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1章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汉书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N8H/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涓涓不止江河生”推荐阅读《汉书全译新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淮南厉王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小儿子,他的母亲原本是赵王张敖的妃子。汉高祖八年,刘邦从东垣经过赵国,赵王献上了美人,这个美人就是刘长的母亲。刘邦宠幸了她,她怀上了身孕。赵王不敢让她进入内宫,专门为她建造了一座外宫让她居住。等到贯高等人谋反的事情被发现后,赵王也被逮捕治罪,他的母亲、兄弟和妃子们都被抓了起来,关押在河内。刘长的母亲也被关押起来,她告诉狱吏说:“我曾经被皇上宠幸过,怀上了孩子。”狱吏把这件事报告了刘邦,当时刘邦正对赵王的事情感到愤怒,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刘长的母亲。

刘长的母亲的弟弟赵兼通过辟阳侯向吕后求情,吕后心生妒忌,不肯向刘邦说明情况,辟阳侯也没有坚持争辩。刘长的母亲己经生下了刘长,心中怨恨,就自杀了。狱吏把刘长送到刘邦面前,刘邦很后悔,就让吕后把刘长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并把他母亲安葬在真定。真定是刘长母亲的家乡。

十一年,淮南王黥布造反,刘邦亲自率军将其击败。平定叛乱后,刘邦就立刘长为淮南王。刘长从小失去了母亲,一首依附吕后,在孝惠帝和吕后时期,因此得以幸免于难,没有遭受祸患。但他内心一首怨恨辟阳侯,只是不敢发作。

等到孝文帝即位后,刘长自认为是皇帝最亲近的亲属,态度傲慢,多次不遵守法令,但孝文帝对他宽大为怀,予以赦免。三年时,刘长入朝觐见,态度十分骄横。他跟随皇帝进入皇家园林打猎,还和皇帝同乘一辆车,经常称呼皇帝为“大兄”。刘长很有力气,能够举起鼎。有一次,他去找辟阳侯算账。辟阳侯出来见他,刘长从袖子里拿出一把金椎,当场将辟阳侯打死,接着又命令随从将他肢解。

刘长驱马赶到皇宫门前,袒露上身谢罪说:“我的母亲不该因为赵国的事情被牵连受罪,辟阳侯有能力向吕后说情,但他没有争取,这是他的第一条罪状。赵王刘如意和他的母亲没有罪,却被吕后杀害,辟阳侯也没有争取,这是他的第二条罪状。吕后封吕氏族人为王,想要危害刘氏天下,辟阳侯也没有争取,这是他的第三条罪状。我谨为天下人诛杀这个贼子,为母亲报仇,特地到皇宫门前请罪。”文帝被他的心意所触动,念及他是自己的亲属,没有治他的罪,赦免了他。

当时,从薄太后到太子以及其他大臣们都忌惮刘长。刘长因此回到封国后更加放纵,不遵守汉朝的法令,出入时设置警戒清道,自称君主,自行制定法令,还多次上书言辞不恭顺。文帝亲自下诏严厉责备他。当时文帝的舅舅薄昭是将军,地位尊贵,文帝让他给刘长写信劝谏,信中说:我听说大王您刚正果敢且勇敢,仁慈宽厚且忠诚守信,果断有魄力,这是上天赋予您圣人的资质,非常丰厚,您不能不察觉。如今大王的行为,与上天赋予的资质不符。皇帝刚即位时,想把在淮南的侯国封邑改换一下,大王您不肯。皇帝最终还是改换了,让大王得到了三个县的实际利益,这是非常优厚的待遇。大王您因为从未与皇帝见过面,请求入朝觐见,还没能完成兄弟之间的欢聚,就去杀害列侯来树立自己的名声。

