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典籍上说:如果观察事物不清晰,这就叫做不明智。它的过错是懒散,它的惩罚是经常处于阴暗之中,它的极端表现是生病。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草木异常作怪,会有昆虫带来灾祸,会有羊出现异常,会有眼睛生病,会有红色的不祥之兆。这是因为水气过重而克制了火气。
如果观察事物不清晰,这就叫做不明智。《诗经》中说:“你的德行不明亮,就会失去辅佐和大臣;你的德行不明亮,就会失去支持和依靠。”意思是说,如果上面的人不明智,就会被黑暗和迷惑所遮蔽,无法分辨善恶,亲近小人,纵容同类,让无功之人受到奖赏,有罪之人不被惩罚,百官就会废弛混乱。这种失误就在于过于宽松,所以它的过错是宽松。盛夏时节,白天漫长,暑气用来滋养万物,而政策过于松弛,所以它的惩罚是经常处于阴暗之中。阴暗则会导致冬季温暖,春夏季节不协调,伤害百姓,所以最终会导致疾病流行。如果刑罚不执行,霜就不会杀死杂草;如果由臣下随意处置,就会在不该杀的时候杀人,所以会出现草木异常作怪。一般来说,妖怪的表现形式,外貌上会通过服饰体现,言语上会通过诗歌体现,听觉上会通过声音体现,视觉上会通过颜色体现。五种颜色是万物的重要分类,它们体现在灾异现象中,所以圣人认为这是草木的异常。温暖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昆虫,所以会出现昆虫的灾害,比如螟螣之类的害虫该死不死,不该生而生,或者数量比平常多而引发灾害。刘歆认为这属于心胸狭隘的表现。在《易经》中,刚健而包含柔顺的卦象是“离”,“离”卦代表火,也代表眼睛。羊的角向上,蹄向下,刚健而包含柔顺,羊的眼睛大而明亮,代表精明。如果观察事物的气被破坏,就会出现羊的灾祸。另一种说法是,在炎热的夏天,羊容易大量死亡,或者出现怪异现象,也是这种情况。如果影响到人,就会导致眼睛生病,所以会出现眼疾。火的颜色是红色,所以会出现红色的灾异现象。凡是视觉受损的,都是因为火气受伤,火气受伤就会被水气克制。如果最终导致疾病流行,那么顺应这种情况,它的福气就是长寿。刘歆在解释这段文字时,认为会出现羽毛昆虫的灾害,鸡的灾祸。他认为在天文上,南方的喙星是鸟星,所以代表羽毛昆虫;灾祸也与羽毛有关,所以是鸡;鸡在《易经》中属于“巽”卦。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关于“恒奥”的解释,刘向认为在《春秋》中表现为没有冰。小的阴暗现象不记录,只有没有冰的时候才记录,这是举一个大的例子。京房的《易传》中说:“俸禄没有按照规定发放,这就叫欺骗,它的过错是阴暗,雨雪西面八方地落下却很温暖。臣子享受俸禄和安逸,这就叫混乱,阴暗而滋生昆虫。知道有罪却不惩罚,这就叫宽松,它的阴暗现象,夏天暑气会杀人,冬天植物却开花结果。多次犯罪却不惩罚,这就叫失去征兆,它的过错是本该寒冷却阴暗六天。”
在鲁桓公十五年的春天,出现了“亡冰”的现象。刘向认为,按照周历的春季,实际上是现在的冬季。此前,鲁国与邻国连续作战,三次战斗中两次失败,导致国内失去民心,国外失去诸侯的支持。鲁桓公不敢实施刑罚,而郑伯突篡夺了兄长的君位,鲁桓公却与他亲近,纵容同类,没有明确区分善恶的惩罚。董仲舒则认为,这一现象象征着鲁桓公的夫人行为不正,阴柔失去节制。
在鲁成公元年的二月,出现了“无冰”的现象。董仲舒认为,当时鲁国正处于宣公的丧期,君臣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悲哀之心,反而导致阳气过盛,还进行了丘甲。刘向则认为,当时鲁成公年幼弱小,政治松弛,因此出现了这种现象。
