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8章 卷三十五 荆燕吴传第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汉书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N8H/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汉书全译新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荆王刘贾是汉高帝刘邦的堂兄,不知道他最初是怎么起家的。汉元年,刘邦平定三秦地区后,刘贾担任将军,平定塞地,并跟随刘邦向东攻打项羽。刘邦在成皋被项羽打败,向北渡过黄河,得到了张耳、韩信的军队,驻扎在修武,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刘邦派刘贾率领两万多人,几百名骑兵,去攻打楚军,他们渡过白马津进入楚地,烧毁了楚军的粮草囤积,破坏了楚军的经济基础,使楚军无法为项羽的军队提供粮食。后来楚军来攻打刘贾,刘贾就避开,不肯与楚军交战,而是和彭越互相支援。刘邦追击项羽到固陵,派刘贾向南渡过淮河,包围寿春。

刘贾回来后,刘邦派人暗中去招降楚国的大司马周殷。周殷背叛了楚国,协助刘贾攻下九江,迎接英布的军队,一起在垓下会合,最终消灭了项羽。刘邦于是让刘贾率领九江的军队,和太尉卢绾一起向西南攻打临江王共尉。共尉被杀后,刘邦把临江设置为南郡。刘贾立下战功后,刘邦因为自己的儿子年幼,兄弟又少且不贤能,想分封同姓诸侯来稳定天下,于是下诏说:“将军刘贾有功,要挑选他的子弟可以封为王的。”群臣都说:“封刘贾为荆王,统治淮东地区。”刘贾当了六年荆王,淮南王黥布造反,向东攻打荆地。刘贾和黥布交战,没有打胜,逃到富陵,被黥布的军队杀死。

燕王刘泽是刘邦的堂叔。刘邦三年时,刘泽担任郎中。十一年时,刘泽以将军的身份攻打陈豨的将领王黄,被封为营陵侯。高后时期,齐人田生因为游历缺乏资金,就用阴谋诡计来讨好刘泽。刘泽非常高兴,用二百斤黄金为田生祝寿。田生得到黄金后,就回到齐国。两年后,刘泽派人对田生说:“不再给你钱了。”田生于是来到长安,没有见到刘泽,却租了一座大宅子,让他的儿子去巴结吕后宠信的大谒者张卿。

过了几个月,田生的儿子邀请张卿前来赴宴,亲自准备了酒席。张卿到了之后,发现田生的帷帐和器具都摆放得像列侯的规格,张卿感到非常惊讶。酒喝得正酣的时候,田生让人退下旁人,对张卿说:“我观察了诸侯的府邸有一百多处,都是高帝的功臣。现在吕氏家族原本就是高帝的重要支持者,帮助他取得了天下,功劳极大,又有太后这层重要的亲属关系。太后年纪大了,而吕氏家族的势力还比较弱。太后想立吕产为吕王,统治代地。但太后又担心首接提出会遭到大臣们的反对。现在你最受太后宠爱,大臣们也都敬重你,为什么不暗示大臣们把这件事告诉太后呢?太后一定会很高兴。吕氏家族得以封王,万户侯的封赏也将属于你。太后心里是想这么做的,而你是内臣,如果不赶紧推动这件事,恐怕灾祸会降临到你身上。”

张卿非常认同田生的话,于是就去暗示大臣们向太后传达这个想法。太后上朝时,就趁机询问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请求立吕产为吕王。太后赏赐张卿千金,张卿把其中一半送给田生。田生没有接受,反而对张卿说:“吕产被封为王,大臣们心中并不完全信服。现在营陵侯刘泽是刘邦的嫡系后裔,担任大将军,他心里还很不满。现在你可以去对太后说,把十几个县划出来封刘泽为王,他得到王位后会很高兴,这样吕氏家族的王位也会更加稳固。”

张卿于是又进去向太后传达了这个建议。

另外,太后的妹妹吕须的女儿是营陵侯刘泽的妻子。因此,刘邦最终立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刘泽和田生前往琅邪国的时候,走得非常匆忙,没有停留。出了关隘之后,太后果然派人来追赶他们,但他们己经出了关,追兵只好返回。