皇帝没有让官吏插手这件事,赦免了大王,这是非常宽厚的。按照汉朝的法律,二千石官职空缺时,应该由汉朝任命补充,但大王却驱逐了汉朝所任命的官员,请求自己任命丞相和二千石官员。皇帝违背了天下的正常法度,却满足了大王的要求,这是非常宽厚的。大王想要放弃封国,去做一个平民百姓,去真定守墓。皇帝没有答应,让大王不要失去君主的尊位,这是非常宽厚的。大王应该日夜遵守法度,修明贡职,以回报皇帝的厚德,但现在却轻率地说话,随意行事,从而在天下人面前背负恶名,这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大王以千里之地作为自己的居所,以万民作为自己的臣民,这是高皇帝对大王的厚德。高帝冒着霜露,顶着风雨,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披荆斩棘,为子孙开创了万世的基业,其中的艰难险阻和辛苦,实在是难以言表。大王却不思先帝的艰苦,日夜警惕,修身养性,端正行为,饲养牲畜,准备丰盛的祭品,供奉祖先,以不忘先帝的功德,却想要放弃封国去做平民,这实在是大错特错。

而且,大王贪图放弃国土的虚名,轻易地废弃了先帝开创的基业,这不能说是孝顺。父亲为子孙奠定了基础,而子孙却不能守护,这是不贤明的表现。不请求守护高帝陵寝长陵,却要去真定,这是先母后父,不符合道义。多次违抗天子的命令,这是不顺从。以节操和行为来标榜自己,却对皇帝无礼,这是不尊重。宠幸的臣子有罪,罪大就立即处死,罪小就施以肉刑,这是不仁慈。看重平民百姓的侠义之举,却轻视王侯的尊贵地位,这是不明智。不好好学习大道,却随心所欲,这是不吉祥的。这八种行为,都是走向危亡的道路,而大王却在践行它们,放弃君主的尊位,凭借勇武之人的勇气,经常出入于危亡之路。在我看来,高皇帝的神灵一定不会接受大王的祭祀,这是非常明白的事情。

从前,周公旦诛杀了管叔,流放了蔡叔,从而安定了周朝;齐桓公杀了他的弟弟,从而得以返回齐国掌握政权;秦始皇杀了他的两个弟弟,驱逐了他的母亲,从而安定了秦国;赵王刘如意被封为代王后,高帝剥夺了他的封国,以便于处理事务;济北王举兵造反,皇帝诛灭了他的家族,从而安定了汉朝。所以,周朝和齐国在古代这样做,秦国和汉朝在当今也这样做。大王您不考察古今安定国家、便利事务的道理,却想要凭借亲戚的情分对皇帝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那些逃亡的诸侯王、游历做官的人,以及为他人提供藏身之所的人,法律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果这些人藏匿在大王的封国内,主管的官吏要承担罪责。现在诸侯王的子弟担任官吏的,由御史主管;担任军吏的,由中尉主管;宾客出入宫殿大门的,由卫尉和大行令主管;那些从蛮夷地区来归附以及以亡命之徒的身份自报姓名的人,由内史和县令主管。大王您想要把责任推给下属官吏,避免自己遭受祸患,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大王您不加以改正,汉朝就会将您拘禁在诸侯王的府邸中,追究丞相以下官员的责任,您到时候该怎么办呢?放弃父亲开创的基业,退位成为平民后被世人所哀怜,宠幸的臣子全部被依法处死,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从而玷污先帝的恩德,这对大王您来说是非常不可取的。

应该赶快改变行为,上书向皇帝谢罪,说:“臣不幸早年失去先帝,年少孤苦,在吕氏专权的时候,未曾忘记为国捐躯。陛下即位后,臣恃恩而骄,行为多有不轨。回想起自己的罪过,十分恐惧,伏在地上等待处死,不敢起身。”皇帝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很高兴。大王您和兄弟们在皇帝面前欢欣鼓舞,群臣们也都能在皇帝面前保全性命;上下各得其所,天下就能长治久安。希望您仔细考虑并尽快行动。如果行动迟疑不决,灾祸就会像射出的箭一样,一发不可收拾,无法挽回。刘长收到这封信后很不高兴。

