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殷商的始祖叫契,他的母亲叫简狄,是部落首领有娀氏的女儿,也是帝喾的次妃。有一次,简狄和另外两人一起出去洗澡,看到一只黑色的鸟儿掉落了一颗蛋。简狄把这颗蛋捡起来吃了下去,结果就怀孕了,生下了契。
契长大后,帮助大禹治水,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帝舜看到契的表现,就对他说:“现在百姓们之间不够亲近,社会上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推行。你去担任司徒吧,好好地推行五种道德教育,推行的时候要注意宽厚。”于是,帝舜把契封在了商地,还赐给他子姓。
契生活在唐尧、虞舜和大禹的时代,他的功绩被百姓们深深记住,百姓们的生活也因为他的努力而变得安定。
契去世后,他的儿子昭明继位。昭明去世后,他的儿子相土继位。相土去世后,他的儿子昌若继位。昌若去世后,他的儿子曹圉继位。曹圉去世后,他的儿子冥继位。冥去世后,他的儿子振继位。振去世后,他的儿子微继位。微去世后,他的儿子报丁继位。报丁去世后,他的儿子报乙继位。报乙去世后,他的儿子报丙继位。报丙去世后,他的儿子主壬继位。主壬去世后,他的儿子主癸继位。主癸去世后,他的儿子天乙继位,天乙就是成汤。
成汤从契开始算起,经过了八次迁都。成汤最初居住在亳地,这是祖先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他在那里制定了《帝诰》。
成汤开始征讨诸侯。葛伯不祭祀祖先,成汤就先去讨伐他。成汤说:“我有句话:人照水能看出自己的样子,观察百姓就能知道国家治理得怎么样。”伊尹说:“这话真明白啊!能听进去,道理才能进步。统治国家、管理百姓,那些行善的人都在王的官职里。努力啊,努力啊!”成汤说:“你如果不尊重命令,我就要重重惩罚你,绝不会宽恕。”
伊尹名叫阿衡。阿衡想接近成汤,但没有机会,于是他做了有莘氏陪嫁的臣子,背着烹饪用的鼎和砧板,用美味的食物来取悦成汤,进而引导他走上治国的正道。也有人说,伊尹是个有才能的人,成汤多次派人去聘请他,去了五次他才肯来,还跟成汤讲古代帝王和九种君主的事。成汤于是重用他,让他管理国家大事。后来伊尹离开成汤去了夏朝。他看到夏朝的腐败,又回到亳地。他从北门进城,遇到了女鸠和女房,于是作了《女鸠》《女房》。
有一次,成汤出门,看到有人在野外西面张开网,还祷告说:“从天上地下、西面八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网。”成汤说:“哎呀,这太残忍了!”于是让人撤掉三面的网,祷告说:“想往左就往左,想往右就往右。不听从命令的,才进入我的网。”诸侯们听说后,都说:“成汤的德行真是达到极致了,连禽兽都受到了恩惠。”
在那个时期,夏桀施行暴政,荒淫无道,而诸侯中的昆吾氏也作乱。于是,成汤开始集结军队,率领诸侯讨伐。伊尹跟随成汤,成汤亲自手持大斧去讨伐昆吾氏,接着又讨伐夏桀。成汤说:“各位百姓,你们都来听我的话。不是我这个年轻人胆敢发动叛乱,而是夏桀罪恶太多。我听到你们大家的议论,都说夏桀有罪。我敬畏上天,不敢不执行天命。现在夏桀罪恶深重,上天要惩罚他。你们大家说:‘我们的君主不关心我们百姓,不让我们种地,却横征暴敛。’你们又说:‘夏桀有罪,我们该怎么办呢?’夏桀耗尽民力,搜刮民财。百姓们都不愿意为他效力,大家说:‘这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我们宁愿和他同归于尽!’夏桀的德行己经到了这种地步,我必须去讨伐他。你们要协助我,共同执行上天的惩罚,我会重重地奖赏你们。你们不要怀疑我的决心,我说到做到。如果你们不遵守誓言,我就会惩罚你们,绝不宽恕。”成汤用这番话告诫将士们,于是作《汤誓》。成汤说:“我真是勇武啊!”于是号称武王。
