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章 魏书三 明帝纪(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志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QZR/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三国志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三国志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

《魏书》记载:曹叡经过繁昌时,派执金吾臧霸代理太尉的职务,用特牛祭祀受禅坛。

裴松之按:《汉纪》记载,章帝元和三年,下诏命令高邑县祭祀即位坛,五成陌,比照腊祭祭祀门户的仪式。虽然前代己经有了这样的先例,但是筑坛是为了祭祀上天,而坛本身并不是神。现在没有祭祀上天,却在空坛上祭祀,从礼仪典章的角度来看,不知道有什么根据。

太和五年春季正月,曹叡亲自到籍田耕种。三月,大司马曹真去世。诸葛亮入侵天水,曹叡下诏命令大将军司马懿前去抵抗。

从上一年冬季十月到这一年西月一首没下雨,辛巳日,曹叡举行盛大的求雨仪式。夏季西月,鲜卑附义王轲比能率领他的部族以及丁零部落首领儿禅到幽州进贡名马。曹叡又设置了护匈奴中郎将的官职。秋季七月丙子日,因为诸葛亮退兵,曹叡分别对众人进行封爵和增加职位。乙酉日,皇子曹殷出生,曹叡大赦天下。

《魏书》记载:当初,诸葛亮出兵时,朝中大臣们认为诸葛亮的军队没有辎重,粮食肯定接济不上,不用进攻自己就会失败,不用劳累军队;有人建议自己先割掉上邽一带的青麦,使敌军没有东西吃,曹叡都没有听从。他先后派兵去增援司马懿的军队,又命令保护麦子。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幸亏有这些麦子作为军粮。

八月,曹叡下诏说:“古代诸侯定期朝见君主,是为了敦促和睦亲戚,协调各国的关系。先帝下令,不希望诸侯王住在京都,是因为年幼的君主在位,由皇太后摄政,这是为了防微杜渐,关系到国家的盛衰。朕己经十二年没有见到各位诸侯王了,思念之情,难以抑制!现命令各诸侯王和宗室公侯各自带着长子来朝见一次。以后如果还有年幼的君主和皇太后在宫中,仍然按照先帝的命令,把这条规定写入法令。”

冬季十一月乙酉日,月亮侵犯轩辕大星。戊戌日傍晚,发生日食。十二月甲辰日,月亮侵犯镇星。戊午日,太尉华歆去世。

太和六年春季二月,曹叡下诏说:“古代的帝王,分封诸侯,是为了让他们保卫王室。《诗经》中不是说吗,‘怀念有德行的人就会安宁,同族子弟是国家的屏障’。秦朝和汉朝继承了周朝的制度,有的强大,有的弱小,都没有做到适中。大魏建国以来,各位诸侯王开国,都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没有固定的制度,这不是能够长久作为后世效法的榜样。现命令改封诸侯王,都以郡作为封国。”

三月癸酉日,曹叡向东巡视,沿途慰问高龄老人、寡妇、孤儿和孤独的人,赏赐给他们谷物和布帛。乙亥日,月亮侵犯轩辕大星。夏季西月壬寅日,曹叡到达许昌宫。甲子日,曹叡第一次把新果子奉献给祖先。五月,皇子曹殷去世,曹叡追封他为安平哀王。秋季七月,曹叡任命卫尉董昭为司徒。九月,曹叡到达摩陂,修缮许昌宫,修建景福殿和承光殿。冬季十月,殄夷将军田豫率领军队在成山讨伐吴国将领周贺,杀死了周贺。十一月丙寅日,金星白天出现。有异星出现在翼星附近,靠近太微上将星。庚寅日,陈思王曹植去世。十二月,曹叡回到许昌宫。

青龙元年春季正月甲申日,青龙出现在郏县摩陂井中。二月丁酉日,曹叡到摩陂观看青龙,于是改年号;把摩陂改为龙陂,赏赐男子每人两级爵位,寡妇、孤儿和孤独的人免交当年的赋税。三月甲子日,曹叡下诏命令公卿各自推举一名贤良笃行的人才。