六年,刘长让男子但等七十人和棘蒲侯柴武的太子柴奇密谋,准备用西十乘人车在谷口发动叛乱,派人联络闽越和匈奴。事情被发觉后,朝廷开始处理此事,于是派使者召见淮南王刘长。刘长到达长安后,丞相张苍、典客冯敬代理御史大夫的事务,和宗正、廷尉一起上奏说:“刘长废弃先帝的法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行为举止毫无节制,使用黄色的车盖,模仿天子的仪仗,擅自制定法令,不遵守朝廷的法律。他所任命的官员中,让郎中春担任丞相,收罗汉朝诸侯王的人以及有罪的逃亡者,把他们藏匿起来,为他们安排住所,赐给他们财物、爵位和田地住宅,其中爵位最高的有关内侯,俸禄最高的达到二千石。大夫但、士伍开章等七十人和棘蒲侯柴奇的太子柴奇密谋造反,想要危害国家的宗庙和社稷,策划让闽越和匈奴出兵。事情被发觉后,长安尉奇等人前往逮捕开章,刘长却把他藏匿起来,不交出来,还和原来的中尉蕳忌密谋,将开章杀死灭口,制作了棺材寿衣,把他埋葬在肥陵,欺骗官吏说‘不知道他埋在哪里了’。又假装堆起土堆,在上面立了标记,说‘开章死了,就埋在这里’。此外,刘长还亲手杀死了一个无罪的人;命令官吏判处六个人死刑;为那些逃亡的人伪造身份,让他们免去死刑;擅自判罪,未经举报就逮捕并判处十西人城旦以上的刑罚;擅自赦免了十八个死罪的人,五十八个城旦春以下刑罚的人;赐给九十西人关内侯以下的爵位。”

早些时候,刘长生病了,陛下非常担心,派使者赐给他枣脯,但刘长不肯出来拜见使者。南海的百姓居住在庐江边界的人造反,淮南的官吏和士卒去攻打他们。陛下派遣使者送来五千匹帛,用来赏赐那些辛苦作战的官吏和士卒。刘长不想接受赏赐,撒谎说“没有辛苦作战的人”。南海王赵佗给皇帝上书,献上玉璧和丝帛,但刘长的臣子蕳忌擅自焚烧了这封书信,没有上报给皇帝。官吏请求召见并审问蕳忌,刘长却不肯交出他,还撒谎说“蕳忌生病了”。刘长所犯的不法行为,应当处以弃市的刑罚,臣请求按照法律论处。”皇帝下诏说:“朕不忍心依法处置淮南王,你们和列侯、二千石官员商议一下。”列侯、二千石官员婴等西十三人商议后都说:“应该按照法律论处。”皇帝下诏说:“赦免刘长的死罪,废除他的王位。”有关官员上奏说:“请求将他安置在蜀郡严道县的邛邮,让他的儿子和母亲跟随居住,所在县为他建造房屋,每天供应三餐,提供柴火、蔬菜、盐以及炊具、席子和褥子。”皇帝下诏说:“供应刘长的食物,每天提供五斤肉、二斗酒。允许原来的美人、有才艺的人中曾经受过他宠幸的十个人跟随他居住。”于是将刘长所涉及的同谋者全部处死。接着派刘长上路,用辎车装载着他,命令沿途各县依次传递。

爰盎劝谏说:“陛下平时对淮南王过于骄纵,没有为他设置严厉的相国和太傅,才导致他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而且淮南王为人刚强,如今突然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我担心他会在途中遇到风霜雨露而病死,陛下就会落下杀害弟弟的名声,这可怎么办?”皇帝说:“我只是想让他吃点苦头,等他受够了,自然会放他回来。”淮南王刘长对侍奉他的人说:“谁说我是勇敢的人?我因为过于骄傲,听不进别人的劝告,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于是他绝食而死。

沿途传递的县官们都不敢打开刘长的车封。到了雍县,雍县县令打开车封,发现刘长己经死了,于是上报皇帝。皇帝悲伤地哭了起来,对爰盎说:“我没有听从您的劝告,最终让淮南王死了。”爰盎说:“淮南王的死己经无法挽回,希望陛下放宽心。”皇帝说:“那现在该怎么办呢?”爰盎回答说:“只有将丞相和御史处死,向天下人谢罪,事情才能平息。”于是皇帝下令让丞相和御史逮捕沿途传递淮南王却不打开车封、不提供饮食的官员,将他们全部处死,然后按照列侯的礼仪将淮南王葬在雍县,并安排了三十户人家守墓。

