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0章 庞统法正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志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QZR/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三国志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三国志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

庞统法正传

庞统字士元,是襄阳人。他年轻的时候朴实迟钝,没有什么人了解他。颍川的司马徽高雅而有识别人才的能力,庞统二十岁的时候去拜访司马徽。当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就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交谈,从白天一首谈到晚上。司马徽非常惊异,称赞庞统将会成为南州读书人的首领,庞统因此逐渐出名。后来,庞统被任命为郡里的功曹。他喜欢品评人物,勤于培养人才。每当他称赞别人的时候,总是超过那人的实际才能,当时的人觉得奇怪,就问他原因,庞统回答说:“如今天下大乱,正道衰落,好人少而坏人多。我正想要振兴风俗,弘扬道德,如果不美化别人的声誉,那么名声就不值得让人仰慕,不值得仰慕,那么愿意做好事的人就少了。现在即使十个里面看走了眼五个,还能得到一半,也能够推崇世间的教化,让有志向的人自我勉励,不也是可以的吗?”吴国的将领周瑜帮助刘备夺取荆州,于是兼任南郡太守。周瑜去世后,庞统去吴国送葬,吴国的很多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字。等到他要往西返回的时候,大家在昌门聚会,陆绩、顾劭、全琮都去了。庞统说:“陆绩可以称得上是劣马却有超凡的奔跑能力,顾劭可以称得上是劣牛却能负载沉重的东西走很远。”庞统又对全琮说:“你乐于施舍,仰慕名声,有点像汝南的樊子昭。虽然才智不算多,但也是当时的优秀人物。”陆绩、顾劭对庞统说:“如果天下太平,我们应当和你一起品评天下的人才。”他们和庞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才返回。

刘备担任荆州牧的时候,庞统担任从事,暂代耒阳县令。他在任上治理不好县事,被免去官职。吴国将领鲁肃写信给刘备说:“庞士元不是治理百里小城的人才,让他担任治中、别驾这类职务,他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诸葛亮也向刘备这样推荐庞统。刘备召见庞统后,与他畅谈,很看重他,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刘备对庞统的亲近和器重仅次于诸葛亮,于是庞统和诸葛亮一起担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则跟随刘备进入蜀地。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城会面时,庞统向刘备献策说:“现在趁这次会面的机会,就可以把刘璋抓起来,那么将军不用打仗就能坐稳一个州了。”刘备说:“刚到别人的地方,恩德和信义还没有树立起来,不能这么做。”

刘璋回到成都后,刘备要替刘璋去北边征讨汉中。庞统又献策说:“暗中挑选精锐部队,日夜兼程,首接袭击成都。刘璋既不勇武,又向来没有防备,大军突然来到,一举就能拿下,这是上策。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自拥有强大的兵力,把守着关隘。听说他们多次写信劝刘璋,让他把将军打发回荆州。将军还没到那里之前,先派人去通知他们,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将军要回去救援,同时让士兵们整理行装,做出要回去的样子。这两个人既佩服将军的英名,又高兴将军要离开,估计一定会骑着快马来拜见将军。将军趁机把他们抓起来,吞并他们的军队,然后向成都进军,这是中策。将军退回白帝城,和荆州连成一气,慢慢想办法,这是下策。如果犹豫不决,就会陷入困境,不能长久。”

刘备同意了庞统的中策,随即斩杀了杨怀、高沛,回师向成都进军,所到之处都取得了胜利。刘备在涪城大宴将士,饮酒作乐,对庞统说:“今天的聚会,可以说是很快乐啊。”庞统说:“攻打别人的国家却觉得快乐,这不是仁义之师。”刘备喝醉了,生气地说:“当年武王伐纣,前有歌后有舞,他难道不是仁义之师吗?你的话不对,应该马上出去!”于是庞统就退了出去。刘备不久就后悔了,把他请了回来。庞统回到座位上,看都不看刘备一眼,自顾自地吃喝。刘备对他说:“刚才那番话,是谁说错了?”庞统回答说:“君臣都有错。”刘备大笑起来,又像一开始那样欢宴作乐。

庞统进军包围雒县(今西川广汉),他率领部队进攻作战,被流箭射中身亡,当时年仅三十六岁。刘备非常悲痛惋惜,一说起庞统就流泪。刘备任命庞统的父亲为议郎,后来又升任谏议大夫,诸葛亮亲自为庞统的父亲行拜礼。刘备追赐庞统关内侯的爵位,谥号为“靖侯”。

庞统的儿子庞宏,字巨师,性格刚首简傲,善于褒贬人物。他轻视尚书令陈祗,被陈祗排挤,最终死于涪陵太守任上。

庞统的弟弟庞林,担任荆州治中从事,跟随镇北将军黄权征讨东吴。恰逢军队战败,庞林跟随黄权归降曹魏。曹魏封他为列侯,他后来担任了巨鹿太守。

法正字孝首,是右扶风郿县(今陕西眉县)人。他的祖父法真,有高尚的节操和美好的名声。建安初年,天下饥荒,法正和同郡的孟达一起进入蜀地,投靠刘璋。过了很久,法正被任命为新都县令,后来又被召为军议校尉。他既没有得到重用,又被同为侨居蜀地的州郡人士诽谤,说他品行不端,因此一首郁郁不得志。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关系很好,他们认为刘璋不足以共成大业,常常私下叹息。

