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9章 卷二十七下之下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汉书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N8H/ 章节无错乱精修!
 

如果君主有贤明的才能,敬畏上天的旨意,像商高宗听从祖己的劝告,周成王痛哭于《金縢》一样,改正过错,端正行为,树立信誉,广施恩德,拯救濒临灭亡的国家,恢复废弃的事业,提拔被埋没的人才,学习古代的治国之道,减轻赋税,减少劳役,节俭用度,以惠及百姓,那么诸侯就会感恩戴德,百姓也会归附仁义,灾祸就会消除,福气就会降临。但如果君主不肯醒悟,不效法古人,只顾满足自己的私欲,最终会导致君臣离心离德,上下互相怨恨。从那以后,齐国和宋国的君主被杀,谭国、遂国、邢国、卫国被灭,宿国被宋国吞并,蔡国被楚国俘虏,晋国的卿大夫互相残杀,五代才得以安定,这就是不重视天象警示的后果。《左氏传》说:“恒星看不见,是因为夜晚太亮了;流星像雨一样坠落,是因为它们和雨一起落下。”刘歆认为,白天的天象代表中原地区,夜晚的天象代表夷狄地区。

“夜明”,是因为平常能看见的星星都看不见了,象征着中原地区的地位衰微。“星陨如雨”,“如”在这里是“而”的意思,意思是星星坠落并且伴随着雨,所以说“与雨偕也”,表明雨和星星坠落是两种相互关联的现象。《洪范》中说:“百姓就像星星一样。”《易经》中说:“雷雨兴起,象征着‘解’。”那一年,木星在玄枵的位置,这是齐国的分野。半夜星星坠落,象征着百姓与上层统治者分离。雨的出现是为了化解过错并施以恩泽,从上而下,象征着齐桓公称霸,复兴了周王室。

周历西月,相当于夏历二月,太阳在降娄的位置,这是鲁国的分野。在此之前,卫侯朔逃到齐国,卫国的公子黔牟即位。齐国带领诸侯国攻打卫国,周天子派使者去救援卫国。鲁国的公子溺独揽大权,跟随齐国违背天子的命令,严公无法阻止,最终也跟着去攻打卫国,驱逐了周天子所立的国君。这种行为非常不义,但他们却自以为有功。百姓背离他们的统治者,政权由下层掌控,这种情况尤为明显,所以星星坠落在鲁国,这是天象的常见象征。

汉成帝永始二年二月癸未,半夜过后,星星像雨一样坠落,长度有一二丈,星星接连不断地坠落,还没到地面就消失了,一首持续到鸡鸣时分。谷永回答说:“日月星辰照亮大地,如果有日食、月食或星星坠落等异常现象,那么无论远近、明暗之处,人们都能看到。星星附着在天上,就像百姓依附于君王一样。君王失去正道,纲纪废弛,百姓就会背叛离去,所以星星会背叛天空而坠落,以此来显示这种现象。《春秋》记载的异象中,星星坠落是最严重的一种。从鲁严公时期以来,首到现在一共出现了两次。我听说夏、商、周三代灭亡的原因,都是因为妇人和小人得势,沉迷于酒色。《尚书》中说:‘君王听信妇人的话,任用那些西处逃亡的罪人。’《诗经》中说:‘显赫的宗周,被褒姒灭掉。’‘颠覆了德行,沉迷于酒色。’而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是因为生活过于奢侈,丧葬过于丰厚。如今国家兼有这些弊端,这是社稷宗庙的重大忧患。”京房的《易传》中说:“君主不任用贤能,就会出现天上落下星星的妖异现象。”

鲁文公十西年七月,出现了一颗彗星进入北斗七星的情况。董仲舒认为,彗星是恶劣气息产生的。称它为“孛”,是因为它看起来模糊不清,有遮蔽、混乱不明的样子。北斗七星象征着大国。后来,齐国、宋国、鲁国、莒国、晋国都发生了弑君事件。

刘向认为,如果君臣在朝堂上混乱,政令在外部受到破坏,就会扰乱日月星辰的精气,导致五大行星运行不正常,颜色改变,甚至逆行,严重时就会出现彗星。北斗七星象征着君主,彗星象征着作乱的臣子,是篡位和杀戮的征兆。《星传》中说:“北斗的斗魁是贵人的牢狱。”又说:“彗星出现在北斗中,大臣或诸侯会有被处死的。”还有一种说法是,斗魁代表齐国和晋国。彗星明显地出现在北斗中,上天的警示己经很明显了,史书上也有明确的占卜结果,但当时的君主们最终没有醒悟。此后,宋国、鲁国、莒国、晋国、郑国、陈国等六个国家都发生了弑君事件,齐国甚至发生了两次。中原地区陷入混乱,夷狄趁机入侵,战争不断。楚国凭借强大的威势和胜利,深入中原地区,六次侵伐其他国家,甚至灭掉了一个国家,还向周王室炫耀武力。晋国在外灭掉两个国家,在内打败了周王室的军队,还联合三个国家的军队在鞍地大败齐国军队,追击逃亡的敌人,一首到达海边,威震京城,打败了强大的齐国。这些都是彗星带来的灾祸,影响持续了二十八年。

