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
数据中心的警报声突然划破凌晨的宁静,蔡文雅猛地从折叠床上弹起,额前的碎发黏在汗湿的皮肤上。屏幕上,代表“天驭一号”实验舱的红点正疯狂闪烁,旁边的温度数值像失控的秒表般飙升:62℃、65℃、68℃……
她抓过搭在椅背上的外套,指尖划过冰凉的金属桌沿时,带倒了半杯冷掉的咖啡。深褐色的液体在地面晕开,像极了发射那天,星砂草叶上凝结的褐色汁液。“高融!实验舱温度异常!”她对着对讲机大喊,声音因刚睡醒而带着沙哑。
隔壁休息室的门“砰”地被撞开,高融冲了出来,铜质徽章在白色便装的领口闪着冷光。他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面包,显然是被警报声从睡梦中拽醒的。“怎么回事?”他一边问,一边飞快地调出实验舱的实时数据,手指在触控板上翻飞如舞。
屏幕上的三维模型里,实验舱的舱壁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红,像块被火烤的烙铁。辐射探测器的数值条己经顶到了红色警戒区的顶端,旁边跳出一行刺眼的警告:【探测器过载,数据中断】。
“昨晚23点17分开始的异常,”蔡文雅快速滑动着日志记录,指尖因用力而泛白,“辐射探测器先出现波动,紧接着温度开始爬升。现在舱内温度71℃,超过安全阈值11℃,再这样下去会触发自爆程序!”
高融突然按住她的手腕,目光死死盯着屏幕角落的小窗——那是实验舱内部的监控画面。透过模糊的镜头,可以看到舱壁上凝结着一层细密的白色结晶,像冬天窗户上的冰花,却在高温下泛着诡异的光泽。“是辐射结晶,”他的声音沉得像块石头,“探测器过载产生的强辐射,让舱内金属发生了晶格变异。”
蔡文雅的心猛地一沉。她想起发射前检查实验舱时,约翰逊教授反复叮嘱:“太空辐射就像看不见的砂纸,时刻在打磨航天器的骨架。星砂草能在辐射区存活,或许藏着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当时只当是老教授的玩笑,此刻却像道闪电劈进脑海。
“李伯!李伯在吗?”她抓起对讲机,按下培育基地的频道,电流声里混着隐约的风声。
半晌,对讲机里传来老人苍老的回应,带着刚睡醒的迷糊:“丫头啊……这么早,啥事?”
“星砂草!培育基地的星砂草怎么样了?有没有异常?”蔡文雅的声音忍不住发颤。
那边沉默了几秒,接着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是李伯惊惶的叫喊:“坏了!东南区那片蔫了!叶子卷得像麻花,根须还往外冒白水!跟上次矿区废料泄露时一个样!”
蔡文雅和高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凝重。高融抓起车钥匙:“去基地!”
越野车在黎明前的公路上疾驰,车灯劈开浓重的雾气,路边的白杨树像沉默的哨兵往后倒退。蔡文雅翻看着星砂草的资料档案,指尖划过屏幕上的照片——那些翠绿的草叶在阳光下舒展,根须在透明的营养液里交织成网,像片微型的绿色星空。“你看这个,”她指着一段记录,“星砂草的细胞液里含有黄酮类物质,能吸收辐射并转化成荧光能量。上次在矿区,就是用它们来净化土壤的。”
高融猛地打了把方向盘,轮胎摩擦地面发出刺耳的尖叫:“你的意思是……星砂草在替实验舱‘预警’?”
“不止预警,”蔡文雅的目光亮了起来,“它们可能还能解决问题。李伯说根须冒白水,那是细胞液结晶的表现——这是它们的自保机制,说不定这种结晶能中和辐射产生的金属晶格变异。”
培育基地的塑料大棚里弥漫着淡淡的腥甜气,像雨后泥土混着青草的味道。李伯蹲在蔫掉的星砂草旁,手里捏着片卷曲的叶子,指腹上沾着乳白色的汁液。看到他们进来,老人急忙站起来,裤脚沾着湿漉漉的泥土:“你们看,这水一晒就发光!”他把叶片对着刚露头的朝阳,果然有细碎的荧光在汁液里流动,像揉碎的星子。
蔡文雅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取下一点汁液,放在便携式显微镜下。屏幕上,无数微小的晶体在旋转,折射出彩虹般的光,像一群舞动的微型星球。“没错,是辐射诱发的结晶,”她抬头看向高融,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这些结晶在吸收辐射能量!如果能把它们注入实验舱……”
“风险太大,”高融打断她,指尖在手机上快速计算,“实验舱的管道内径只有3毫米,结晶很容易堵塞。而且我们不知道需要多少剂量,过量可能会腐蚀舱壁。”
蔡文雅突然想起什么,抓起对讲机调到国际频道:“约翰逊教授,能收到吗?”
半晌,对讲机里传来老教授标志性的大嗓门,夹杂着实验室里的仪器蜂鸣:“蔡!我的咖啡刚煮好,你们那边是不是天亮了?”
“教授,星砂草的细胞液结晶能中和辐射诱发的金属晶格变异吗?”蔡文雅首接切入正题。
那边沉默了几秒,接着是翻书的沙沙声:“没错!1987年在切尔诺贝利,有人用类似的植物结晶处理过辐射废料……等等,你们的‘天驭一号’出问题了?”
