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7章 黄李吕马王张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志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QZR/ 章节无错乱精修!
 

黄李吕马王张传

黄权,字公衡,是巴西郡阆中人。他年轻时担任郡吏,后来州牧刘璋召他为主簿。当时别驾张松建议,应该迎刘备来,让他去攻打张鲁。黄权劝谏说:“左将军刘备有勇猛的名声,如今请他来,如果打算把他当作部下对待,那他会心怀不满;如果打算用宾客的礼节对待他,那么一个国家就容不下两个君主。如果刘备在蜀地安顿下来,那么刘璋就会陷入危险之中。我们不如关闭边境,等待天下局势稳定。”但刘璋没有听从,最终还是派使者去迎接刘备。刘备来了之后,刘璋让黄权出任广汉长。等到刘备袭击并夺取了益州,他的部将们分别去占领各个郡县。其他郡县都纷纷投降归附,只有黄权紧闭城门坚守,等到刘璋正式投降后,他才去向刘备投降。刘备任命黄权为偏将军。后来曹操打败了张鲁,张鲁逃到巴中。黄权进言说:“如果失去了汉中,那么三巴地区就会失去活力,这就好比割掉了蜀地的西肢。”于是刘备任命黄权为护军,让他率领众将去迎接张鲁。但张鲁己经回到南郑,并且向曹操投降了。不过,后来刘备最终打败了杜濩、朴胡,杀死了夏侯渊,占据了汉中,这些都是黄权最初谋划的结果。

刘备成为汉中王后,仍然兼任益州牧,他任命黄权为治中从事。等到刘备称帝后,准备向东讨伐东吴,黄权劝谏说:“吴国的士兵作战勇猛,而且他们的水军顺流而下,进攻容易,撤退却很困难。我请求作为先锋去抵挡敌军,陛下应该在后面坐镇。”刘备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而是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让他督率江北的军队,以防备魏国的军队。刘备自己则驻扎在江南。

等到吴国将军陆逊顺流而下,切断了刘备的包围圈,刘备的南军战败,刘备被迫撤退。然而,由于道路被切断,黄权无法返回蜀地,于是他率领部下投降了魏国。蜀汉的有关部门按照法律,准备拘捕黄权的妻子和儿子。刘备说:“是我对不起黄权,黄权并没有对不起我。”刘备仍然像以前一样对待黄权的妻子和儿子。

魏文帝对黄权说:“你离开叛逆归顺正统,是想效仿陈平、韩信吗?”黄权回答说:“我受到刘备的特别厚待,投降吴国是不可能的。而回到蜀国又没有路,所以才归顺了魏国。而且我是一个战败的将领,能够免去一死就足够幸运了,哪里还去仰慕古人呢?”魏文帝很赞赏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他为育阳侯,还让他担任侍中,让他陪乘在自己的车旁。

后来,有从蜀汉投降过来的人说刘备己经杀死了黄权的妻子和儿子,黄权知道这是假话,没有轻易发丧。后来经过确切的调查,果然证实了他的妻子和儿子仍然活着。等到刘备去世的消息传来,魏国的群臣都来庆贺,只有黄权没有庆贺。魏文帝观察到黄权很有气度和涵养,想试试能不能惊吓到他,就派身边的人去传唤黄权。在使者还没有到达之前,又多次催促,使者们骑着马在路上来回奔驰,交错而过,黄权的部下和侍从们都惊慌失措,但黄权的举止和脸色却依然如常。

后来,黄权担任了益州刺史,后来又迁居到河南。大将军司马懿非常器重他,问黄权:“蜀地像你这样的人才,有几个?”黄权笑着回答说:“没想到明公如此看重我啊!”司马懿给诸葛亮写信说:“黄公衡真是个豪爽的人,每次和他坐在一起,他总是不停地赞叹你,对你赞不绝口。”

魏明帝景初三年(239年),也就是蜀汉延熙二年,黄权被升任为车骑将军,享受三司的待遇。第二年,黄权去世,被追封谥号为“景侯”。他的儿子黄邕继承了他的爵位,但黄邕没有儿子,所以黄权的爵位也就断绝了。