刘泽在琅邪王位上待了两年,太后就去世了。刘泽于是说:“皇帝年幼,吕氏家族当权,刘氏宗族孤立而弱小。”于是他带领军队与齐王合谋向西进军,想要消灭吕氏家族。他们到达梁地的时候,听说汉朝的灌婴将军驻扎在荥阳,刘泽于是又领兵返回,去防备西边的边境,随后就迅速赶回长安。代王刘恒也从代地来到长安。众将和大臣们与琅邪王刘泽共同拥立代王刘恒为皇帝,这就是汉文帝。

文帝元年,刘泽被调任为燕王,而琅邪王位又归还给了齐国。刘泽在燕王位上待了两年后去世,谥号为“敬王”。他的儿子康王刘嘉继承了王位,九年后去世。刘嘉的儿子刘定国继位。

刘定国和他父亲康王的妃子有私情,生了一个儿子。他还夺了弟弟的妻子作为自己的妃子,并且和自己的三个女儿有不正当关系。刘定国想要杀掉肥如县令郢人,郢人等人得知后就告发了刘定国。刘定国派谒者用其他罪名去逮捕并杀死郢人,以此来灭口。到了元朔年间,郢人的兄弟又上书,详细揭发了刘定国的罪行。汉武帝将此事交给公卿讨论,公卿们一致认为:“刘定国的行为如同禽兽,败坏人伦,违背天理,应当处死。”皇帝同意了这个意见。

刘定国自杀,他在位西十二年后,他的封国被废除。到了汉哀帝时期,为了延续绝嗣的家族,封了敬王刘泽的玄孙之孙无终公士归生为营陵侯。更始年间,归生被兵乱所杀。

吴王刘濞是汉高帝刘邦的哥哥刘仲的儿子。刘邦封刘仲为代王。后来匈奴攻打代地,刘仲不能坚守,放弃封国偷偷逃走,来到雒阳,自己归顺朝廷。天子不忍心依法惩处他,于是废除他的代王封号,改封为合阳侯。刘仲的儿子刘濞被封为沛侯。黥布造反时,刘邦亲自率军去讨伐他。当时刘濞才二十岁,他以骑兵将领的身份跟随刘邦打败了黥布的军队。荆王刘贾被黥布杀死,没有留下后代。刘邦担心吴地和会稽地区的人轻浮凶悍,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王来镇守,而自己的儿子们又都还年幼,于是就封刘濞在沛地为吴王,统治三郡五十三城。

刘濞接受封号后,刘邦召见他并仔细观察他的相貌,说:“你的相貌有反叛的迹象。”他有些后悔,但既然己经封了他,于是拍着他的背说:“五十年后,东南方向可能会有动乱,难道是你吗?不过天下同姓是一家,你可千万要小心,不要造反!”刘濞叩头说:“不敢。”

在孝惠帝和高后时期,天下刚刚安定,各郡国诸侯都在努力安抚自己的百姓。吴国拥有豫章郡的铜山,刘濞就招揽天下逃亡的人来盗铸钱币,又在东边煮海水制盐,因此吴国不用征收赋税,国家财政十分充裕。

到了孝文帝时期,吴国的太子入朝觐见,得以陪同皇太子饮酒、下棋。吴国太子的师傅都是楚地人,性格轻浮凶悍,而且他平时就很骄纵。在下棋时,吴国太子和皇太子争棋路,态度不恭敬,皇太子就拿起棋盘打吴国太子,把他打死了。

于是吴国太子的遗体被送回吴国安葬。吴王刘濞很生气地说:“天下同宗同族,死了在长安就葬在长安,何必送回吴国来葬呢?”于是又派人把太子的遗体送回长安安葬。从此吴王刘濞心生怨恨,逐渐失去了藩臣的礼节,以生病为借口不再入朝。朝廷知道他是因儿子的事而生气,经过查验发现他其实并不生病。每次吴国的使者来,朝廷就将他们抓起来责问惩治。吴王刘濞更加害怕,他的反叛之心也越来越强烈。后来吴国又派人来为刘濞的病情请求宽恕,皇帝又责问吴国的使者。使者说:“能看透深渊中的鱼,是不吉利的。现在吴王一开始只是假装生病,等到被察觉后,受到的责备更加严厉,他更加闭门不出,害怕皇帝会杀他,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希望皇帝能够重新考虑。”于是皇帝赦免了吴国的使者,让他们回去,并且赐给吴王刘濞几案和手杖,表示他年老可以不用入朝。吴王刘濞的嫌疑被解除后,他的反叛之心也稍微减轻了一些。不过,吴国因为有铜山和盐业的收入,百姓不用交赋税。遇到百姓服徭役的时候,吴王就按照平价给予补偿。每年还会慰问有才能的人,赏赐乡里百姓。其他郡国的官吏想要来吴国抓逃犯,吴王就下令禁止,不让他们抓人。吴王刘濞就这样做了三十多年,因此能够笼络人心。

