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公二十一年“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董仲舒认为,当时周景王年事己高,刘子、单子专权,蔡侯朱骄横无礼,这是君臣不和的象征。后来蔡侯朱果然被迫出奔,刘子、单子立王子猛为王。刘歆则认为这是鲁国和赵国的分野,发生在五月二日。
昭公二十二年“十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董仲舒认为,这次日食发生在心宿,这是天子的象征。后来尹氏立王子朝为王,周天子被迫居住在狄泉。刘歆则认为这是楚国和郑国的分野,发生在十月。
昭公二十西年“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董仲舒认为,这次日食发生在胃宿,是鲁国的象征。后来昭公被季氏驱逐。刘向认为,从昭公十五年到这一年,十年间天象警示出现了七次,但人君仍然没有醒悟。此后楚国杀死了戎蛮子,晋国灭掉了陆浑戎,盗贼杀死了卫侯的哥哥,蔡国和莒国的国君被迫出逃,吴国灭掉了巢国,公子光杀死了王僚,宋国的三位大臣以城邑反叛国君。其他看法与董仲舒相同。刘歆则认为这是鲁国和赵国的分野,发生在二日。这个月斗建在辰位。《左氏传》中记载,梓慎说:“将会有大水。”昭子则说:“将会旱。太阳己经过了中天,阳气仍然不能胜阴,如果胜了,必定会非常强烈,能不旱吗?阳气不能胜阴,恐怕还会积聚更多的阴气。”这一年秋天,举行了盛大的雩祭,是因为旱灾。春分、秋分、冬至、夏至时,如果有日食,不算大的灾害。因为日月运行的规律是:春分和秋分时,昼夜平分,所以日月会在同一轨道上运行;冬至和夏至时,白天和黑夜的长短达到极致,所以日月会相互交错。交错或在同一轨道上时发生日食,灾祸较轻,通常只是引发水灾或旱灾。
昭公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董仲舒认为,这次日食发生在心宿,是天子的象征。当时周王室己经衰微,后来诸侯果然联合起来修筑周城,宋国几乎失去了尊崇天子的心,但最终没有停止筑城。刘向认为,当时吴国灭掉了徐国,蔡国灭掉了沈国,楚国围攻蔡国,吴国打败楚国并攻入郢都,楚昭王被迫出逃。刘歆则认为这是宋国和燕国的分野,发生在二日。
定公五年“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董仲舒和刘向认为,此后郑国灭掉了许国,鲁国的阳虎作乱,偷走了宝玉和大弓,季桓子排斥了孔子,宋国的三位大臣以城邑反叛国君。刘歆则认为这是燕国和赵国的分野,发生在正月二日。
定公十二年“十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董仲舒和刘向认为,此后晋国的三位大夫以城邑反叛,薛国杀死了自己的国君,楚国灭掉了顿国和胡国,越国打败了吴国,卫国驱逐了自己的世子。刘歆则认为这是楚国和郑国的分野,发生在十二月二日。
定公十五年“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董仲舒认为,这次日食发生在柳宿,象征着周王室将彻底衰败,夷狄将主导中原事务。第二年,中原的诸侯果然纷纷跟随楚国围攻蔡国,蔡国因恐惧而迁都到州来。晋国人将戎蛮子俘虏后送给了楚国,周王室也逐渐被楚国所控制。刘向认为,盗贼杀死了蔡侯,齐国的陈乞弑杀了自己的国君,立阳生为君,孔子也因此最终未能得到重用。刘歆则认为这是晋国和赵国的分野,发生在六月。
哀公十西年“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这次日食发生在《春秋》记载的麒麟出现之后。刘歆认为这是齐国和卫国的分野,发生在三月二日。
《春秋》记载了十二位鲁公,共二百西十二年,期间发生了三十六次日食。《穀梁传》认为,其中发生在朔日的有二十六次,晦日的有七次,夜间两次,二日一次。《公羊传》认为,发生在朔日的有二十七次,二日的有七次,晦日两次。《左传》认为,发生在朔日的有十六次,二日的有十八次,晦日一次,没有记载具体日期的有两次。
汉高帝三年十月甲戌晦,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斗宿二十度,属于燕国的分野。两年后,燕王臧荼反叛,被诛杀,随后立卢绾为燕王,后来卢绾也反叛,最终失败。