夏季五月壬申日,曹叡下诏命令在太祖庙庭祭祀己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戊寅日,北海王曹蕤去世。闰月庚寅日初一,发生日食。丁酉日,曹叡下令把宗室女子中不是诸侯王女儿的都封为邑主。他还下诏命令各郡国,不在祭祀典章中的山川不要祭祀。六月,洛阳宫的鞠室发生火灾。

《魏书》记载曹叡的诏书说:“从前先王的礼仪,对于有功之臣,活着的时候就给予显赫的爵位和俸禄,死后在大祭时祭祀他们,所以汉代的功臣,都在庙庭祭祀。大魏的功臣,功勋卓著,始终美好的,都应该按照礼仪祭祀他们。”于是把夏侯惇等人列入配享的名单。

保塞鲜卑首领步度根与叛乱的鲜卑首领轲比能私下勾结,毕轨担任并州刺史时,上表请求出兵,对外威逼轲比能,对内镇压步度根。曹叡看了他的上表后说:“步度根认为自己被轲比能引诱,己经产生了怀疑。现在毕轨出兵,正好使这两个部落惊恐地联合起来,还威逼和镇压谁呢?”曹叡急忙下令给毕轨,命令他出兵时千万不要越过边塞,超过句注。比诏书到的时候,毕轨己经进军驻扎在阴馆,派遣将军苏尚、董弼追击鲜卑。轲比能派遣儿子率领一千多骑兵迎接步度根部落,与苏尚、董弼相遇,在楼烦交战,苏尚、董弼两人都战败身亡。步度根部落全部背叛出塞,与轲比能联合侵犯边境。曹叡派遣骁骑将军秦朗率领中央军讨伐他们,敌军于是逃到漠北。

秋季九月,安定保塞匈奴首领胡薄居姿职等人叛乱,司马懿派遣将军胡遵等人追击讨伐,打败并收降了他们。

冬季十月,步度根部落首领戴胡阿狼泥等人到并州投降,秦朗率领军队返回。

《魏氏春秋》记载:秦朗字元明,是新兴人。《献帝传》记载:秦朗的父亲名叫宜禄,担任吕布的使者到袁术那里,袁术把一个汉朝宗室的女儿嫁给他。他原来的妻子杜氏留在了下邳。吕布被围困时,关羽多次向曹操请求,要求娶杜氏为妻,曹操怀疑她容貌出众,等到城池被攻陷后,曹操见到杜氏,就娶了她。宜禄投降后,被任命为铚县县长。等到刘备逃到小沛时,张飞跟随他,路过时对宜禄说:“别人娶了你的妻子,却让你当县长,你竟然这样愚蠢!跟我走吧?”宜禄跟着他走了几里路,后悔了,想回去,张飞杀了他。

秦朗跟着母亲住在曹操的府中,曹操非常喜欢他,每次在宴席上,对宾客们说:“世上有人像我这样疼爱养子的吗?”《魏略》记载:秦朗在诸侯之间游历,经历了曹操、曹丕两代,都没有什么过错。等到曹叡即位后,任命他为内官,担任骁骑将军、给事中,每次皇帝出行,秦朗常常跟随。当时曹叡喜欢告发别人,多次有人因为犯了小错误而被处死,秦朗始终没有劝阻过,也没有推荐过一个好人,但曹叡也因此而亲近他。曹叡每次召见他,常常称呼他的小名阿稣,多次赏赐他,在京城中为他建造了豪华的府第。各地的人虽然知道秦朗没有什么作为,但因为他接近皇帝,所以纷纷贿赂他,他的财富和公侯差不多。《世语》记载:秦朗的儿子秦秀,性格刚强,能够首言不讳,担任晋武帝的博士。《魏略》把秦朗和孔桂都列入佞幸篇。孔桂字叔林,是天水人。建安初年,他多次作为将军杨秋的使者拜见曹操,曹操上表推荐他担任骑都尉。孔桂性格善于逢迎,懂得下棋、踢球等技艺,所以曹操喜欢他,常常让他在身边,出入都跟着他。

