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破虏讨逆传
孙坚字文台,是吴郡富春人,大概是孙武的后代。
孙坚年轻时当过县吏。十七岁那年,他和父亲一起坐船到钱塘,正赶上海盗胡玉等人从匏里上岸抢夺商人财物,正在岸上分赃。过往的行人都停下来,船只也不敢向前行驶。孙坚对父亲说:“这些海盗可以攻击,我请求去讨伐他们。”父亲说:“这不是你能对付的。”孙坚拿着刀上了岸,用手向东西两边指挥,好像在布置士兵围堵海盗一样。海盗们远远望见,以为是官兵来抓他们,立刻丢下财物西散逃跑。孙坚追上去,砍下一个海盗的脑袋回来。他父亲大吃一惊。从此,孙坚名声大振,府里召见他,任命他为代理县尉。会稽郡的妖贼许昌在句章起事,自称阳明皇帝,和他儿子许韶一起煽动各县百姓,聚集了上万人。孙坚凭借郡司马的身份招募勇士,得到一千多人,和州郡的军队一起合力讨伐,打败了许昌。这一年是嘉平元年。刺史臧旻把孙坚的功绩上报,皇帝下诏任命孙坚为监渎丞,几年后调任盱眙丞,又调任下邳丞。
中平元年,黄巾军首领张角在魏郡起事。他自称有神灵庇佑,派遣八名使者以善道教化为名,在天下暗中串联,自称“黄天泰平”。三月甲子日,三十六方黄巾军在同一时间起事,天下纷纷响应,他们焚烧郡县,杀害地方官吏。汉朝派遣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俊率军讨伐。朱俊上表请求任命孙坚为佐军司马,孙坚家乡的年轻人都愿意跟随他。孙坚又招募了各地的商人和淮、泗地区的精锐士兵,共约一千人,与朱俊协力进攻,所向披靡。汝南、颍川的黄巾军被逼无奈,退守宛城。孙坚亲自率军攻打一面,率先登上城墙,众人紧随其后,最终大破黄巾军。朱俊把孙坚的战功上报朝廷,朝廷任命孙坚为别部司马。
边章、韩遂在凉州作乱,中郎将董卓率军讨伐却没有成功。中平三年,朝廷派遣司空张温担任车骑将军,向西讨伐边章等人。张温上表请求孙坚参与军事行动,驻扎在长安。张温用诏书召见董卓,董卓过了很久才去见张温。张温责备董卓,但董卓回应时态度傲慢。孙坚当时在场,凑到张温耳边说:“董卓不害怕自己的罪行,反而大言不惭,应该以他没有按时应召为由,按照军法将他斩首。”张温说:“董卓在陇蜀地区一首有威名,今天杀了他,西征就失去了依靠。”孙坚说:“您亲自率领朝廷的军队,威震天下,为什么要依赖董卓呢?从董卓的话来看,他根本没把您放在眼里,这是第一条罪状。边章、韩遂作乱己经很久了,应该及时讨伐,但董卓却说现在不行,这是动摇军心,这是第二条罪状。董卓接受任务没有成果,接受召见还故意拖延,而且自高自大,这是第三条罪状。古代的名将,手握兵权,面对军队,没有不通过果断斩杀来显示威严的。所以齐国的穰苴斩了庄贾,晋国的魏绛杀了杨干。现在您对董卓心慈手软,不立刻杀他,就会损害军法的威严。”张温不忍心发动,就说:“你先回去吧,不然董卓会怀疑我们的。”孙坚于是起身离开。边章、韩遂听说大军即将到来,他们的党羽纷纷离散,都请求投降。军队返回后,有人认为军队没有首接面对敌人,所以不主张给予功赏。但大家听说孙坚列举了董卓的三条罪状,劝张温杀他,无不叹息。朝廷任命孙坚为议郎。当时长沙的贼人区星自称将军,率领一万余人围攻城池,于是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孙坚到任后,亲自率领将士,制定策略,一个月之内就打败了区星。周朝、郭石也在零陵、桂阳起兵,与区星相互呼应。孙坚于是越境追击,三郡都恢复了平静。汉朝记录了孙坚前后的功劳,封他为乌程侯。
汉灵帝驾崩后,董卓独揽朝政大权,在京城横行霸道。各州郡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孙坚也起兵响应。荆州刺史王睿以前对孙坚很无礼,孙坚路过荆州时把他杀了。孙坚到达南阳时,手下己经有几万人马。南阳太守张咨听说孙坚的军队到了,却毫不在意。孙坚带着牛肉和酒去拜访张咨,张咨第二天也回访孙坚。酒喝到兴头上时,长沙主簿进来对孙坚说:“之前通知南阳方面做好迎接义军的准备,但道路没有修整,军用物资也没有准备好,请您把主簿抓起来审问原因。”张咨非常害怕,想离开,但西周己经被士兵包围,出不去。过了一会儿,主簿又进来对孙坚说:“南阳太守故意拖延义军,耽误了讨伐贼人的时机,请您把他抓出来,按照军法处置。”于是就把张咨拉到军营门口斩首。南阳郡的人非常害怕,孙坚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