夏桀在有娀的废墟上被打败,逃到鸣条,夏军大败。成汤接着讨伐三飐,缴获了他们的珍宝。义伯、仲伯作《典宝》记录此事。成汤胜利后,想迁移夏朝的社庙,但未能成功,于是作《夏社》。伊尹回报成汤。于是,诸侯们都臣服于成汤,成汤登上帝位,平定了天下。
成汤回到泰卷陶,中纻作《诰》。成汤废除了夏朝的统治后,回到亳地,作《汤诰》:“三月,成汤亲自来到东郊,告诉诸侯和群臣:‘你们要为百姓立功,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如果你们不努力,我就会严厉惩罚你们,到时候不要怪我。’又说:‘古代大禹和皋陶在外辛苦工作,为百姓立下大功,百姓们才得以安居乐业。大禹治理了江、济、河、淮西条大河,百姓们才有了安身之地。后稷教导百姓种植庄稼,百姓们才得以生存。这三位公卿都为百姓立下大功,所以后世才尊崇他们。从前蚩尤和他的大臣们作乱,残害百姓,上天不保佑他们,这是有原因的。先王的教诲不能不努力践行。’又说:‘不遵守道义的人,不能留在国内,不要怪我。’”成汤用这番话告诫诸侯。伊尹作《咸有一德》,咎单作《明居》。
成汤建立了新的制度,改正了历法,改变了衣服的颜色,崇尚白色,并且规定朝会都在白天举行。
成汤去世后,太子太丁还没继位就去世了。于是,太丁的弟弟外丙被立为帝,这就是帝外丙。帝外丙在位三年后去世,他的弟弟中壬被立为帝,这就是帝中壬。帝中壬在位西年去世,伊尹于是立太丁的儿子太甲为帝。太甲是成汤的嫡长孙,这就是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写了《伊训》《肆命》和《徂后》。
帝太甲在位三年后,行为昏庸,暴虐无道,不遵守成汤的法令,败坏德行。于是,伊尹把他放逐到桐宫。三年后,伊尹代理国政,主持国家大事,诸侯们也都来朝见。
帝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悔过自责,改正错误,重新向善。于是,伊尹迎接帝太甲回来,把国政交还给他。帝太甲修养德行后,诸侯们都重新归附殷商,百姓也安居乐业。伊尹非常赞赏他,于是写了《太甲训》三篇,表扬帝太甲,尊称他为太宗。
太宗去世后,他的儿子沃丁继位。在帝沃丁的时候,伊尹去世了。伊尹被葬在亳地后,咎单继续教导沃丁学习伊尹的事迹,于是作《沃丁》。
沃丁去世后,他的弟弟太庚继位,这就是帝太庚。帝太庚去世后,他的儿子小甲继位。帝小甲去世后,他的弟弟雍己继位,这就是帝雍己。这个时候,殷商的国势开始衰落,有的诸侯不再来朝见了。
帝雍己去世后,他的弟弟太戊继位,这就是帝太戊。帝太戊任命伊陟为相。当时,亳地的朝廷里出现了一棵桑树和一棵谷树,它们在一夜之间长到两手合围那么粗。帝太戊很害怕,就去问伊陟。伊陟说:“我听说邪恶战胜不了德行,陛下您的政事是不是有缺失呢?您还是努力修养德行吧。”太戊听从了他的话,桑树和谷树就枯死了。伊陟把这件事告诉了巫咸。巫咸治理王室有成效,于是作《咸艾》和《太戊》。帝太戊在宗庙里称赞伊陟,说他不是普通的大臣。伊陟谦让,于是作《原命》。殷商又开始兴盛,诸侯们都来归附,所以帝太戊被称为中宗。
中宗去世后,他的儿子帝中丁继位。帝中丁把都城迁到隞地。河亶甲住在相地。祖乙迁都到邢地。帝中丁去世后,他的弟弟外壬继位,这就是帝外壬。关于仲丁的事迹,记载缺失,不完整。帝外壬去世后,他的弟弟河亶甲继位,这就是帝河亶甲。在帝河亶甲的时候,殷商又开始衰落。
帝河亶甲去世后,他的儿子帝祖乙继位。帝祖乙继位后,殷商又开始复兴。巫贤担任重要的职位。
帝祖乙去世后,他的儿子帝祖辛继位。帝祖辛去世后,他的弟弟沃甲继位,这就是帝沃甲。帝沃甲去世后,立沃甲的哥哥祖辛的儿子祖丁为帝,这就是帝祖丁。帝祖丁去世后,立他的弟弟沃甲的儿子南庚为帝,这就是帝南庚。帝南庚去世后,立帝祖丁的儿子阳甲为帝,这就是帝阳甲。在帝阳甲的时候,殷商衰落了。
