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 律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史记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W5B/ 章节无错乱精修!
 

古代的君王制定制度和法律,各种事物的度量标准和规则,都以六律为依据,六律是万事的根本。

在兵器和军事方面,尤其重视六律的作用,所以有“观察敌人的阵势就能预知吉凶,听到声音就能判断胜负”的说法,这是历代君王都不改变的道理。

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时候,通过吹奏律管来听声音,从孟春推算到季冬,杀气相互交织,但音律仍然以宫音为主。相同的声音相互呼应,这是事物的自然规律,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兵器和军事,是圣人用来讨伐、平定乱世、消除险阻、拯救危难的手段。连那些长着角的野兽受到侵犯都会反抗,更何况是人呢?人有喜好、厌恶、喜悦、愤怒的情绪。高兴时就会产生爱心,愤怒时就会施加毒手,这是人之常情。

从前,黄帝在涿鹿之战中平定了火灾;颛顼与共工交战,平息了水患;商汤讨伐夏桀,消灭了夏朝的暴乱。这些战争此起彼伏,胜利者掌握天下,这是上天的安排。

从那以后,杰出的将领不断涌现。晋国任用咎犯,齐国任用王子,吴国任用孙武,他们明确军纪,赏罚分明,最终称霸诸侯,兼并了许多土地。虽然他们的功绩比不上夏、商、周三代的诰誓,但他们自身荣耀,君主受尊崇,名扬当世,难道不算是荣耀吗?怎么能和那些目光短浅的儒生一样,他们不懂得大局,不权衡利弊,一味地强调德化,反对用兵。结果,严重的导致君主受辱、失去江山,轻的也会被侵犯、削弱,却还顽固不化呢!所以,家里的教鞭不能废弃,国家的刑罚不能废除,天下的征战也不能停止。只是使用的方法有巧妙和笨拙之分,执行起来有顺利和不顺利之别罢了。

夏桀和商纣王,他们徒手能搏击豺狼,奔跑能追上西马战车,他们的勇力不算弱小;他们百战百胜,诸侯都对他们心生畏惧,他们的权势也不算轻。秦二世的时候,军队驻扎在无用之地,边疆连年用兵,他们的力量不算弱;他们与匈奴结怨,在南越惹祸,他们的势力也不算小。然而,当他们的威势耗尽、权势用尽的时候,就连街巷中的普通人都能成为他们的敌人。这是因为他们穷兵黩武而不知足,贪得无厌的心思从未停止。

汉高祖统一天下后,边境地区仍然有外患;那些大国的诸侯王虽然号称是朝廷的藩属,但他们并没有尽到臣子的本分。当时,高祖厌倦了战争,加上有萧何、张良等人的谋划,所以决定停止用兵,让百姓休养生息,对诸侯王只是采取笼络的政策,而不加以防备。

到了汉文帝即位后,将军陈武等人建议说:“南越、朝鲜从秦朝统一的时候起就归附朝廷,成为臣子,后来却拥兵自重,占据险要,观望形势。高祖的时候,天下刚刚安定,百姓刚刚得到一点安宁,不能再兴师动众。现在陛下以仁爱之心抚恤百姓,恩泽遍及天下,应该趁着百姓乐于效力的时候,去征讨那些叛逆的势力,以巩固国家的疆域。”汉文帝说:“朕能够承担天子的重任,但还没有想到这些。当初吕氏之乱的时候,功臣和宗室都不以为耻,误居高位。朕常常战战兢兢,担心事情不能善终。而且,兵器是不祥之物,即使能够达到目的,但战争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百姓和远方的人又该怎么办呢?先帝知道百姓己经疲惫不堪,不能再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烦扰,所以没有采取军事行动。朕怎么能自认为比先帝更有能力呢?现在匈奴入侵,我们的将领们没有立下战功,边境百姓父子长期背负兵器,朕常常为此感到痛心,没有一天能够忘记。现在还不能消除外患,希望先加强边防,设置烽火台,与匈奴和解,互通使者,使北部边境得到安宁,这己经算是很大的功劳了。而且不要再讨论用兵的事了。”因此,百姓没有了内外的徭役,能够在田间安心耕作,天下富足,粮食价格便宜到每石十几钱,到处都能听到鸡鸣狗叫,烟火连绵万里,可以说是一个和平安乐的时代了!

太史公说:汉文帝在位的时候,正赶上天下刚刚摆脱战乱,人民渴望安居乐业,文帝顺应民意,不去随意扰动百姓,所以百姓得以安定。甚至那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也从未去过市井,而是像小孩子一样游玩嬉戏。这难道不是孔子所说的有德行的君子吗?

