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升起时,高林在厨屋熬桂花糯米藕,桂花香混合着甜味飘到晒场上。
仓红英举着报纸凑在煤油灯下,指尖一遍遍着照片边缘。
没想到有一天,她的儿子也能出现在报纸上!
高怀仁端着粥碗提醒:“行了,粥都凉透了。”
仓红英这才恋恋不舍的放下报纸,可嘴角还翘着,夹菜时筷子都在颤。
高井扒拉着碗里的虾肉,笑呵呵的说。
“今个在工地,我师父指着报纸问我是不是亲戚,我一看照片。乖乖!真是小林子!”
仓红英慌忙双手合十,朝着月亮拜了拜:“菩萨保佑!”
赵家四兄弟围在桌边,老四把脸贴在报纸上:“二爷是大名人啊!”
范二挺着胸脯:“那当然,也不看看是谁家的二爷。”
高林端着糯米藕从厨屋出来,铝锅沿还沾着糖汁:“爸妈,我先睡了。”
他眼皮发沉,嗓音里裹着倦意,从凌晨摸黑去鱼市口到现在就没歇着。
“快去吧。”仓红英望着儿子转身时晃悠的背影,伸手想替他拍掉肩上的面粉,手伸到一半又慢慢放下。
高林躺在床上,晒场上的谈笑声忽然轻了下去。
听着窗外赵家兄弟压低的说话声,母亲收拾碗碟时刻意放轻的磕碰声,眼皮像坠了铅块。
天没亮透时,高林踩着一地碎光出了西房,堂屋墙上的报纸被面糊糊得周正,像张簇新的奖状。
厨屋的鸡蛋和面糊已经被范二先运走了。
他打算做完五香龙虾肉后再出发。
不一会的功夫,二十斤龙虾肉便全部出锅,满满当当装满了两口铝锅。
高林用藤条把两口锅捆在自行车后座,锅身晃悠着。车轮碾过田埂时,身后的铝锅碰撞出“叮叮”的响。
日头刚冒红时,高林的自行车停在国营饭店门口,被前方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吓了一跳。
这生意可比他的小摊火爆多了,他还是有些低估了国营饭店在这个时代的影响力。
他从杂物间取回自己的炉子,顺手往柜台上放了一份油纸包裹的虾肉。
“给张师傅留的。”
等他骑车到鱼市口,范二的小船刚靠岸,那几个穿‘的确良’衬衫的青年正搬着东西。
见了高林就喊:“高林同志你可算来了!”
尤其是排队的人们,瞧见高林顿时喜笑颜开。
经过一天的时间发酵,高林的鸡蛋饼已经慢慢被城里的人们熟知。
许多人都知道鱼市口有个全盐渎都没出现过的饼,而吃过的人更是把它夸上了天。
可惜每天只有150份。不少人五点钟就在这等着了。
高林在范二和几位青年的帮助下,快速支好摊子。
有人注意到高林新带来的两口铝锅,被藤条绑的严严实实的,但里面却飘出一股香味。
排在队伍前面的大娘咽了口唾沫:“小师傅,你又做了什么哟,这么香。”
高林笑着解开藤条,将锅放在炉子上热了热,锅盖掀开的刹那,红汤裹着油花冒起泡泡,像琥珀里的火焰。
“乖乖!是虾肉!”有人凑上前,鼻尖差点碰到锅沿。
“小同志,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食神1982 这虾怎么卖的?”队伍中有人问道。
他们自从尝过高林的鸡蛋饼和糯米藕后,十分相信高林的手艺。
chapter_();
而且这股香味骗不了人。
“今个这虾肉只送不卖。”
高林话音刚落,隔壁卖油条的摊主手里的长筷“当啷”掉地。
排队的人先是一愣,随即炸开了锅:“真送?”
高林点点头,冲众人抱拳:“感谢各位这些天的捧场,今个送五十份给大伙尝鲜,算我谢客。”
“那明个送吗?”有人喊道。
高林笑着说:“仅限今天!”
这话音未落,就听见后头的人直拍大腿:“早知道四点就该来!”
高林摆好鏊子开始做饼。
头位食客递过铝饭盒:“给我盛这里面吧。”
虾肉落进饭盒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
那人走到一旁,尝了口就瞪大眼睛,顾不上烫嘴,用手捏着往嘴里送,最后把手指舔得发亮。
“鲜!香!弹!”他嘴里蹦出三个字。
众人瞧见那模样便已经明白了,这味道肯定美得很!
喉结不断滚动,吞咽声此起彼伏。
“小同志,明个买的话是什么价格。”有人还是比较关心价格的,毕竟虾子可不便宜。
“一毛一两。”高林回答道。
“乖乖,不便宜。”有人听到直啧舌。
有懂行的掰着指头算:“菜场虾子一块多一斤,还得要鱼票,剥完肉剩不了多少。”
那人一听,觉着有道理:“对哦,这还有调料和炭火费用,比自个买回去做还划算!”
排队的人们纷纷点头认同,是便宜。最重要的是,他们自个做没有高林做的好吃。直接买省时省力,口味还好!
随着队伍逐渐前行,锅中的龙虾在不断减少。
眼看是吃不上了,有人迫不及待的冲高林喊:“小同志,明个一定给我留一份啊!”
“凭什么!这讲究个先来后到!”
“就是就是!我明天三点就来排队!”
范二在一旁包饼,瞅着争先恐后的人群,心中无比佩服自家二爷,做啥都能卖的火爆!
徐志强站在人群中,他今天五点半就来排队了,正巧排在了第五十个。
他望着铝锅中的虾肉,心中暗自庆幸:还好今天没去国营饭店,险些就错过这一份免费且美味的虾肉。
轮到他时,饭盒里落进十只虾肉,汤汁顺着盒壁晃悠。
他摸出皱巴巴的毛票,手指在饭盒沿上蹭了蹭,想说的话在舌尖打了个转。
“小同志”他刚开了个头,就看见范二往这边瞅,旁边穿的确良衬衫的青年也纷纷看来。
徐志强的舌头突然跟打了结似的,最终那句“最近查得紧”还是咽回了肚里,化作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他需要那份每月三十八块五的工资,需要粮本上那二十斤细粮来养活妻儿。
犯不着为一个只见过几面的摊主,把自个饭碗砸了。
离开时,他回头望了眼排队的人群,煤炉的青烟裹着饼香升起来,在晨光里摇晃。
他把饭盒往怀里揣了揣,铝皮贴着肚皮发凉,想起昨天看到的那一份内部文档,鞋底在地面磨得沙沙响。
终究没再回头。
(http://www.220book.com/book/8VI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