蔡文雅简明扼要地说明情况,高融则把星砂草汁液的光谱分析图发了过去。等待回复的间隙,李伯抱着一捆新鲜的星砂草走进来,草叶上还挂着露水:“这是西边那片没蔫的,我刚割的,根须壮着呢。”
蔡文雅看着那些翠绿的草叶,突然注意到个细节:蔫掉的星砂草都朝着实验舱的方向倾斜,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她掏出手机打开星图软件,“天驭一号”此刻正运行到基地上空,两者的连线恰好与草叶的倾斜方向重合。“它们在‘瞄准’辐射源,”她喃喃道,“这些草比我们的仪器更敏感。”
对讲机里突然爆发出教授的欢呼:“找到了!计算公式在这里!浓度5%的汁液,按每立方米0.3升注入,就能中和结晶而不损伤舱壁!快!你们还有47分钟,再晚实验舱就会启动自爆程序!”
李铭带着队员们冲了进来,每人手里都抱着个巨大的榨汁机。“文雅姐,高哥,机器准备好了!”他眼镜滑到鼻尖上,露出兴奋的红脸蛋,“刚测了,新鲜的星砂草汁液结晶活性是蔫掉的3倍!”
大棚里瞬间忙碌起来。星砂草被扔进榨汁机,翠绿的汁液顺着管道流进透明的容器里,在阳光下泛着荧光。蔡文雅一边盯着浓度计,一边指挥队员添加蒸馏水:“再稀释2个百分点……对,保持这个流速。”高融则在一旁联系地面控制中心,协调注入程序。
李伯蹲在角落里,用粗糙的手掌轻轻抚摸着蔫掉的星砂草,像在安抚生病的孩子。“这些草啊,”他叹了口气,“比人懂报恩。当年矿区遭了灾,是它们把土地养回来的。现在又来帮咱们的火箭了。”
蔡文雅的心被这句话轻轻撞了一下。她看着那些蔫掉的草叶,突然意识到,这些看似柔弱的植物,其实一首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什么——就像守在数据中心的自己,像在实验室里熬夜的教授,像每个为“天驭一号”付出过的人。
“汁液准备好了!”李铭举着装满绿色液体的容器大喊。
高融接过容器,快步走向停在大棚外的通讯车。蔡文雅跟在后面,看着他将汁液连接到注入系统,指尖在控制板上输入参数。屏幕上,“天驭一号”的轨道图像条银色的项链,缠绕在蓝色的地球模型上。
“注入倒计时10秒。”高融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到每个人耳中,大棚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榨汁机的余震还在轻微作响。
“10,9,8……”李伯攥紧了手里的草叶,指关节发白。
“3,2,1,注入!”
屏幕上,代表汁液的绿色线条顺着虚拟管道缓缓流入实验舱。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盯着温度曲线——78℃,77℃,76℃……红色的数值像退潮般缓慢回落,辐射探测器的数值也开始跳动,从溢出状态逐渐趋于平稳。
“结晶在溶解!”蔡文雅指着实验舱的监控画面,舱壁上的白色结晶正在绿色汁液的冲刷下慢慢消失,露出原本的金属光泽。
李铭突然欢呼起来,抱住身边的队员又蹦又跳。李伯抹了把眼睛,转身走向大棚深处:“我去看看东边的草,该浇水了。”蔡文雅看着他的背影,发现那些蔫掉的星砂草,叶片似乎悄悄抬起了一点,像在舒展腰身。
三天后,数据中心的庆功宴简单却热烈。蔡文雅举着果汁杯,和屏幕里的约翰逊教授碰杯。老教授的实验室里多了盆新的星砂草,是李伯特意寄去的种子培育的,此刻正朝着屏幕的方向倾斜,草叶上的露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这些草会成为我们的新同事,”教授笑着说,“我打算让它们参与下一次的火星探测器实验。”
李伯捧着个布袋走进来,上面用红线绣着个小小的火箭图案。“丫头,高小子,”他打开布袋,里面装满了的星砂草籽,在阳光下泛着油光,“这些是东南区那片结的籽,我留着明年种。它们见过太空的样子,长出来的草,肯定能看得更远。”
蔡文雅捏起一粒草籽,放在指尖轻轻揉搓。草籽很轻,却仿佛握着整个星空的重量。她走到露台上,晚风带着青草的气息拂过脸颊。夜空中,“天驭一号”的轨迹像条银色的线,在群星间穿梭,偶尔有流星划过,拖着长长的尾巴,像草叶上滑落的露珠。
高融走到她身边,铜质徽章在星光下闪着微光。他递过来一杯热咖啡,温度透过纸杯暖着手心。“看那边,”他指着培育基地的方向,黑暗中,一片新栽的星砂草正在风中摇曳,草叶上的荧光像无数只萤火虫,在地面拼出条闪烁的光轨,与天上的星轨遥遥相对。
“你看,”蔡文雅轻声说,指尖的草籽仿佛在发烫,“它们在写新的故事。”
星光落在两人肩头,也落在那些破土而出的希望上。蔡文雅知道,无论是天上的火箭,还是地上的草木,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这片土地与星空的约定。就像那些星砂草,根扎在泥土里,却始终望着苍穹,用每一片草叶、每一粒草籽,悄悄编织着跨越天地的纽带。
而这份约定,星轨为证,岁月为凭,永远不会褪色。
作者“爱德华18”推荐阅读《在天有缘》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A11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