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9章 孟尝君列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史记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W5B/ 章节无错乱精修!
 

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名叫文,姓田。他的父亲是靖郭君田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也是齐宣王的庶出弟弟。田婴从齐威王时期就开始担任要职,和成侯邹忌以及田忌一起率军救援韩国,攻打魏国。成侯邹忌和田忌争宠,成侯在齐威王面前说田忌的坏话。田忌很害怕,就偷袭齐国的边境小城,结果没有成功,被迫逃亡。恰逢齐威王去世,齐宣王继位。齐宣王知道是成侯在齐威王面前说田忌的坏话,于是又召回田忌,让他担任将军。齐宣王二年,田忌和孙膑、田婴一起攻打魏国,在马陵大败魏军,俘虏了魏国太子申,还杀死了魏国大将庞涓。齐宣王七年,田婴出使韩国和魏国,韩国和魏国都对齐国表示臣服。田婴和韩昭侯、魏惠王一起在东阿南会见齐宣王,结盟后各自离去。第二年,田婴又和梁惠王在甄地会面。这一年,梁惠王去世。齐宣王九年,田婴担任齐国的相国。齐宣王和魏襄王在徐州会面,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楚威王听说这件事后,非常生气,派人攻打齐国,在徐州打败了齐国军队,还派人追捕田婴。田婴派张丑去劝说楚威王,楚威王才停止了追捕。田婴担任齐国相国十一年后,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齐湣王继位三年后,封田婴于薛地。

当初,田婴有西十多个儿子。他的一个地位低下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文是在五月五日出生的。田婴告诉文的母亲说:“不要养他。”可是文的母亲偷偷地把他养活了。等文长大后,他的母亲通过田婴的其他儿子把文引见给田婴。田婴见到文后很生气地对他母亲说:“我让你把这个孩子扔掉,你竟敢把他养活了,这是为什么?”文跪拜叩头,接着说:“您不让养这个孩子的缘故,是因为什么呢?”田婴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到跟门户一样高的时候,会对父母不利。”文说:“人的命运是受上天的指派呢,还是受门户的指派呢?”田婴没说话。文又说:“如果是受上天的指派,您又何必担忧呢?如果是受门户的指派,那就把门户加高就是了,谁能长得那么高呢!”田婴便不再说话了。

过了很久,田文趁空闲时问父亲田婴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说:“叫孙子。”田文接着又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说:“叫玄孙。”田文又问:“玄孙的玄孙又叫什么呢?”田婴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田文说:“父亲您执掌齐国的国政,到如今己经历了三代君王了,可是齐国的国土并没有得到扩大,而您自己的私家财富却堆积如山,甚至门下连一个贤能之人都没有。我听说,将门之后必出将才,相门之后必出贤相。如今您后宫里的人穿的都是绫罗绸缎,而士人却连粗布短衣都穿不全;您的仆人和侍妾们都有剩余的精米肥肉,而士人却连糟糠都吃不饱。现在您还不断地积攒财富,想留给那些不知是谁的人,却忘记了国家的利益一天天受到损失,我私下里感到奇怪。”于是田婴就礼待田文,让他主持家事,接待宾客。宾客来往不断,田文的名声便传扬到了各国。各国的诸侯都派人来请求田婴让田文做太子,田婴答应了。田婴去世后,被谥为靖郭君。田文果然在薛地继位,他就是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地时,招揽各国的宾客以及那些逃亡在外的人,凡是有罪的人都予以收留。他不惜舍弃家业,厚待宾客,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无论贵贱都一视同仁地与田文来往。孟尝君每当接待宾客,与宾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孟尝君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宾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己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人遮住了灯亮,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自杀谢罪。因此,贤士们有很多人都愿意归附孟尝君。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宾客们都情愿到孟尝君那里,没有一个人有怨言,仿佛孟尝君与他们有旧交一样。

秦昭王听说孟尝君非常贤能,就先让泾阳君到齐国做人质,以此来请求孟尝君到秦国相见。孟尝君准备到秦国去,他的宾客们都不愿意让他去,纷纷劝阻,但孟尝君没有听从。苏代对孟尝君说:“今天早上我来的时候,看见木偶人和泥偶人在一起聊天。木偶人说:‘要是天下雨,你就完了。’泥偶人说:‘我本来就是用泥土做的,坏了就又回到泥土里。而你呢,天下雨时就会被雨水冲走,还不知道要漂到哪里去呢。’如今秦国是个像虎狼一样凶险的国家,而您却执意要去,如果一旦回不来,您难道不会被泥偶人笑话吗?”孟尝君于是打消了去秦国的念头。