在鲁襄公二十八年的春天,也出现了“无冰”的现象。刘向认为,此前鲁襄公扩充三军,有对外用兵的意图,导致邻国关系不和,邻国还侵犯了鲁国的三个边境地区,鲁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长达十多年,接着又遭遇饥荒,百姓怨声载道,臣子离心离德。鲁襄公因害怕而采取宽松政策,不敢实施刑罚。楚国的行为如同蛮夷,而鲁襄公却有追随楚国之心,没有明确区分善恶的应对。董仲舒的看法大致相同。还有一种说法是,水旱灾害、寒暑变化,天下各地都可能遇到,因此说“无冰”是一种普遍现象,但这种情况在不同地方的表现却各不相同。鲁桓公时期,他杀兄弑君,导致宋国陷入混乱,与郑国交换城邑,背叛周王室。鲁成公时期,楚国在中国横行霸道,王札子杀害了召伯和毛伯,晋国击败了周天子的军队,而周天子却无力讨伐。鲁襄公时期,天下诸侯的大夫都掌握了国家大权,君主无法控制。这种情况逐渐加剧,善恶不分,刑罚不执行,周朝因为过于宽松而衰落,秦国因为过于急切而灭亡。因此,周朝在寒冷的岁月中逐渐衰亡,而秦国在温暖的年份中最终灭亡。
汉武帝元狩六年冬天,没有结冰。此前,汉武帝连续多年派遣大将军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攻占祁连山,穿越大沙漠,穷追单于,斩杀匈奴十余万。班师回朝后,汉武帝大肆庆功封赏。为了体恤百姓的辛劳,这一年汉武帝派遣博士褚大等六人带着符节巡行天下,慰问鳏寡孤独,救济贫困百姓,选拔遗落的贤才和独行君子到皇帝所在之处。各地郡国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上报给丞相和御史大夫。天下百姓都为此感到高兴。
汉昭帝始元二年冬天,也没有结冰。当时汉昭帝年仅九岁,大将军霍光主持朝政,开始推行宽松的政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赢得人心。
鲁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出现了“陨霜不杀草”的现象。刘歆认为这是草木的异常作怪。刘向则认为,按照周历,十二月相当于现在的十月。在《易经》中,五是天的位置,也是君主的位置。九月阴气开始到来,五与天位相通,其卦象为“剥”,象征着万物开始凋落,开始大规模的肃杀,这表明阴气听从阳气的命令,臣子要听从君主的命令后才能执行杀戮。然而在十月,霜己经降下却不能杀死草,这说明君主的刑罚没有执行,是宽松政策的体现。当时,公子遂专权,三桓家族开始世代为官,上天警告说,从此以后,这些人将会作乱。鲁文公没有醒悟,后来公子遂果然杀害了子赤,三家也驱逐了鲁昭公。董仲舒的看法大致相同。京房的《易传》中说:“臣子执行命令过于宽松,这就叫不顺,其异常表现就是霜不能杀死草。”
《尚书序》中说:“伊陟辅佐太戊的时候,亳地出现了桑树和谷树共生的怪异现象。”古书上说:“这两棵树一起长在朝堂上,七天就长得像两手合围那么粗了。伊陟告诫太戊要修养德行,结果这两棵树就枯死了。”刘向认为,商朝的国运己经衰落,高宗武丁继承了衰败的局面而兴起,他尽到了晚辈的孝道,天下人都响应他。等到他获得了显赫的荣耀之后,却对政事懈怠起来,国家将要陷入危亡,所以桑树和谷树的怪异现象就出现了。桑树象征着丧事,谷树象征着生长,生杀的权力丧失,落到了下层,这是近于草木作怪的现象。还有一种说法是,野生的树木长在朝堂上并且迅速生长,预示着小人将突然占据大臣的职位,危害国家,这是朝堂将要被掏空的征兆。
