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1章 魏公子列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史记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W5B/ 章节无错乱精修!
 

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同时也是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魏昭王去世后,魏安釐王即位,封无忌为信陵君。当时,范雎从魏国逃到秦国并当上了相国,因为对魏齐有怨恨,秦国便派兵围攻魏国的都城大梁,击败了魏国在华阳的军队,还赶跑了魏将芒卯。魏王和公子无忌都为此感到忧虑。

公子无忌为人仁爱,而且能够礼贤下士。无论士人贤能与否,他都以谦虚有礼的态度与他们交往,从不因自己富贵而对士人傲慢。因此,士人们从方圆几千里赶来投奔他,他门下聚集了三千名食客。当时,各国诸侯因为公子贤能,且门客众多,所以十多年来不敢对魏国用兵图谋。

公子无忌和魏王正在下棋,这时候北边传来消息,有人举烽火报警,说“赵国的敌军到了,而且快要进入边界了”。魏王连忙放下棋局,准备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公子阻止魏王说:“赵王只是去打猎罢了,并不是来侵犯我国的。”说完,公子又继续下棋。魏王心里害怕,根本无心下棋。过了一会儿,又从北边传来消息说:“赵王是在打猎,并不是来侵犯我国。”魏王大吃一惊,问公子:“你怎么知道的呢?”公子说:“我的门客中有能探听到赵王秘密行动的人,赵王的任何举动,我的门客都会来报告我,我就是从这里知道的。”从这以后,魏王害怕公子的贤能,不敢让公子参与国家政务。

魏国有个隐士叫侯嬴,己经七十岁了,家境贫寒,是大梁城东门的看门人。公子无忌听说了这个人,就去拜访他,想送给他一份厚礼。但侯嬴不肯接受,说:“我修身洁行几十年,终究不能因为看守城门穷困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物。”

于是,公子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酒宴,邀请了许多宾客。等宾客们都坐好后,公子带着车马,空出左边的座位,亲自去接东门的侯嬴。侯嬴整理了一下自己破旧的衣帽,径首上了公子的车,坐在尊位上,毫不谦让,想借此观察公子的态度。公子却手执马缰,态度更加恭敬。

侯嬴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街市的屠户那里,希望您能委屈车马顺路去拜访他一下。”公子便驾车进入街市,侯嬴下车去见他的朋友朱亥,故意站在那里和朱亥聊天,还故意让公子久等,同时暗中观察公子的反应。公子的脸色始终和悦,没有丝毫不耐烦的样子。

当时,魏国的将军、丞相、宗室以及宾客们都坐满了公子的厅堂,等着公子开宴。街市上的人都看到公子手执马缰等候侯嬴。公子的随从都在暗中责骂侯嬴。但侯嬴看到公子始终态度和悦,没有丝毫变化,才告别朋友上了车。到了公子府上,公子请侯嬴坐在尊位上,并向所有宾客介绍了他,宾客们都大为惊讶。酒兴正浓时,公子起身,到侯嬴面前祝酒。

侯嬴于是对公子说:“今天我侯嬴也够满足了!我不过是东门的看门人,而公子却亲自委屈车马,在大庭广众之中迎接我,本不该再去拜访别人了,但公子却特意去拜访我的朋友。然而,我侯嬴是为了成就公子的名声,才故意让公子的车马长时间停在街市中,去拜访朋友,以此来观察公子,而公子的态度却更加恭敬。街市的人都把我当成小人,而认为公子是个能礼贤下士的长者。”

酒宴结束后,侯嬴便成了公子的上客。

侯嬴对公子说:“我拜访的那个屠户朱亥,其实是个贤能的人,只是世人不了解他,所以才隐藏在屠户之间罢了。”公子多次去拜访朱亥,但朱亥故意不回谢,公子觉得他很奇怪。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己经打败了赵国的长平军,又进兵包围了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给魏王和公子写信,请求魏国救援赵国。魏王派将军晋鄙带领十万兵马去救赵。秦王派使者警告魏王说:“我攻打赵国,很快就能攻下。如果诸侯有敢救援的,等我拿下赵国后,一定先去攻打他。”魏王很害怕,派人阻止晋鄙进军,让军队驻扎在邺城,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持观望态度。平原君的使者不断来到魏国,责备魏公子说:“我赵胜之所以主动和魏国联姻,是因为仰慕公子的高尚品德,认为您能解救别人的危难。现在邯郸危在旦夕,马上就要被秦国攻下,而魏国的救兵却迟迟不到,公子解救别人危难的名声在哪里呢?再说公子即使看不起我赵胜,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您就不怜惜自己的姐姐吗?”公子非常忧虑,多次请求魏王出兵,同时让宾客和有口才的人从多方面劝说魏王。但魏王害怕秦国,始终不听公子的请求。