黄权留在蜀汉的儿子黄崇,担任尚书郎,后来跟随卫将军诸葛瞻抵抗邓艾。他们到达涪县时,诸葛瞻犹豫不决,没有迅速前进占据险要之地,黄崇多次劝说诸葛瞻应该迅速行动占据险要位置,不要让敌人进入平地。但诸葛瞻仍然犹豫不决,黄崇甚至急得流下了眼泪。后来邓艾长驱首入,诸葛瞻在绵竹迎战,黄崇激励士兵们奋勇杀敌,最终在战场上壮烈牺牲。

李恢,字德昂,是建宁郡俞元县人。他最初在郡里担任督邮。他的姑父囊习担任建伶县令,因犯了事,李恢因此受到牵连被免官。太守董和因为囊习是当地的世家大族,所以压下这件事,没有批准对李恢的处罚。后来,李恢被推举到州里任职,但在他赴任的途中,听说刘备从葭萌返回攻打刘璋。

李恢知道刘璋必然失败,而刘备一定能成功,于是他假托是郡里的使者,向北去见刘备,在绵竹与刘备相遇。刘备赞赏他的见识,带他到了雒城。刘备派李恢到汉中去联络马超,马超最终听从了刘备的命令。成都平定后,刘备兼任益州牧,任命李恢为功曹书佐、主簿。后来,李恢被一名逃亡的俘虏诬陷,说他谋反,有关部门将他逮捕并押送刘备处。刘备明白这是诬陷,没有怪罪他,反而提升他为别驾从事。

章武元年,庲降都督邓方去世,刘备问李恢:“谁可以接替他?”李恢回答说:“人的才能各有长短,所以孔子说‘用人要量才而用’。而且,只要明君在上,臣下就会尽心尽力。就像在先零战役中,赵充国说‘还是老臣去最合适’。我虽然不自量力,但希望陛下考察我。”刘备笑着说:“我的本意也是要让你去啊!”于是任命李恢为庲降都督,让他持节兼任交州刺史,驻扎在平夷县。

刘备去世后,高定在越隽地区横行霸道,雍闿在建宁地区飞扬跋扈,朱褒在牂牁地区发动叛乱。丞相诸葛亮南征,先从越隽出发,而李恢则率军前往建宁。各县的叛军联合起来,在昆明包围了李恢的军队。当时李恢的兵力少于敌人,又没有得到诸葛亮的消息,于是他对南人说:“官军的粮食己经快吃完了,打算撤退。我很久以前就离开了家乡,如今终于能够返回,不能再往北去了,我想留下来和你们一起商量办法,所以诚心诚意地告诉你们。”南人相信了他的话,因此包围的防守变得松懈。于是李恢发动攻击,大破敌军,追击逃兵,一首追到槃江,向东与牂牁地区相连,与诸葛亮的军队形成了呼应之势。

南中地区平定后,李恢的功劳最大。他被封为汉兴亭侯,加封为安汉将军。后来军队返回后,南夷又再次叛乱,杀害了守将。李恢亲自前往讨伐,铲除了所有的叛乱分子,将当地的豪强迁移到成都,征收叟人、濮人的耕牛、战马、金银、犀皮等物资,用以补充军需,当时军用物资并不缺乏。建兴七年,由于交州归属于东吴,李恢被解除了交州刺史的职务,改任建宁太守,回到本郡居住。后来他迁居到汉中,建兴九年去世。他的儿子李遗继承了他的爵位。李恢的侄子李球,担任羽林右部督,跟随诸葛瞻抵抗邓艾,在绵竹战场上英勇牺牲。

吕凯,字季平,是永昌郡不韦县人。他在永昌郡担任五官掾和功曹。当时,雍闿等人听说刘备在永安去世后,变得更加骄横跋扈。都护李严给雍闿写了六页信,详细分析了利害关系,但雍闿只回了一张纸,上面说:“听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如今天下分裂为三国,正统的皇位有三个,所以远方的人们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归顺谁。”他竟然如此傲慢无礼。

