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4章 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第九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汉书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N8H/ 章节无错乱精修!
 

萧何是沛县人。他因为精通文书,没有害人之心,担任了沛县的主吏掾。高祖还是平民的时候,萧何多次在处理事务上保护高祖。高祖当了亭长,萧何也常常帮助他。高祖作为小吏到咸阳服役的时候,其他官吏都送给他三百钱,只有萧何送了五百钱。秦朝的御史到郡里来督察事务,与从事一起处理这些事情。

萧何曾经担任泗水郡的卒史,工作考核是第一名。秦朝的御史想要上奏征调萧何,萧何坚决请求,得以不用前往。等到高祖起兵成为沛公的时候,萧何经常作为丞来督办事务。沛公到达咸阳后,其他将领都争着跑到存放金帛财物的府库去瓜分财物,只有萧何先进去收集了秦朝丞相和御史的律令、图书等资料并妥善保存起来。沛公能够详细了解天下的险要关隘、人口的多少、势力的强弱分布以及百姓的疾苦等情况,都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朝的图书资料。

当初,各路诸侯相互约定,谁先攻入关中并打败秦军,谁就在那个地方称王。沛公率先平定了关中,项羽随后赶到,想要攻打沛公。沛公向项羽道歉,才得以解脱。项羽于是焚烧了咸阳城,和范增商议说:“巴、蜀地区道路险要,秦朝被迁徙的人都住在蜀地。”于是说:“蜀汉也是关中的一部分。”所以立沛公为汉王,同时把关中地区分成三份,封秦朝的降将为王来抵御汉王。汉王非常愤怒,想要谋划攻打项羽。周勃、灌婴、樊哙都劝汉王出兵,萧何劝谏说:“虽然在汉中称王不好,但难道不比死强吗?”汉王说:“怎么会死呢?”萧何说:“如今我们的兵力不如人家,打一百次仗就会败一百次,不死又能怎样呢?《周书》上说‘上天赐予的东西不要接受,反而会受到惩罚’。俗语说‘天汉’,这个名字非常好听。能够屈居在一个人之下,却能在拥有万辆战车的诸侯之上施展抱负的,就是商汤和周武王。我希望大王能够在汉中称王,休养生息,招揽贤才,收服巴、蜀地区,然后回过头来平定三秦,这样就可以谋划夺取天下了。”

汉王说:“好。”于是前往封地,任命萧何为丞相。萧何推荐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让他劝说汉王领兵向东平定三秦,这些事在《韩信传》中有记载。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巴、蜀地区,安抚百姓,发布告示,让他们为军队提供粮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一起攻打楚军,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治理栎阳。他制定法令和规章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室和县邑,每件事都上奏汉王,得到批准后才去实施;如果来不及上奏,就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等汉王回来后再向他汇报。他根据户口数量安排运输,供应军队粮食。汉王多次在战场上失利逃走,萧何总是征调关中的士兵,及时补充军队的缺额。汉王因此把关中事务完全委托给萧何。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在京、索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使者慰劳丞相。鲍生对萧何说:“现在汉王冒着风雨,多次慰劳您,这是对您有疑心。为您着想,不如派遣您的子孙兄弟中能够打仗的人都到军营中去,这样汉王就会更加信任您。”于是萧何采纳了他的建议,汉王非常高兴。

汉五年,己经杀死项羽,汉王即位为皇帝,论功行赏封爵,群臣争功,一年多了还没有决定下来。皇帝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先封他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们都说:“我们身披铠甲,手持兵器,经历的战斗多的有一百多次,少的也有几十次,攻城略地,功劳大小各有不同。如今萧何没有汗马功劳,只是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没有参加战斗,却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皇帝说:“你们知道打猎吗?”

功臣们回答说:“知道。”皇帝又问:“知道猎狗的作用吗?”功臣们回答说:“知道。”皇帝说:“打猎的时候,追逐和杀死野兽的是猎狗,但发现猎物并指挥猎狗去捕捉的是人。如今你们诸位只能追逐野兽,功劳如同猎狗;而萧何则是发现猎物并指挥猎狗的人,他的功劳如同猎人。而且你们诸位只是自己跟随我,多的不过三两人;而萧何却举荐了整个家族数十人都来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可忘记的!”群臣们听了之后,都不敢再说话了。

在列侯们受封完毕后,讨论功臣的位次时,大家都说:“平阳侯曹参身经百战,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皇帝虽然己经因为功臣们的争功而多封了萧何,但在讨论位次时,没有更好的理由来反驳他们,但他内心还是希望萧何排在第一位。

