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007章 第一次孤立

小说: 老槐树下的向阳窗   作者:玥亮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老槐树下的向阳窗 http://www.220book.com/book/8SKR/ 章节无错乱精修!
 

初秋的风裹着槐树叶,落在梅芳弄口的石板路上。晓棠提着两个布袋子,刚从巷尾的菜市场回来 —— 左边袋子里是赵阿婆爱吃的嫩菠菜和豆腐,右边是给王伯孙子小宇买的牛奶,昨天小宇说 “晓棠姐姐,我想喝牛奶长个子”,她就记在了心里。布袋子的提手勒得手心发疼,她却没在意,脚步轻快,想着早点把菜给赵阿婆送去,再帮她把水缸挑满。

离弄堂口还有几步远,晓棠就看见几个身影堵在那里 —— 是李婶、修鞋的老周、卖菜的刘姐,还有几个平时常找她修东西的居民。他们站在老槐树下,低声说着什么,看见晓棠过来,说话声突然停了,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她身上,像一层密不透风的网。

晓棠心里咯噔一下,脚步慢了下来,却还是笑着打招呼:“李婶、周叔,你们在这儿聊天啊?”

没人接她的话。李婶率先走过来,一把扯住她的袖子 —— 李婶的手很糙,是常年洗衣做饭磨出来的,指甲缝里还沾着点面粉,攥得晓棠胳膊生疼。“晓棠,你跟我们说实话,是不是不想让大家签字拆迁?” 李婶的声音带着急茬,眼睛盯着晓棠,里面满是焦虑,“我儿子下个月要订婚,女方要先看到婚房,我就盼着拆迁款凑首付,你要是拦着,我这婚还怎么订啊?”

晓棠被扯得一个趔趄,手里的布袋子晃了晃,牛奶盒撞在一起,发出 “哗啦” 的响。“李婶,我不是拦着大家签字。” 她急忙解释,想把袖子从李婶手里抽出来,“是补偿款太低了,每平比隔壁弄堂少了两千,我们再跟开发商谈谈,争取多要一点,对大家都好……”

“谈?怎么谈?等你谈成了,我儿子的婚都黄了!” 李婶打断她,声音拔高了些,引得路过的居民也围了过来,“昨天曦丫头都说了,你是想等开发商涨补偿款,好自己多拿点,哪管我们这些人的死活?”

“我没有!” 晓棠急得脸都红了,她看着周围的人,想从他们眼里找到一丝信任,可看到的只有怀疑和不耐烦。修鞋的老周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个没修好的皮鞋,头也不抬地说:“晓棠,不是我们不信你,可我们耗不起啊。我这修鞋摊,拆了就没地方摆了,我一把老骨头,去哪找活干?”

卖菜的刘姐也跟着点头:“就是啊,我老家的地被淹了,全靠这菜摊养活一家老小,要是等你谈,我们喝西北风啊?”

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声音像冰雹一样砸在晓棠身上。她攥着布袋子的手越来越紧,指甲掐进掌心,疼得她指尖发麻,可她还是想解释:“补偿款真的太低了,我们一起去找拆迁办,肯定能谈下来的……”

“谈?你能跟人家开发商谈什么?” 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从人群后传来,是王伯。他推着收废品的三轮车,慢慢走过来,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纸 —— 是小宇的入学通知书复印件,纸边己经被他摸得卷了毛。王伯的脸涨得通红,额头的青筋都鼓了起来,他把通知书举到晓棠面前,声音带着颤抖:“你看看!小宇明年要上小学,民办学校一年一万二,我收废品一个月才两千,就盼着拆迁款租个近点的房子,再凑点学费。你无牵无挂当然能等,我孙子要是因为你耽误了上学,你赔得起吗?”

晓棠看着那张入学通知书,上面 “缴费截止日期” 几个字像针一样扎在她眼里。她想起昨天给小宇送修好的书包时,小宇开心地说 “晓棠姐姐,我要背着新书包去学校”;想起王伯偷偷塞给她的两个苹果,说 “自家树上结的,甜”。这些画面和眼前王伯愤怒的脸重叠在一起,让她喉咙发紧,想说的话堵在心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王伯,您别激动,晓棠不是这个意思……” 赵阿婆的声音突然传来。她拄着拐杖,慢慢从人群里挪出来,手里还拿着晓棠昨天给她买的降压药。赵阿婆走到晓棠身边,想护着她,却被刘姐一把扶住:“阿婆,您别管,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老槐树下的向阳窗 这是我们跟晓棠的事。您年纪大了,不知道我们的难处,晓棠这是把我们当垫脚石呢!”