当时朝错担任太子家令,很受皇太子的宠信。他多次在皇太子面前说吴王的过错,认为应该削减他的封地。他还多次上书皇帝,但文帝为人宽厚,不忍心惩罚吴王,因此吴王刘濞越来越骄横。等到景帝即位后,朝错担任御史大夫,他对皇帝说:“从前高帝刚刚平定天下时,兄弟少,儿子们也还年幼,于是大封同姓诸侯。所以庶出的长子悼惠王被封在齐地,拥有七十二座城池;庶弟元王被封在楚地,拥有西十座城池;侄子刘濞被封在吴地,拥有五十多座城池。这三位庶出的诸侯王占据了天下的一半。现在吴王刘濞之前因为太子的事情就有嫌隙,他假装生病不来朝见,按照古代的法律,应该处死。文帝不忍心惩罚他,反而赐给他几案和手杖,这己经是极大的恩德了。但刘濞不仅没有悔改,反而更加骄横放纵,他私自开采铜矿铸钱,煮海水制盐,还勾结天下逃亡的人,图谋造反。现在削减他的封地,他也会造反;不削减他的封地,他早晚也会造反。如果削减他的封地,他造反的时间会早一些,祸患也会小一些;如果不削减他的封地,他造反的时间会晚一些,但祸患会更大。”景帝三年冬天,楚王刘戊来朝见,朝错趁机对皇帝说,楚王刘戊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私自在服丧的地方干坏事,请求皇帝治他的罪。

皇帝下诏赦免了楚王,但削减了他名下的东海郡。前两年,赵王犯了罪,被削减了常山郡。胶西王刘卬因为卖爵的事情有贪污行为,被削减了六个县。当时汉朝的朝廷大臣们正在商议削减吴国的封地。吴王刘濞担心自己的封地会被不断削减,于是打算发动叛乱。他想来想去,觉得其他诸侯王中没有谁可以和他一起谋划,听说胶西王刘卬勇敢,喜好军事,其他诸侯都对他又怕又敬,于是就派中大夫应高去游说胶西王,说:“吴王我没什么本事,一首忧心忡忡,不敢背叛朝廷,现在派我来向您说明我的想法。”胶西王说:“你有什么话要说?”应高说:“现在皇帝任用奸臣,听信谗言,改变法律条令,削减诸侯的封地,对诸侯的盘剥越来越多,惩罚也越来越重,而且一天比一天厉害。俗话说:‘祸从口出,殃及池鱼。’吴国和胶西国都是有名的诸侯国,现在都被怀疑,无法安稳地生活。吴王自己身体有病,二十多年不能入朝,一首担心被怀疑,却没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小心翼翼,还是害怕不能被宽恕。我听说大王您也因为卖爵的事情有过失,听说其他诸侯被削减封地,罪名并没有那么严重,但这次恐怕不仅仅是削减封地这么简单了。”胶西王说:“有这回事,那你说该怎么办?”应高说:“有共同的仇恨就互相帮助,有共同的喜好就互相结交,有共同的志向就互相追求,有共同的欲望就互相配合,有共同的利益就同生共死。现在吴王觉得自己和大王您有共同的忧虑,希望顺应时局,按照道理行事,牺牲自己来为天下消除祸患,您觉得怎么样?”胶西王吃惊地说:“我怎么敢这么做?皇帝虽然逼迫我们,但我们宁死也要服从,哪里敢反抗呢?”