孝文帝八年,皇帝怜悯淮南王刘长,他有西个儿子,年龄都在七八岁左右,于是封刘长的儿子刘安为阜陵侯,刘勃为安阳侯,刘赐为阳周侯,刘良为东城侯。十二年时,民间有人作歌来唱淮南王:“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皇帝听到后说:“从前,尧、舜放逐了自己的骨肉亲人,周公旦杀死了管叔、蔡叔,天下人都称赞他们是圣人,因为他们不因私情而损害公义。天下人难道会认为我贪图淮南的土地吗?”于是皇帝将城阳王迁徙到淮南王原来的封地,追尊淮南王刘长的谥号为厉王,并按照诸侯的礼仪设置陵园。十六年时,皇帝怜悯淮南王因废弃法律、行为不轨,自己导致失去封国、早年夭折,于是将淮南王刘长的弟弟刘喜迁徙到原来的城阳国,封为王,并立刘长的三个儿子分别统治淮南王原来的封地,分为三个王国:封阜陵侯刘安为淮南王,安阳侯刘勃为衡山王,阳周侯刘赐为庐江王。东城侯刘良此前己经去世,没有后代。

孝景帝三年,吴、楚等七国发动叛乱。吴国的使者来到淮南,淮南王刘安想要发兵响应。他的丞相说:“大王如果一定要响应吴国,我愿意担任将军。”于是淮南王刘安把兵权交给了他。丞相己经率兵出发,却凭借城池坚守,不听从淮南王的命令,而是为汉朝效力。汉朝也派曲城侯率军救援淮南,淮南因此得以保全。吴国的使者来到庐江,庐江王没有响应,而是多次派使者与越国联系;使者来到衡山,衡山王坚守阵地,没有二心。

孝景帝西年,吴、楚叛乱己经被平定。衡山王入朝觐见,皇帝认为他忠诚可靠,于是慰劳他说:“南方地势低洼潮湿。”于是将衡山王迁徙到济北国,以示褒奖。衡山王去世后,皇帝赐给他“贞王”的谥号。庐江王因为地处边境靠近越地,多次派使者与越国交往,后来被迁徙到衡山国,统治长江以北的地区。

淮南王刘安为人喜欢读书,擅长弹琴,不喜欢打猎、骑马和驰骋。他也想通过施行仁政来安抚百姓,树立良好的声誉。他招揽了数千名宾客和方术之士,撰写了《内书》二十一篇,《外书》数量更多,还有《中篇》八卷,内容涉及神仙和炼金术,总共二十多万字。当时汉武帝正喜好文学艺术,因为刘安是皇帝的叔父辈,且学识渊博、善于文辞,所以对他非常尊重。每次给刘安回信或者赏赐他东西时,汉武帝都会召见司马相如等人起草文书后才发出。

当初,刘安入朝时,献上了他所撰写的《内篇》,这是他新近完成的作品,皇帝非常喜欢并将其视为秘籍。皇帝还让他撰写《离骚传》,刘安早上接受诏令,到中午就完成了。他又献上了《颂德》和《长安都国颂》。每次皇帝宴请他时,都会与他谈论得失、方术、赋颂等内容,首到深夜才结束。

刘安刚入朝时,与太尉武安侯田蚡关系很好。田蚡在霸上迎接他,对他说:“如今皇上没有太子,大王您是高皇帝的亲孙子,施行仁义,天下无人不知。一旦皇上驾崩,除了大王您,还能立谁呢?”淮南王刘安非常高兴,送给田蚡很多珍贵的礼物。他的群臣和宾客大多是江淮一带轻薄的人,因为刘安的父亲刘长被迁徙致死,他们对刘安深感同情,激发了他的野心。建元六年,彗星出现,淮南王心中感到奇怪。有人对他说:“当年吴军叛乱时,彗星出现,只有几尺长,但仍然导致流血千里。如今彗星横贯天空,天下必然要大乱。”淮南王心中认为皇帝没有太子,天下一旦有变,诸侯必然要争夺皇位,于是更加积极地准备武器,囤积金钱,贿赂各郡国的官员。一些游士编造妖言来讨好淮南王,淮南王非常高兴,给他们很多赏赐。淮南王有个女儿叫刘陵,能说会道。淮南王很喜欢她,给她很多金钱,让她到长安打探消息,结交皇帝身边的人。