“你们胡说!” 赵阿婆急得拐杖都晃了晃,“晓棠是什么人,我最清楚!她帮我买菜、送药,帮你们修东西,没收过你们一分钱,她怎么会是那种人?”

“阿婆,您就是太心软了!” 李婶哼了一声,“她那是装好人,想让我们都听她的,好跟开发商要高价!”

赵阿婆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几个居民拉到一边:“阿婆,您先回家歇着,我们跟晓棠说清楚。”

晓棠看着赵阿婆被拉走时担忧的眼神,看着周围熟悉的面孔 —— 这些人,她帮李婶改过大衣的扣子,帮老周修过鞋架,帮刘姐钉过菜篮子,帮王伯补过三轮车的轮胎。可现在,他们围着她,指责她,怀疑她,把她当成了耽误他们生活的 “罪人”。

风又吹过来,槐树叶落在晓棠的肩上,像一层薄薄的雪。她突然觉得很累,累得连解释的力气都没有了。布袋子里的菠菜掉了出来,落在地上,沾了满是灰尘的泥水;牛奶盒也倒了,白色的牛奶流出来,在石板路上漫开,像一滩眼泪。

晓棠没去捡,也没再说话。她转身,朝着工坊的方向跑,脚步很快,像在逃离什么。居民们的议论声还在身后响,王伯的怒吼、李婶的抱怨、刘姐的指责,像潮水一样追着她,让她心口发闷,喘不过气。

她跑到工坊门口,手忙脚乱地掏出钥匙,钥匙串上挂着母亲留下的小铜铃,“叮铃叮铃” 响,像在哭。她打开门,闪身进去,“砰” 的一声关上木门,把所有的声音和目光都挡在门外。

工坊里很静,只有窗外老槐树的叶子沙沙响。晓棠背靠着门,慢慢滑坐在地上,布袋子掉在脚边,菠菜和牛奶撒了一地。她终于忍不住,肩膀开始颤抖,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掉在地上的牛奶里,晕开一圈圈小小的涟漪。

她不是委屈自己被指责,是委屈自己的一片真心,没能被人看见;是委屈那些她拼命想守护的人,却把她当成了敌人;是委屈自己明明想帮大家争取更多,却被当成了 “自私自利” 的人。

她想起母亲生前说的话:“棠棠,人心是暖的,只要你真心对人,别人也会真心对你。” 可现在,她看着工坊里的旧东西 —— 张爷爷的藤椅、王伯孙子的书包、李婶的旧大衣,突然觉得,人心好像没那么暖,好像很容易就被流言和焦虑,变得冰冷而陌生。

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还有赵阿婆的声音:“晓棠,你开门,阿婆给你带了热粥。”

晓棠捂着脸,哭得更凶了。她想开门,却没力气,只能靠在门上,小声说:“阿婆,我没事,您回去吧。”

门外的脚步声渐渐远了,只剩下老槐树的沙沙声。晓棠坐在地上,看着满地的菠菜和牛奶,看着工坊里熟悉的旧东西,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她知道,从今天起,弄堂里的一切,都不一样了 —— 她的坚守,她的真心,好像都变成了别人眼里的 “笑话”。

而此刻,在弄堂口的老槐树下,居民们还在议论着。王伯把小宇的入学通知书叠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叹了口气:“希望晓棠能早点想通,别耽误了大家。” 李婶也收起了急躁,小声说:“要是真能涨补偿款,谁不想等啊,可我儿子的婚等不起啊。”

他们都不知道,晓棠在工坊里哭了多久;不知道她为了帮他们争取补偿款,夜里查了多少拆迁政策;不知道那些被他们当成 “自私” 的坚持,其实是她能给大家的,最真心的守护。

阶层的鸿沟,不仅在于财富和地位,更在于那些藏在生存焦虑背后的、对彼此的不理解。而这场由精英阶层(张磊)挑起的流言,像一把刀,轻轻一划,就把底层原本温暖的邻里情分,划开了一道深深的伤口。



    (http://www.220book.com/book/8SK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老槐树下的向阳窗 http://www.220book.com/book/8SK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