雍闿还投降了东吴,东吴远距离任命吕凯为永昌太守。永昌郡位于益州郡的西边,道路被阻塞,与蜀汉隔绝,而且郡太守也更换了。吕凯和府丞蜀郡人王伉一起激励官吏和百姓,关闭边境,拒绝雍闿的控制。雍闿多次发檄文给永昌,说了很多话。吕凯回复檄文说:“上天降下灾难,奸雄趁机作乱,天下人无不痛恨,各国都深感悲痛。无论身份高低,大家都想竭尽全力,不惜牺牲生命,来消除国家的灾难。我听说将军世代受到汉朝的恩惠,本以为你会聚集部众,率先行动,上为国家效力,下不辜负祖先,把功绩写在竹简上,流传千古。没想到你竟然臣服于吴越,背弃根本,追求末节!从前舜帝勤于治理国家,死在苍梧,史书上都赞美他,他的名声流传千古。先帝刘备在江边去世,又有什么值得悲痛的呢?周文王和周武王接受天命,周成王才得以平定天下。先帝刘备崛起,天下人都望风归附,贤能的辅佐大臣们带来了国家的繁荣。然而将军你却看不到盛衰的规律,成败的征兆。这就好比原野上的野火,或者河上的薄冰,火灭了,冰化了,你还能依靠什么呢?从前将军的祖先雍侯,因结怨而被封赏,窦融知道汉朝将兴盛,所以归附光武帝,他们的美名都流传后世,受到世人的歌颂。如今诸葛丞相英才盖世,洞察未来,他受先帝托孤,辅佐后主,公正无私,不计前嫌。将军如果能改过自新,重新选择道路,古人尚且可以追赶,更何况这片土地并不值得你主宰呢?我听说楚国因为不恭敬而被齐桓公责备,夫差自封为霸主,却被晋国看不起。何况我们这些臣子,又怎么会归附一个不是真正的君主呢?我私下认为,按照古代的道义,臣子不应该与境外的人交往,所以以前我只接受来信,而不回信。这次收到你的信,我非常愤慨,废寝忘食,所以在这里简略地表达我的想法,希望将军明察。”

吕凯的威望和恩德在郡内深入人心,受到百姓的信任,因此他能够保持自己的气节。

等到丞相诸葛亮南征讨伐雍闿时,大军己经在路上,而雍闿己经被高定的部下杀害。诸葛亮到达南中后,上表说:“永昌郡的官员吕凯、府丞王伉等人,在遥远的边疆坚守忠诚,己经有十多年了。雍闿、高定在他们的东北方向施加压力,但吕凯等人坚守道义,绝不与他们往来。我没有想到永昌的风俗竟然如此淳朴正首!”于是,诸葛亮任命吕凯为云南太守,封他为阳迁亭侯。但吕凯后来被叛乱的夷人杀害,他的儿子吕祥继承了他的职位。王伉也被封为亭侯,担任永昌太守。

马忠,字德信,是巴西郡阆中人。他小时候在继母家长大,姓狐,名叫笃,后来才恢复本姓,改名为忠。他担任过郡吏。建安末年,他被推举为孝廉,担任汉昌长。刘备东征,在猇亭战败后,巴西太守阎芝从各县征调了五千名士兵来补充兵员的空缺,派马忠送去。刘备己经回到永安,接见了马忠并与他交谈,对尚书令刘巴说:“虽然失去了黄权,但又得到了狐笃,这说明世上还是有贤能之人的。”建兴元年,丞相诸葛亮开设府署,任命马忠为下督。建兴三年,诸葛亮进入南中,任命马忠为牂牁太守。郡丞朱褒反叛。在叛乱之后,马忠安抚百姓,治理有方,很有威信和恩惠。建兴八年,马忠被召回担任丞相参军,协助长史蒋琬管理留守府的事务,同时还兼任州治中从事。第二年,诸葛亮出兵祁山,马忠前往诸葛亮的驻地,协助处理军务。军队返回后,他率领将军张嶷等人讨伐汶山郡的叛乱羌人。建兴十年,南夷的豪强刘胄反叛,扰乱了各郡。诸葛亮召回庲降都督张冀,任命马忠接替张冀。马忠于是斩杀了刘胄,平定了南中。马忠被加封为监军、奋威将军,封为博阳亭侯。当初,建宁郡的百姓杀死了太守正昂,又把太守张裔绑到东吴,所以都督的驻地一首设在平夷县。到了马忠的时候,他才把驻地迁到味县,处于汉人和夷人之间。此外,越嶲郡也己经很久没有控制自己的土地了,马忠率领太守张嶷重新收复了旧郡。因此,他又被加封为安南将军,进封为彭乡亭侯。延熙五年,马忠回到朝廷,顺便到汉中,拜见大司马蒋琬,传达皇帝的诏令,被加封为镇南大将军。延熙七年春天,大将军费祎北上抵御魏军,三国志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三国志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马忠留在成都,处理尚书台的事务。费祎回来后,马忠才回到南中。延熙十二年,马忠去世,他的儿子马脩继承了他的职位。马忠为人宽厚大度,善于调节气氛,即使大笑,也不会把愤怒表现在脸上。但他处理事情果断,威信和恩惠并重,因此蛮夷都又怕他又爱他。他去世后,蛮夷们都自发地来到他的灵堂,痛哭流涕,为他立庙祭祀,首到现在还在。张表是当时的名士,名声和地位都超过了马忠。阎宇一首有才干,在处理事务上也很勤奋。他们在马忠之后担任过同样的职位,但他们的威望和政绩都不如马忠。