齐湣王二十五年,齐湣王又派孟尝君到秦国去。秦昭王立即任命孟尝君为秦国的丞相。有人劝说秦昭王:“孟尝君确实是个贤能的人,但他毕竟是齐国的王族,如今他在秦国担任丞相,必定会先替齐国打算,然后才考虑秦国的利益,这样秦国就危险了。”于是秦昭王就不再让孟尝君担任丞相。他把孟尝君关了起来,还谋划着要杀掉他。孟尝君得知情况后,就派人去见秦昭王的宠姬,请求她帮忙解围。秦王的宠姬说:“我愿意得到孟尝君的那件白狐皮大衣。”当时孟尝君有一件白狐皮大衣,价值千金,天下独一无二,他到秦国后己经献给了秦昭王,再也没有别的白狐皮大衣了。孟尝君很着急,就问他的宾客们,但大家都想不出办法。这时,坐在末座的一个宾客说:“我能够拿到那件白狐皮大衣。”于是,他就在夜里扮成一条狗,钻进秦宫的仓库里,把献给秦昭王的那件白狐皮大衣偷了出来,献给了秦王的宠姬。宠姬得到白狐皮大衣后,就在秦昭王面前替孟尝君说情。秦昭王于是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获释后,立即乘车离开,他更换了车马和证件,改名换姓逃出了函谷关。半夜时分,他们到达函谷关。按照关法规定,鸡叫之后才能放行旅客。孟尝君担心秦军追来,非常着急。好在坐在末座的宾客中有一个能学鸡叫,他一学鸡叫,附近的鸡也都跟着叫了起来。于是孟尝君一行人顺利地拿着通行证出了关。他们出关大约一顿饭的工夫,秦国的追兵果然赶到了函谷关,但孟尝君己经出关而去,追兵只好返回。当初,孟尝君把这两个人安排在宾客之中时,其他宾客都感到很羞耻,但等到孟尝君在秦国遇到危难时,这两个人却帮助他摆脱了困境。从此以后,宾客们都心服口服。

孟尝君路过赵国时,赵国的平原君以贵宾之礼接待他。赵国人听说孟尝君非常贤能,纷纷出来观看,但看到后都嘲笑说:“原来以为孟尝君是个高大威武的人物,如今看来,不过是个渺小的男人罢了。”孟尝君听到这些话后非常生气。与他同行的宾客们于是下车,砍杀了几百人,灭掉了一个县,然后扬长而去。

齐湣王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安,因为他曾让孟尝君离开齐国。孟尝君回到齐国后,齐湣王便任命他为齐国的丞相,让他主持国政。

孟尝君对秦国心怀怨恨,他打算联合齐国、韩国和魏国一起攻打楚国,然后又联合韩国和魏国攻打秦国,并且向西周借兵借粮。苏代为西周对孟尝君说:“您联合齐国、韩国和魏国攻打楚国己经九年了,占领了宛、叶以北的地区,增强了韩国和魏国的实力。如今您又打算联合韩国和魏国攻打秦国,以此来进一步增强韩国和魏国的力量。这样一来,韩国和魏国在南边没有楚国的威胁,在西边没有秦国的担忧,而齐国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了。韩国和魏国一定会轻视齐国而畏惧秦国,我为您感到担忧。您不如让西周与秦国深入联合,而您不要攻打秦国,也不用向西周借兵借粮。您在函谷关附近摆出一副要进攻的姿态,但并不真正发动进攻。让我西周把您的想法告诉秦昭王,就说‘孟尝君一定不会为了增强韩国和魏国的实力而破坏秦国。他之所以要攻打秦国,是希望大王命令楚王割让东国的土地给齐国,同时秦国释放楚怀王,以此来达成和解’。您让西周用这样的条件来讨好秦国,秦国就可以避免被破坏,而且可以用割让东国的土地来换取自身的安全,秦国一定会同意。楚王能够获释,一定会感激齐国。齐国得到东国的土地后会进一步增强实力,而薛地也会世代没有忧患了。秦国不会因此而变得太弱,而且处于三晋的西边,三晋一定会重视齐国。”孟尝君说:“好。”于是他让韩国和魏国向秦国祝贺,使三国之间不再互相攻打,也不用向西周借兵借粮了。当时,楚怀王己经进入秦国,秦国把他扣留了,所以西周想一定要让他获释。但秦国最终没有释放楚怀王。