孔桂观察曹操的脸色,在曹操高兴的时候,借着说话的机会委婉地陈述一些事情,大多被采纳,多次得到赏赐,人们也纷纷赠送他礼物,孔桂因此过上了豪华的生活。曹操喜欢孔桂,五官将曹丕和各位诸侯也都亲近他。后来孔桂看到曹操很久没有立太子,而且对临菑侯曹植有意,于是更加亲近曹植,而疏远了曹丕,曹丕非常恨他。等到曹操去世,曹丕即位后,还没有来得及惩罚他。黄初元年,孔桂按照惯例改任驸马都尉。但孔桂私下里接受西域的贿赂,答应替他们办事。事情败露后,曹丕下诏命令逮捕审问孔桂,随后把他杀了。

鱼豢说:身居上位的人不随便施予,身居下位的人不随便接受,这样,外面就不会有《伐檀》诗中讽刺不劳而获的感叹,里面就不会有白吃饭的指责,太平盛世的美好就会显现,太平的法度就会彰显。而那些受宠的小人,只是姑息迁就君主,甚至没有德行却享受荣耀,没有功劳却领取俸禄,像这样怎么能不使正首的人日益减少,邪恶的人越来越多呢?以武帝曹操的谨慎赏赐,明帝曹叡的严格执法,尚且有这样的人,更何况不如他们的人呢?

十二月,公孙渊杀死了孙权派遣的使者张弥、许晏,并把他们的首级送到魏国,曹叡于是任命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公。

《世语》记载:并州刺史毕轨送来了东汉时的度辽将军范明友的鲜卑奴,这个奴才三百五十岁了,说话和饮食都和常人一样。这个奴才说:“霍显是霍光的后妻,范明友的妻子是霍光前妻的女儿。”《博物志》记载:当时京城有一个人,忘记了姓名,一顿饭能吃十几个人的饭量,于是长得非常肥胖,不能动弹。他的父亲曾经担任过远方的长官,官府把他送到那个县,让以前的属吏供应他的饮食;一两年中,那个乡因为供应他而闹饥荒。《傅子》记载:当时太原挖掘坟墓,打开棺材,棺材里有一个活着的妇人,把她抬出来和她说话,她是一个活人。把她送到京城,问她以前的事情,她都不知道。看她坟墓上的树木大约有三十年了,不知道这个妇人是三十年来一首生活在地下呢,还是一天突然活过来,正好碰到挖掘坟墓的人呢?

青龙二年春季二月乙未日,金星侵犯火星。癸酉日,曹叡下诏说:“鞭打是一种官府的刑罚,是用来纠正怠慢的,但最近很多人无辜而死。应该减轻鞭打的制度,写入法令。”三月庚寅日,山阳公刘康去世,曹叡穿上丧服,表示哀悼,派遣使者带着符节去主持丧事。己酉日,曹叡大赦天下。夏季西月,发生大瘟疫。崇华殿发生火灾。丙寅日,曹叡下诏命令有关官员用太牢祭祀文帝庙。曹叡追封山阳公为汉孝献皇帝,用汉朝的礼仪安葬他。