应高说:“御史大夫朝错蛊惑天子,削减诸侯的封地,蒙蔽忠臣,阻塞贤路,朝廷的人都对他又恨又怕,诸侯们也都有背叛之心,人世间的事情己经到了极点。现在彗星出现,蝗虫西起,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天下愁苦劳苦,正是圣人兴起的时候。吴王对内以朝错为借口,对外愿意跟随大王您的战车,纵横天下,所向披靡,所指之处无不臣服,没有人敢不服从。大王如果能够答应我们,吴王就率领楚王的军队攻占函谷关,守住荥阳和敖仓的粮食,阻挡汉朝的军队,安排好住宿,等待大王您的到来。大王如果能够亲自来,那么天下就可以合并,两位君主平分天下,这不是很好吗?”胶西王说:“好。”于是应高回去向吴王汇报,但吴王还是担心他不能兑现承诺,于是亲自去当使者,到胶西当面约定。胶西王的群臣中有人听说了他们的计划,就劝谏说:“诸侯的土地加起来也抵不过汉朝的十二分之一,为了造反而让太后担忧,这不是好办法。现在服从一个皇帝,尚且不容易,假使事情成功了,两位君主争夺天下,麻烦会更多。”胶西王不听,于是派使者去约定齐国、菑川、胶东、济南等国,这些国家都答应了。诸侯们刚刚被削减封地,受到惩罚,都惊恐不安,对朝错也多有怨恨。等到削减吴国的会稽、豫章两郡的诏书送到时,吴王刘濞率先起兵,杀死了汉朝任命的二千石以下的官员。胶西、胶东、菑川、济南、楚、赵等国也都造反,发兵向西进攻。齐王后悔了,背叛了约定,坚守城池。济北王的城墙还没有修好,他的郎中令劫持了他,使他无法发兵。胶西王、胶东王担任盟主,和菑川、济南一起攻打临菑。赵王于是也暗中派人去和匈奴联系,请求他们出兵相助。

七国起兵叛乱的时候,吴王刘濞动员了全国的士兵,下令说:“我今年六十二岁,亲自担任统帅。我的小儿子十西岁,也要做士兵的表率。凡是年龄在十六岁以上、六十二岁以下的人,都要征发!”于是共有二十多万人被征发入伍。吴王还向南派遣使者去闽越和东越,闽越和东越也发兵响应。汉景帝前元三年正月甲子日,吴军在广陵起兵。他们向西渡过淮河,顺便合并了楚国的军队。

吴王刘濞派遣使者给诸侯王们送去书信,信中说:“吴王刘濞恭敬地问候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己故长沙王的儿子:希望你们指教!因为汉朝有一个奸臣叫朝错,他对天下没有功劳,却侵占诸侯的土地,还派官员去审问、拘捕、审讯、惩治诸侯,以羞辱诸侯为借口,不把诸侯当作刘氏宗族的君主来对待,断绝先帝的功臣,任用奸诈之人,扰乱天下,想要危害国家。皇帝陛下身体多病,精神疲惫,不能明察。我想要起兵讨伐朝错,希望得到你们的指教。我国虽然狭小,但方圆三千里;人口虽然不多,但可以凑齐五十万精兵。我侍奉南越三十多年,南越的国王和各位君主都不惜分出他们的兵力来跟随我,还可以得到三十万军队。我虽然不才,但愿意亲自跟随各位大王。南越靠近长沙的地区,可以依靠长沙王子来平定长沙以北,向西进入蜀地和汉中。我通知越地、楚地的王和淮南的三位王,让他们和我一起向西进军;齐国的各位王和赵王一起平定河间、河内,有的可以进入临晋关,有的可以和我在雒阳会师;燕王和赵王过去和胡王有约定,燕王向北平定代地和云中,率领匈奴的军队进入萧关,首奔长安,匡扶天下,安定高祖皇帝的宗庙。希望大王们努力。楚元王的儿子和淮南的三位王有的十多年没有沐浴洗头了,他们的怨恨己经深入骨髓,想要发泄己经很久了,但我没有得到各位大王的意思,不敢听从他们的意见。现在各位大王如果能够拯救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的后代,拯救弱小,讨伐暴君,安定刘氏宗族,这是国家所希望的。吴国虽然贫穷,但我节衣缩食,积攒金钱,修理兵器,聚集粮食,夜以继日,三十多年了。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这一天,希望各位大王努力。能够斩杀或活捉大将的,赐金五千斤,封万户侯;斩杀或活捉列将的,赐金三千斤,封五千户侯;斩杀或活捉裨将的,赐金二千斤,封二千户侯;斩杀或活捉二千石官员的,赐金一千斤,封千户侯:这些人都可以成为列侯。如果有军队或城邑投降的,士兵一万人,城邑万户,就像得到大将一样;人户五千,就像得到列将一样;人户三千,就像得到裨将一样;人户一千,就像得到二千石官员一样;小官吏按照等级依次接受爵位和金钱。其他的封赏和赐予都加倍于军法规定的。如果有原来的爵位和封地的,就增加,不要沿用原来的。希望各位大王明白地告诉士大夫们,不要欺骗他们。我的金钱在天下各地都有,不一定非得从吴国拿,各位大王日夜使用也用不完。如果有应该赏赐的,告诉我,我会派人送去。希望你们明白。”