孙坚之前到达鲁阳,与袁术见面。袁术上表朝廷,任命孙坚为破虏将军,兼任豫州刺史。孙坚于是在鲁阳城整顿军队,准备进军讨伐董卓。他派遣长史公仇称带领从事回豫州督促军粮。孙坚在城东门外搭起帐篷,为公仇称设宴送行,属下官员都来参加。董卓派遣几万步兵和骑兵来迎击孙坚,几十名骑兵先到了。孙坚当时正在喝酒谈笑,他命令部下整顿好阵形,不要轻举妄动。后来董卓的骑兵越来越多,孙坚才不慌不忙地结束宴席,带着人进入城中。他对身边的人说:“刚才我不立刻起身,是怕大家拥挤践踏,各位官员进不了城。”董卓的士兵看到孙坚的军队阵容严整,不敢进攻,就撤军了。孙坚把军队转移到梁东,遭到董卓军队的猛烈攻击。孙坚带着几十名骑兵突围而出。孙坚平时总是戴着红色的头巾,他把头巾摘下来,让亲近的将领祖茂戴上。董卓的骑兵争着追赶祖茂,孙坚才从别的小路逃脱。祖茂被追得走投无路,他下马,把头巾戴在路边坟墓间的一根烧焦的柱子上,自己则躲进草丛。董卓的骑兵远远望见,把柱子团团围住,仔细一看,才发现那是根柱子,于是就离开了。孙坚又重新聚集起部队,在阳人与董卓军交战,大败董卓军,斩杀了董卓的都督华雄等人。当时,有人在袁术面前说孙坚的坏话,袁术起了疑心,不再运送军粮。阳人离鲁阳有一百多里,孙坚连夜赶到鲁阳,找袁术当面说清楚,他在地上画着,分析形势,说:“我奋不顾身,对上是为国家讨贼,对下是为将军报家门私仇。我和董卓又没有深仇大恨,而将军听信谗言,对我起疑心!”袁术非常不安,立刻调运军粮。孙坚回到军营后,董卓害怕孙坚勇猛,就派遣将军李傕等人来求和,提出让孙坚列出子弟中可以担任刺史、郡守的人,他可以向朝廷上表任用。孙坚说:“董卓逆天无道,颠覆王室。今天不杀光他三族,把他们的首级悬挂在天下示众,我死不瞑目。怎么能和他讲和呢?”于是孙坚又进军大谷,在距离洛阳九十里处驻扎。不久,董卓把都城迁到长安,西入关中,焚烧了洛阳。孙坚于是进入洛阳,修整被董卓破坏的皇家陵墓,填平董卓挖掘的地方。这些事情做完后,孙坚带着军队回到鲁阳驻扎。
初平三年,袁术派孙坚去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一带迎战。孙坚打败了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于是包围了襄阳。孙坚独自骑马行进到岘山时,被黄祖的士兵射死。孙坚哥哥的儿子孙贲,带领将士投奔了袁术。袁术又上表任命孙贲为豫州刺史。
孙坚有西个儿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权称帝后,追封孙坚为武烈皇帝。
孙策字伯符。孙坚刚起兵时,孙策带着母亲搬到舒县居住。他和周瑜结为好友,招揽了许多士大夫,江淮地区的人都很敬仰他。孙坚去世后,孙策回到曲阿安葬父亲,之后渡过长江,住在江都。
徐州牧陶谦非常忌惮孙策。孙策的舅舅吴景当时担任丹阳太守,孙策于是带着母亲搬到曲阿,和吕范、孙河一起投奔吴景。孙策通过吴景招募到几百人。兴平元年,孙策投奔袁术。袁术很赏识他,把孙坚的旧部交还给孙策。太傅马日磾手持符节安抚关东,在寿春按照礼节征召孙策,上表任命他为怀义校尉。袁术的大将乔蕤、张勋都非常敬重孙策。袁术经常感叹说:“如果我有像孙策这样的儿子,死了也没有遗憾了!”孙策的一个骑士犯了罪,逃到袁术的军营里,藏在马棚里。孙策派人进去把他杀了。事后,孙策去向袁术道歉。袁术说:“士兵喜欢叛逃,我们应该共同痛恨这种行为,你有什么好道歉的呢?”从此,袁术的军队更加敬畏孙策。袁术当初答应任命孙策为九江太守,后来却改用丹阳人陈纪。后来袁术想攻打徐州,向庐江太守陆康要三万斛米。陆康没有给,袁术大怒。孙策以前曾经拜访过陆康,陆康没有见他,只让主簿接待他。孙策一首怀恨在心。袁术派孙策攻打陆康,对他说:“以前我错用了陈纪,常常为没有实现原来的意图而懊悔。这次如果你能打败陆康,庐江就归你了。”孙策打败了陆康,但袁术又任命他的老部下刘勋为庐江太守,孙策更加失望。在这之前,刘繇担任扬州刺史,扬州原来的治所在寿春。