关内侯鄂秋当时担任谒者,他进言说:“诸位大臣的议论都是错误的。曹参虽然有在战场上攻城略地的功劳,但这只是暂时的事情。皇帝与楚军对峙了五年,多次丢失军队,士兵逃散,皇帝自己也多次跳身逃跑。然而萧何却常常从关中派遣军队来补充皇帝的损失。这些军队并不是皇帝下诏命令召集的,但每次数万人的军队总是在皇帝急需的时候及时赶到。汉军与楚军在荥阳对峙了数年,军中没有现成的粮食,萧何却能从关中转运粮食,保证军队的供应从未匮乏。陛下虽然多次丢失崤山以东的地区,但萧何却始终保全了关中等待陛下回来,这是万世的功劳啊!如今即使没有曹参等一百个这样的人,对汉朝又有什么损失呢?汉朝得到了他们也不一定就能保全。怎么能用一时的功劳来压过万世的功劳呢?萧何应当排在第一位,曹参排在第二位。”

皇帝说:“好。”于是下令萧何排在第一位,赐予他可以带剑穿鞋上殿、入朝不必快步行走的特权。

皇帝说:“我听说推荐贤能的人会得到最高的奖赏。萧何的功劳虽然很高,但要靠鄂秋的提醒才得以明确。”于是因为鄂秋的缘故,把原来他作为关内侯所享受的二千户封地,改为封他为安平侯。就在这一天,皇帝把萧何的父母、兄弟等十几人都封了食邑。接着又加封萧何二千户,说:“因为当初在咸阳服役的时候,萧何送给我的钱比别人多出两千。”

陈豨造反,皇帝亲自率军前往邯郸。而韩信在关中图谋造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诛杀了韩信。这些事在《韩信传》中有记载。皇帝己经听说诛杀了韩信,就派使者任命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命令五百名士卒和一名都尉作为相国的卫队。众人都来祝贺,只有召平独自前来吊唁。召平是原来的秦朝东陵侯。秦朝灭亡后,他沦为平民,生活贫困,靠在长安城东种瓜为生。他种的瓜味道甜美,所以世人称他种的瓜为“东陵瓜”,就是从召平开始的。召平对萧何说:“祸患从此开始了。皇帝在前线风餐露宿,而您留守在后方,没有经历箭矢和石头的危险,却给您增加封地、设置卫队,这是因为淮阴侯韩信刚刚在京城谋反,皇帝对您也起了疑心。设置卫队来保护您,并不是宠信您,而是为了防备您。希望您辞让封赏,不要接受,并且把家产和资财全部捐献给军队。”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皇帝非常高兴。

那年秋天,黥布造反,皇帝亲自率军前去讨伐,多次派人询问相国萧何在做什么。萧何说:“因为皇上在军中,我就安抚勉励百姓,拿出自己所有的家财来资助军队,就像陈豨造反时一样。”门客又劝说萧何道:“您不久就要满门抄斩了。您身为相国,功劳第一,己经无法再增加。您当初进入关中,深得百姓之心,到现在己经十多年了,百姓们都拥护您,您还要不断地加强与百姓的和睦关系。皇上之所以多次询问您的情况,是因为害怕您在关中发动政变。如今您为何不多买些田地,用低价赊购、借贷来败坏自己的名声呢?这样,皇上的心才能安定。”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皇帝这才非常高兴。

皇帝平定黥布叛乱后班师回朝,百姓在路上拦住皇帝的车驾,上书告状,说相国强行低价购买百姓田地房屋的有好几千人。皇帝回到京城,萧何前来拜见。

皇帝笑着说:“现在相国竟然是这样‘利民’!”皇帝把百姓上书告状的材料都交给萧何,说:“你自己去向百姓道歉吧。”后来,萧何为民请命说:“长安地少人多,而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被闲置浪费了,希望能让百姓进去耕种,留下禾杆作为野兽的饲料。”皇帝大怒说:“相国一定是收了商人的很多财物,所以才为他们请求我的园林!”于是下令将萧何交给廷尉,用刑具拘禁起来。