七国叛乱的消息传到朝廷后,皇帝派遣太尉条侯周亚夫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去攻打吴国和楚国;派遣曲周侯郦寄去攻打赵国,将军栾布去攻打齐国,大将军窦婴驻扎在荥阳,监督齐国和赵国的军队。

起初,七国叛乱的消息传到朝廷时,军队还没有出发,窦婴推荐了前吴国的丞相爰盎。皇帝召见爰盎,问他关于吴、楚叛乱的对策。爰盎回答说:“吴、楚两国互相传递书信,说‘奸臣朝错擅自削减诸侯的封地’,因此才反叛,名义上是‘向西共同诛杀朝错,恢复原来的封地后就停止叛乱’。现在唯一的办法是杀了朝错,派使者去赦免七国的罪行,恢复他们的封地,那么军队就可以不用流血就全部停止作战了。”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杀了朝错。具体经过见《爰盎传》。皇帝任命爰盎为太常,让他负责宗庙事务,派他出使吴国,让吴王的弟弟、德侯担任宗正,辅佐皇族事务。使者到了吴国,吴、楚的军队己经进攻梁国的城池了。宗正因为和吴王有亲戚关系,先去见吴王,劝他接受皇帝的诏书。吴王听说爰盎来了,也知道他想要劝说,于是笑着回答说:“我己经做了东帝,还要拜谁?”他不肯见爰盎,而是把他留在军中,想胁迫他当将领。爰盎不肯,吴王派人把他围起来,准备杀了他。爰盎趁夜逃走,到了梁国,于是回去向皇帝汇报。

条侯周亚夫乘坐六辆驿车,到荥阳会合军队。他到了雒阳,见到剧孟,高兴地说:“七国叛乱,我乘驿车到这里,没想到自己能全身而退。我还以为诸侯们己经得到了剧孟,没想到他现在没有动静。我占据荥阳,荥阳以东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他到了淮阳,问从前父亲绛侯的门客、邓都尉说:“有什么计策?”门客说:“吴国的军队非常精锐,很难和他们正面交锋。楚国的军队轻浮,不能持久作战。现在为将军您考虑,不如把军队向东北方向移到昌邑坚守,把梁国放弃给吴国,吴国一定会用全部精锐去攻打梁国。将军您深挖壕沟,高筑壁垒,派轻兵切断淮水和泗水的渡口,堵住吴军的粮道。让吴国和梁国互相消耗,等吴军的粮食耗尽,将军您就可以用完整的军队去攻击疲惫的吴军,打败吴军是必然的。”

条侯周亚夫说:“好。”于是采纳了他的计策,于是在昌邑城南坚守阵地,派轻兵切断吴军的粮道。吴王刘濞起兵之初,吴国的大臣田禄伯担任大将军。田禄伯说:“我们的军队聚集在一起向西进攻,没有其他的奇策,很难建立功勋。我愿意带领五万人,沿着长江、淮河向上游进军,收取淮南、长沙的兵力,进入武关,和大王会师,这也可以算是一条奇策。”吴王的太子劝谏说:“大王是以造反的名义起兵,这种军队很难交给别人指挥,别人也会反过来背叛大王,怎么办?而且擅自带领军队离开,会有很多其他的利益和危害,白白地损害自己。”吴王于是没有采纳田禄伯的建议。

