盒里拿出那枚复刻的旧书签,塞进男演员手心:“攥着它,想象这是你欠她的最后一件事——答应带她去南京,没做到。”

男演员愣住了,指尖着书签上“身是浮萍,心有归处”的刻字。当灯光再次亮起,摄像机开始运转,他抬头望向铁窗的瞬间,眼神突然变了——那不是视死如归的决绝,而是像个弄丢了心爱玩具的孩子,嘴角扯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笑,眼泪没掉下来,却让在场所有人都觉得眼眶发酸。

“过了!”林恬喊停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看着监视器里的画面,三十年导演经验在脑海里自动拆解着镜头:光影角度刚好切割出半张明半张暗的脸,演员攥紧书签的指节发白,连喉结滚动的频率都和历史资料里记载的“临刑前生理反应”对上了。

赵曼走过来,眼里闪着光:“你刚才跟他说什么了?像换了个人似的。”

林恬没解释,只是摸了摸口袋,那里凭空多了一张银行卡——100W到账的短信刚发进来。他看向道具间,那台民国电报机就摆在角落的木箱上,铜制按键泛着温润的光,发报键下方还刻着个模糊的“安”字,和历史顾问发的文物照片一模一样。

接下来的拍摄像被按下了加速键。林恬突然能精准地指出每个镜头的问题:“这个角度拍方敏的背影,得让旗袍下摆多晃半寸,她当年是跑着去送信的,不是走;”“日军军官的军靴跟太响了,1937年的制式军靴是软底,走在木板上应该是‘沙沙’声,不是‘咚咚’;”“肖途喝咖啡的杯子,边缘得有个缺口,他紧张时总爱用拇指蹭那个缺口——这是从《潜伏者心理分析》手稿里看来的细节。”

编剧经验让他能在现场改台词时行云流水。当演员说“我不能走”显得生硬,他立刻添上半句:“我走了,窗台上那盆茉莉谁浇?”——这是从隐藏剧情“方敏的家书”里看到的,真实的方敏总在信里问“你浇花了吗”,那是他们约定的暗号。

演员经验则让他能轻易get到表演的精髓。有场戏,方敏发现肖途“叛变”后,转身时的眼神总不对,林恬走过去,握住她捏着信纸的手:“别瞪他,也别哭,就想着——你从他眼里看到过光,现在那光灭了。”赵曼试了一遍,转身时睫毛颤了颤,没回头,却让监视器后的剪辑师红了眼眶。

资金到账的那天,林恬给全组加了餐,还租了台老式放映机,在片场放起了1948年的纪录片。看着屏幕上真实的街道、穿着旗袍的女人、骑着自行车的报童,道具组突然发现之前做的广告牌尺寸错了两寸,美术指导连夜重画,嘴里念叨着“林导怎么连这都知道”。

场地延期的权限帮了大忙。原本租的公馆只能用到月底,偏偏最后一场戏赶上连阴雨,林恬首接用权限续了一周,避开了雨季。群众演员调度指南则让他在拍“街头枪战”时游刃有余,知道哪个位置的 extras 该先跑,哪个该假装中枪,连倒地的姿势都符合当年的真实记载。

杀青那天,所有人都累瘫在地上,看着监视器里最后一个镜头:老年方敏坐在书店里,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野草》,扉页里夹着那枚书签,阳光透过玻璃窗,在“身是浮萍,心有归处”八个字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林恬摸着那台电报机,突然明白这些“经验”不是让他走捷径,而是让他能更敬畏地对待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细节。就像老导演说的:“拍历史,不是拍故事,是拍那些没说出口的牵挂。”

赵曼抱着奖杯走过来——她凭借方敏一角拿了最佳新人奖。“颁奖典礼那天,有个老太太找到后台,说我演的方敏,像极了她姑姑。”她眼里闪着泪,“她姑姑当年就是地下交通员,牺牲时口袋里也揣着半块桂花糕。”

林恬看着手机里不断上涨的玩家好评,有人说“肖途最后那个笑,让我哭了半宿”,有人说“去查了真实的历史,原来真的有那么多人,把名字刻在了纪念碑背面”。他想起抽奖获得的那些经验,突然觉得,所谓经验,不过是站在无数人的肩膀上,看清那些该被记住的模样。

夕阳落在电报机的“安”字上,像给那个字镀了层金边。林恬知道,这部戏拍完了,但那些故事,才刚刚开始被更多人看见。

杀青宴上,林恬被轮番敬酒,他酒量本就浅,几杯黄酒下肚,脸颊便泛了红。赵曼替他挡了几杯,笑着说:“林导今天得保持清醒,一会儿还有‘惊喜’呢。”