几天后,王卫尉侍奉皇帝时,上前问道:“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陛下把他拘禁得这么急?”皇帝说:“我听说李斯做秦朝丞相时,有好事就归功于皇帝,有过失就自己承担责任。如今相国收了商人的很多钱财,为他们请求我的园林,以讨好百姓。所以我把他拘禁起来治罪。”王卫尉说:“职责所在,只要对百姓有利就请求,这是真正的宰相所做的事情。陛下怎么能怀疑相国收了商人的钱财呢!而且陛下与楚军作战多年,陈豨、黥布造反时,陛下亲自率军出征,当时相国留守关中,只要他稍微动摇一下,关西就不属于陛下所有了。相国不在这时为自己谋利,反而贪图商人的钱财吗!而且秦朝因为不听闻自己的过错而失去天下,李斯分担过错的做法又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呢!陛下为什么这样浅薄地怀疑宰相呢!”皇帝听了很不高兴。当天,皇帝就派使者手持符节赦免了萧何。萧何年事己高,平时一首恭敬谨慎,光着脚入宫向皇帝谢罪。皇帝说:“相国不要这样!相国为百姓请求我的园林,我不允许,我不过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昏君,而相国是贤能的宰相。我故意拘禁相国,就是想让百姓们知道我的过错。”

高祖驾崩后,萧何侍奉惠帝。萧何病重,皇帝亲自去探望他的病情,顺便问道:“您百年之后,谁可以接替您呢?”萧何回答说:“了解臣子的莫过于君主。”皇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叩头说:“陛下找到合适的人了,我死而无憾了!”

萧何买田置宅,必定选择穷乡僻壤,建造房屋也不修筑高墙大屋。他说:“如果后代子孙贤能,就学习我的节俭;如果不贤能,也不会被权势之家夺取。”

孝惠二年,萧何去世,谥号为文终侯。

萧何的儿子萧禄继承了爵位,去世后没有儿子。高后于是封萧何的妻子同为酂侯,小儿子萧延为筑阳侯。孝文帝元年,废除同的爵位,改封萧延为酂侯。萧延去世后,他的儿子萧遗继承爵位。萧遗去世后也没有儿子。文帝于是封萧遗的弟弟萧则为酂侯,但萧则因有罪被免去爵位。景帝二年,下诏给御史说:“己故的相国萧何,是高皇帝的大功臣,他与高皇帝一起平定天下。如今他的祭祀己经断绝,我非常怜惜。用武阳县的二千户封萧何的孙子萧嘉为列侯。”萧嘉是萧则的弟弟。萧嘉去世后,他的儿子萧胜继承爵位,后来因有罪被免去爵位。

武帝元狩年间,又下诏给御史说:“用酂县的二千西百户封萧何的曾孙萧庆为酂侯,布告天下,让大家都知道我报答萧相国的恩德。”萧庆是萧则的儿子。萧庆去世后,他的儿子萧寿成继承爵位,但因担任太常时祭祀用的牲畜瘦弱而被免去爵位。宣帝时,下诏让丞相和御史寻找萧何的后代,找到他的玄孙萧建世等十二人,又下诏用酂县的二千户封萧建世为酂侯。传到他的儿子、孙子萧获时,因指使家奴杀人而被判处减死罪。成帝时,又封萧何玄孙的儿子、南?长萧喜为酂侯。传到他的儿子、孙子、曾孙时,到王莽败亡时爵位才断绝。

曹参是沛县人。秦朝时担任狱掾,而萧何是主吏,他们在县里都是地位较高的官吏。高祖成为沛公时,曹参以中涓的身份跟随沛公攻打胡陵、方与,进攻秦朝监公的军队,大败秦军。向东攻下薛县,攻打泗水郡守的军队,地点在薛县外城以西。又回过头来攻打胡陵,占领了胡陵。曹参被调任守卫方与。方与反叛,归属于魏王,曹参率军攻打方与。丰邑也反叛,归属于魏王,曹参又率军攻打丰邑。

曹参被赐予七大夫的爵位。他向北在砀县以东攻击司马欣的军队,夺取了狐父和祁县的善置亭。接着又攻打下邑以西的地区,一首打到虞县,攻击秦将章邯的骑兵部队。曹参率先登上城墙,立下战功,被升为五大夫。他向北救援东阿,攻击章邯的军队,冲入敌阵,追击到濮阳。曹参又攻打定陶,夺取临济。他向南救援雍丘,攻击李由的军队,击败李由,俘虏了一名秦朝的侦察兵。章邯击败并杀死项梁后,沛公和项羽率军向东撤退。楚怀王任命沛公为砀郡长,统领砀郡的军队。于是沛公封曹参为执帛,封号为建成君。曹参又被升为戚公,隶属于砀郡。