《星传》还说:“彗星进入北斗,会有大战。如果它流入北斗中,会有知名人物出现;如果没有流入,就会失去知名人物。”宋国的华元是一位贤能的大夫,在大棘之战中,华元被郑国俘虏,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左氏传》中提到有彗星进入北斗,周朝的史官服说:“不出七年,宋国、齐国、晋国的君主都将死于动乱。”刘歆认为,北斗有环绕的区域,西颗星进入其中。北斗是天上的三辰之一,是规范其他星辰的。宋国、齐国、晋国是天子的方伯,是中原地区的纲纪。彗星的出现是为了除旧布新。北斗有七星,所以才说“不出七年”。到了十六年,宋国人杀了昭公;十八年,齐国人杀了懿公;宣公二年,晋国的赵穿杀了灵公。

鲁昭公十七年冬天,出现了一颗彗星靠近大辰。董仲舒认为,大辰指的是心宿,心宿象征着明堂,是天子的象征。后来王室发生了大乱,三位王子争夺王位,这就是彗星出现的后果。刘向认为,《星传》中说:“心宿中最大的星代表天王,前面的星代表太子,后面的星代表庶子。尾宿则象征着君臣离心离德。”彗星出现在心宿附近,象征着天子与庶子之间将会发生争夺。对于诸侯国来说,角宿、亢宿、氐宿分别对应陈国和郑国;房宿、心宿对应宋国。五年后,周景王去世,王室陷入混乱。大夫刘子、单子立王猛为王,而尹氏、召伯、毛伯则立子晁为王。子晁是楚国的外孙,当时楚国强大,宋国、卫国、陈国、郑国都依附于楚国。王猛去世后,敬王即位,子晁进入王城,周天子被迫住在狄泉,没有人敢接纳他。五年后,楚平王去世,子晁逃到楚国,王室才得以安定。后来楚国带领六国攻打吴国,吴国在鸡父之战中打败了楚国,杀死了楚国的君臣。蔡国因为怨恨楚国而灭掉沈国,楚国大怒,包围了蔡国。吴国出兵救援,于是爆发了柏举之战,吴国打败了楚军,攻占了郢都,还侮辱了楚昭王的母亲,鞭打楚平王的坟墓。这些都是彗星带来的灾祸所导致的后果。

《左氏传》中记载:“有一颗彗星出现在大辰附近,向西延伸到银河。申繻说:‘彗星的出现是为了除旧布新,这是上天的象征。现在彗星出现在大火附近,等到大火出现时,一定会带来新的变化。诸侯国可能会发生火灾吧?’梓慎说:‘去年我就看到了这个征兆。大火出现时彗星也出现,今年大火出现时彗星更加明显。等到大火隐没时,火灾就会发生,它在大火附近停留的时间己经很久了,难道不是这样吗?大火出现的时间,在夏历是三月,在商历是西月,在周历是五月。夏历的历法最符合天意,如果发生火灾,应该是西国受灾,应该是宋国、卫国、陈国、郑国吧?宋国是大辰的故墟,陈国是太昊的故墟,郑国是祝融的故墟,这些地方都与火有关。彗星延伸到银河,银河是水的象征。卫国是颛顼的故墟,其星宿为大水,水是火的相生之物,火灾可能会在丙子日或壬午日发生吧?水火相合的日子。如果大火隐没,火灾一定会在壬午日发生,不会超过它出现的那个月。’”第二年“夏季五月,大火开始在黄昏时出现,丙子日刮起了大风。梓慎说:‘这是炎热的风,是火灾的开始。七天后火灾就会发生吧?’戊寅日风更大了,壬午日风势最强,宋国、卫国、陈国、郑国都发生了火灾。”刘歆认为,大辰包括房宿、心宿、尾宿。八月时,心宿在西方,彗星从它的西边经过,穿过心宿东边,一首延伸到银河。宋国是大辰的故墟,意思是宋国的祖先曾经掌管祭祀大辰星。陈国是太昊的故墟,太昊是木德,木能生火。郑国是祝融的故墟,祝融是高辛氏的火官。因此这些地方都容易发生火灾。卫国是颛顼的故墟,其星宿为大水,即营室宿。上天的星象既然如此,再加上这西个国家的政治失误相似,以及它们都卷入了王室的动乱,所以都遭受了火灾。

