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6章 塘边月,稻下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开局流放,我转身拿玉佩富甲一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JSMS/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天刚蒙蒙亮,渔稻塘的水面还浮着层薄雾,许兰馨就带着孩子们蹲在塘边。

瓷碗里的银鱼卵比昨日又胀大了些,卵膜上的纹路愈发清晰,像极了张村新绘的塘堰图。她指尖刚要触到水面,就被刘锦煜按住了手腕。

“露水凉,仔细伤着。”他递过块粗布帕子,帕角绣着条银鱼,是昨夜张村的绣娘挑灯缝的,今晨特地送于许兰馨的。

竹筛里的珠砂己经过了秤,不多不少正好五斤,张福全说这分量够给新碑描三次字,“紫叶草混着糯米浆调珠砂,能经得住十年风雨。”

老木匠带着徒弟们在塘边凿碑坯,青灰色的石灰岩上己经画好了轮廓:左边是银鱼衔稻,右边是水渠绕田,碑顶留了块方地,说是要刻苏文渊新拟的碑铭。

“昨儿夜里梦见银鱼往碑上撞,”老木匠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斧头劈在石缝里溅起火星,“许是银鱼想在碑上留个影。”

梳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瓷碗跑过来,碗里的银鱼卵破了膜,半透明的小鱼苗正甩着尾巴游动。“兰馨姑姑,你看!”她指着鱼苗的脊骨,那里有道淡红色的线,“像不像珠砂画的路?”

许兰馨刚要答话,就见西渡口的方向飘来片帆影。

刘锦煜眯着眼看了片刻,突然往竹篓里塞了把柴刀:“是周府的船,挂着送粮的幌子。”他往塘边的芦苇荡里指了指,张福全己经带着村民们往那里躲,紫叶草的干株在风里摇出沙沙的响。

船还没靠岸,周府的管家就站在船头喊:“许娘子,我家老爷请您去府上辨珠砂,说是新得的贡品。”他话音刚落,水面突然涌起串气泡,银鱼们成群结队往船底钻,尾鳍搅起的漩涡里浮着层珠砂——是昨夜藏在塘泥里的诱饵。

“周老爷怕是认错了,”许兰馨往水里撒了把稻壳,银鱼们立刻散开,“张村的珠砂都在按察使司封着呢。”

管家的脸色变了变,刚要再说什么,船身突然晃了晃,舱底传来裂开的声响。“漏水了!”船工们的惊呼里,银鱼们从船板的缝隙里钻出来,嘴里衔着的稻壳在水面拼出“罪”字。

等按察使司的差役赶到时,周府的船己经沉了半截,舱底的暗格里藏着的珠砂正顺着水流往渔稻塘飘。

“这是自投罗网。”刘锦煜用竹篙挑起块船板,上面刻着的鱼鳞纹和周府货船的标记一模一样,“去年翻在黑风口的船,也是这么藏珠砂的。”

差役押着管家走的时候,张福全正在水渠边种紫叶草。

嫩绿的秧苗插进土里时,根部渗出的汁液在泥地上晕开淡紫色的痕,像极了银鱼血写的字。“这草长得快,”他用锄头把土拍实,“等结了籽,银鱼就有新食料了。”

正午的日头爬到头顶时,苏文渊带着按察使司的文书来了。他长衫的下摆沾着泥,说是刚从黑风口的巡检司来,“新修的瞭望塔能看见十里水路,以后商船过暗礁,都得听巡检司的号令。”文书上盖着鲜红的官印,写着要在张村设渔稻局,专管银鱼和新稻的种养。

“珠砂的案子结了。”苏文渊把文书递给许兰馨,指尖划过纸面时,官印的朱砂突然晕开,在空白处显出李御史的供词,“他认了用珠砂贿赂周府,想让周公子顶替去年秋闱的解元。”

许兰馨刚要说话,就见塘里的银鱼们突然往水面跳,尾鳍拍打的水花溅在文书上,晕出的水痕里藏着“冤”字。

“还有漏网的?”刘锦煜往塘里看了看,银鱼们正围着片浮叶转圈,叶子下面沉着个铜锁,锁身上刻着“太学”二字。

“是周公子的锁。”苏文渊认出了那锁,“去年他在太学读书时,总挂在腰间。”许兰馨把铜锁捞起来,锁孔里卡着半张纸条,是用珠砂写的“秋闱墨卷被换”。

往驿馆去的路上,田埂上的新稻己经长到半尺高,稻叶上的露珠滚落在泥里,冒出细小的气泡。张福全说这是紫叶草的根在土里发了芽,“稻子和草长在一块儿,水土才抓得牢。”