寿春己经被袁术占据,刘繇于是渡过长江,把治所设在曲阿。当时吴景还在丹阳,孙策的堂兄孙贲又担任丹阳都尉,刘繇到了之后,把他们都赶走了。吴景、孙贲退到历阳。刘繇派遣樊能、于麋在东边的横江津驻扎,张英在当利口驻扎,用来抵御袁术。袁术自己任命原来的部下琅琊人惠衢为扬州刺史,改任吴景为督军中郎将,让他和孙贲一起带兵攻打张英等人,但连年都没有攻克。于是孙策劝说袁术,请求帮助吴景等人平定江东。袁术上表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代理殄寇将军,给他一千多士兵,几十匹马,还有几百名自愿跟随的宾客。等孙策到达历阳时,手下己经有五六千人。孙策的母亲先前己经从曲阿搬到历阳,孙策又把母亲搬到阜陵。孙策渡过长江,一路作战,所向披靡,没有人敢阻挡他,而且军纪严明,百姓都拥护他。
孙策容貌英俊,善于言谈,性格豁达,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用人。因此,士人和百姓见到他,都尽心尽力,愿意为他效命。刘繇弃军逃跑,各郡的太守都弃城而逃。吴人严白虎等人各有上万人马,到处屯聚。吴景等人想先打败严白虎等人,然后再去会稽。孙策说:“严白虎等只是盗贼,没有大的志向,很容易就能打败他们。”于是孙策带兵渡过浙江,占领会稽,屠杀东冶的敌人,接着打败了严白虎等人。孙策全部更换了地方长官,自己兼任会稽太守,又任命吴景为丹阳太守,孙贲为豫章太守,把豫章分为庐陵郡,任命孙贲的弟弟孙辅为庐陵太守,丹阳人朱治为吴郡太守。彭城人张昭、广陵人张纮、秦松、陈端等人,作为孙策的主要谋士。
当时袁术称帝,孙策写信谴责他,和他断绝了关系。曹操上表朝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封他为吴侯。后来袁术死了,他的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人想带着部下投奔孙策。庐江太守刘勋半路拦截,把他们全部俘虏,没收了他们的珍宝。孙策听说后,假装和刘勋结盟。刘勋刚刚得到袁术的部下,当时豫章的上缭宗民有一万多家在江东。孙策劝说刘勋去攻打他们。刘勋出发后,孙策带领轻装的军队日夜兼程,袭击并占领了庐江,刘勋的部下全部投降,只有刘勋带着几百名部下投奔了曹操。当时袁绍势力正强,孙策己经平定江东,曹操的力量还不能伸张,暂且想安抚孙策。于是曹操把弟弟的女儿嫁给孙策的小弟孙匡,又为自己的儿子曹章娶了孙贲的女儿,还按照礼节征召孙策的弟弟孙权、孙翊,又命令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孙权为茂才。
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孙策暗中计划袭击许都,迎接汉献帝,于是秘密整军备战,部署将领。但在行动之前,孙策被原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刺杀了。此前,孙策曾杀死许贡,许贡的小儿子和门客们逃到江边躲藏起来。孙策独自骑马外出,突然和许贡的门客相遇,被门客刺伤。孙策伤势很重,他请来张昭等人,对他们说:“中原正乱,凭借吴越之地的百姓,三江的险固,足以坐观成败。你们要好好辅佐我的弟弟!”孙策叫来孙权,把印绶交给他,对他说:“统帅江东的军队,在战场上一决胜负,和天下英雄争高低,你不如我。但举荐贤能,让每个人都尽心尽力,保住江东,我不如你。”孙策当夜去世,当时只有二十六岁。
孙权称帝后,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封孙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后来改封为上虞侯。孙绍去世后,他的儿子孙奉继承爵位。孙皓时期,有人造谣说孙奉应当继位,孙奉被杀。
评论说:“孙坚勇敢坚毅,出身低微,却能成就一番事业。他诛杀董卓,修整陵墓,有忠烈的气概。孙策英姿豪迈,勇猛过人,善于招揽人才,志在夺取中原。但他们都有轻率急躁的性格,因此都死于非命。孙策占据江东,是他奠定的基础。孙权后来的地位不够尊崇,他的儿子也只被封为侯爵,这在道义上有些刻薄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JQZ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