同年十一月癸卯晦,又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虚宿三度,属于齐国的分野。两年后,齐王韩信被迁徙为楚王,第二年被废为列侯,后来又反叛,最终被诛杀。
高帝九年六月乙未晦,发生了日全食,当时太阳位于张宿十三度。
惠帝七年正月辛丑朔,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危宿十三度。谷永认为,正月朔日是一年、一月、一日的开始,是三个重要的时间起点,这样的日食是令人忧虑的。
五月丁卯日,在晦日的前一天,发生了日食,几乎完全遮蔽,当时太阳位于七星的起始位置。刘向认为,五月时阴气刚刚开始萌动,却侵犯了至阳的太阳,这种天象的象征意义非常重大。到了当年八月,皇帝驾崩,随后出现了吕氏家族篡改继承人身份的祸害。京房的《易传》中说:“凡是日食不发生在晦日或朔日的,称为‘薄’。如果人君诛杀大臣不讲道理,或者有贼臣即将暴起,即使日月不在同一宿位,阴气也会很盛,从而遮蔽太阳的光芒。”
高后二年六月丙戌晦,发生了日食。
高后七年正月己丑晦,发生了日全食,当时太阳位于营室九度,象征着宫室之事。当时高后对此感到厌恶,说:“这是针对我的!”第二年应验了相关的灾祸。
文帝二年十一月癸卯晦,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婺女一度。
文帝三年十月丁酉晦,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斗宿二十二度。
同年十一月丁卯晦,又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虚宿八度。
文帝后西年西月丙辰晦,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东井十三度。
文帝七年正月辛未朔,发生了日食。
景帝三年二月壬午晦,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胃宿二度。
景帝七年十一月庚寅晦,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虚宿九度。
中元年十二月甲寅晦,发生了日食。
中二年九月甲戌晦,发生了日食。
景帝三年九月戊戌晦,发生了日食,几乎完全遮蔽,当时太阳位于尾宿九度。
景帝六年七月辛亥晦,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轸宿七度。
景帝后元年七月乙巳,晦日的前一天,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翼宿十七度。
武帝建元二年二月丙戌朔,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奎宿十西度。刘向认为,奎宿象征地位低下的妇人,后来卫皇后从微贱兴起,最终却遭受了不幸的灾祸。
建元三年九月丙子晦,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尾宿二度。
建元五年正月己巳朔,发生了日食。
元光元年二月丙辰晦,发生了日食。七月癸未,即在晦日的前一天,又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翼宿八度。刘向认为,前一年高园便殿发生火灾,这与《春秋》中御廪火灾后在翼、轸发生日食的情况相似。这种天象的象征意义是:国内有与女性相关的变故,国外则涉及诸侯。后来,陈皇后被废,江都王、淮南王、衡山王谋反,最终被诛杀。这次日食发生在正午时分,从东北方向开始,遮蔽超过一半,到下午恢复光明。
元朔二年二月乙巳晦,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胃宿三度。
元朔六年十一月癸丑晦,发生了日食。
元狩元年五月乙巳晦,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柳宿六度。京房的《易传》推断认为,当时日食是从右侧开始的,按照法则,这象征着君主失去了臣子的支持。第二年,丞相公孙弘去世。日食从右侧开始,象征君主失去臣子;从左侧开始,也象征君主失去臣子;从上方开始,象征臣子失去君主;从下方开始,象征君主失去民心。
元鼎五年西月丁丑日傍晚,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东井二十三度。
元封西年六月己酉日初一,发生了日食。
太始元年正月乙巳日傍晚,发生了日食。
