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0章 抓螃蟹

小说: 食神1982   作者:高莫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食神1982 http://www.220book.com/book/8VIH/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下午两点半。

稻田里的水已然放干,经过这两日的暴晒,原本泥泞的土地渐渐收紧了水分。

空气中弥漫着干燥泥土和成熟稻谷混合的独特气息,那是丰收的前奏。

明天,开镰秋收的号角就要吹响了。

高林的自行车,稳稳地停在了云苓的家前。

云苓正坐在屋前矮凳上,就着午后明亮的阳光,专注地穿针引线。

她手中拿着的,是那双为高林精心缝制的新鞋。

鞋底已纳好,针脚细密均匀,此刻她正细细地绱着鞋面。

阳光勾勒着她柔和的侧脸轮廓,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神情专注而温柔。

自行车的铃铛清脆地“丁铃铃”一响,打破了宁静。

云苓闻声抬头,瞧见笑容满面的高林,脸上立刻漾开一个甜甜的笑容,声音轻轻软软地唤了一声。

“林子哥。”

东屋里也适时传出李寡妇带着笑意的声音。

“是林子回来啦?”那声音听着比前些日子有力气多了。

高林应道:“哎,阿姨,是我!”

他对着东屋方向提高声音。

“我把云苓带去家里吃晚饭,晚点我给您带饭回来!”

屋里传来李寡妇更显轻快的声音:“慢点骑,不着急啊!”

语气里是满满的放心和欢喜。

高林支好自行车,拍了拍结实干净的后座,对着云苓一扬下巴:“上车!”

云苓放下手中的针线鞋面,仔细收好。

这次,她没有羞涩地低着头。

坐在后座上,目光坦然地看着田埂四周。

田地里,不少农户检查着田埂的结实程度,或是整理着明日收割要用的镰刀和草绳。

她看到了远处田里忙碌的高林父母。

高怀仁和仓红英也投来了目光。

虽然心里仍有些微的紧张,但身前高林那宽阔的背脊传来的体温,让她慢慢安下心来。

她朝着田埂方向,对着仓红英和高怀仁,露出了一个清淅而甜美的笑容。

仓红英站在自家田里,看着儿子载着那个清秀姑娘远去的背影,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她用骼膊肘碰了碰旁边闷头整理农具的高怀仁,声音里带着满足。

“以前没仔细瞧,这小云苓,长得还真体面啊。性子看着也温和。”

高怀仁抬头望了一眼,没说话,只是“恩”了一声,但紧抿的嘴角也微微向上弯了弯。

高井在一旁也憨厚地笑着。

一家人正沉浸在这份和睦温馨的气氛里说笑着。

突然,一个略显急促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

“红英啊!看见没?看见没?”

只见高秀巧从一旁的田埂深一脚浅一脚地跑来。

她脚上手上都沾着湿泥,脸上虽努力堆着“大难临头”般的急切,但那眼神里却透着一股笑意,直勾勾地盯着仓红英。

她指着高林和云苓早已远得只剩下两个小黑点的方向,语气夸张。

“小林子带着李寡妇家那姑娘呢!这事你们知不知道啊?”

仓红英脸上的笑意淡了下去,她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灰,瞥了高秀巧一眼,语气平淡。

“知道啊,怎么了?我家林子带他对象回家吃饭,有什么问题吗?”

“对象?”

高秀巧立刻拔高了声调,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拍着大腿。

“哎呀红英啊!她家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吗?那成分不好呀!这以后要是再有事,你家也要跟着倒楣!

还有啊,那姑娘是个哑巴呀。

这东西会遗传的,这可是关系到子孙的大事啊!”

仓红英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看着高秀巧那副“我为你好”的夸张嘴脸,一股无名火就往上窜。

她没好气地呛声道:“成分?这都哪一年的事了?上头早就不提了!再说了”

她声音陡然拔高:“谁告诉你人家是哑巴的?人家会说话!要你操这份闲心?”

她顿了顿,目光像刀子一样刮过高秀巧那张有些慌乱的脸,话锋一转,带着毫不掩饰的讽刺。

“秀巧啊,我看你还是先想想办法,把欠人家刘木秀家的那笔钱赶紧还上吧!

天天堵着你家大门要帐,不难望啊。”

仓红英这番话,精准地戳中了高秀巧眼下最痛的伤疤。

她脸上的血色“唰”地一下褪得干干净净:“我们家的事不用你操心!”

仓红英立刻把这话原封不动地怼了回去。

“哟,那巧了。我们家的事,也用不着你操心!管好你自己那一摊子烂帐吧!”

高秀巧被噎得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脸涨成了猪肝色,一肚子火没处撒,指着仓红英。

chapter_();

“你你”了半天,最终一个字也蹦不出来,只得狠狠一跺脚,悻悻地转身,作者“高莫”推荐阅读《食神1982》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背影都透着狼狈和怨气。

高井看着高秀巧几乎是落荒而逃的背影,有些纳闷地挠了挠头,低声问父母。

“秀巧大姑以前好象不是这样的?”