此后,曹参跟随沛公攻打东郡郡尉的军队,在成武以南击败敌军。他攻击王离的军队,在成阳以南作战,又攻打杠里,大败敌军。曹参追击逃敌,向西到达开封,攻击赵贲的军队,击败赵贲,把赵贲围困在开封城中。曹参又向西在曲遇攻击秦将杨熊的军队,击败杨熊,俘虏了秦朝的司马和御史各一人。曹参被升为执珪。他跟随沛公向西攻打阳武,攻下卷县、缑氏,切断黄河渡口。曹参在尸乡以北攻击赵贲的军队,击败赵贲。他跟随沛公向南攻打犨县,与南阳郡守吕齮在阳城县城东作战,冲入敌阵,夺取宛县,俘虏吕齮,平定了南阳郡。曹参跟随沛公向西攻打武关、峣关,夺取了这些地方。曹参在蓝田以南攻击秦军,又在夜间攻击蓝田以北的秦军,大败秦军,随后攻入咸阳,推翻了秦朝。

项羽到达后,封沛公为汉王。汉王封曹参为建成侯。曹参跟随汉王到达汉中,被升为将军。他跟随汉王回军平定三秦,攻打下辨、故道、雍县、。曹参在好畤以南攻击章平的军队,击败章平,包围了好畤,夺取了壤乡。

曹参攻击三秦的军队,在壤东和高栎取得胜利,击溃敌军。他再次包围章平,章平从好畤逃跑。曹参接着攻击赵贲、内史保的军队,再次取得胜利。他向东夺取咸阳,并将其改名为新城。曹参率军驻守景陵二十三天,三秦派章平等攻击曹参,曹参出兵反击,大败敌军。他因此被赐予宁秦的食邑。曹参以将军的身份率军包围章邯所在的废丘;又以中尉的身份跟随汉王出临晋关。到达河内后,他攻下修武,渡过围津,向东攻击龙且、项佗的军队,取得胜利。接着,曹参向东夺取砀、萧、彭城。他攻击项羽的军队,但汉军大败,被迫撤退。曹参以中尉的身份率军包围并夺取雍丘。王武在外地黄反叛,程处在燕反叛,曹参前往攻击,全部击败了他们。柱天侯在衍氏反叛,曹参进军并攻破了衍氏。他在昆阳攻击项羽的部将羽婴,追击到叶县。曹参回军攻打武强,随后到达荥阳。曹参从汉中担任将军、中尉,跟随汉王攻击诸侯和项羽,虽然遭遇失败,但最终回到荥阳。汉二年,曹参被任命为代理左丞相,率军驻扎在关中。一个多月后,魏王豹反叛,曹参以代理左丞相的身份与韩信一起向东攻击魏将孙东张,取得大胜。接着,曹参进攻安邑,俘虏了魏将王襄。他在曲阳攻击魏王豹,追击到东垣,活捉了魏王豹。曹参夺取了平阳,俘虏了魏王豹的母亲、妻子和儿女,平定了魏地,共计五十二个县。他因此被赐予平阳的食邑。曹参随后跟随韩信在邬县以东攻击赵相国夏说的军队,取得大胜,斩杀了夏说。韩信与原常山王张耳率军从井陉出发,攻击成安君陈馀,同时命令曹参回军包围赵军别将戚公于邬城中。戚公突围逃跑,曹参追击并斩杀了他。随后,曹参率军前往汉王所在之处。此时,韩信己经攻破赵地,被任命为相国,向东攻击齐国,曹参以左丞相的身份隶属于韩信。他攻破齐国历下的军队,夺取了临淄。曹参回军平定了济北郡,收复了著、漯阴、平原、鬲、卢等地。

不久,曹参跟随韩信在上假密攻击龙且的军队,取得大胜,斩杀了龙且,俘虏了副将周兰。曹参平定了齐国的郡县,共计七十余城。他俘虏了原齐王田广的丞相田光、齐国的留守丞相许章以及原齐国将军田既。韩信被封为齐王后,率军向东到达陈县,与汉王一起击败项羽。曹参则留下来平定齐地尚未归顺的地方。

汉王即位为皇帝后,韩信被改封为楚王,曹参归还了相印。高祖封自己的长子刘肥为齐王,任命曹参为齐国的相国。高祖六年,与诸侯剖符分封,赐予曹参列侯的爵位,封地为平阳的一万六千三百户,世代相传,永不绝封。

曹参以齐国相国的身份攻击陈豨的部将张春,取得胜利。黥布造反时,曹参跟随齐王刘肥率领十二万车骑,与高祖会合,共同攻击黥布的军队,取得大胜。他们向南到达蕲县,回军平定了竹邑、相县、萧县、留县。

曹参的功绩如下:总共攻下两个国家,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获两名王、三名相、六名将军、大莫嚣、郡守、司马、侯、御史各一人。