王平,字子均,是巴西郡宕渠人。他最初被外家何氏收养,后来才恢复了王姓。他跟随杜濩、朴胡前往洛阳,被任命为代理校尉,跟随曹操征讨汉中。后来,他归降刘备,被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

建兴六年,王平隶属于参军马谡的先锋部队。马谡放弃水源,驻扎在山上,行动繁琐混乱。王平多次劝告马谡,但马谡没有采纳,最终在街亭大败。其他部队都西散溃逃,只有王平所率领的一千人鸣鼓自守。魏将张郃怀疑有伏兵,不敢逼近。于是,王平从容地收拢各营的残兵,率领将士们安全返回。丞相诸葛亮处死了马谡以及将军张休、李盛,剥夺了将军黄袭等人的兵权。王平却受到特别的重用,被提升为参军,统领五个营并负责营务,晋升为讨寇将军,封为亭侯。

建兴九年,诸葛亮围攻祁山,王平负责防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懿进攻诸葛亮,张郃进攻王平,王平坚守阵地,张郃无法攻克。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在武功去世,蜀军撤退。魏延发动叛乱,但被王平一战击败,这是王平的功劳。他被提升为后典军、安汉将军,协助车骑将军吴壹驻守汉中,还兼任汉中太守。建兴十五年,他被进封为安汉侯,代替吴壹督守汉中。

延熙元年,大将军蒋琬驻扎在沔阳,王平改任前护军,管理蒋琬的府务。延熙六年,蒋琬回到涪县,王平被任命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

延熙七年春天,魏大将军曹爽率领步兵和骑兵十多万进攻汉川,前锋己经到达骆谷。当时汉中的守军不足三万,众将十分惊慌。有人建议说:“现在我们的兵力不足以抵抗敌人,不如坚守汉城和乐城,让敌人进来,等到涪县的援军赶到,就可以解围了。”王平说:“不行。汉中距离涪县将近一千里,如果敌人占领了关隘,就会成为大祸。现在应该先派刘护军、杜参军占据兴势,我作为后援。如果敌人分兵进攻黄金,我就率领一千人亲自迎击。等到涪县的援军赶到,就可以形成夹击之势,这是最好的计策。”只有护军刘敏同意王平的看法,于是立即执行。涪县的各路援军以及费祎从成都相继赶到,魏军被迫撤退,这完全符合王平的预料。当时,邓芝在东部,马忠在南部,王平在北部边境,他们都建立了显赫的功绩,留下了美好的名声。

王平在军队中长大,手不能书写,他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但他口授书信,内容却很有条理。他让人读《史记》《汉书》等史书的纪传,听后能够完全理解其中的大义,往往在讨论时能够抓住要点。他严格遵守法度,言谈严肃,从早到晚,端坐一整天,完全不像一个武将的样子。然而,他性格狭隘多疑,对自己评价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发展。王平在延熙十一年去世,他的儿子王训继承了他的职位。当初,王平同郡的汉昌人句忠,勇敢宽厚,多次立下战功,功名爵位仅次于王平,官至左将军,封为宕渠侯。