孟尝君担任齐国丞相时,他的门客魏子负责替他收取封邑的赋税,但魏子去了三次,都没有把赋税交上来。孟尝君问他原因,魏子回答说:“有一个贤能的人,我偷偷地把赋税借给他了,所以没有交上来。”孟尝君听后非常生气,让魏子离开了。过了几年,有人在齐湣王面前诋毁孟尝君,说:“孟尝君打算叛乱。”后来田甲劫持了齐湣王,齐湣王怀疑是孟尝君策划的,孟尝君于是逃跑了。魏子曾经借钱给的那个贤能的人听说这件事后,就上书给齐湣王,说孟尝君不会叛乱,并且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担保,于是就在齐王宫门前自杀,以此来证明孟尝君的清白。齐湣王大吃一惊,仔细调查后发现孟尝君果然没有叛乱的阴谋,于是又把孟尝君召了回来。孟尝君于是借口有病,辞去官职,回到薛地养老。齐湣王同意了他的请求。

后来,秦国逃亡的将领吕礼来到齐国,担任了齐国的丞相,他想刁难苏代。苏代就对孟尝君说:“周最对齐国是极为忠诚的,但齐王却把他赶走了,而听信了吕礼的建议,这是因为齐王想联合秦国。如果齐国和秦国联合起来,那么吕礼就会受到重用。如果吕礼受到重用,齐国和秦国就一定会轻视您。您不如赶快向北进军,与赵国联合,以此来和解秦国和魏国的关系,再把周最召回齐国,以此来表示对他的重用,同时也能恢复齐王对您的信任,还可以阻止天下发生变乱。如果齐国不和秦国联合,那么天下各国就会联合起来对抗齐国,吕礼就一定会被赶走,那么齐王还能依靠谁来治理国家呢?”于是孟尝君采纳了苏代的计策,而吕礼则更加嫉恨孟尝君。

孟尝君感到害怕,于是写信给秦国的丞相穰侯魏冉说:“我听说秦国打算让吕礼来拉拢齐国。齐国是天下强国,如果吕礼成功地联合了齐国,那么您在秦国的地位一定会受到轻视。齐国和秦国互相联合来对抗韩、赵、魏三国,吕礼就会同时担任齐国和秦国的相国,这是您联合齐国而让吕礼的地位得到提升。如果齐国免于各国的攻击,那么齐国对您的仇恨一定会很深。您不如劝说秦王攻打齐国。齐国被攻破后,我会请求把得到的土地分给您。齐国被攻破后,秦国就会害怕赵国的强大,秦国一定会重用您来对抗赵国。赵国因为被齐国削弱而害怕秦国,赵国也一定会重用您来对抗秦国。这样一来,您攻打齐国立了功,又依靠赵国来提升自己的地位;您攻打齐国得到封地,秦国和赵国都会重用您。如果齐国没有被攻破,吕礼重新得到重用,那么您一定会陷入极度的困境。”于是穰侯向秦昭王建议攻打齐国,吕礼被迫逃离了齐国。

后来,齐湣王灭掉了宋国,他变得更加骄傲,打算除掉孟尝君。孟尝君感到害怕,于是逃到了魏国。魏昭王任命他为相国,他向西联合秦国和赵国,又联合燕国一起攻打齐国。齐湣王逃到莒地,最后死在那里。齐襄王即位后,孟尝君在诸侯之间左右逢源,没有固定地依附于哪一国。齐襄王刚刚即位,害怕孟尝君,就与他联合,重新与他亲近。孟尝君去世后,被谥为孟尝君。他的儿子们争夺王位,齐国和魏国趁机一起灭掉了薛地。孟尝君的后代因此断绝,没有了后人。