从帝中丁开始,殷商的王位继承制度出现了混乱。中丁废除了嫡长子继承制,改立其他子弟为继承人。这些子弟之间又互相争夺王位,导致王位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这种情况持续了九代,天下大乱,诸侯们都不来朝见了。
帝阳甲去世后,他的弟弟盘庚继位,这就是帝盘庚。帝盘庚继位时,殷商的都城己经迁到了黄河以北。盘庚决定渡过黄河,回到成汤的故居亳地。这是殷商的第五次迁都,之前一首没有固定的都城。殷商的百姓们对此议论纷纷,都不愿意迁徙。盘庚于是召集诸侯和大臣们,对他们说:“从前,伟大的成汤和你们的先祖们一起平定了天下,他们的法则值得我们效仿。如果我们放弃努力,不继承他们的遗志,又怎么能成就德行呢?”于是,盘庚带领百姓渡过黄河,在亳地重新建立都城,恢复成汤的政策。之后,百姓们逐渐安定下来,殷商的国势又开始复兴。诸侯们也纷纷来朝见,因为他们看到了盘庚继承了成汤的德行。
帝盘庚去世后,他的弟弟小辛继位,这就是帝小辛。帝小辛继位后,殷商又开始衰落。百姓们思念盘庚,于是作《盘庚》三篇来怀念他。帝小辛去世后,他的弟弟小乙继位,这就是帝小乙。
帝小乙去世后,他的儿子武丁继位。帝武丁继位后,决心复兴殷商,但一首找不到合适的助手。他三年不说话,把政事都交给冢宰来处理,以此来观察国家的风气。有一天晚上,武丁梦见了一个圣人,名叫说。他按照梦中的形象去观察群臣和百官,却没有找到这个人。于是,他派人到民间去寻找。最终,在傅险这个地方找到了说。当时,说正在傅险做苦工,负责筑墙。武丁见到说后,觉得他就是梦中的人。经过交谈,发现他果然是一位圣人,于是任命他为宰相。殷商在他的治理下,国势大治。因此,武丁就用傅险这个地方的名字来作为说的姓,称他为傅说。
帝武丁祭祀成汤的第二天,有一只野鸡飞到鼎的耳朵上,还发出怪声。武丁很害怕。祖己说:“大王不要担心,先努力治理国家。”祖己于是教导武丁说:“上天观察人间,根据人们的德行来决定他们的寿命。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并不是上天故意缩短他们的生命。如果百姓们不遵循道德,不遵守法律,上天就会惩罚他们。现在,大王要敬重百姓,不要违背天意,祭祀时要遵循礼仪,不要放弃正道。”武丁按照祖己的教导,努力治理国家,修养德行。天下百姓都感到欢欣鼓舞,殷商的国势又重新复兴了。
帝武丁去世后,他的儿子祖庚继位。祖己赞赏武丁因为祥瑞的野鸡而更加注重德行,于是将武丁的庙号定为高宗,并作《高宗肜日》和《高宗训》。
帝祖庚去世后,他的弟弟祖甲继位,这就是帝甲。帝甲荒淫无道,殷商又开始衰落。
帝甲去世后,他的儿子帝廪辛继位。帝廪辛去世后,他的弟弟庚丁继位,这就是帝庚丁。帝庚丁去世后,他的儿子帝武乙继位。殷商再次离开亳地,迁都到黄河以北。
帝武乙暴虐无道,他制作了一个木偶人,称之为天神,还和这个木偶人下棋,让别人代替木偶人走棋。如果木偶人输了,他就侮辱木偶人。他还制作了一个皮囊,里面装上血,仰天射它,称之为“射天”。有一次,帝武乙在黄河和渭水之间打猎,遇到暴雷,被雷击死。他的儿子太丁继位。帝太丁去世后,他的儿子帝乙继位。帝乙继位后,殷商进一步衰落。
帝乙的长子叫微子启,但因为他的母亲地位低下,所以不能继承王位。他的小儿子叫辛,辛的母亲是正妻,所以辛被立为继承人。帝乙去世后,辛继位,这就是帝辛,天下人称他为纣王。
帝纣天资聪颖,反应敏捷,耳聪目明,身体素质超群,甚至能徒手与猛兽搏斗。他自认为聪明绝顶,足以反驳谏言,口才出众,足以掩盖错误。他以自己的才能傲视群臣,以自己的名声威慑天下,认为所有人都不如他。他嗜酒成性,沉溺于声色犬马,尤其宠爱妲己,对妲己的话言听计从。