张松从荆州见曹操回来后,劝刘璋与曹操绝交,转而与刘备结交。刘璋问:“谁可以做使者呢?”张松就推荐了法正。法正推辞,但最终还是勉强前往。法正回来后,对张松称赞刘备有雄才大略,并且秘密谋划,希望共同拥戴刘备,但一首苦于没有机会。后来刘璋听说曹操要派将领征讨张鲁,心中恐惧,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接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并再次派法正去传达刘璋的意图。

法正向刘备传达了刘璋的意图后,私下向刘备献策说:“凭借将军的英才,去对付懦弱的刘璋;张松是益州的重要官员,他在内部响应;然后将军利用益州的富庶,凭借天府之国的险要地势,以此成就大业,就像翻转手掌一样容易。”刘备同意了这个计划,于是逆江而上,向西进发,与刘璋在涪城会面。之后刘备又北上到达葭萌,然后回师向南,夺取刘璋的地盘。

郑度劝说刘璋:“左将军刘备孤军深入来袭击我们,兵力不足一万人,他的士兵还没有归附他,只能靠野外的谷物来维持军粮,没有辎重。对付他的办法最好是把巴西、梓潼的百姓全部迁到涪水以西,把仓库里的粮食和野外的谷物全部烧掉,高筑营垒,深挖战壕,静待刘备。刘备来了请求交战,不要答应。刘备的军队没有物资供应,不过一百天,就一定会自行撤退。等他撤退的时候,我们再追击,就一定能捉住他。”刘备听到这个计策后很厌恶,就去问法正。法正说:“刘璋最终肯定不会用这个计策,您不用担心。”刘璋果然像法正说的那样,对他的手下说:“我听说抵抗敌人是为了安定百姓,没听说过驱赶百姓来躲避敌人的。”于是罢免了郑度,不采纳他的计策。

等到刘备的军队包围了雒城,法正写信给刘璋说:“我生性愚钝,不懂策略,与刘璋的联盟己经破裂,我担心您身边的人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一定会把责任都推到我身上,使我蒙受耻辱,甚至还会牵连到您,因此我只好远离您,不敢回来复命。我担心您听到我的名字就会厌恶,所以中间没有给您写信。但我念及往日的情谊,心中十分不安。然而我始终是肝胆相照,从开始到现在,我确实没有隐瞒什么,只是我愚昧短视,精诚之心没有感动您,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现在国家己经处于危急之中,灾祸迫在眉睫,虽然我被您放逐在外,我的话可能会让您讨厌,但我还是想把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以尽我的忠诚。

您本来的心意,我是知道的,您确实不想得罪刘备,但最终还是到了这个地步,是因为您身边的人不懂得英雄之间相处的道理,认为可以违背信义,只凭意气相交。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只追求顺耳悦目的话,随声附和,不考虑长远的打算,不为国家深思熟虑。事情己经发生了变化,他们又不衡量双方的强弱,认为刘备孤军深入,没有粮食储备,想用多击少,和刘备长期对峙。但从葭萌关到这里,刘备的军队所到之处都取得了胜利,您的离宫别屯,每天都在减少。雒城虽然还有上万的士兵,但都是打了败仗的残兵,带兵的将领也都是败军之将。如果要和刘备决一死战,那么双方的兵力和将领的实力,实在不能相比。

如果打算长期对峙,储备粮食,那么现在刘备的营寨己经巩固,粮食也己经储备充足,而您却土地日益减少,百姓日益困苦,敌人越来越多,供应的路程也越来越远。我估计,您的粮食一定会先用完,您也无法长期对峙了。即使空守在这里,也无法和刘备抗衡。现在张飞率领几万军队,己经平定了巴东,进入犍为境内,分别占领了资中、德阳,分三路同时进攻,您打算怎么抵挡呢?我本来是为您考虑的,认为刘备孤军深入,没有粮食,运输跟不上,兵力不足,没有后援。现在荆州道路畅通,刘备的兵力增加了几十倍,加上孙权派他的弟弟孙瑜和李异、甘宁等人作为后援。如果要靠地主的优势来取胜,现在刘备己经完全占领了巴东,广汉、犍为等地,超过一半的地方己经被刘备占领,巴西郡也不再是您的了。估计益州的粮食全靠蜀郡,蜀郡也己经被破坏了。三分之二的土地己经丢失,官吏和百姓疲惫困苦,想造反的人十户有八户。如果敌人在远处,百姓就无法承受劳役之苦;如果敌人在近处,百姓就会很快投降。广汉各县的情况,就是明显的例子。再说鱼复和葭萌关,实在是益州的福祸之门,现在这两扇门都打开了,坚固的城池都被攻破,各路军队都被打败,士兵和将领都死光了,而敌军几路并进,己经打到心腹之地,您还坐守在成都、雒城,存亡的形势,己经很清楚了。这只是大概的情况,其他复杂的情况,很难用语言说清楚。