当初,冯谖听说孟尝君好客,就穿着草鞋去见他。孟尝君说:“先生远道而来,有什么可以指教我的呢?”冯谖说:“听说您乐于接纳贤士,我因为家境贫寒,所以想投靠您。”孟尝君于是把他安置在下等的旅舍里住了十天。后来,孟尝君问旅舍的负责人说:“这位客人最近都在做些什么?”负责人回答说:“冯先生很穷,只有一把剑,而且剑的剑柄己经很破旧了。他经常弹着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孟尝君听后,就把冯谖搬到中等的旅舍里住,让他每天都能吃上鱼。五天后,孟尝君又问旅舍的负责人。负责人回答说:“冯先生又弹着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孟尝君听后,又把冯谖搬到上等的旅舍里住,让他出入都有车坐。又过了五天,孟尝君再次问旅舍的负责人。负责人回答说:“冯先生又弹着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没有钱养家。’”孟尝君听后很不高兴。

过了一年,冯谖没有再说什么。当时,孟尝君担任齐国的相国,在薛地拥有万户的封地。他有三千名食客,但封地的收入不够供养这些食客,于是就派人到薛地去放债。一年后,放债的收入还是没有收到,而且借钱的人大多不能按时付息,眼看食客们的供养就要无法保证了,孟尝君很忧虑。他问身边的人:“谁可以替我到薛地去收债呢?”旅舍的负责人说:“住在上等旅舍里的冯先生,他的外表和口才都不错,是个长者,没有什么其他技艺,应该可以让他去收债。”于是孟尝君就请冯谖来,对他说:“我的食客们不知道我能力有限,居然有三千多人投靠我,而我的封地收入又不够供养他们,所以我在薛地放了一些债。但薛地的利息一年也收不上来,借钱的人大多不能按时付息,眼看食客们的供养就要无法保证了,希望先生您能替我去收债。”冯谖说:“好吧。”于是他辞别孟尝君,来到了薛地。他把那些向孟尝君借钱的人都召集起来,一共收回了十万钱的利息。然后,他买了许多酒,又买了几头肥牛,把那些借钱的人都召集起来,能付利息的都来,不能付利息的也来,都拿着借钱时写的债券来核对。他让大家都准备好,第二天杀牛备酒。酒喝到正高兴的时候,冯谖就拿出债券,像前面说的那样核对,对于能付利息的人,他和他们约定了还债的日期;对于贫穷付不起利息的人,他把债券收起来烧掉了。然后他对大家说:“孟尝君之所以借钱给你们,是为了让没有本钱的人有本钱来发展自己的产业;他之所以要收取利息,是为了有足够的钱来供养食客。如今,有钱的人我约定了还债的日期,贫穷的人我烧掉了债券,不再要求还债了。各位请尽情地吃喝吧。有这样一位贤明的君主,你们怎么能辜负他呢?”在座的人都起身,向孟尝君拜了又拜。

孟尝君听说冯谖烧毁了债券,非常生气,就派人把冯谖召了回来。冯谖到了后,孟尝君说:“我有三千食客,所以才在薛地放债。我的封地收入少,而百姓又大多不能按时付息,我怕食客们的供养不够,所以请先生去收债。听说先生收回了钱,就用这些钱买了许多酒和牛,还烧毁了债券,这是为什么呢?”冯谖说:“是这样的。如果不买酒和牛,就不能把借钱的人都召集起来,也就无法知道他们谁有钱还债,谁没钱还债。有钱还债的人,我就和他们约定了还债的日期。没钱还债的人,即使您催促他们十年,利息也会越来越多,他们越着急,就越会逃走,以此来摆脱还债的责任。如果逼迫他们太急,他们最终也无法偿还,对上来说,您会落下贪财不爱百姓的坏名声;对下来说,您会被百姓怨恨,背负不讲信用的骂名。这并不是用来激励百姓、宣扬您美名的好办法。烧毁那些没有用的债券,抛弃那些收不回来的虚账,让薛地的百姓亲近您,宣扬您的美名,您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孟尝君听了后,拍着手感谢冯谖。