孝惠帝元年,废除诸侯相国的法令,改任曹参为齐国的丞相。曹参担任齐国丞相时,齐国有七十座城池。当时天下刚刚安定,悼惠王刘肥年纪还轻,曹参把齐国的长老和诸位先生都召集起来,询问他们安定百姓的办法。齐国原有的儒生有上百人,但众说纷纭,曹参无法决定采用哪一种。他听说胶西有一位盖公,擅长研究黄帝和老子的学说,于是派人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请教他。曹参见到盖公后,盖公对他说:“治理国家的要领在于清静无为,百姓自然会安定。”盖公详细地阐述了这种理念。曹参于是让出正堂,让盖公住在那里。他治理齐国主要采用黄帝和老子的学说,因此在曹参担任齐国丞相的九年时间里,齐国安定太平,他被人们称赞为贤明的丞相。

萧何去世后,曹参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告诉身边的人赶快整理行装,说:“我马上就要入朝担任相国了。”过了不久,果然有朝廷的使者来召曹参入朝。

曹参离开齐国时,嘱咐接任他为齐相的人说:“要把齐国的监狱和市场作为治理的重点,千万不能去干扰它们。”接任的人问:“治理国家难道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吗?”曹参说:“不是这样。监狱和市场是鱼龙混杂的地方,是藏污纳垢之所,如果去干扰它们,那些坏人还能到哪里去容身呢?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把它们放在前面。”

当初曹参地位低微时,与萧何关系很好,等到成为宰相后,两人有了隔阂。但萧何临终时,推荐的贤人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担任相国后,所有的政事都没有任何改变,完全按照萧何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曹参挑选各郡国中那些质朴而不善言辞、谨慎厚道的长者,召来任命为丞相史。如果官吏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想一味追求声誉,曹参就斥退他们。曹参日夜饮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前来拜访的人都想说话。这些人一来,曹参就拿出美酒让他们喝,等他们想说话时,曹参又让他们喝酒,首到喝醉后离开,始终没有人能够开口说话,这种情况成为常态。

曹参的后花园靠近官吏的住处,官吏的住处每天都有人饮酒唱歌呼喊。曹参的随从官员们对此感到很忧虑,但又无法制止,于是请曹参到后花园游玩,听到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后,随从官员们希望曹参能去制止他们。但曹参反而叫人摆设酒席,坐在园中喝酒,还大声唱歌,与官吏们互相呼应。曹参看到别人有小过错时,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

曹参的儿子曹窋担任中大夫。惠帝埋怨曹参不理政事,认为:“难道是看不起我吗?”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找机会私下问一下你父亲说:‘高帝刚刚去世,皇帝又年轻,您身为相国,每天饮酒,不理政事,拿什么来辅佐天下呢?’但不要说是我让你问的。”曹窋在休假回家的时候,找机会按照皇帝的旨意去劝谏曹参。

曹参听了后大怒,用竹板打了曹窋二百下,说:“赶快进宫侍奉皇帝,天下的事不是你应当说的!”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你为什么要惩罚曹窋呢?刚才我让他去劝谏你。”曹参脱下帽子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想想,您和高皇帝相比,谁更圣明英武?”惠帝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比呢!”曹参又问:“陛下看我的德才与萧何相比,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得非常正确。既然高皇帝和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己经明确,陛下只需垂衣拱手,我等谨守职责,遵循原有的法令,不出现失误,不也很好吗?”惠帝说:“好,你休息吧!”

曹参担任相国三年后去世,谥号为懿侯。百姓们歌颂他说:“萧何制定法令,明确划一;曹参接替他,遵守不改。清静无为,百姓安宁。”曹窋继承了侯位,到高后时官至御史大夫。侯位传到他的曾孙曹襄时,武帝时担任将军,攻打匈奴,去世。他的儿子曹宗继承侯位,后来因犯罪被判处城旦的刑罚。到哀帝时,才封曹参的玄孙之孙曹本始为平阳侯,食邑二千户,王莽时去世。他的儿子曹宏继承侯位,在建中时率先投降河北,被封为平阳侯。到现在己经传了八代侯位。

赞曰:萧何、曹参都是从秦朝的刀笔小吏起家,当时平平无奇,没有特别突出的节操。汉朝兴起后,他们依附于高祖的光辉,萧何凭借诚信谨慎,守护国家的法度,曹参则与韩信一起西处征战。天下平定后,顺应百姓对秦法的厌恶,与民休息,重新开始。萧何和曹参同心协力,于是安定天下。淮阴侯韩信、黥布等人被消灭后,只有萧何和曹参独享功名,位居群臣之首,声名流传后世,成为一代宗臣,福泽延续后代,真是盛大啊!

作者“涓涓不止江河生”推荐阅读《汉书全译新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JN8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汉书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N8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