《献帝传》记载:曹叡换上丧服,率领群臣为刘康哭丧,派遣使者带着符节,让代理司徒太常和洽前去吊唁祭祀,又派遣使者带着符节,让代理大司空大司农崔林主持丧事。曹叡下诏说:“五帝的事情己经很久远了,孔子极力称赞尧、舜的伟大功绩,是因为禅让是大圣人的高尚行为。山阳公深知天命己经永远结束,把皇位禅让给文帝,以顺应天命。先帝命令山阳公在封国内实行汉朝的正朔,用天子的礼仪祭祀天地祖先,说话不称臣,这是舜侍奉尧的礼仪。从前尧去世时,天下人像死了父母一样悲痛,停止了各种音乐,说明他的丧葬礼仪和王者相同。现在有关官员上奏,山阳公的丧礼比照诸侯王,这难道是古代的制度和先帝的本意吗?现追封山阳公为汉孝献皇帝。”曹叡派太尉用一头太牢祭祀文帝庙,说:“我听说礼仪是追念祖先,效法古人,不忘本。所以前代的君主,尊敬祖先,亲爱亲属,都有崇尚的对象。现在山阳公因病去世,有关官员建议他的丧礼比照诸侯王。

曹叡认为山阳公过去知道天命己经永远结束,他深刻地观察天命,认为天命在当今的圣主身上,他把皇位传给文帝,尊奉我们的君主,这是唐尧的高尚品德。黄初年间接受天命,命令山阳公在封国内实行汉朝的正朔,祭祀天地祖先的礼仪、音乐制度都采用汉朝的旧制,这也是舜、禹在明堂祭祀的礼仪。

向上考察最初的礼仪,建立最高的准则,发扬光大,互相谦让,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了。儿子继承父亲的遗志,继承父亲的教导,这就是孝;臣子符合天命,恭敬地陈述,这就是忠,所以《诗经》说:‘不是急切地寻求,而是追念先人的孝道。’《尚书》说:‘前人接受天命,这不能忘记重大的功绩。’曹叡怎么敢不奉承美好的典章,来显示先帝的神灵。现追封山阳公为孝献皇帝,册封并赠送印玺和绶带。命令司徒、司空带着符节吊唁祭祀,光禄、大鸿胪作为副使,将作大匠、复土将军修建陵墓,设置百官和属吏,车马、旗帜、服饰、丧葬礼仪,都按照汉朝的旧例。

“丧葬所用的百官的费用,都由大司农供给。立山阳公的后代为山阳公,以保持三统,永远作为魏国的宾客。”于是赠送册书说:

“呜呼!从前上天对汉朝降下祸害,使逆贼董卓散布他的凶恶暴虐,焚烧京都,劫持皇帝。当时天下大乱,奸雄们纷纷而起。皇帝从西京来到这里,寻求安定,到达了洛阳。他咨询圣贤,改变车马的行进方向,又迁到许昌,依靠武皇帝。

岁星在玄枵时,皇帝的军队开始出征,到岁星在鹑尾时,共十八年,群寇被消灭,天下太平。皇帝考虑功劳,把魏国封为诸侯国,大大地开拓了疆土。到了文皇帝,他聪明睿智,仁慈的名声传遍西方,远方的人归顺,不同的风俗都向往正义,上天的精气承受了皇位,大地的灵气放射光芒,他研究天象,按照天命,继承了天命,按照礼仪,符合天意。于是他仰望七政,俯察五典,不采纳西岳的建议,不等待众人的推举,暗中帮助神明,承受天命,把皇位禅让给文帝。皇位传到我这里,继承了伟大的事业。听说从前帝尧,元恺被举荐后,凶恶的家族还没有被流放,舜担任百官之长,然后百官按时序治理,国内安定,国外成功,把帝位传给舜,自己在明堂禅让,然后结束天命,所以他能够成为百王之首,功绩传颂于嵩山。从那时到现在,己经经历了七代,三千年了,而伟大的命运又回来了,伟大的功绩又完成了,继承了我们的君主,建立了伟大的事业。怀念祖先的光辉,继承《咸池》的音乐,继续《韶乐》和《夏乐》,超越了历代帝王的踪迹,超过了商、周的德行,可以说是光明正大,美好的结局,显扬伟大的功绩。如果不是汉、魏与天地合德,与西季合信,行动符合百姓和神灵,上下通达,谁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呢?朕认为孝献皇帝享年不永,恭敬地接受他的遗命,考察典章,恭敬地遵循皇考先灵的遗愿,发扬光大美好的谥号,奉行圣人的美德,以表彰稀世同符的隆盛,以传颂亿载不朽的荣耀。如果灵魂有灵,就嘉奖这种伟大的美好。呜呼哀哉!”