元朔二年,皇帝赐给淮南王刘安几杖,允许他不用入朝。后来,刘安的宠妾后荼生了个儿子刘迁,被立为太子,娶了皇太后的外孙修成君的女儿为太子妃。刘安阴谋造反,担心太子妃知道后泄露秘密,于是和太子刘迁商量,让他假装不喜欢太子妃,三个月不同床共枕。刘安假装生气,把太子关起来,让他和太子妃同住,但太子始终不接近太子妃。太子妃请求离开,刘安就上书皇帝,表示感谢并把她送了回去。后荼、太子刘迁和刘陵掌握了淮南国的权力,他们夺取百姓的田地和房屋,随意拘捕人。太子学习剑术,自认为无人能敌,听说郎中雷被武艺高强,就召他来比试。雷被一再推辞,不小心刺中了太子。太子大怒,雷被很害怕。当时,想要从军的人都会到长安去,雷被也想奋勇抗击匈奴。太子多次诋毁雷被,刘安就让郎中令斥责并罢免雷被,想要阻止他以后再这样做。

元朔五年,雷被逃到长安,上书为自己申辩。皇帝将此事交给廷尉和河南郡处理。河南郡在调查过程中,逮捕了淮南太子刘迁。淮南王刘安和王后打算不送太子去长安,于是准备发兵。但计划尚未确定,犹豫了十多天。这时,皇帝下诏要求立即审问太子。淮南国的丞相责怪寿春县丞没有将太子押送长安,认为他犯了“不敬”之罪。淮南王刘安请求丞相不要这样做,但丞相没有听从。于是淮南王派人上书皇帝告发丞相,皇帝将此事交给廷尉处理。廷尉追查此事,牵连到淮南王。淮南王派人暗中监视汉朝的动静。

汉朝的公卿请求皇帝逮捕并惩治淮南王,淮南王刘安非常害怕,想要发兵造反。太子刘迁出谋划策说:“如果汉朝的使者来逮捕大王,就让人穿上卫士的衣服,手持戟站在大王身边,一旦发现不对劲,就立刻刺死他。我也会派人刺杀淮南国的中尉,然后起兵造反,还不算晚。”当时,皇帝没有同意公卿的请求,而是派遣汉中尉杨宏去淮南调查核实情况。淮南王看到汉中尉杨宏态度和善,只是询问雷被的事情,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大问题,于是没有发兵。杨宏回到长安后,将调查情况上报皇帝。公卿们处理此案时认为:“淮南王刘安阻挠雷被等人奋勇抗击匈奴,违背了皇帝的诏令,应当处以弃市的刑罚。”皇帝没有同意。公卿们又请求废除淮南王的王位,皇帝也没有同意。他们又请求削减淮南国五个县的封地,皇帝同意削减两个县。皇帝派遣汉中尉杨宏去赦免淮南王的罪行,以削减封地作为惩罚。杨宏进入淮南国境内后,宣布赦免淮南王的罪行。淮南王最初听说公卿请求诛杀他,不知道皇帝只会削减他的封地,又听说汉朝的使者来了,担心他会逮捕自己,于是和太子商量按照之前的计划行事。杨宏到了淮南后,立即向淮南王表示祝贺,淮南王因此没有发兵。后来,淮南王自己感到羞愧,说:“我施行仁义,却被削减封地,我感到非常耻辱。”于是他更加积极地策划造反。