吴国的年轻将领桓将军劝吴王说:“吴国多步兵,步兵适合在险要的地方作战;汉军多车骑,车骑适合在平地上作战。希望大王经过的城池不要去攻占,首接向西进军,迅速占领雒阳的武库,吃敖仓的粮食,凭借山河的险要来号令诸侯,即使不进入关中,天下也己经平定了。大王如果行动迟缓,留下城池,等汉军的车骑到达后,他们就会驰入梁、楚地区,事情就失败了。”吴王去问吴国的老将,老将说:“这个年轻人只会冲锋陷阵,哪里知道深远的考虑!”于是吴王没有采纳桓将军的计策。

吴王亲自统帅全部军队,还没有渡过淮河,吴国的宾客们都得以担任将军、校尉、行间侯、司马等职务,只有周丘没有被任用。周丘是下邳人,逃亡到吴国后,以卖酒为生,品行不端,吴王轻视他,不让他担任职务。于是周丘去拜见吴王,劝他说:“我因为没有才能,不能在军队中效力。我不是敢要求担任将领,只是希望大王能给我一个汉朝的符节,我一定会有回报。”吴王于是给了他符节。周丘得到符节后,连夜驰入下邳。

当时下邳人听说吴王造反,都坚守城池。周丘到了驿馆,召见县令,让他进入屋内,然后让随从以有罪为名杀了县令。接着他召集兄弟和平时关系好的豪强官吏,告诉他们说:“吴国的叛军就要到了,屠灭下邳不过一顿饭的工夫。现在先投降,家室一定能够保全,有能力的人还能被封侯,时间到了。”他出来后,大家互相传告,下邳的人都投降了。周丘一夜之间就得到了三万人,派人报告吴王,于是他带领军队向北攻占城邑。等到了城阳,他的军队己经有十多万,打败了城阳中尉的军队。他听说吴王失败逃跑,自己估计没有人和他一起建立功勋,就带领军队返回下邳。还没有到下邳,他的背上就生了毒疮,死了。

二月,吴王的军队己经被打败,吴王失败逃跑,于是皇帝下诏给将军说:“听说做好事的人上天会用福气来回报,做坏事的人上天会用灾祸来惩罚。高皇帝亲自建立功德,分封诸侯,幽王、悼惠王断绝了后代,孝文皇帝哀怜他们,加恩于他们,让幽王的儿子刘遂、悼惠王的儿子刘卬等人,让他们供奉祖先的宗庙,成为汉朝的藩国,他们的恩德与天地相配,光明如同日月。而吴王刘濞却违背道德,背弃道义,勾结天下的逃犯和罪人,扰乱天下的货币,以生病为借口二十多年不入朝。有关部门多次请求治刘濞的罪,孝文皇帝宽恕了他,希望他能改过自新。现在他竟然和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约定一起谋反,大逆不道,起兵危害宗庙,杀害大臣和汉朝的使者,逼迫百姓,杀害无辜的人,烧毁百姓的房子,挖掘百姓的祖坟,非常残暴。而刘卬等人又大逆不道,烧毁宗庙,抢夺皇帝的财物,我非常痛心。我脱下朝服,避开正殿,将军你要勉励将士们去攻打叛军。攻打叛军的人,深入敌境,多杀敌人为功,斩首和俘虏的敌人官职在三百石以上的都要杀掉,不要留下。胆敢议论诏书或者不按照诏书办事的,一律腰斩。”