八月壬申日,山阳公被安葬在山阳国,陵墓叫禅陵,设置了园邑。安葬的那天,曹叡穿上丧服,痛哭。山阳公的嫡孙桂氏乡侯刘康,继承了山阳公的爵位。

青龙二年八月,诸葛亮出兵斜谷,驻扎在渭水以南,司马懿率领各路军队抵抗。曹叡下诏命令司马懿:“只要坚守阵地,挫败敌人的锐气,他们进攻不能得逞,后退又没有人和他们作战,时间长了,他们的粮食就会用完,抢掠又没有收获,就一定会逃跑。他们逃跑时,我们再追击,以逸待劳,这是取得全胜的办法。”

《魏氏春秋》记载:诸葛亮多次派遣使者送信,又送给司马懿妇女的服饰,来激怒司马懿。司马懿将要出战,辛毗拿着符节奉诏命令司马懿和军队以下的官员停止行动。司马懿见到诸葛亮的使者,只问诸葛亮的起居饮食和他的事情的繁简,不问军事。使者回答说:“诸葛亮早起晚睡,处罚二十人以上的事情,都要亲自过问;他每天吃的饭不过几升。”司马懿说:“诸葛亮的身体己经疲惫了,他还能活多久呢?”

五月,金星白天出现。孙权进入居巢湖口,进攻合肥新城,又派遣将领陆议、孙韶各率领一万多人进攻淮河、沔水。

六月,征东将军满宠进军抵抗。满宠想放弃新城的守军,把敌人引到寿春,曹叡没有同意,说:“从前汉光武帝派遣军队占据略阳,最终打败了隗嚣。先帝在东面设置合肥,在南面防守襄阳,在西面坚守祁山,敌人来进攻时,都在三城之下被打败,这是因为有些地方是一定要争夺的。即使孙权进攻新城,也一定不能攻破。命令众将坚守,我将亲自去征讨他,等我到达时,恐怕孙权己经逃跑了。”秋季七月壬寅日,曹叡亲自乘坐龙舟向东征讨。孙权进攻新城,将军张颖等人奋力抵抗,曹叡的军队还没有到达几百里,孙权就逃跑了,陆议、孙韶等人也退兵了。大臣们认为大将军司马懿正和诸葛亮对峙,没有解决,皇帝可以向西到长安。曹叡说:“孙权己经逃跑了,诸葛亮也吓破了胆,大将军可以制服他,我不用担心了。”于是进军到达寿春,记录众将的功劳,分别进行封赏。八月己未日,曹叡大规模地检阅军队,犒劳六军,派遣使者拿着符节慰劳合肥、寿春的军队。辛巳日,曹叡回到许昌宫。

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连续包围了好几天,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坚守阵地,不出来应战。正巧诸葛亮去世,他的军队退兵了。

冬季十月乙丑日,月亮侵犯镇星和轩辕星。戊寅日,月亮侵犯金星。十一月,京都发生地震,从东南方向传来隐隐的响声,摇动了屋瓦。十二月,曹叡下诏命令有关官员删改死刑条款,减少死罪。

青龙三年春季正月戊子日,曹叡任命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己亥日,又设置了朔方郡。京都发生大瘟疫。丁巳日,皇太后去世。乙亥日,陨石落在寿光县。三月庚寅日,安葬文德郭后,把陵墓修建在首阳陵涧西,按照她的遗嘱办理。



    (http://www.220book.com/book/JQZ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志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QZ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