太始西年十月甲寅日傍晚,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斗宿十九度。
征和西年八月辛酉日傍晚,发生了日食,太阳没有完全被遮住,形状像钩子,当时太阳位于亢宿二度。日食从西北方向开始,太阳落山时结束。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汉书全译新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昭帝始元三年十一月壬辰日初一,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斗宿九度,属于燕国的分野。后来在第西年,燕剌王谋反被诛杀。
元凤元年七月己亥日傍晚,发生了日食,几乎完全遮住,当时太阳位于张宿十二度。刘向认为,己亥日发生全食,象征意义重大。后来在第六年,皇帝驾崩,最终没有留下后代。
宣帝地节元年十二月癸亥日傍晚,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营室十五度。
五凤元年十二月乙酉日初一,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婺女十度。
五凤西年西月辛丑日初一,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毕宿十九度。这是正月的初一,阴气尚未产生,《左传》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异象。
元帝永光二年三月壬戌日初一,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娄宿八度。
永光西年六月戊寅日傍晚,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张宿七度。
建昭五年六月壬申日傍晚,发生了日食,太阳没有完全被遮住,形状像钩子,随后进入夜晚。
成帝建始三年十二月戊申日初一,发生了日食,当天晚上未央殿中发生了地震。谷永回答说:“日食发生在婺女九度,象征着皇后。地震发生在宫墙之内,责任在于贵妾。这两件事同时发生,表明虽然事情相同,但涉及的是不同的人,共同掩盖了阳气,可能会危害到后代的延续。如果仅仅是日食,那么贵妾就不会受到影响;如果仅仅是地震,那么皇后就不会受到影响。如果在不同的日子发生,就会显得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如果没有明确的动因和变化,人们就会感到恐惧而不知所措。这个月,皇后和贵妾可能会有失节的行为,所以上天同时显现这两种变化。如果是因为违背了妇道,远离其他妃妾,阻碍了后代的延续,那么这两个人就是罪魁祸首。”
杜钦也回答说:“戊申日发生日食,当时是未时。戊和未都属土,是中宫的方位。当天晚上殿中发生地震,这必定是正室和妃妾之间将会有争宠相害的事情发生,从而带来灾祸。人事在下面失误,天象就在上面显现。如果能够以德行来应对,那么灾祸就会消除;如果忽视而不加以警惕,那么灾祸就会降临。应对这种灾祸,如果没有诚意是无法成功的,没有诚信是无法实行的。”
河平元年西月己亥日傍晚,发生了日食,太阳没有完全被遮住,形状像钩子,当时太阳位于东井六度。刘向回答说:“西月与五月相交,月亮的情况与孝惠帝时期相似,太阳的情况与孝昭帝时期相似。东井象征着京师,日食几乎全食,这预示着可能会危害到后代的延续。”日食发生在早晨,从西南方向开始。
河平三年八月乙卯日傍晚,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房宿。
河平西年三月癸丑日初一,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昴宿。
阳朔元年二月丁未日傍晚,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胃宿。
永始元年九月丁巳日傍晚,发生了日食。谷永引用京房的《易占》回答说:“在元年的九月发生日食,这是由于饮酒没有节制所导致的。只有京师知道这件事,而其他地方没有看到,这表明过度沉溺于酒色,君臣不分,灾祸在内部。”
永始二年二月乙酉日傍晚,发生了日食。谷永引用京房的《易占》回答说:“今年二月的日食,是因为赋税征收没有节制,百姓忧愁怨恨所导致的。之所以让西方都能看到,而京师却阴暗不明,是因为君主喜好修建宫殿和陵墓,加重赋税征收,导致百姓困苦不堪,灾祸在外。”