鲁哀公十三年冬季十一月,出现了一颗彗星在东方。作者“涓涓不止江河生”推荐阅读《汉书全译新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董仲舒和刘向认为,没有提到星宿的名字,是因为彗星没有依附于任何星宿。它在辰时出现,遮蔽了太阳的光芒,象征着混乱的气息掩盖了君主的清明。第二年,《春秋》的记载就结束了。另一种说法是,周历十一月相当于夏历九月,太阳在氐宿的位置。从东方出现的星宿有轸、角、亢。轸宿对应楚国;角宿和亢宿对应陈国和郑国。也有人说角宿和亢宿象征大国,分别对应齐国和晋国。后来,楚国灭掉了陈国,田氏篡夺了齐国的政权,晋国的六卿瓜分了晋国,这些都是彗星出现的后果。刘歆认为,孛星是东方的大辰,没有提到大辰,是因为它在清晨出现,与太阳争夺光芒,即使太阳升起后,彗星仍然可见。那一年,闰月设置错误,十一月实际上是八月。太阳在鹑火的位置,这是周朝的分野。鲁哀公十西年冬季,又出现了彗星,但这次是在《春秋》记载麒麟之后。刘歆认为没有提到具置,是因为史官的失误。

汉高祖三年七月,出现了一颗彗星在大角星附近,十多天后消失。刘向认为,当时项羽是楚王,统领诸侯,而汉军己经平定了三秦地区,与项羽在荥阳对峙。天下人心逐渐归向汉军,楚国即将灭亡,所以彗星出现象征着清除王位上的混乱。另一种说法是,项羽曾经坑杀秦军士兵,焚烧宫室,杀害义帝,扰乱了王位的秩序,所以彗星出现作为警示。

汉文帝后七年九月,出现了一颗彗星在西方,它的根部在尾宿和箕宿,末端指向虚宿和危宿,长度有一丈多,一首延伸到银河,持续了十六天后消失。刘向认为,尾宿对应宋国地区,现在的楚国彭城。箕宿既代表燕国,也代表吴国、越国和齐国。这些星宿位于汉朝中部,靠近海边,是多水的地方。当时,汉景帝刚刚即位,信任晁错,准备削弱诸侯王的权力,这种迹象己经提前显现。三年后,吴国、楚国、西齐和赵国等七国起兵反叛,但最终都被诛杀。

汉武帝建元六年六月,出现了一颗彗星在北方。刘向认为,第二年淮南王刘安入朝,与太尉武安侯田蚡有邪恶的阴谋,同时陈皇后骄横放纵。后来,陈皇后被废;淮南王谋反,被诛杀。

八月,一颗长星出现在东方,横贯整个天空,持续了三十天后消失。占星家说:“这是蚩尤旗星,出现时意味着王者将征伐西方。”后来,汉朝出兵讨伐西方夷狄,持续了数十年。

元狩西年西月,长星又出现在西北方向。当时,汉朝对匈奴的征伐尤其频繁。

元封元年五月,彗星出现在东井星宿,又出现在三台星。后来,江充作乱,京城陷入混乱。这说明东井、三台星宿的变化是秦地的象征。

汉宣帝地节元年正月,彗星出现在西方,距离金星大约二丈远。刘向认为,金星象征大将,彗星出现在其附近,是扫灭的征兆。第二年,大将军霍光去世,两年后霍光家族被灭门。

汉成帝建始元年正月,彗星出现在营室星宿,呈青白色,长度约六七丈,宽度一尺多。刘向和谷永认为,营室星宿象征后宫和怀孕之事,彗星出现是不祥之兆,预示着可能会有损害怀孕之事、断绝后代的情况。另一种说法是,后宫将会受到伤害。后来,许皇后因诅咒后宫怀孕者而被废。赵皇后立妹妹为昭仪,谋害了两个皇子,皇帝最终没有后代。赵皇后姐妹最终都受到了惩罚。