所谓的“惊喜”,是剪辑组连夜赶出来的片花。当投影仪亮起,画面里不再是紧张的潜伏剧情,而是拍摄时的花絮:林恬蹲在地上给群演讲戏,手指在泥地上画走位图;赵曼抱着剧本在片场角落背台词,嘴里反复念叨着“肖途你这个骗子”;男演员第一次哭戏卡壳时,林恬把那枚书签塞给他,低声说“想想你最对不起的人”……

片花最后,是那台民国电报机的特写。镜头缓缓推近,发报键上的“安”字被放大,叠印出历史顾问发来的那张老照片——照片里,穿军装的年轻人正对着电报机发报,胸前的口袋露出半角书签,和戏里的一模一样。

“这台电报机,是真的能发报的。”林恬接过话筒,声音有些发飘,“昨天试了试,发了条‘平安’,不知道能不能传到九十年前。”

全场安静了几秒,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历史顾问不知何时来了,拄着拐杖走到台前,颤巍巍地摸着电报机:“我爷爷当年用的,就是这种机型。他最后一条电报是‘任务完成,勿念’,可我们都知道,他没回来。”

林恬突然想起抽奖得到的《潜伏者心理分析》手稿,里面有段话:“每个潜伏者都在心里发过无数条没寄出的电报,收件人是家人,是爱人,是那些再也见不到的人。”

宴席散后,林恬独自留在片场。月光透过公馆的窗棂,照在空荡荡的刑场布景上。他走到那扇模拟的铁窗前,想象着当年那个真实的午后,阳光也是这样斜斜地打进来,落在某个人的眉骨上。

【叮,检测到宿主深度共情历史场景,解锁隐藏成就“历史的回响”】

脑海里的提示音再次响起,这次伴随着一段模糊的影像:穿长衫的年轻人攥着书签,在刑场上回头,眼里没有悲壮,只有释然——那眼神,和男演员最后那条过了的镜头,几乎一模一样。

“原来不是我教他演的。”林恬喃喃自语,“是那些没说出口的故事,借着我们的镜头,自己长出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隐形守护者》的后期制作顺风顺水。林恬用30年编剧经验打磨台词,把“方敏的家书”里那句“窗台茉莉开了,你说过要摘一朵别在我发间”加进了对白;用导演经验调整剪辑节奏,在肖途回忆往事时,故意让画面轻微晃动,像老电影的胶片瑕疵;用演员经验指导配音,让肖途说“我守住了”时,尾音带点不易察觉的哽咽——那是从《潜伏者心理分析》里“牺牲者最后的生理震颤”得来的细节。

100W现金被他换成了恒温柜,专门存放那台电报机和手稿,旁边摆着玩家寄来的各种老物件:褪色的家书、磨破的布鞋、锈迹斑斑的钢笔。有人在包裹里附纸条:“我爷爷的,他总说‘戏里演的,比我们记得清楚’。”

首映礼定在九月十八那天。影院里座无虚席,当片尾字幕升起,全场静默了足足半分钟,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被人搀扶着站起来,对着银幕深深鞠了一躬,哽咽道:“我等这声‘对不起’,等了六十年……”

林恬站在后台,看着监控画面里的这一幕,突然明白抽奖得到的那些“经验”,从来不是让他成为“大师”,而是让他有能力接住那些散落的记忆碎片。就像那台电报机,按下按键时发出的“滴滴”声,或许真的能穿越时空,传到某个等待回信的人耳边。

首映礼结束后,林恬收到一条陌生短信,来自那个写论文的玩家:“我爷爷今天来看了首映,他没哭,就是握着我的手说‘原来他们没忘’。”

林恬抬头看向夜空,星星亮得像电报机的按键。他想起片场那束斜斜的阳光,想起书签上被摸亮的字迹,想起赵曼说的“爷爷总说欠了太多人”。或许,所谓的经验,不过是让后来者有机会,替那些没说出口的牵挂,说一句“我们记得”。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银行到账提醒——那100W的利息到了。林恬笑着回复玩家:“下次做新游戏,去你爷爷家采风吧,我请他当顾问。”

窗外的风带着桂花的香气飘进来,像极了戏里方敏给肖途带的桂花糕。林恬摸了摸口袋里的书签,突然觉得,这场由抽奖开启的“经验”之旅,才刚刚走到第一章。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游戏帝国:神话创造者》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8S2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游戏帝国:神话创造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8S2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