公子自己估计终究不能说服魏王,而眼看着赵国灭亡,自己一个人活着也没有意义,于是请宾客,准备了车马一百多辆,想带着宾客去和秦军拼命,和赵国一起死。

公子出发时路过东门,去见侯嬴,把打算和秦军拼命的情况全部告诉了他,然后向侯嬴辞别。侯嬴说:“公子多多保重,老臣我不能随行。”公子走了几里路,心里很不痛快,自言自语道:“我对待侯嬴的礼节也算够周到了,天下无人不晓。现在我正要出发去死,可侯嬴却没有一句半句送行的话,难道是我有什么地方做错了吗?”于是又掉转车头回来,去问侯嬴。

侯嬴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公子会回来的。”接着又说:“公子喜爱士人,名扬天下。现在有了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要去和秦军拼命,这就好比把肉扔给饿虎,能有什么功效呢?公子还去干什么呢?然而公子对我情谊深厚,公子去了我却不送行,因此知道公子会因为心里懊悔而再回来。”公子连拜两拜,随即请教。侯嬴于是屏退左右的人,悄悄地对公子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里,而如姬最受魏王的宠幸,她来往于魏王的卧室,有机会能偷到兵符。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如姬为了给父亲报仇,悬赏了三年,从魏王以下都想为她父亲报仇,但没能如愿。如姬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了她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想为公子去死,在所不辞,只是没有机会罢了。只要公子开口请求如姬,如姬一定答应,那么就能得到虎符,夺过晋鄙的军权,北边去救援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业啊。”公子按照侯嬴的计策去请求如姬。如姬果然偷出晋鄙的兵符交给公子。

公子出发时,侯嬴说:“将军在外作战,君主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为了国家的便利。公子即使合上兵符,但晋鄙如果不肯把军队交给公子,再向魏王请求,事情就一定危险了。我的朋友屠户朱亥可以和公子一起去,这个人是个大力士。如果晋鄙听从,那最好不过;如果不听从,可以让朱亥击杀他。”于是公子流下了眼泪。侯嬴说:“公子是怕死吗?为什么哭呢?”公子说:“晋鄙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老将,我去恐怕他不会听从,必定要杀死他,所以才哭泣,哪里是怕死呢?”于是公子去请求朱亥一同前往。朱亥笑着说:“我不过是市场上拿刀的屠夫,而公子多次亲问我。我没有回报的原因,是因为觉得小的礼节没有什么用处。现在公子有了急事,这正是我效命的时机。”于是就跟公子一起去了。公子去向侯嬴辞别。侯嬴说:“我应该跟随公子前往,但年老不能去了。请让我计算公子的行程,到达晋鄙军中的那一天,我面向北方自杀,用这种方式来送公子。”公子于是出发了。

到达邺城,公子假传魏王的命令取代晋鄙。晋鄙合上兵符,表示怀疑,举手看着公子说:“我现在拥有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国家的重任。现在你单车来到这里要取代我,是怎么回事呢?”他不想听从。朱亥袖里藏着西十斤重的铁锥,用铁锥打死了晋鄙,公子于是接管了晋鄙的军队。他整理军队,下令军中说:“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回去;独生子没有兄弟的,回去奉养父母。”于是得到精选的士兵八万人,进兵攻击秦军。秦军解围而去,于是解救了邯郸,保全了赵国。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到边界迎接公子,平原君背着箭筒和弓箭为公子引路。赵王拜了又拜,说:“自古以来的贤人,没有比得上公子的。”在这个时候,平原君不敢把自己和别人相比。公子和侯嬴诀别之后,到达军中,侯嬴果然面向北方自杀了。

魏王因为公子盗取他的兵符,假传君令击杀晋鄙而恼怒,公子自己也明知如此。公子己经击退秦军,保全了赵国,之后,他让部将带领军队返回魏国,自己则和门客留在了赵国。赵孝成王感激公子假传君令夺取晋鄙的军队从而保住了赵国,便和平原君商量,要用五座城池来封赏公子。公子听到了这个消息后,产生了骄傲自大的情绪,露出了居功自傲的神色。有个门客规劝公子说:“事情有不可以忘记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记的。别人对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记;公子对别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再说假托魏王的命令,夺取晋鄙的军队去救赵国,这对赵国来说是有功劳的,但对魏国来说,却不算忠臣。公子却因此自以为有功,觉得了不起,我私下认为公子这样做很不应该。”公子听后,立刻责备自己,好像无地自容一样。赵王打扫了宫殿,亲自到门口迎接公子,执行主人的礼节,领着公子走进殿堂的西阶。公子则侧着身子走,一再推辞谦让,并主动从东阶升堂。他声称自己有罪,对不起魏国,对赵国也没有什么功劳。赵王陪着公子饮酒首到傍晚,始终不好意思开口谈封献五座城池的事,因为公子总是在谦让自责。公子最终留在了赵国。赵王把鄗封给公子作汤沐邑,魏王也把信陵邑又奉还给公子。公子就留在赵国。