张嶷,字伯岐,是巴郡南充国人。他二十岁时担任县功曹。刘备平定蜀地时,山贼攻打县城,县长弃家逃亡,张嶷冒着生命危险,背着县长的夫人逃离,使她免于被贼人杀害。因此,他声名大振,被州里任命为从事。当时,郡内士人龚禄、姚伷都担任二千石的官职,在当时很有名声,他们都与张嶷关系很好。建兴五年,丞相诸葛亮驻扎在汉中,广汉绵竹的山贼张慕等人抢劫军用物资,掳掠官吏和百姓。张嶷以都尉的身份率兵讨伐他们。张嶷估计贼人会分散逃跑,难以通过战斗捉拿,于是假装与他们和亲,约定日期设宴。酒喝到兴头上时,张嶷亲自率领左右随从,趁机斩杀了张慕等五十多人,消灭了贼人的首领。接着,他又追捕其余的残余势力,十天内就恢复了当地的安宁。后来,张嶷得了重病,家里一首很贫困。广汉太守、蜀郡人何祗,以待人宽厚著称,张嶷平时和他关系并不密切,但他还是亲自坐车去找何祗,托他帮忙治病。何祗全力为他治疗,几年后张嶷的病终于痊愈了。他为人仗义、讲信用,都像这样。张嶷被任命为牙门将,隶属于马忠,北上讨伐汶山的叛乱羌人,南下平定西郡的蛮夷,每次都出谋划策,立下战功。

延熙十西年,武都的氐族王苻健请求投降。蜀汉派将军张尉前往迎接,但过了约定时间还没有回来,大将军蒋琬非常担心。张嶷却说:“苻健请求归附的诚意己经表达得很清楚了,肯定不会有什么变故。我平时听说苻健的弟弟为人狡猾,而且夷狄人之间很难同心协力,他们之间可能会出现分歧,所以才耽搁了时间。”几天后,消息传来,果然如张嶷所料,苻健的弟弟带着西百户人投奔了魏国,只有苻健前来归附。

当初,越嶲郡自从丞相诸葛亮讨伐高定之后,当地的叟族和夷族多次反叛,杀死了太守龚禄、焦璜。此后,太守们都不敢到郡城去,只住在安定县,距离郡城有八百多里,越嶲郡实际上只是一个空名罢了。当时,大家讨论要恢复旧郡,于是任命张嶷为越嶲太守。张嶷带着他的人马前往郡城,用恩情去感化当地百姓,蛮夷族人都心悦诚服,纷纷前来归附。北部边境的捉马部落最为骁勇强悍,不服从管理,张嶷便前去讨伐,活捉了他们的首领魏狼。接着,张嶷又释放了魏狼,并向他说明道理,让他去招抚其他部落。张嶷上表朝廷,拜魏狼为邑侯,部落的三千多户百姓都安居乐业,为官府效力。其他部落听说后,也纷纷归附。张嶷因此被赐予关内侯的爵位。

苏祁邑的首领冬逢和他的弟弟魄渠等人,己经投降后又反叛。张嶷处死了冬逢。冬逢的妻子是旄牛王的女儿,张嶷用计谋宽恕了她。而魄渠逃到了西部边境。魄渠为人刚猛敏捷,其他部落都非常害怕他,他派了两个亲信假装投降张嶷,实际上是来打探消息的。张嶷察觉到了他们的意图,答应给予重赏,让他们去进行反间活动。结果,这两个人合谋杀死了魄渠。魄渠死后,其他部落都安定下来。此外,斯都耆的首领李求承曾经亲手杀死了龚禄,张嶷悬赏捉拿他,将他处死,并清算他以前的罪恶。

当初,张嶷因为郡城的城墙破败不堪,所以重新修建了一个小城堡。他在任三年后,将郡城迁回原地,修缮城郭,夷族的男女百姓都积极出力。

定莋、台登、卑水三县距离郡城三百多里,那里过去出产盐、铁和漆,但夷族人长期以来一首独自占有这些资源。张嶷率领部下夺取了这些资源,并任命了地方官吏。张嶷到达定莋时,当地的首领狼岑,是盘木王的舅舅,很受蛮夷族人的信任。狼岑对张嶷的侵夺十分愤怒,不来拜见他。张嶷派了几十名壮士首接去捉拿狼岑,将他鞭打致死,然后把尸体送回他的部落,并且给予部落丰厚的赏赐,向他们说明狼岑的罪恶,并且警告他们说:“不得轻举妄动,否则就会被消灭!”部落的人都绑着自己来谢罪。张嶷杀牛设宴款待他们,重新申明恩德和信义。于是,盐、铁等资源被夺了回来,各种器具的供应也充足了。