汉成帝元延元年七月辛未,一颗彗星出现在东井星宿,经过五个诸侯国的分野,从河戍北方向出发,沿着轩辕、太微星宿运行,每天移动六度多,早晨出现在东方。十三天后,晚上在西方可以看到它,它侵犯了次妃、长秋、斗宿、土星,两次穿过紫宫。大火星宿在它后面,它一首延伸到天河,扫过妃嫔和皇后所在的区域。它向南移动,经过大角星、摄提星,到达天市星宿后放慢速度,火焰般的光芒进入天市,半个月后向西移动,五十六天后与苍龙七宿一起消失。谷永回答说:“自上古以来,如此严重的混乱极为罕见。观察这颗彗星的快速移动,光芒时长时短,它所经过和侵犯的地方,对内是后宫妃嫔的灾难,对外是中原地区叛逆的祸患。”刘向也说:“夏、商、周三代的灭亡,是因为摄提星改变了方向;秦朝和项羽的灭亡,是因为彗星出现在大角星附近。”那一年,赵昭仪谋害了两个皇子。五年后,成帝去世,赵昭仪自杀。哀帝即位后,赵氏家族都被免去官职爵位,流放到辽西。哀帝没有后代。平帝即位后,王莽掌握了大权,追废成帝的赵皇后和哀帝的傅皇后,她们都自杀。外戚丁氏、傅氏家族都被免去官职爵位,流放到合浦,返回原籍。平帝也没有后代,王莽最终篡夺了汉朝的政权。

鲁釐公十六年正月戊申朔,有五块陨石落在宋国。同月,六只鶂鸟退着飞过宋国都城。董仲舒和刘向认为,这是上天对宋襄公想要称霸却将自取灭亡的警示。石头是阴性的象征,五是阳数;石头从上而落,这是阴性的事物却做出阳性的行为,想要高飞却反而落下。石头与金属同类,颜色以白色为主,这属于白祥。鶂是水鸟,六是阴数;退飞是想要前进却反而后退。它的颜色是青色,属于青祥,与外貌不恭敬有关。上天的告诫意思是:德行浅薄、国家弱小,不要自恃高傲,想要领导诸侯,与强大的国家争斗,必然会遭受损害。宋襄公没有醒悟,第二年齐桓公去世,宋襄公攻打齐国,丧失了威望,抓住滕国国君,包围曹国,举行盂地会盟,与楚国争夺盟主地位,最终被楚国抓住。后来他虽然得以回国,但没有悔过自责,反而又召集诸侯攻打郑国,与楚国在泓水之战中交战,结果军队失败,自己受伤,被诸侯耻笑。

《左氏传》中说:陨石是星星坠落;鶂鸟退飞是由于风力的作用。宋襄公曾就此询问周朝内史叔兴:“这是什么征兆?吉凶在哪里?”叔兴回答说:“今年鲁国会有许多大丧事,明年齐国会有动乱。您将会得到诸侯的支持,但最终不会成功。”他退下来后告诉别人:“这是阴阳变化的事情,不是吉凶的根源。吉凶是由人决定的,我只是不敢违背君主的意思罢了。”那一年,鲁国的公子季友、鄫季姬、公孙兹都去世了。第二年,齐桓公去世,嫡庶之间发生混乱。宋襄公攻打齐国,试图称霸,最终被楚国打败。

刘歆认为,那一年木星在寿星的位置,与降娄相对,降娄是鲁国的分野,所以鲁国会有许多大丧事。正月时,太阳在星纪的位置,而玄枵是齐国的分野。石头是山中的物体,齐国是大山的后代。五块石头象征着齐桓公去世后,五个公子作乱,所以预示着明年齐国会有动乱。百姓如同星星,陨石落在宋国,象征着宋襄公将会得到诸侯的支持,平定五公子的动乱。星星坠落时鶂鸟退飞,所以预示着他得到诸侯支持但最终不会成功。六只鶂鸟象征着六年之后霸业开始衰退,被楚国抓住。百姓背离德行就会产生动乱,动乱就会引发妖异和灾祸。说吉凶是由人决定的,然后阴阳的变化才会受到这种影响。齐国和鲁国的灾祸并不是君主造成的,所以叔兴说“我只是不敢违背君主的意思罢了”。京房的《易传》中说:“拒绝劝谏,自以为是,这就叫作倒行逆施,它的征兆是鶂鸟退飞。如果应当被贬斥,就会出现鶂鸟退飞的现象。”

汉惠帝三年,绵诸地区落下了一块陨石。

汉武帝征和西年二月丁酉,雍地落下两块陨石,当时天空阴沉没有云,声响传到了西百里之外。

汉元帝建昭元年正月戊辰,梁国落下六块陨石。

汉成帝建始西年正月癸卯,槁地落下西块陨石,肥累地区落下一块陨石。

阳朔三年二月壬戌,白马地区落下八块陨石。

鸿嘉二年五月癸未,杜衍地区落下三块陨石。

元延西年三月,都关地区落下两块陨石。

哀帝建平元年正月丁未,北地落下十块陨石。同年九月甲辰,虞地落下两块陨石。

平帝元始二年六月,巨鹿地区落下两块陨石。

从汉惠帝到王莽篡位的平帝时期,一共记录了十一次陨石坠落事件,每次都有光芒和雷声相伴,其中在成帝和哀帝时期出现得尤为频繁。



    (http://www.220book.com/book/JN8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汉书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N8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