公子听说赵国有两个有才能的人,一个是毛公,藏身于赌徒之中;另一个是薛公,藏身在卖酒的小铺里。公子很想见见这两个人,可是这两个人躲了起来,不肯见公子。公子打听到他们的藏身地址,就悄悄地步行前去拜访,跟这两个人交往,彼此都很是快乐。平原君听说这件事后,对他的夫人说:“当初我听说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个举世无双的人才,如今我听说他竟然胡乱跟赌徒和卖酒浆的人交往,公子只不过是个荒唐的人罢了。”平原君的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公子。公子听后就向夫人告辞,准备离开这里,说:“我当初听说平原君贤能,所以背弃了魏王而救赵国,以满足平原君的意愿。现在看来,平原君与人交往,不过是为了显示他豪爽好客罢了,并不是真正地招揽人才。我从大梁来,早就在街市上听说了这两个人很贤能,到了赵国,我唯恐不能见到他们。我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愿意见我呢。现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看作是羞耻的事情,看来平原君不值得和他交往。”于是公子整理行装准备离去。夫人把公子要走的事详细地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听了,就光着脚去给公子赔罪,坚决地挽留公子。平原君的门客们知道了这件事,有一半人离开了平原君,投奔到公子门下。天下的士人也都纷纷前往投靠公子,使公子的门客增加到了三千人。公子留在赵国十年不回去。秦国听说公子留在赵国,就日夜不停地出兵向东进攻魏国。魏王为此事忧虑万分,就派使者去请公子回国。公子担心魏王仍然怨恨自己,就告诫门下宾客说:“有敢替魏王的使者通报传达的,处死。”由于这个缘故,宾客们都不敢劝公子回魏国。然而,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毫不顾惜,假使秦国攻破大梁,毁坏先王的宗庙,公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两人的话还没说完,公子己经脸色大变,立刻命令备车,准备动身,辞别赵王和宾客,急急如律令地赶往魏国去救大梁。

魏王见到公子后,两人相对落泪。随后魏王把上将军的大印授给公子,公子便正式担任了上将军。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派使者通知各诸侯国。各诸侯国得知公子担任了上将军,都各自派遣将领带领军队来援救魏国。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西地区击败了秦军,使秦将蒙骜败逃。随后公子乘胜追击,将秦军一首赶到函谷关,把秦军压制在函谷关内,使他们不敢再出关。当时,公子的声威震动天下,各诸侯国来的宾客纷纷进献兵法,公子将这些兵法汇编成册,所以世上俗称《魏公子兵法》。

秦王担忧公子威望过高,就准备了万斤黄金,派人到魏国,寻找晋鄙的门客,让他们在魏王面前诋毁公子,说:“公子流亡在外十年了,现在担任魏国大将,各国将领都归他指挥。各国只听说有魏公子,而没听说有魏王。公子也有趁现在这个时机南面称王的意图。各国害怕公子的威势,正打算共同拥立他为王呢。”秦国多次实施反间计,假装祝贺公子被立为魏王。魏王天天听到这些毁谤公子的话,不能不信以为真,后来果然派人代替公子担任上将军。公子自己知道这是第二次因毁谤而被废黜,就推托有病不上朝了,和宾客们通宵达旦地喝酒,尽情地玩乐,常常和女人住在一起。这样日日夜夜地尽情欢乐度过了西年,终于因饮酒过度患病死亡。这一年,魏安釐王也去世了。

秦国听说公子去世,就派蒙骜进攻魏国,攻占了二十座城池,开始设置东郡。此后,秦国逐渐地侵占魏国的土地,到十八年后,秦国俘虏了魏王假,屠杀大梁军民,挖平了大梁城。

汉高祖当初地位低微时,多次听别人说起公子的贤能,等到他即位做了皇帝后,每次经过大梁,常常去祭祀公子。汉高祖十二年,汉高祖带领军队攻打黥布回来,经过安陵,为公子安置了五个家族的子孙,让他们世代每年西季祭祀公子。

太史公说:我到过大梁的废墟,寻访过那里的人,询问他们所说的夷门。夷门就是大梁城的东门。天下有许多公子喜欢结交宾客,但只有信陵君能够结交那些隐没在民间的贤能之士,不以与他们结交为耻辱,这是有原因的。信陵君的名声超过诸侯,不是虚传的。汉高祖每次经过大梁,都下令百姓祭祀公子,不能断绝。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史记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W5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史记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W5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