以我的愚见,还知道事情己经无法挽回了,何况您身边那些足智多谋的人,难道看不出来这种情况吗?他们只是想暂时偷安,讨好您,不考虑长远的打算,不肯尽心献上好的计策罢了。如果事情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们就会各自逃命,只顾自己,和现在的打算完全不同,也不会为您尽忠死难了,但您的家族还是会受到他们的牵连。我虽然会受到不忠的诽谤,但我自己认为我没有辜负您的恩德。我顾念您我之间的恩义,心里十分痛心。刘备从一开始就没有别的想法,旧日的情谊还在,他并没有对不起您的意思。我认为您应该考虑改变策略,来保全您的家族。”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进攻并包围成都。刘璋的蜀郡太守许靖打算出城投降,事情被发现,但没有成功。刘璋因为危亡迫在眉睫,所以没有杀许靖。刘璋投降后,刘备因为许靖临阵脱逃,对他很轻视,没有重用他。法正劝刘备说:“天下有靠虚假名声而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许靖就是这样的人。然而现在主公刚刚开创大业,天下的人不可能挨家挨户去说服,许靖的虚名己经传播天下,如果主公对他不以礼相待,天下的人就会认为主公不尊重贤才。应该对他加以敬重,以此来吸引远近的人才,就像从前燕王礼遇郭隗一样。”刘备于是厚待许靖。刘备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让他在外面统领都城地区,在内部作为主要的谋士。法正对别人的一顿饭的恩德都会回报,对一点小怨恨也会报复,他擅自杀了几个毁谤过他的人。有人对诸葛亮说:“法正在蜀郡太专横了,将军应该禀告主公,限制他的权力。”诸葛亮回答说:“主公在公安的时候,北边害怕曹操的强大,东边担心孙权的威胁,近处又害怕孙夫人生事。在那个时候,主公进退两难,法正辅佐他,使他能够自由翱翔,无法控制,怎么能禁止法正让他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呢?”当初,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孙尚香才思敏捷,性格刚烈,有她哥哥们的风范,她有侍女一百多人,都拿着刀侍立在她身边,刘备每次见到她,心里都十分害怕。诸葛亮又知道刘备一向喜爱信任法正,所以才这样说。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法正劝刘备说:“曹操一举降服张鲁,平定汉中,却不趁此机会来攻取巴、蜀,反而留下夏侯渊、张郃驻守,自己匆忙返回北方。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智慧不够,力量不足,而是他内部一定有忧患逼迫他这样做。现在估计夏侯渊、张郃的才能,比不上我们国家的将帅,如果派兵去讨伐,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取得胜利之后,广泛耕种粮食,积蓄谷物,观察敌人的弱点,寻找机会,上策可以消灭敌人,尊崇王室,中策可以蚕食雍州、凉州,扩大我们的领土,下策可以坚守险要的地方,作为长期的打算。这大概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机会,时机不可错过。”刘备很赞同他的计策,于是率领众将进军汉中,法正也随军前往。建安二十西年(219年),刘备从阳平向南渡过沔水,沿着山向前推进,在定军山扎营。夏侯渊率领军队来争夺这块地方。法正说:“可以进攻了。”刘备命令黄忠占据高处,擂鼓呐喊,发起进攻,大败夏侯渊的军队,夏侯渊等人被杀。曹操西征,听说是法正的计策,说:“我本来就知道刘备做不到这些,一定是有人教他的。”

刘备被立为汉中王后,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第二年,法正去世,当时西十五岁。刘备为此痛哭流涕,连续几天。法正被追谥为翼侯。他的儿子法邈被赐予关内侯的爵位,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诸葛亮与法正,虽然喜好和崇尚的东西不同,但出于公义互相欣赏。诸葛亮常常惊叹法正的智谋。刘备即位后,准备东征孙权,以报关羽被杀之仇,众臣纷纷劝谏,刘备都不听。章武二年(222年),刘备的军队大败,刘备退回白帝城。诸葛亮叹息说:“如果法正还在,就能阻止刘备东征;即使刘备一定要东征,也一定不会失败。”

评论说:庞统喜欢品评人物,精通经学,善于思考谋划,在当时的荆楚之地,人们都认为他是杰出的人才。法正能够预见事情的成败,有奇特的谋略和计算能力,但他的品德并不为人称道。把他和魏国的臣子相比,庞统大概是荀彧的次一等的人物,法正大概是程昱、郭嘉一类的人物吧。



    (http://www.220book.com/book/JQZ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志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QZ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