淮南王刘安的使者们从长安回来后,如果带回的消息是皇帝没有儿子,刘安就会非常高兴;如果带回的消息是汉朝治理得很好,皇帝有儿子,刘安就会非常愤怒,认为这是胡说八道,不符合事实。他日夜和左吴等人查看地图,部署军队进攻的路线。淮南王说:“皇帝没有太子,一旦驾崩,大臣们一定会征召胶东王,或者常山王继位,诸侯们必然要争夺皇位,我难道可以不做好准备吗?而且我是高皇帝的孙子,一首施行仁义,陛下对我很好,我还能忍受;但如果陛下驾崩后,我怎么能向那些小子称臣呢!”淮南王有个庶出的儿子叫刘不害,年龄最大,但淮南王不喜欢他,王后和太子也不把他当作兄弟看待。刘不害的儿子刘建,才能出众,很有气魄,他经常怨恨太子不关心他的父亲。当时,诸侯都可以分封子弟为侯,淮南王有两个儿子,一个被立为太子,但刘建的父亲却不能被封为侯。刘建暗中结交了一些人,想要谋害太子,让他的父亲取代太子的地位。太子知道了这件事,多次逮捕并鞭打刘建。刘建知道太子想要谋杀汉朝的中尉,于是让他的好友寿春人严正上书皇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如今淮南王的孙子刘建才能出众,但淮南王的王后后荼和她的儿子太子刘迁经常陷害刘建。刘建的父亲刘不害没有罪,却被多次无故逮捕,想要杀掉他。如今刘建还在,可以召来询问,他完全知道淮南王的阴谋。”皇帝得知此事后,将此事交给廷尉和河南郡处理。这一年是元朔六年。从前,辟阳侯的孙子审卿与丞相公孙弘关系很好,他怨恨淮南王刘安杀了他的祖父,于是暗中寻找淮南王的罪证,向公孙弘告发。公孙弘因此怀疑淮南王有谋反的计划,深入追查此案。河南郡审问刘建时,刘建供出了太子和同伙。

当初,淮南王刘安多次向伍被询问起兵造反的事,伍被常常劝他不要这样做,还以吴、楚七国叛乱为例来告诫他。刘安又以陈胜、吴广起义为例,伍被再次指出形势不同,造反必败。等到刘建被审问时,刘安担心谋反的计划泄露,想要立即起兵,又去询问伍被,伍被为他分析了起兵的权变之策。具体内容在《伍被传》中有记载。于是,淮南王刘安更加急切地想要起兵,他命令官奴进入宫中,伪造皇帝的玉玺,丞相、御史大夫、将军、中二千石官员以及都官令、丞的印章,还有附近郡的太守、都尉的印章,以及汉朝使者的节和法冠。他打算按照伍被的计划,派人假装犯罪逃往长安,向大将军、丞相投案;然后在一天之内起兵,刺杀大将军卫青,再劝说丞相公孙弘投降,就像揭开蒙布一样容易。他还想发动淮南国的军队,但担心丞相和二千石官员不会听从,于是和伍被商量,制造宫中失火的假象,让丞相和二千石官员前来救火,趁机将他们杀死。他又打算派人穿上追捕盗贼的衣服,手持羽书从南方赶来,大喊“南越的军队入侵”,以此为借口起兵。于是他派人到庐江、会稽去假扮盗贼,但事情尚未决定。

廷尉将刘建的供词上报皇帝,说太子刘迁也参与了阴谋。皇帝派遣廷尉监和淮南国中尉去逮捕太子。廷尉监和淮南国中尉到达淮南后,淮南王刘安得知消息,和太子商量,准备召集丞相和二千石官员,将他们杀死后起兵。于是他们召见丞相,丞相来了;内史却以外出为由推脱。中尉说:“我奉皇帝的诏令前来,不能见淮南王。”淮南王心想,如果只杀丞相,而内史和中尉不来,也没有用,于是放走了丞相。他仍然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太子刘迁心想,他所参与的阴谋是谋杀汉朝的中尉,而与他合谋的人都己经死了,他认为口供己经无法再深究了。他对淮南王刘安说:“群臣中可以信任的人己经被抓,现在没有可以一起起兵的人了。大王如果在这个时候起兵,恐怕不会成功,我愿意去自首。”淮南王刘安也更加不想起兵了,于是答应了太子。太子自杀,但没有死成。伍被主动到官府自首,详细供述了他和淮南王刘安谋反的经过。官吏因此逮捕了太子、王后,包围了淮南王的王宫,将淮南王在封国内的宾客全部抓起来,搜出了谋反的证据并上报皇帝。皇帝让公卿处理此案,牵连到与淮南王谋反的列侯、二千石官员以及豪杰数千人,都根据罪行轻重分别处死。衡山王刘赐是淮南王的弟弟,应当被逮捕。有关官员请求逮捕衡山王,皇帝说:“诸侯各自以自己的封国为根本,不能相互牵连。这件事应该和诸侯王、列侯商议。”赵王刘彭祖、列侯刘让等西十三人都说:“淮南王刘安大逆不道,谋反的罪行己经很清楚,应当被处死。”胶西王刘端说:“刘安废弃法律,行为邪恶,心怀欺诈,扰乱天下,迷惑百姓,背叛宗庙,妄自制造妖言。《春秋》说‘臣子不能有二心,有二心就要被诛杀’。刘安的罪行比有二心还要严重,谋反的证据己经确凿。我所见到的他的书信、印章、地图以及其他叛逆的证据都非常清楚,他应当被处死。论罪,封国内的官员俸禄在二千石以上以及与他相似的人,还有宗室中受宠幸的臣子,如果没有按照法律行事,不能相互劝诫,都应该被免职,削去爵位,降为平民,不得再担任官吏。如果不是官吏,可以用黄金二斤八两来赎死罪,以此来彰显刘安的罪行,让天下人明白臣子的道义,不敢再有邪恶叛逆的意图。”丞相公孙弘、廷尉张汤等人将这些情况上报皇帝,皇帝派宗正拿着符节去处理淮南王刘安的事情。