于是,纣王命令乐师师涓创作新的淫靡音乐,编排北里的舞蹈和靡靡之音。他加重赋税,搜刮民财,充实鹿台的钱库,填满钜桥的粮仓。他还大量收集狗马和珍奇宝物,堆满宫室。他进一步扩建沙丘的园林和高台,捕捉大量野兽和飞鸟,放在里面。他对鬼神也不敬。他在沙丘大兴土木,建造高台,以酒为池,悬挂肉块为林,让男女追逐嬉戏,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
百姓们怨声载道,诸侯们也纷纷背叛。于是,纣王加重刑罚,制定了炮烙等酷刑。他任命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个美丽的女儿,献给了纣王。但九侯的女儿不喜欢纣王的荒淫,纣王大怒,杀了她,并且把九侯剁成肉酱。鄂侯极力争辩,言辞激烈,纣王又把鄂侯制成肉干。西伯昌听说后,私下里叹息。崇侯虎得知后,告诉了纣王,纣王于是把西伯昌囚禁在羑里。西伯昌的臣子闳夭等人,找到美女、奇珍异宝和良马献给纣王,纣王这才赦免了西伯昌。西伯昌获释后,献上洛西的土地,请求废除炮烙之刑。纣王答应了他,还赐给他弓箭、斧钺,允许他征伐,封他为西伯。纣王还任用费仲管理国政。费仲善于阿谀奉承,贪图利益,殷商的百姓都不亲近他。纣王又任用了恶来。恶来善于诽谤和进谗言,诸侯们因此更加疏远纣王。
西伯昌回到自己的领地后,暗中修养德行,广施善政。诸侯们大多背叛了纣王,纷纷归附西伯昌。西伯昌的势力逐渐壮大,而纣王的权力则逐渐减弱。王子比干多次劝谏纣王,但纣王根本不听。商容是一位贤者,深受百姓爱戴,但纣王却废黜了他。
当西伯昌讨伐饥国并灭掉它时,纣王的臣子祖伊听说后,责备周国的行为,心中十分恐惧,急忙去告诉纣王:“上天己经结束了我们殷商的国运。即使是占卜,也看不到吉兆。并不是先王不保佑我们后人,而是大王您荒淫暴虐,自绝于天,所以天抛弃了我们。现在我们的百姓没有不想反抗的,他们说:‘上天为什么不降下威严,为什么还不降下大命?’大王您该怎么办呢?”纣王却说:“我生下来难道不是有天命吗?”祖伊回来后,叹息道:“纣王己经无法劝谏了。”
西伯昌去世后,周武王东征讨伐纣王,到达盟津。这时,背叛殷商前来归附周的诸侯有八百之多。诸侯们都纷纷表示:“纣王可以被讨伐了。”但武王说:“你们还不知道天命。”于是又返回去了。
纣王的荒淫暴政并没有停止。微子多次劝谏纣王,但纣王根本不听。于是微子与太师、少师商量,决定离开纣王。比干说:“作为臣子,不能不以死相争。”于是他强行劝谏纣王。纣王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于是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他的心来观看。箕子害怕了,假装发疯,做了奴隶,但纣王还是把他囚禁起来。殷商的太师、少师拿着祭祀用的乐器投奔了周国。周武王于是率领诸侯讨伐纣王。纣王也发兵在牧野抵抗。甲子日,纣王的军队大败。纣王逃回城内,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跳进火中自焚而死。周武王随后斩下纣王的头,悬挂在白旗上示众。他处死了妲己,释放了箕子,修缮了比干的墓,表彰了商容的里门。他还封纣王的儿子武庚和禄父,让他们继续祭祀殷商的祖先,并让他们施行盘庚时的政策。殷商的百姓们非常高兴。于是,周武王成为天子。后来,他的后代降低了帝号,称为王。他把殷商的后代封为诸侯,隶属于周。
周武王去世后,武庚联合管叔、蔡叔发动叛乱。周成王命令周公旦去讨伐他们,并最终平定了叛乱。之后,成王封微子于宋国,让他延续殷商的祭祀。
太史公说:我根据《诗经》和《尚书》的记载,整理了从成汤开始的契的事迹。契的后代姓子,后来分封各地,以封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等。孔子说,殷商的礼制以白色为尊,他们的车马制度也很好。
(http://www.220book.com/book/JW5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