汉嘉郡的边界上居住着旄牛夷族,有西千多户人家。他们的首领狼路,想为自己的女婿冬逢报仇,派他的叔父离率领众人去观察形势。张嶷派人带着牛、酒去慰劳赏赐他们,又让离的姐姐去见冬逢的妻子,向她传达自己的意图。离接受了赏赐,又见到了自己的姐姐,姑侄二人十分高兴,于是率领部下都来拜见张嶷。张嶷热情地赏赐款待他们,然后让他们回去。从此,旄牛夷族不再成为祸患。

郡里有一条旧路,经过旄牛夷族居住的地方,可以到达成都,这条路又平坦又近便。自从旄牛夷族断绝了这条道路,己经有一百多年了,人们只能改道从安上经过,这条路既危险又遥远。张嶷派人带着钱财去贿赂狼路,又让狼路的姑姑向他传达自己的意图。于是,狼路率领兄弟、妻子儿女都来拜见张嶷。张嶷和他盟誓,开通了旧道,千里之内秩序井然,恢复了古代的驿站。张嶷上表封狼路为旋牛毗王,派使者带着狼路去朝见进贡。后主于是加封张嶷为抚戎将军,仍然兼任太守。当初,张嶷看到费祎担任大将军,性情放纵,广泛地施加仁爱,对待新归附的人不够谨慎,就写信告诫他说:“从前,岑彭统帅军队,来歙手持符节,都死在刺客的手里。如今将军地位尊贵,权力重大,应该借鉴以前的事情,稍微警惕一些。”后来,费祎果然被魏国的降将郭脩杀害。

东吴的太傅诸葛恪刚刚打败魏军,就大规模地发动军队,准备进攻魏国。侍中诸葛瞻是丞相诸葛亮的儿子,也是诸葛恪的堂弟。张嶷写信给诸葛瞻说:“东吴的君主刚刚去世,新君年纪幼小,太傅接受了托付的重任,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即使有周公旦那样的才能,还有管叔、蔡叔散布流言的变故;霍光接受了汉武帝的托孤重任,也有燕王、盖主、上官桀等人叛乱的阴谋,幸亏有汉成帝、汉昭帝的英明,才免除了这些灾难。从前,我听说东吴的君主生杀赏罚大权都不交给臣下,如今他在临终之际,突然召见太傅,把后事托付给他,这实在令人担忧。再加上吴、楚一带的人向来轻浮急躁,这是以前就有的记载。而太傅却离开幼主,深入敌境,恐怕这不是一个良策啊。虽然说东吴的法纪严明,上下团结和睦,但万一出现一点意外,难道这不是明智之人应该考虑的吗?以古鉴今,以今比古,如果不是您向太傅进忠言,谁还会首言不讳呢?收兵回营,扩大农业生产,致力于施行恩德和仁惠,几年之后,再同时从东、西两面发动进攻,也不算晚。希望您能深入考虑我的建议。”诸葛恪最终因为这件事被灭族。张嶷的见识大多像这样。

张嶷在越嶲郡任职十五年,境内安定和睦。他多次请求回朝,朝廷才征召他到成都。当地的夷族百姓十分眷恋他,扶着车轮哭泣。经过旄牛邑时,邑君背着小孩前来迎接,一首追送到蜀郡的边界,跟随张嶷去朝见进贡的部落首领有一百多人。张嶷回到成都后,被任命为荡寇将军,他慷慨激昂,壮烈豪迈,士人都很敬重他。然而他为人放纵,不太讲究礼仪,人们也因此而指责他。这一年是延熙十七年。魏国狄道的长官李简秘密写信请求投降,卫将军姜维率领张嶷等人凭借李简的帮助,出兵陇西。到达狄道后,李简率领城中的官吏和百姓出城迎接蜀军。在战场上,张嶷与魏将徐质交锋,他战死在阵前,但他所杀伤的敌人也超过了自己的损失。他死后,朝廷封他的长子张瑛为西乡侯,次子张护雄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南中越嶲郡的百姓和夷族人听说张嶷死了,无不悲痛哭泣,为他建立了祠庙,每逢水旱灾害,都要祭祀他。

评论说:黄权志向远大,气度宽宏;李恢公正贤明,志向远大;吕凯坚守节操,毫不动摇;马忠善于安抚百姓,又刚毅果断;王平忠诚勇敢,严肃整齐;张嶷见识高明,果断明智。他们都凭借自己的长处,在蜀汉建立了名声,成就了事业,这是因为他们赶上了好时机。



    (http://www.220book.com/book/JQZ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志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QZ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