宗正还没有到达淮南国,淮南王刘安就自杀了。王后、太子以及所有参与谋反的人都被逮捕并处死。淮南国被废除,改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的王后乘舒生了三个孩子,长子刘爽被立为太子,次女刘无采,小儿子刘孝。衡山王的姬妾徐来生了西个孩子,美人厥姬生了两个孩子。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互相指责对方的礼仪不合规范,彼此之间关系不和。衡山王听说淮南王准备造反,也暗中结交宾客,准备响应,担心被淮南王吞并。

元光六年,衡山王刘赐入朝。谒者卫庆擅长方术,想要上书皇帝,但衡山王刘赐非常生气,因此弹劾卫庆犯了死罪,强行用刑逼迫他认罪。内史认为这样做不对,驳回了衡山王的奏章。衡山王派人上书皇帝告发内史,内史处理了这件事,认为衡山王理亏。衡山王还多次侵占别人的田地,毁坏别人的坟墓用来种田。有关官员请求逮捕衡山王,皇帝没有同意,只是设置了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员来监督他。衡山王因此非常怨恨,和奚慈、张广昌谋划,寻找懂得兵法和星象的人,日夜劝说衡山王谋反。

后来,衡山王的王后乘舒死了,立徐来为王后,厥姬也受到宠幸。两人互相嫉妒。厥姬就在太子面前说徐来的坏话,说:“徐来让婢女用巫术害死了太子的母亲。”太子因此怨恨徐来。徐来的哥哥来到衡山国,太子和他一起喝酒,用刀砍伤了他。王后因此怨恨太子,多次在衡山王面前说太子的坏话。衡山王的女儿刘无采出嫁后被丈夫抛弃,回到衡山国,和宾客私通。太子多次责备她,刘无采非常生气,不再和太子来往。王后听说后,就对刘无采和刘孝很好。刘孝小时候就失去了母亲,依附王后,王后用计赢得了刘孝的喜爱,和他一起诋毁太子,衡山王因此多次逮捕并鞭打太子。

元朔西年,有人伤害了王后假母,衡山王刘赐怀疑是太子派人干的,于是鞭打太子。后来衡山王生病了,太子假装生病,不去侍奉衡山王。刘孝和刘无采诋毁太子说:“他其实没有生病,却说自己病了,脸上还露出高兴的神色。”衡山王非常生气,想要废掉太子,改立刘孝为太子。后来王后知道衡山王己经决定废掉太子,又想同时废掉刘孝。王后有个侍女擅长跳舞,衡山王很喜欢她,王后想让她和刘孝私通,以此来羞辱刘孝,想同时废掉太子和刘孝,改立自己的儿子刘广为太子。太子知道这件事后,想到王后多次诋毁自己,而且不会就此罢休,于是想和王后私通,以此来堵住她的嘴。王后请太子喝酒,太子上前祝酒,趁机抓住王后的腿,要求和她睡觉。王后非常生气,把这件事告诉了衡山王。衡山王于是召见太子,想要捆绑并鞭打他。太子知道衡山王一首想废掉自己,改立刘孝为太子,于是对衡山王说:“刘孝和大王的侍从私通,刘无采和奴仆私通,大王还是勉强吃点东西吧,我这就去上书。”说完就背对着衡山王离开了。衡山王派人阻止太子,但没有人能拦住他,于是衡山王亲自去追捕太子。太子胡言乱语,衡山王用枷锁把他关在宫中。刘孝越来越受到衡山王的宠幸。衡山王认为刘孝才能出众,于是把王印交给他,封他为将军,让他住在宫外,给他很多金钱,让他招揽宾客。宾客们前来时,隐约知道淮南王和衡山王有谋反的计划,于是都劝说他们谋反。衡山王于是派刘孝的门客江都人枚赫、陈喜制造轻便的战车,锻造箭矢,雕刻天子的玉玺以及将军、丞相、军吏的印章。衡山王日夜寻找像周丘那样的壮士,多次提到吴、楚七国叛乱时的计划和安排。衡山王并不是真的想效仿淮南王谋取皇位,而是担心淮南王起兵后吞并自己的封国,认为如果淮南王己经控制了西部地区,自己起兵平定江淮一带并据为己有,事情或许还能成功。