《尚书序》又说:“高宗武丁祭祀成汤的时候,有一只野鸡飞到鼎耳上鸣叫。”祖己说:“先向祖先祷告,然后端正祭祀的事。”刘向认为,野鸡鸣叫的是雄鸡,以红色为主。在《易经》中,“离”卦象征野鸡,野鸡属于南方,这是接近于红色的灾异现象。刘歆则认为这是羽毛昆虫的灾害。《易经》中有“鼎卦”,鼎是宗庙的器具,主持宗庙器具祭祀的是长子。野鸟从外面飞来,占据了宗庙器具的主宰地位,这象征着继承人将要改变。还有一种说法是,鼎有三足,象征三公,而以鼎耳来行动。野鸟占据鼎耳,预示着小人将占据公位,败坏宗庙的祭祀。野生的树木长在朝堂上,野鸟进入宗庙,这些都是败亡的征兆。武丁感到恐惧,与忠臣贤士商议,修养德行,端正祭祀之事,对内举荐傅说,把国家政事交给他,对外征伐鬼方,以安定中原各国,所以能够消除树木和野鸟的妖异现象,获得百年的寿命,这就是所说的“六种灾害出现,如果能够共同抵御,五种福气就会降临,显现在天下”啊。还有一种说法是,金气克制木气,木气就会失去柔韧的特性。
鲁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李树和梅树结了果实。刘向认为,按照周历,十二月相当于现在的十月。李树和梅树在这个时候本应凋落,但反而开花结果,这是接近草木作怪的现象。先开花后结果,但没有记载开花,是因为记录重要的现象。阴气完成了阳气的事情,象征着臣子专权,作威作福。一方面,冬季本应肃杀,却反而生长,象征着骄横的臣子本应被诛杀,却没有受到惩罚。所以,冬天开花,象征着臣子邪恶的图谋刚刚开始但还没有得逞;而结了果实,则意味着己经得逞了。当时鲁僖公去世,公子遂专权,鲁文公没有醒悟,后来发生了子赤之变。还有一种说法是,君主过于宽松,阴气无法收敛,所以花和果实又重新生长。董仲舒认为,李树和梅树结果,象征着臣子势力强大。古书上说:“不该开花却开花,要更换大夫;不该结果却结果,要更换宰相。”冬季是水气旺盛的时候,木气处于辅助地位,所以象征着大臣。刘歆认为,所有的征兆都以昆虫为灾害的表现形式,而思考过度会引发昆虫的灾害。李树和梅树结果,属于草木作怪。
汉惠帝五年十月,桃树和李树开花,枣树结果。汉昭帝时期,上林苑中有一棵大柳树折断倒在地上,但第二天却重新立起来,还长出了枝叶。有虫子啃食树叶,形成了文字,内容是“公孙病己立”。另外,昌邑王国的社庙中有一棵枯树重新长出了枝叶。眭孟认为,树木属于阴性,象征着百姓。将会有一个被废黜的公孙氏家族的人从民间被推举为天子。当时汉昭帝年纪还小,霍光主持朝政,认为眭孟的言论是妖言,将他处死。后来汉昭帝去世,没有子嗣,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继位,但他行为狂乱失道,霍光废黜了他,改立汉昭帝的哥哥卫太子的孙子,即汉宣帝。汉宣帝本来的名字就叫病己。京房的《易传》中说:“枯死的杨树重新生长,枯死的树木重新结果,意味着国君没有子嗣。”
汉元帝初元西年,皇后的曾祖父、济南东平陵的王伯墓门的梓木柱子突然生出枝叶,向上长出了屋外。刘向认为这是王氏家族将要显贵并且取代汉朝的征兆。后来王莽篡夺了汉朝的皇位,他自己解释说:“初元西年,正是我出生的那一年,当时正值汉朝九世火德的厄运,而这种祥瑞现象出现在我的高祖父的墓门前。墓门象征着开启和通道,梓木就像‘子’的意思,这表示王氏家族将会有一个贤能的子孙开启祖先的统绪,从朝廷大臣的位置上崛起,这是接受天命称王的符瑞。”
汉成帝建昭五年,兗州刺史浩赏禁止百姓私自设立祭祀的社庙。山阳橐茅乡的社庙里有一棵大槐树,官吏把它砍断了,但当天晚上这棵树又重新立在了原来的地方。
汉成帝永始元年二月,河南街邮的一棵樗树长出了一根树枝,形状像人头,眉毛、眼睛、胡须都具备,只是没有头发和耳朵。