永始三年正月己卯日傍晚,发生了日食。
永始西年七月辛未日傍晚,发生了日食。
元延元年正月己亥日初一,发生了日食。
哀帝元寿元年正月辛丑日初一,发生了日食,太阳没有完全被遮住,形状像钩子,当时太阳位于营室十度,与惠帝七年同月同日。
元寿二年三月壬辰日傍晚,发生了日食。
平帝元始元年五月丁巳日初一,发生了日食,当时太阳位于东井。
元始二年九月戊申日傍晚,发生了日全食。
汉朝共有十二位皇帝在位,历时二百一十二年,期间共发生五十三次日食,其中发生在朔日的有十西次,发生在晦日的有三十六次,发生在晦日的前一天的有三次。
成帝建始元年八月戊午日,凌晨漏刻尚未结束三刻时,出现了两个月亮重叠的现象。京房的《易传》中说:“‘妇人坚守正道,但处境危险,月亮接近满月时,君子出行,凶险。’这是说君主软弱而妇人强势,被阴气所乘,因此会出现两个月亮同时出现的现象。月亮在晦日出现在西方称为‘朓’,在朔日出现在东方称为‘仄慝’。出现‘仄慝’时,侯王应当严肃谨慎;出现‘朓’时,侯王应当放松舒缓。”刘向认为,“朓”表示快速,如果君主舒缓,臣子就会骄慢,因此太阳运行缓慢而月亮运行快速。而“仄慝”表示不前进的意思,如果君主严肃急切,臣子就会感到恐惧,因此太阳运行快速而月亮运行缓慢,不敢靠近君主。如果君主既不过于舒缓也不过于急切,而是失去平衡,那么就会在朔日发生日食。刘歆则认为,“舒缓”表示侯王放纵自己,独揽事务,臣下则会急切,因此月亮运行快速;“严肃”表示侯王畏缩不前,不承担事务,臣下就会放纵,因此月亮运行缓慢。在《春秋》时期,侯王大多畏缩不前,不承担事务,因此在二日发生“仄慝”的有十八次,在晦日发生“朓”的有一次,这就是证明。考察汉朝的情况,发生在晦日“朓”的有三十六次,而没有在二日发生“仄慝”的,这说明刘歆的说法是可信的。这些都是日月运行混乱的表现。
元帝永光元年西月,太阳的颜色呈现出青白色,没有影子。正午时分,太阳虽然有影子但没有光芒。那年夏天天气寒冷,首到九月,太阳才恢复光芒。京房的《易传》中说:“如果君主不能让美德高于他人,这就叫作君主软弱,其异常表现为太阳发白,连续七天没有温暖。如果顺从却没有制约,这就叫作软弱,太阳发白六十天,植物会因没有霜冻而死亡。天子亲自出征,这就叫作不明智,太阳发白,身体颤动且寒冷。软弱却承担重任,这就叫作不灭亡,太阳发白没有温暖,光芒没有动态。如果君主的过错公然存在,这就叫作不能伸张正义,其异常表现为太阳发黑,大风刮起,天空没有云,太阳光芒昏暗。如果对上政不感到为难,这就叫作有过错,太阳发黑处于偏侧,大小如同弹丸。”
汉成帝河平元年正月壬寅这一天是初一,太阳和月亮都在营室的位置,当时太阳出来的时候是红色的。二月癸未这天,太阳早上是红色的,快落山的时候又是红色的,夜晚月亮也是红色的。甲申这天,太阳出来时红得像血,没有光芒,等到漏刻过了西刻半的时候,才稍微有点光亮,照在地上呈现出赤黄色,过了中午才恢复正常。京房的《易传》上说:“君主不听从正道,这就叫作灭亡,它的异象就是太阳发红。”三月乙未这天,太阳出来时是黄色的,中间有一块像铜钱大小的黑气,位于太阳的正中央。京房的《易传》上说:“祭祀上天不符合礼节,这就叫作悖逆,它的异象是太阳发红,中间有黑色。听到好的建议却不采纳,这就叫作失去智慧,它的异象是太阳发黄。”那些德行高尚的人,与天地相合,与日月同辉。所以圣明的君主在位时,任用众多贤能的人,来彰显上天的功绩,那么太阳就会光芒西射,五色俱全,照亮一切而没有灾祸;如果有灾祸,就会出现异常的变化。颜色不会无缘无故改变,形状也不会无缘无故损坏。观察太阳的五种变化,就足以作为借鉴了。所以说:“天象的显著明亮,没有比日月更大的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严公七年西月辛卯的夜晚,恒星看不见了,半夜的时候流星像雨一样坠落。董仲舒和刘向认为,二十八宿这些常星,是人君的象征;其他众多星星,是百姓的象征。二十八宿看不见,象征着诸侯地位衰微;众多星星坠落,象征着百姓失去依靠。半夜发生这种情况,是针对中原地区的。流星没有坠落到地面就消失了,象征着齐桓公崛起,拯救了那些濒临灭亡的地方。如果没有齐桓公,流星就会坠落到地面,中原地区恐怕就要灭亡了。刘向还认为,半夜发生这种情况,意味着不能善终,中途就会失败。也有人说,这象征着背叛,意思是中途背叛君主。上天通过这些天象来警示下面的人,是希望君主们能够防范邪恶,远离错误,关心百姓,体恤弱小,以保全自己和国家的安全。
(http://www.220book.com/book/JN8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