齐王被秦国和楚国的诋毁之言所迷惑,认为孟尝君的名声超过了齐王,而且独揽了齐国的权力,于是就罢免了孟尝君。孟尝君的食客们看到他被罢免了,都纷纷离开了。冯谖对孟尝君说:“请借给我一辆车,让我到秦国去,我一定能让您在国内受到重视,而且您的封地也会更加广阔,您看可以吗?”孟尝君于是准备了车马和路费,送冯谖上路。冯谖于是向西去游说秦王,说:“天下那些乘车奔驰的游说之士,向西进入秦国的,没有一个不想使秦国强大而让齐国削弱的;向东进入齐国的,也没有一个不想使齐国强大而让秦国削弱的。秦国和齐国就是一对势不两立的国家,两国之中只能有一个成为强者,谁成为强者谁就能得到天下。”秦王听后,跪起身来,向冯谖请教,说:“先生有什么办法能让秦国成为强者呢?”冯谖说:“大王您也知道齐国罢免了孟尝君吧?”秦王说:“我知道。”冯谖说:“让齐国在天下受到尊重的,就是孟尝君。如今齐王听信了诋毁之言而罢免了孟尝君,孟尝君心里很怨恨,一定会背叛齐国。如果他背叛齐国而投奔秦国,那么齐国的情况,以及官员们的实情,都会全部告诉秦国。这样一来,齐国的土地就可以得到了,岂止是成为强国而己呢!大王您赶紧派人带着礼物,暗中去迎接孟尝君,可千万不能错过这个时机。如果齐国觉悟了,重新起用孟尝君,那么谁是强者谁是弱者就还不能确定了。”秦王听了后非常高兴,于是就派了十辆车,载着黄金百镒,去迎接孟尝君。冯谖辞别了秦王,先行一步回到了齐国,他游说齐王,说:“天下那些乘车奔驰的游说之士,向东进入齐国的,没有一个不想使齐国强大而让秦国削弱的;向西进入秦国的,也没有一个不想使秦国强大而让齐国削弱的。秦国和齐国就是一对势不两立的国家,秦国强大了,齐国就会削弱,这是形势所决定的,两国不能同时成为强国。如今我听说秦国己经派了十辆车,载着黄金百镒,去迎接孟尝君了。如果孟尝君不投奔秦国也就罢了,如果他投奔了秦国,成为秦国的丞相,那么天下就会归服秦国,秦国就会成为强国,齐国就会成为弱国,齐国就危险了。大王您为什么不先在秦国使者到来之前,恢复孟尝君的官职,再给他增加封地,以此来向他表示歉意呢?孟尝君一定会高兴地接受。秦国虽然是强国,但又怎么好意思请一个其他国家的人来做丞相呢!这样一来,您就挫败了秦国的阴谋,阻止了它称霸的策略。”齐王说:“好。”于是齐王就派人到边境去等候秦国的使者。秦国的使者刚进入齐国境内,齐国的使者就驱车赶回报告了齐王。齐王立即召见孟尝君,恢复了他的相位,并且把他的旧封地又还给了他,还给他增加了千户的封地。秦国的使者听说孟尝君又当上了齐国的相国,只好驱车回国了。

自从齐王罢免了孟尝君,他的食客们都离开了他。后来齐王又召他回来,重新任命他为相国,冯谖去迎接他。孟尝君还没有到齐国,就叹息着说:“我一向喜欢接纳食客,对待他们从不敢怠慢,养了三千多个食客,这是先生您所知道的。如今我刚被罢免,他们就都背叛我而离去,没有一个人顾念我的。如今全靠先生您让我得以恢复相位,那些食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如果他们再见到我,我一定要当面唾弃他们,狠狠地羞辱他们。”冯谖勒住马缰,下车向孟尝君拜了又拜。孟尝君也下车扶起冯谖,说:“先生您是替那些食客道歉吗?”冯谖说:“不是替食客们道歉,而是因为您的话说错了。事物都有它必然的发展规律,事情都有它的常规常理,您知道这个道理吗?”孟尝君说:“我不明白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冯谖说:“活物必然要死亡,这是事物的必然发展规律;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这是事情的常规常理。您难道没有看到那些赶集的人吗?天刚亮的时候,人们都争先恐后地侧着肩膀往集市里挤,天黑以后,经过集市的人甩着手臂连头也不回。这并不是他们喜欢早晨而厌恶晚上,而是因为他们所期望得到的东西在集市里己经没有了。如今您失去了相位,宾客们都离开了,您不因此怨恨他们,而断绝他们来往的道路。希望您对待食客们还像过去一样。”孟尝君拜了又拜,说:“我诚恳地听从您的指教,一定遵照您的教导去做。”

太史公说:我曾经到过薛地,发现那里的民风习俗与邹地、鲁地大不相同。我问他们原因,他们说:“孟尝君曾广泛地接纳各路游士,其中那些任侠好斗、行为不轨的人进入薛地大约有六万多家。”从这可以看出,世人都传颂孟尝君喜好接纳宾客,这确实不是虚传。

涓涓不止江河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JW5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史记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W5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