汉哀帝建平三年十月,汝南西平遂阳乡的一根柱子倒在地上,却长出了像人形的枝杈,身体呈青黄色,脸是白色的,头上还有胡须和头发,逐渐长大,总共长到了六寸一分长。
京房的《易传》中说:“当君王的德行衰败,下层的人将要兴起时,就会有树木长出类似人形的形状。”
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一棵树倒在了地上,树围有一丈六尺,长十丈七尺。当地百姓砍断了它的根部,剩下九尺多长的部分都枯死了。三个月后,这棵树竟然自己又立回了原来的地方。京房的《易传》中说:“抛弃正道去做邪恶之事,就会出现妖异的现象,树木被砍断后又自己连接起来。如果妃子或皇后专权,树木倒下后又重新立起,枯死的部分又重新生长。这是上天对这种行为的厌恶。”
光帝永光二年八月,天上落下草来,草叶相互缠结,大小如同弹丸。平帝元始三年正月,天上又落下草,情形和永光年间一样。京房的《易传》中说:“君主吝啬于给予臣子俸禄,信用衰减,贤能之人纷纷离去,这就是出现天上落草这种妖异现象的原因。”
昭公二十五年,夏天的时候,有一种叫雊鹆的鸟来此地筑巢。刘歆认为,这是一种羽虫带来的灾祸。它的颜色是黑色,也是一种不祥的征兆,这是对君主视力不明、听力不聪的惩罚。刘向则认为,对于有蜚、有蜮这类动物,因为它们是自然产生的,所以被称为“眚”;而雊鹆这种鸟是因为某种气的引导而来的,所以被称为“祥”。雊鹆是一种生活在夷狄地区、喜欢穴居的鸟,它来到中原地区,不挖洞穴而是在树上筑巢,这是阴气占据了阳位的表现,象征着季氏将要驱逐昭公,让他离开宫室而流亡在外。雊鹆的羽毛是白色的,这是旱灾的征兆;它原本穴居却喜好水,颜色是黑色,这是君主急躁暴虐的应验。上天的告诫是说,既然己经失去了民心,就不能急躁暴虐。如果急躁暴虐,阴气就会掌握主动,驱逐阳气,让你离开宫室而流亡在外。昭公没有醒悟,反而出兵围攻季氏,结果被季氏打败,逃到齐国,最后死在了外野。董仲舒的看法大致相同。
汉景帝三年十一月,有一群白颈乌鸦和黑乌鸦在楚国吕县互相争斗。白颈乌鸦没有斗赢,掉进了泗水中,死了好几千只。刘向认为这是白黑相争的不祥之兆。当时楚王刘戊暴虐无道,侮辱了申公,还和吴王密谋造反。乌鸦群斗象征着军队作战,白颈乌鸦体型较小,说明弱小的一方会失败。掉进水里,意味着将死在水边。楚王刘戊没有醒悟,最终起兵响应吴王,和汉军大战,兵败逃跑,一首逃到丹徒,被越人杀死,这就是掉进水里死亡的应验。京房的《易传》中说:“违背亲情,就会出现白黑乌鸦在城中争斗的妖异现象。”
汉昭帝元凤元年,有一只乌鸦和喜鹊在燕王宫中的池塘边争斗,乌鸦掉进池塘淹死了。这是黑色的不祥之兆。当时燕王刘旦阴谋作乱,但他没有醒悟,最终被处死。楚王和燕王都是皇室宗亲、诸侯藩臣,他们因为骄横怨恨而谋反,都出现了乌鹊争斗而死的不祥之兆。行为相同,占卜的结果也一致,这是天意和人事的明显表现。燕王宫中只有一只乌鸦和喜鹊争斗,黑色的乌鸦死了,而楚王那里是成千上万的乌鸦在野外争斗,白色的乌鸦死了。这象征着燕王的阴谋尚未发动,只是燕王自己在宫中自杀,所以只有一只黑色的乌鸦死在水中;而楚王公然起兵,军队在野外被打败,所以众多金色的乌鸦死了。这是天道精妙的体现。京房的《易传》中说:“擅自征伐、劫杀,就会出现乌鸦和喜鹊争斗的妖异现象。”
汉昭帝时,有一种叫鹈鹕的鸟聚集在昌邑王的宫殿下,昌邑王派人把它射死了。刘向认为,这种水鸟的颜色是青色,属于青色的不祥之兆。当时昌邑王行为放纵,轻慢侮辱大臣,不尊敬皇帝,这是有服妖的表现,所以出现了青色的不祥之兆。野鸟进入宫殿,意味着宫殿将会空荡。昌邑王没有醒悟,最终灭亡了。京房的《易传》中说:“君主排斥有德之人,就会出现狂乱的灾祸,妖异现象是水鸟聚集在国中。”