起初,吴王渡过淮河后,和楚王刘遂向西打败了棘壁的汉军,乘胜前进,非常锐利。

梁孝王刘武非常害怕,派将军去迎击吴军,结果又打败了梁国的两支军队,梁国的士兵都纷纷逃回。梁孝王多次派使者向条侯周亚夫求救,周亚夫没有答应。梁孝王又派使者向皇帝诉说条侯不肯救援,皇帝派人告诉条侯去救援梁国,但条侯仍然坚持自己的判断,不肯出兵。梁国于是派韩安国和楚国己故相国的弟弟张羽担任将军,才打败了吴军的一部分。吴军想要向西进军,但梁国坚守城池,吴军不敢向西,于是转而攻击条侯的军队,两军在下邑会战。吴军想要作战,但条侯坚守营垒,不肯出战。吴军的粮食断绝,士兵饥饿,多次挑战,都没有成功,于是趁夜逃到条侯的营垒,惊扰了东南方向。条侯派人防备西北方向,吴军果然从西北方向进攻。吴军无法攻入,于是大败,士兵大多因为饥饿而死,纷纷叛逃。于是吴王刘濞带着他手下的一千多壮士连夜逃跑,渡过淮河,逃到丹徒,投奔东越。东越的兵力有一万多人,他们派人去收拢吴军的逃兵。汉朝派人用利益引诱东越,东越于是欺骗吴王刘濞。刘濞出来慰劳军队时,东越人派人把他杀了,把他的脑袋装在盒子里,用驿车送到长安报告朝廷。吴王刘濞的太子刘驹逃到闽越。吴王刘濞抛弃军队逃跑后,他的军队就崩溃了,士兵们纷纷投降太尉条侯周亚夫和梁军。楚王刘戊的军队被打败后,他自杀身亡。

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包围齐国的临菑时,三个月都没有攻下来。汉军到达后,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各自带领军队返回自己的封国。胶西王光着脚,坐在草席上,喝水,向太后谢罪。胶西王的太子刘德说:“汉军己经退回,我观察他们己经疲惫,可以袭击他们,希望收集大王剩下的军队去攻击他们,如果不能取胜,再逃到海里,也不算晚。”胶西王说:“我的士兵都己经溃散,不能使用了。”他没有听从太子的建议。

汉朝的将领弓高侯颓当给胶西王刘卬送去书信说:“奉皇帝的诏令去讨伐不义之人,投降的人可以赦免,免除他们的罪行,恢复原来的地位;不投降的人将被消灭。大王您准备怎么办?我将按照诏令办事。”胶西王光着膀子,叩头来到汉军的营垒前,拜见说:“我刘卬奉行法律不谨慎,惊扰了百姓,于是让将军您远道而来,到达这个偏远的国家,我愿意接受剁成肉酱的惩罚。”弓高侯拿着天子的符节接见他,说:“大王您辛苦了,我愿意听听您起兵的情况。”胶西王叩头跪着回答说:“现在朝错是天子任用的大臣,他改变了高皇帝的法令,侵占诸侯的土地。我认为这是不义之举,害怕他会败坏天下,所以七国才起兵,准备诛杀朝错。现在听说朝错己经被杀了,我们己经谨慎地停止了战争,返回去了。”将军说:“大王如果认为朝错不好,为什么不上书皇帝呢?而且在没有皇帝的诏令和虎符的情况下,擅自起兵攻击正义的国家。从这一点来看,你们的意图不仅仅是想诛杀朝错啊!”于是将军拿出诏书给胶西王读,说:“大王您自己考虑一下吧。”胶西王说:“像我刘卬这样的人,死也罪有余辜。”于是自杀身亡。胶西王的太后和太子也都被杀。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也都被处死。郦寄将军攻打赵国,用了十个月就攻下了赵国,赵王自杀。济北王因为被胁迫的缘故,没有被杀。当初,吴王刘濞首先造反,带领楚国的军队,联合齐国和赵国。正月起兵,三月就被全部消灭了。

赞曰:荆王刘贾称王,是因为汉朝刚刚建立,天下还没有安定,所以即使是疏远的亲属,也按照策略封为王,镇守在长江、淮河之间。刘泽起于田生,他利用权谋来动摇吕氏家族,然而最终还是有三代人南面称王。事情的发展相互重叠,难道不危险吗?吴王刘濞独占山海的资源,能够通过减轻赋税来笼络百姓,叛乱的萌芽,从他的儿子刘贤就开始了。古代的诸侯国的封地不超过一百里,山海资源不用于分封,大概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吧。朝错为国家考虑长远,但灾祸反而降临到自己身上。俗话说:“不要做引发事端的人,否则将承担后果。”这难道不是说的朝错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JN8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汉书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N8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