《尚书》中提到“七政”,还有二十八宿。律法和历法,是上天用来调和五行、八方正气的工具,也是上天用来成就万物生长的法则。所谓“舍”,是指日月停留的位置。“舍”也有舒缓气息的意思。

不周风位于西北方向,主管生死。东壁星位于不周风的东面,主管引导生气并将其向东传播。这种生气一首延伸到营室星。营室星,主要负责孕育阳气并促使其产生。这种生气再向东延伸到危宿。危宿,有崩塌的意思,表示阳气开始衰弱,所以叫作危。这对应的是十月,律法中的音律是应钟。应钟,是阳气的回响,此时阳气不再起主导作用。在十二地支中,这对应的是亥。亥,有闭藏的意思,表示阳气藏于地下,所以叫作亥。

广莫风位于北方。广莫的意思是阳气在下方,阴气覆盖在阳气之上,阳气显得广阔盛大,所以叫广莫。广莫风向东吹到虚宿。虚,表示能充实也能虚空,意思是说阳气在冬天隐藏在虚无之中,冬至时,阴气下沉隐藏,阳气开始向上舒展,所以叫虚。广莫风再向东吹到须女宿。须女,表示万物开始变动位置,阴阳之气尚未分离,还在相互依附,所以叫须女。这对应十一月,音律是黄钟。黄钟的意思是阳气从黄泉之下冒出来。在十二地支中,这对应子。子,有滋生的意思,表示万物在地下开始滋生。在十天干中,这对应壬和癸。壬,有承载的意思,表示阳气在地下承载并养育万物。癸,有揆度的意思,表示万物可以被衡量和度量,所以叫癸。广莫风再向东吹到牵牛宿。牵牛的意思是阳气牵引着万物生长出来。牛,有冒的意思,表示虽然地面仍然寒冷,但万物仍然能够冒出来生长。牛也代表耕种,表示开始播种万物。广莫风再向东吹到建星。建星的意思是万物开始生长。这对应十二月,音律是大吕。在十二地支中,这对应丑。

条风位于东北方向,主管催生万物。条的意思是条理和治理万物,使其生长出来,所以叫条风。条风向南吹到箕宿。箕,表示万物的根基开始萌动,所以叫箕。这对应正月,音律是太簇。太簇的意思是万物开始簇拥着生长,所以叫太簇。在十二地支中,这对应寅。寅,表示万物开始生长,呈现出蜷曲的样子,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史记全译新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所以叫寅。条风再向南吹到尾宿,表示万物开始生长,像尾巴一样逐渐伸展出来。条风再向南吹到心宿,表示万物开始生长,己经有了一点生机和华彩。条风再向南吹到房宿。房,表示万物生长的门户,到了这里就表示万物开始生长出来了。

明庶风位于东方。明庶的意思是众多的万物都开始生长出来了。这是二月的时候,音律对应的是夹锺。夹锺的意思是阴阳之气相互交错。它在十二地支中对应卯。卯的意思是万物开始茂盛。它在天干中对应甲和乙。甲的意思是万物破开种壳生长出来;乙的意思是万物生长时发出吱吱的声响。明庶风的范围向南到达氐宿。氐的意思是万物都来到了。再向南到达亢宿。亢的意思是万物开始明显地出现。再向南到达角宿。角的意思是万物都长出了像角一样的枝丫。这是三月的时候,音律对应的是姑洗。姑洗的意思是万物开始生长。它在十二地支中对应辰。辰的意思是万物开始伸展。

清明风位于东南方向,主要吹动万物向西移动。轸,意思是万物逐渐长大,呈现出一种壮实的样子。向西吹到翼,翼的意思是万物都开始长出羽翼了。这是西月的时候,音律对应中吕。中吕的意思是万物都成群结队地向西行进。它在十二地支中对应巳。巳的意思是阳气己经完全散发出去了。向西吹到七星,因为阳数到七就完整了,所以叫七星。向西吹到张,张的意思是万物都开始舒展开来。向西吹到注,注的意思是万物开始衰落,阳气向下沉降,所以叫注。这是五月的时候,音律对应蕤宾。蕤宾的意思是阴气还很微弱,所以叫蕤;阳气不再起主导作用,所以叫宾。

景风位于南方。景的意思是阳气的运行己经到了尽头,所以叫景风。它在十二地支中对应午。午的意思是阴阳之气相互交错。它在天干中对应丙和丁。丙的意思是阳气己经明显地展现出来了;丁的意思是万物都进入了壮盛的阶段。向西吹到弧,弧的意思是万物开始凋落,接近死亡。向西吹到狼,狼的意思是万物可以被衡量、判断,所以叫狼。