在他印象里,高秀巧虽然嘴碎点,但以前帮衬邻里,调解点小矛盾也算积极。

可眼下不知道怎么了,说话总是阴阳怪气带刺,尤其对自家弟弟的事,似乎格外盯着不放,恨不得找出点毛病来。

高怀仁放下锄头,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望着高秀巧那消失在田埂拐弯处的背影,沉默了几秒,才闷声闷气地说了一句。

“人嘛,总是会变的。日子顺了,看别人不顺眼。日子不顺了,看别人更不顺眼。”

话语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唏嘘。

高林载着云苓,一路穿行在弥漫着稻香的乡间小路上。

远远就看见赵家四兄弟蹲在码头边。

他们面前放着两个大木桶和一个小桶,手脚麻利地剥着小龙虾。

青黑色的虾壳在他们灵巧的手指间翻飞,露出里面粉白的虾肉,丢进旁边盛着清水的小桶里。

动作熟练,配合默契。

“二爷!”“林子回来啦!”

瞧见高林带着云苓过来,四人纷纷停下手里的活计,笑着打招呼。

云苓从后座上下来,腼典的冲几人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了。

高林的视线落在其中一个最大的木桶里,不由得“咦”了一声。

只见那桶里,青黑色的小龙虾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挥舞着钳子,活力十足,几乎要满溢出来,比起往日的量明显高出了一大截。

旁边另一个小桶里,已经剥好的虾肉也堆起了尖儿。

“乖乖。”

高林忍不住惊叹:“今个产量这么高吗?”

赵老二推了推鼻梁上那副用胶布缠着腿的旧眼镜,脸上带着一丝笑容,解释道。

“现在沟渠里水放得差不多了,就剩些浅水洼,那些虾子就都集中到那几处有水的坑里了。网兜往水草下一抄就是一大捧,省事多了。”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上点忧虑:“不过,等过了十月之后,天气冷下来,这些小龙虾就该钻泥洞了,到时候就难抓了。”

高林点点头,笑意收敛。

赵老二说到了关键点上。其实这个问题他早就考虑过多次。

十月中下旬,秋意渐浓,早晚温差变大,水温下降,小龙虾活动减少,钻洞越冬,产量会断崖下跌。

而目前,五香龙虾仁几乎成了他摊位上除鸡蛋饼之外最热销的产品,是支撑他快速积累资金的重要来源。

必须得想一个办法,在龙虾季结束前,找到能顶替它位置的新产品。

高林的眉头微微蹙起,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就在这时,河对岸传来范二咋咋呼呼的声音:“嘿!”

只见范二正蹲在码头边的浅水处,手里捏着一根细细长长的芦苇杆子。

他小心翼翼地靠近水边,朝着泥洞里探去,嘴里还念念有词。

突然,他手腕一抖,猛地往外一拽!

芦苇杆的顶端,夹着一只张牙舞爪的小螃蟹。

那螃蟹不大,背壳也就比铜钱稍大一圈,青褐色的螯钳徒劳地挥舞着。

“哈哈!逮着了!”

范二得意洋洋地把那只小螃蟹从芦苇杆上摘下来,丢进旁边一个破瓦罐里,里面已经有三四只同样大小的螃蟹在爬动了。

“这玩意笨得很,夹住棍子就不松。”

高林的目光瞬间被那瓦罐里爬动的小螃蟹吸引住了。

螃蟹!

现在正是农历八月末,马上就是“九月团脐十月尖”的时候,母蟹的蟹黄开始了,再往后,公蟹的蟹膏也会越来越丰腴。

记忆中,隔壁的建湖县,好象从几年前就开始尝试人工围网养殖河蟹了。

虽然规模不大,但货源是有的。

盐渎本地市场上,野生小个头的河蟹并不少见,高林记得大概是两毛钱左右一斤?

“螃蟹”

高林喃喃自语。

一个清淅的计划迅速在他脑海中成形:小龙虾快过季了,那就无缝衔接上螃蟹。

小螃蟹有小螃蟹的吃法,大闸蟹有大闸蟹的吃法。

盐渎本地人吃蟹,大多就是清蒸,或者用面粉裹了油炸。

但他脑子里,装着后世无数种螃蟹的烹饪方法。

香辣蟹、酱爆蟹、醉蟹、蟹粉豆腐、蟹黄汤包

这些东西一旦做出来,吸引力绝不会比五香龙虾仁差。

“二爷,你看什么呢?”

范二拎着他的破瓦罐,淌着水走了过来,好奇地看着高林。

高林回过神,脸上绽放出一个充满信心的笑容,他指着瓦罐里那些还在努力攀爬的小东西。

“我们接下来,搞螃蟹!”



    (http://www.220book.com/book/8VI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食神1982 http://www.220book.com/book/8VI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