驿馆的柴房还留着上次翻找密信的痕迹,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开局流放,我转身拿玉佩富甲一方 灶膛里的灰烬己经冷透了,刘锦煜用树枝扒了扒,竟扒出块没烧完的木牌,上面刻着“解元”二字。

“这是放榜时挂的木牌。”苏文渊认出了木牌的样式,“去年秋闱的解元是个寒门书生,发榜后就失踪了。”

许兰馨突然想起银鱼卵膜上的纹路,转身往塘边跑,“我知道他在哪儿!”瓷碗里的小鱼苗己经长出血鳍,脊骨上的红线连成了串,像幅标着驿站的水路图。

“看这里。”她指着最曲折的段纹路,“这是北驿站的枯井,去年冬天有人看见周府的人往井里扔过麻袋。”刘锦煜立刻带着差役往北驿站去,苏文渊蹲在塘边看小鱼苗,突然指着水面说:“它们在拼字。”银鱼们正围着稻穗转圈,尾鳍搅出的涟漪在水面拼出“救”字。

北驿站的枯井果然藏着人。

当差役们用辘轳把麻袋绞上来时,里面的书生己经奄奄一息,怀里却紧紧揣着本墨卷,上面的字迹和秋闱的范文一模一样。

“是周公子抢了我的墨卷。”书生咳着血说,指节因为攥得太紧而发白,“他们把我扔进井里时,我听见李御史说要用珠砂改卷首的印章。”

许兰馨把墨卷往银鱼塘的水面上放,水汽立刻晕出卷首的印章,原本该是“解元”二字的地方,被珠砂改成了周公子的名字。“这就是证据。”

苏文渊将墨卷收好,往塘边的新稻田望了望,夕阳正把稻穗染成金红色,“明天就把周公子和李御史的同党押解进京。”

夜里的渔稻塘格外安静,银鱼们沉在水底,尾鳍偶尔拍打出细碎的响,像在数着稻粒的生长。

许兰馨坐在塘边的石板上,翻着《渔稻记》里苏文渊新画的插画:黑风口的巡检司插着红旗,驿馆的梁上暗格己经被封死,新修的水渠边种满了紫叶草。

刘锦煜提着竹灯走过来,灯壁上的鱼形纹在水面投出晃动的影。“老木匠把碑刻好了。”他往塘里撒了把新收的稻种,银鱼们立刻围拢过来,“碑上的银鱼嘴里衔着颗珠砂,老木匠说这是提醒后人,守着水土,就得防着贪心。”

许兰馨刚要说话,就见水面突然泛起层银光,银鱼们排着队往岸边游,尾鳍拍打出的水花在泥地上拼出“年”字。“是丰年的年。”她笑着把《渔稻记》往怀里揣了揣,听见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三响,正是三更。

田埂上的新稻穗在风里轻轻摇,稻粒得快要胀破壳,像极了银鱼卵成熟的样子。许兰馨摸了摸怀里的书,红绳上的银鱼鳞粉蹭在衣襟上,闪着细碎的光,像把撒在夜里的星子。

“明天该教孩子们辨稻穗的度了。”她望着天边的月亮,银辉落在塘面上,把水面照得像铺了层珠砂,“苏先生说,新稻的种子要留最好的,才能年年丰收。”

刘锦煜往竹灯里添了点油,灯芯爆出的火星落在水面上,被银鱼们衔着往水底带,像无数条游向深处的光带。“等过了秋收,”他的声音混着银鱼摆尾的响,“咱们就在碑前办个渔稻节,请方圆百里的人都来看看,张村的水土有多金贵。”

许兰馨笑着点头,指尖划过水面时,银鱼们突然往水底钻,尾鳍搅起的漩涡里,浮出颗的稻粒,稻壳上的纹路和《渔稻记》里画的水路图一模一样。她把稻粒捏在手心,感觉它在微微颤动,像颗藏着整个丰年的种子。

远处的鸡开始叫了,第一缕晨光爬上塘边的稻穗,嫩黄色的稻花在风里轻轻开,把香气送得很远。

许兰馨知道,等太阳完全升起时,新的稻种又会被撒进塘边的田里,就像银鱼卵总会在春天破膜,守着这片水土的人,也总会把日子种得越来越旺。



    (http://www.220book.com/book/JSM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开局流放,我转身拿玉佩富甲一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JSM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