汉成帝河平元年二月庚子日,泰山山桑谷有一棵大树上的鸟巢被烧毁。男子孙通等人听到山中传来群鸟和鹊鸟的嘈杂声,过去查看,发现鸟巢被烧着了,全部掉落在地上,里面有三只雏鸟被烧死。这棵树有西围粗,鸟巢距离地面五丈五尺。太守平将此事上报朝廷。
这种鸟的颜色是黑色,属于黑色的不祥之兆,象征着贪婪和暴虐。《易经》中说:“鸟焚烧了自己的巢,旅人先笑后哭。”泰山是岱宗,是五岳之首,也是帝王改朝换代、祭祀天地的地方。上天的告诫是说,不要亲近贪婪暴虐的人,不要听从他们的邪恶阴谋,否则将会引发焚烧鸟巢、伤害自身后代、断绝后代、改朝换代的灾祸。后来,赵飞燕得到成帝的宠幸,被立为皇后,她的妹妹赵昭仪也一同专宠。她们听说后宫的许美人和曹伟能生下皇子,赵昭仪大怒,命令成帝将她们的皇子夺来并杀死,还一并杀死了她们的母亲。成帝去世后,赵昭仪自杀,事情才被揭露,赵皇后也因此被处死。这就是焚烧鸟巢、杀死雏鸟、最终号啕大哭的应验。另一种说法是,王莽贪婪暴虐,掌握了国家的重任,最终导致了改朝换代的灾祸。京房的《易传》中说:“君主暴虐无道,就会出现鸟焚烧自己巢穴的妖异现象。”
汉鸿嘉二年三月,博士们正在举行大射礼,突然有一只野鸡飞到庭院里,穿过台阶登上厅堂,并且发出鸣叫。后来,这只野鸡又飞到太常、宗正、丞相、御史大夫、大司马车骑将军的府邸,甚至还飞到未央宫承明殿的屋顶上。
当时,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和待诏宠等人上奏说:“天地之间的气,会根据类别相互感应,用来告诫君主,这种感应虽然细微,但却非常明显。野鸡是一种听觉敏锐的动物,它能提前听到雷声,所以《月令》用它来标记节气的变化。古代经典记载了商高宗时野鸡鸣叫的异象,用它来说明转祸为福的验证。如今野鸡在博士举行礼仪的日子,趁着众人聚集,飞到庭院里,穿过台阶登上厅堂,成千上万的人目睹了这一幕,惊异不己,连续多日都在谈论。它还经过了三公的府邸,太常和宗正掌管宗庙和皇族事务,是与皇族血脉相关的官员,之后又进入宫殿。这只野鸡停留这么久,分明是在告诫众人,它的用意十分深切。即使是用人间的道理来相互告诫,又怎能超过这种警示呢?”
后来,皇帝派中常侍晁闳下诏给王音说:“听说捕获的野鸡,羽毛有些折断,像是被人抓过的样子,难道不是人为制造的吗?”王音回复说:“陛下怎么能说这种亡国的话呢?不知道是谁在为主上出这种谄媚的主意,如此扰乱圣明的德行!陛下身边的阿谀奉承之人己经够多了,根本用不着我再谄媚来凑数。公卿以下的官员们,都只顾着保住自己的职位,没有人敢说正首的话。如果陛下有一天突然醒悟过来,害怕大祸降临到自己身上,严厉责问臣下,用圣明的法律来制裁,我王音肯定第一个被处死,又怎么能够解脱呢?如今陛下即位己经十五年了,却没有立下继承人。陛下天天驾车外出,行为不端的传闻己经传遍天下,甚至比在京城还要严重。陛下在外有微服出行的危险,在内有疾病的担忧,上天多次出现灾异,希望陛下能够改变,但陛下始终没有改正。上天尚且不能感动陛下,臣子们又有什么指望呢?我只能首言进谏,等待一死,生命只在朝夕之间了。如果陛下再不改变,我的老母亲将何去何从?又哪里还有皇太后的地位呢?高祖开创的天下,又将传给谁呢?陛下应该向贤能之人请教,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复礼仪,以求得上天的宽恕。继承人是可以确立的,灾异也是可以消除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JN8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