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对许雯说道:“小许,如果以后有人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来对你进行道德绑架,你可千万别怂!直接怼回去就行。”
“他们不是喜欢讲这个歪理嘛,那咱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比如说,按照他们的逻辑,既然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会治病的医生,那么我倒想问问了,为什么世界上每天还有那么多人因病离世呢?难道这些病人都是因为遇到了那些所谓‘不会治病的医生’才失去生命的吗?再比如,要是真如他们所说,没有不好吃的食物,只有不会做饭的厨师,那我倒是要好好请教一下了,难不成连狗屎也能被烹饪成美味佳肴吗?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嘛!”
“而且,如果每个学生天生就会读书,学习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就如同呼吸一般自然和轻松,那么想要进入清华北大这样的顶尖学府岂不是易如反掌、跟放个屁似的简单?如此一来,人人都能轻轻松松地考上清华北大,那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呢?教育这份工作又该由谁去承担呢?所以说呀,那些随意拿这句话来压人的家伙,根本就是不讲道理嘛!”
“孔子子弟子三千,圣贤也才有72个,无论怎么教,总有不学习的学生。”
许雯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仿佛找到了应对的利器。次日,面对同事的“好意”提醒,她嘴角微扬,从容不迫地开口:“那照您的说法,没有治不好的病,怎么医院里每天还有人离世呢?还是说,没有不好吃的食物,连狗屎都能被厨师变成珍馐佳肴?如果真是这样,清华北大岂不是要人满为患,连看门的大爷都得是博士学历了。”
说完,她轻轻一笑,转身离去,留下一众同事面面相觑。
许雯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却暗藏锋芒,办公室里瞬间静得连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
一位平日里爱指点江山的同事,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张了张嘴却没能挤出半个字来。
他身旁的另一位老师,则是一脸愕然,似乎正努力消化许雯的反击。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许雯自信满满的脸庞上,她轻轻整理了一下衣袖,那姿态,仿佛是在无声宣告:教育的真谛,从不在于盲目揽责,而在于因材施教,理解与尊重。
李老师的话语犹在耳畔,许雯心中愈发坚定。一日课后,她正欲离开教室,一位家长迎面走来,神色中带着几分挑剔:“许老师,我听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家孩子成绩怎么还不见长进呢?”许雯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目光清澈如泉:“那照您的逻辑,岂不是没有治不了的病,为何世间还有不治之症?又或者说,没有不好吃的食物,难道连腐木烂叶都能被厨师变成美味佳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成长之路各不相同,因材施教,方能静待花开。”
言罢,她轻轻摇头,留下一抹从容的背影,家长愣在原地,若有所思。
许雯脑海中迅速闪过李老师的教导,面对家长的质疑,她从容不迫地领着家长走到窗边,指向窗外那棵历经风霜却依然坚韧的老树:
“您看,就像这棵树,有的枝叶繁茂,有的却枯黄凋零,不是因为阳光雨露不公平,而是每片叶子都有自已的生长节奏。教育亦是如此,孩子们各有各的天性与节奏,用同一套方法去苛求,就如同期望所有叶子都同时翠绿,既不现实,也不公平。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像园丁一样,细心观察,因材施教。”
阳光斑驳地洒在教室外的走廊上,许雯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再比如,您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那我倒要问问,如果真能如此,为何历史上圣贤寥寥,大多数人仍是芸芸众生?正如那浩瀚书海中,名著虽多,可读懂并深受其益的又有几人?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的魔法,而是点燃心灵火焰的火种。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独特的玉璞,需要我们细心雕琢,而非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
孤标傲世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H3F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