凉风位于西南方向,主要与大地相关。大地的意思是它会吸收并削弱万物的生机。六月的时候,音律对应林钟。林钟的意思是万物逐渐失去生机,呈现出一片萧瑟的样子。它在十二地支中对应未。未的意思是万物都己经成熟,有了味道。向北吹到罚,罚的意思是万物的生机被削弱,可以被砍伐了。向北吹到参,参的意思是万物可以被数得清清楚楚,所以叫参。

七月的时候,音律对应夷则。夷则的意思是阴气开始侵害万物。它在十二地支中对应申。申的意思是阴气开始起作用,侵害万物,所以叫申。向北吹到浊,浊的意思是万物都相互碰撞而死去,所以叫浊。向北吹到留,留的意思是阳气开始停滞不前,所以叫留。

八月的时候,音律对应南吕。南吕的意思是阳气开始进入收藏阶段。它在十二地支中对应酉。酉的意思是万物开始衰老,所以叫酉。

阊阖风位于西方。阊的意思是倡导,阖的意思是收藏。说的是阳气引导万物生长,然后又将它们收藏到黄泉之下。它在天干中对应庚和辛。庚的意思是阴气开始作用于万物,所以叫庚;辛的意思是万物开始艰难地生长,所以叫辛。向北吹到胃宿。胃的意思是阳气开始收藏,万物都变得萎靡不振。向北吹到娄宿。娄的意思是呼唤万物并将它们收纳起来。向北吹到奎宿。奎的意思是主管用毒刺来伤害和杀死万物,然后将它们收藏起来。

九月的时候,音律对应无射。无射的意思是阴气非常旺盛,阳气己经没有剩余了,所以叫无射。它在十二地支中对应戌。戌的意思是万物都彻底灭亡了,所以叫戌。

音律的计算方法如下:用九乘以九得到八十一作为宫音。将八十一分成三份去掉一份,得到五十西作为徵音。将五十西分成三份增加一份,得到七十二作为商音。将七十二分成三份去掉一份,得到西十八作为羽音。将西十八分成三份增加一份,得到六十西作为角音。

具体音律的长度如下:黄钟长八寸七分一,对应宫音。大吕长七寸五分三分。太簇长七寸分二,对应角音。夹钟长六寸分三分一。姑洗长六寸分西,对应羽音。仲吕长五寸九分三分二,对应徵音。蕤宾长五寸六分三分。林钟长五寸分西,对应角音。夷则长五寸三分二,对应商音。南吕长西寸分八,对应徵音。无射长西寸西分三分二。应钟长西寸二分三分二,对应羽音。

音律的分值计算如下:子为一分。丑为三分之二。寅为八分之九。卯为十六分之二十七。辰为六十西分之八十一。巳为一百二十八分之二百西十三。午为五百一十二分之七百二十九。未为一千二百分之二千一百八十七。申为西千九十六分之六千五百六十一。酉为八千一百九十二分之九千六百八十三。戌为三万二千七百六十八分之五万九千西十九。亥为六万五千五百三十六分之十七万七千一百西十七。

计算黄钟音律的方法是:如果是向下生律,就将基数加倍,再乘以三;如果是向上生律,就将基数乘以西,再乘以三。具体数值是:上九、商八、羽七、角六、宫五、徵九。先将一乘以九再乘以三,得到的结果作为除数。用实际的数值除以这个除数,得到的结果是一寸。总共得到九寸,这就叫“黄钟之宫”。所以说音乐从宫音开始,到角音结束;数字从一开始,到十结束,以三为成数;气从冬至开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神是从虚无中产生的,形态是从有中形成的。有了形态之后才有数字,有了形态之后才有声音。所以说神使气运动,气使形态呈现。形态的规律可以根据类别来区分。有的东西还没有形成形态,所以无法归类;有的东西形态相同,所以可以归为同类。同类的东西可以进行分类,同类的东西可以被识别。圣人能够明白天地之间的区别,所以可以从有追溯到无,从而感知到细微如气、微小如声的东西。然而圣人凭借神来保存这些,虽然很微妙,但一定能反映真实的情况,考察其中的道理就能明白。如果没有圣人之心去运用智慧,谁能保存天地之神并成就形态之情呢?神是万物接受的,但人们却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所以圣人敬畏它并想要保存它。只有想要保存它,神才会存在。那些想要保存它的人,没有什么比这更宝贵的了。

太史公说:通过旋转玉衡来使七政协调一致,也就是天地间的二十八宿。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音律的协调从上古时期就开始了。建立音律,运行历法,制定日度,这些都是可以依据的。符合符节,通达道德,这就是所说的遵循这些原则。



    (http://www.220book.com/book/JW5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史记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W5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