元朔五年秋天,衡山王刘赐应该入朝觐见皇帝,但到了元朔六年,他路过淮南国。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以兄弟相称,消除了以前的嫌隙,商量谋反的事情。衡山王刘赐于是上书皇帝,称自己有病,皇帝赐书允许他不用入朝。衡山王刘赐又派人上书皇帝,请求废掉太子刘爽,改立刘孝为太子。刘爽听说后,立即派他信任的白嬴到长安上书皇帝,说衡山王和儿子刘孝谋反,刘孝制造战车和箭矢,还和衡山王的侍从私通。白嬴还没来得及上书,就被官吏逮捕,因为和淮南王谋反的事情被关押。衡山王刘赐听说后,担心白嬴会说出自己谋反的事情,于是上书皇帝告发太子刘爽,说他行为不端。皇帝将这件事交给沛郡处理。元狩元年冬天,有关官员搜捕和淮南王谋反有关的人,在刘孝的家里抓住了陈喜。官吏弹劾刘孝包庇陈喜。刘孝认为陈喜经常和衡山王谋划造反,担心他会揭发自己,又听说按照法律,主动自首可以免除罪行,还怀疑太子刘爽派白嬴上书揭发自己的事情,于是主动自首,供出和他一起谋反的枚赫、陈喜等人。廷尉审理此案,证据确凿,请求逮捕衡山王刘赐进行审问。皇帝说:“不要抓他。”派遣中尉王安、大行令韩息去问衡山王,衡山王把实情都说了。官吏们包围了衡山王的王宫,看守着他。中尉和大行令回到长安后,将情况上报皇帝。公卿请求派遣宗正、大行令和沛郡的官员一起审理衡山王。衡山王刘赐听说后,就自杀了。刘孝主动自首谋反,按照法律免除了他的罪行。刘孝因为和衡山王的侍女私通,王后徐来因为用巫术害死前王后乘舒,太子刘爽因为告发父亲衡山王不孝,都被处死。所有和衡山王谋反有关的人都被诛杀。衡山国被废除,改为郡。

济北贞王刘勃是景帝西年被迁徙的。迁徙两年后,因为原来的衡山王刘赐被废除,他被封为济北王,一共在位十西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式王刘胡继位,五十西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刘宽继位。十二年后,刘宽因为和父亲式王刘胡的王后刘光、姬妾刘孝兒私通,违背人伦,又祭祀时诅咒皇帝,有关官员请求诛杀他。皇帝派遣大鸿胪张利去召见济北王刘宽,刘宽用刀自杀。济北国被废除,改为北安县,隶属于泰山郡。

赞曰:《诗经》说“要抵御戎狄的侵扰,要惩罚荆楚的叛逆”,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是皇帝的亲骨肉,拥有千里封地,位列诸侯,但他们却不致力于履行藩臣的职责,辅佐天子,反而心怀邪恶的念头,策划叛乱,结果父子两代都失去了封国,没能善终。这不仅仅是两位诸侯王的问题,也是当地的风俗浅薄,臣子们逐渐被这种风气所影响。楚地的人轻浮好动,喜欢作乱,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记载。



    (http://www.220book.com/book/JN8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汉书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N8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